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之导读
2013-06-29 11:39: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梵网经》导读谢  力《梵网经》是《巴利三藏》长部尼柯耶的第一经。是一部流传近二千年的佛教经典。这部经典不仅流传在南传佛教领域,在中国,远在汉末三国时期,就有来自月支(或译:月胝、龟兹,新疆西部至...
《梵网经》导读


谢  力



《梵网经》是《巴利三藏》长部尼柯耶的第一经。是一部流传近二千年的佛教经典。这部经典不仅流传在南传佛教领域,在中国,远在汉末三国时期,就有来自月支(或译:月胝、龟兹,新疆西部至土尔其境内)国的优婆塞支谦,在南方的吴国译出单行本的《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No.DZ_01_0021)。一直到了晋末五胡乱华时期,佛陀耶舍与竺佛念于后秦弘始年间译出全套《长阿含》,其第二十一经《梵动经》(No.DZ_01_0001_21)就是《梵网经》的别译本。此外,昙摩耶舍与昙摩崛多合译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亦可算是《六十二见经》之简译本。

比较这四个译本,《梵动经》是最为详细,四个译本于关键的六十二见,内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梵网六十二见经》是在祗园迦梨罗讲堂说的。《梵动经》在竹林讲堂说的。《梵网经》则是在庵婆罗园讲堂说的。佛陀在不同的地方,开示相同的一部经典,是屡见不鲜的事。巴利《梵网经》是佛陀晚年为比丘众重讲的版本。庵婆罗园(汉译:柰园)是美丽的妓女安巴利(汉译:柰女)所捐献的。捐献当天,阿奢世王的诸王子(包括有生大夫在内)曾经恳请安巴利让出供养权,安巴利说什么也不肯。后来阿奢世王篡位弑父,与提婆达多合谋害佛。后来在有生大夫的劝说下,终于皈依佛教。庵婆罗园的大殿堂,就是在他皈依后所兴建的。因此,可以完全肯定巴利《梵网经》是较后期的经典。

某些西方和日本学者,认为《梵网经》是《戒》与《见》的综合本,其实并不然。虽然说《戒》的部分,直接影响佛灭后《律藏》的结集、律仪的拟定,甚至直接影响了各种《菩萨戒本》的建立。全经是一个整体,由须卑师徒俩,以一条无形的线,牵引到底。在研究本经时,有两个概念须要非常的清楚。

第一,两个汉译本都认为本经是在“破”外道诸不正见。然而,巴利本只提到游方者须卑,并没有冠以外道的字眼。这个“破”是五世纪后,龙树思想成型后所带动的。佛陀对“外道”基本上还是尊重的,佛陀在接受村女乳糜供养后,在菩提树下寻思真理之前,所接触的就是“外道六师”的理论和学说。觉悟后的佛陀,只是就事论事的分析各家外道的思想和理念,丝毫没有鄙视或诋毁的成分,要不然佛陀就称不上是清净平等地正觉者了。

第二,本经是为有一定程度的修行者——沙门、婆罗门而说的。沙门,就是以实际行动去实践、去求证的修行者,佛陀经常自称自己是沙门。婆罗门,并不是指婆罗门教徒,婆罗门的原意是圣洁、尊贵,这里指的是从思维上去探索真理的逻辑(因明)和真理之间的关系(因缘)。

佛教是一个能纳百川的大海,佛教成立初期,所有的信众,不是无知、无见的低下层阶级,就是充满异教思想的“外道”。佛陀开示这部经典,主要在纠正信众的思想,不存在“破”外道的极端思想。

须卑以种种恶毒的语言毁谤三宝,他的弟子梵施童子却以种种亲善的语言赞颂三宝。当僧众感到疑惑不解时,佛陀站出来为他们破解这个疑团。须卑与梵施童子的行径,就是佛陀开示这一部经典的因缘。佛陀针对须卑和梵施童子的行径,为僧众开示了种种“戒”法和“见”法。

须卑毁谤三宝,是出于无知、无见。梵施童子不多闻、不达深意,他之所依赞颂三宝,也仅能就小缘之威仪戒行来赞颂而已。唯有持戒清净,摒弃六十二见后,对佛陀的赞颂,才是真正的赞颂。佛陀强调,身为一名修行者,只要是执着于他人的毁谤或赞颂,都会为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碍。

接下来,佛陀纳入正题,开始为僧众讲解“小戒”、“中戒”、“大戒”,经文中条理分明,这里不再赘说。

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见”法。佛陀说:“有一种寂静、微妙、甚深、难见、难觉,超越一般寻思境界之至微之法,此法唯智者能知。于此,如来已自证此真如之法,如来现证后已将此真如之法开示于世人。世人唯有以此真如之法来赞颂如来,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赞颂。”这到底是什么“法”呢?居然如此的神奇。这就是当你完全明了“六十二见”之后,又将它完全灭除后的“无见”之法。

什么是“六十二见”?

过去十八见、未来四十四见,总共六十二见。

什么是“过去十八见”?

经文中对“过去十八见”这么解说:“执想于过去,执持前际之见。依十八种根据,对于过去,提出种种浮说。”

执想于过去,就是在思维上咬紧过去不放。

前际之见,就是已过去的种种界际之相。

根据,这里不作动词用,作代名词用。以佛学术语来说,就是“所依处”。

浮说,就是不实际,浮夸的言论。

前际之见,可分为五类:

一、常住之见,有四种。

二、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之见,有四种。

三、有边、无边之见,有四种。

四、狡猾诡黠之见,有四种。

五、无因之见,有二种。

什么是常住之见?

某些沙门、婆罗门认为:“我与世界是常住的。”这其中的“我”就是“有我见”,“世界”就是“我所居住的世界”,也就是“有我所”,这个“有我所”延伸起来,我所穿的衣物,我所吃的事物,我所拥有的财富..没完没了。

然而,这个“我”与“我所”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常”的呢?

修行者在甚深的三昧中,能忆想起一世、十世乃至百千万世(现劫、贤劫),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走过来,因此认为:“我”与“我所”都是“常”的。

有更高修为的修行者,在三昧中,能忆想起一个成坏乃至十个成坏(久远劫),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走过来,因此认为:“我”与“我所”都是“常”的。

最高修为的修行者,在三昧中,能忆想起十个成坏乃至四十个成坏(最远劫),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走过来,因此认为:“我”与“我所”都是“常”的。

精于思维、推论的修行者,从自己的推论所得,有情生命虽然不断地轮回转世,但“我”与“我所”毕竟是“常”的。

以上就是执持“常住之见”的四个“所依处”。

佛陀认为这些都是执着,执着“有我”,以“我”执着于“见处”(四种所依处),导致了“有我所”——不断地重生于这世界(生趣)。这些都是各种欲(爱)的集(起因)、灭(消亡)、味(特征),唯有不执着,令内心寂静候,才能了解这些欲(爱)的过患及如何舍离,从而以“无所依”而令解脱。

第二类,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就是认为“我”与“我所”有一部分是属于“常”一部分属于“无常”。这个题目在经文中占了最大的篇幅,包括了大梵天的起源。

久远劫以前,有一世界经过长时间的运作后,终于坏灭了,这世界的有情转生于光音天,过着以意所成、以喜为食,纯净安宁的日子,度过了长远的时间。这时,大梵天在宇宙中形成,于光音天有一名天人,因福报享尽,失去天身,降生于大梵天。他同样是以意所成、以喜为食,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大梵天度过了漫长的日子。他寂寞难耐,于是萌起希望有其他人来生此处的念头。他刚一生起这个念头,就有其他的人陆续降生在大梵天;于是,他便认为这些人都是他以意所成的,所有的后来者都是他的子民。他因为福报好,长寿、有威仪,受到子民们的拥护、爱戴。

大梵天的某一天人,福报享尽后,降生于我们的世界,他刻苦修行,于三昧中恢复了前世的记忆,于是认为大梵天王是恒常不灭的,而他自己则会死亡、会轮回,是不恒常的。于是,便有生起了“我”与“我所”“一分常、一分无常”之见。

这一段经文,经常被以英文为主的西方佛教界,用来排斥基督教上帝的根据,这种举措是要不得的,上帝思想是先民共有的思想,无伦在印度、在中国、在西方都一样,是先民对大自然的恐惧,因无知而生起的不正见。我们在学习如何灭除六十二种不正见时,没有必要再生起另一不正见。

第二见、第三见,同样发生在梵天,“戏忘”及“意忿”天群,因“戏忘”或“意忿”失去天身,降生人间。内容与前段一致,于此不作赘说。

第四见,是比较重要的一环,某位修行者是思想家、理论家,通过自己的思索,他认为:“拥有眼、耳、鼻、舌、身的“我”(色我)是不永恒、不坚固、非常住、变异性的;拥有心、意、识,的“我”(法我)是永恒、坚固、常住、不转变性;因此,认为“我”“一分常、一分无常。”

第三类,有边、无边之见。修行者从禅定中观察世界,认为这世界是有边的;这世界是无边的;这世界纵横有边上下无边或上下有边纵横无边;这世界亦非有边、亦非无边。这四种见,纯粹以“我所”为出发点。

第四类,狡猾诡黠之见。某些修行者,当被他人询问时,为了隐瞒自己智慧上的不具足,答非所问。这一段在经文组成中,占相当重要的部分。第一种人怕说妄语,认为说妄语会对他的修行带来障碍,因此答非所问。第二种人怕执着。第三种人怕系缚。第四种人则是昏昧愚痴。第四种人尚可原谅,前面三种人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执着与系缚,是一组相对性的佛学术语。执着或作执取,其义是“于心取境”,这个“境”不单指“色境”也包括“心所成的一切境”。系缚或作缠缚,狭义上指十结,广义上指一切色境及心所成境。执着与系缚,只存在内、外,缘与所缘的问题,不存在主动与被动的问题,严格来说,这两者都属于主动的。

第五类,无因之见。大梵天的“无想”天群,因其心动念,失去天身,降生人世间,通过修行恢复前世的记忆,因为他前世是无想天人,基本上没有思维存在,唯一的记忆,就是有记忆的时候就已经是人类了;因此,认为这个“我”与“我所”是“无因生”的。这里的“无想有情天”并不是四禅天外的无想有情天界,而是指梵天的“无想”族群。梵天和人间一样,由无数不同族群的天人所组成。

无因生的第二见,同样是修行者于禅定三昧中,所生起的遐想。

上述十八见,就是执着于过去的前际之见。佛陀认为这十八见是由执着所生起的,唯有放弃这十八个“所依处”,以“无所依”而令解脱。

接下来,要分析的是执着于未来的四十四种后际之见。

后际之见同样分为五类:

一、有想之见,共十六种。

二、无想之见,共八种。

三、亦有想、亦无想之见,共八种。

四、断灭之见,共七种。

五、现法涅槃之见,共五种。

第一类,死后有想之见,共十六种:

一、我死后有想、无病、有色;

二、我死后有想、无病、无色;

三、我死后有想、非有色;

四、我死后有想、非无色;

五、我死后有想、有边;

六、我死后有想、无边;

七、我死后有想、亦有边、亦无边;

八、我死后有想、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九、我死后有想,为一想者;

一○、我死后有想,为异想者;

一一、我死后有想,为少想者;

一二、我死后有想,为无量想者;

一三、我死后有想,为一向乐者;

一四、我死后有想,为一向苦者;

一五、我死后有想,为亦苦亦乐者;

一六、我死后有想,为非苦非乐者。”

第二类,死后无想之见,共八种:

一、我死后无想、无病、有色;

二、我死后无想、无病、无色;

三、我死后无想、亦有色、亦无色;

四、我死后无想、亦非有色、亦非无色;

五、我死后无想、有边;

六、我死后无想、无边;

七、我死后无想、亦有边、亦无边;

八、我死后无想、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第三类,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之见,共八种:

一、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无病、有色;

二、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无病、无色;

三、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亦有色、亦无色;

四、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亦非有色、亦非无色;

五、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有边;

六、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无边;

七、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亦有边、亦无边;

八、我死后亦非有想、亦非无想、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第四类,断灭之见,共七种:

一、“我”“有色”,父母所生,四大所成,我之色身死后,即断灭,无有。

二、他方世界之“有色身”,亦属于饮食之“我”,色身死后,即断灭,无有。

三、他方世界之“我身”,为意所成,死后亦断灭、无有。

四、空无边处天之“我身”,灭有对想,不意念种种想,死后亦断灭、无有。

五、识无边处天之“我身”,超越空无边处,死后亦断灭、无有。

六、无所有处天之“我身”,超越识无边处,死后亦断灭、无有。

七、非想非非想处天之“我身”超越无所有处,寂静、美妙,然而死后一样断灭、无有。

第五类,现法涅槃之见,共五种:

一、五欲之“我身”,能得入现法涅槃。

二、初禅“离生喜乐”之“我身”,能得入现法涅槃。

三、第二禅“定生喜乐”之“我身”,能得入现法涅槃。

四、第三禅“舍念乐住”之“我身”,能得入现法涅槃。

五、第四禅“舍念清净”之“我身”,能得入现法涅槃。

得入涅槃和现证涅槃,是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标,也是佛陀所拟定的标准,为什么佛陀在这部经里否定他自己所订下的标准,把这五种修行中最崇高的目标列入六十二不正见中呢?是不是五欲身乃至四禅身的“我”不能现证涅槃呢?不是!问题就出在“执着”,修行者无伦处于五欲身或四禅身,只要一执着于现证涅槃,便生起贪爱的欲望,自然就堕入邪见。因此,佛陀一再强调,要如实的了知各种欲(爱)的起因(集)、消亡(灭)、特征(味)、过患及如何舍离,以无所依而令解脱。

执着于过去与未来的六十二种见,已全部分析完了,佛陀说:

“这就是寂静、微妙、甚深、难见、难觉,超越一般寻思境界之至微之法,此法唯智者能知。于此,如来已自证此真如之法,如来现证后已将此真如之法开示于世人。世人唯有以此真如之法来赞颂如来,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赞颂。”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第四段,这一段是第二、第三段的总结,执着于过去的有十八见;执着于未来的有四十四见;同时执着于过去及未来的有六十二见。然而这六十二见是怎么成起的呢?佛陀认为:

一、缘触,这六十二见全部是由“我”缘于“触”所生起的“我见”或“我所见”。

二、这六十二见,除感受于“触”外,别无依处。

三、依“触”为缘,生起其它“因缘法”。依(眼、耳、鼻、舌、身、意)六触处,感受种种‘触’,由‘触’缘起‘受’,由‘受’缘起‘爱’,由‘爱’缘起‘取’,由‘取’缘起‘有’,由‘有’缘起‘生’,由‘生’缘起‘老、死、忧、悲、苦恼’。

最后,佛陀以两则譬喻——《网喻》、《庵婆罗树喻》,作为这部经典的总结,同时为这部经赋予《梵网经》的经题。《梵网经》至此圆满。修学《阿含》成就明行具足,祈愿众生共沾法益。


2003-05-0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