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 第二章 佛陀的言教
2013-07-04 20:20: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佛陀发给全人类的信息  佛陀是人类的花朵,虽然他已不在人间。但是,他的信息像甜蜜的花香一样,散布人间。  佛教是古老的宗教,到今天为止仍然受到人类的尊崇。在古老的印度次大陆,在许多宗教已经烟消云...
   佛陀发给全人类的信息
  佛陀是人类的花朵,虽然他已不在人间。但是,他的信息像甜蜜的花香一样,散布人间。
  佛教是古老的宗教,到今天为止仍然受到人类的尊崇。在古老的印度次大陆,在许多宗教已经烟消云散的今天,佛陀的教义──佛法,仍然萦绕在我们耳边,受到现代社会的认同。这是因为佛陀只把自己当作人类的导师,他为人类传播了快乐和善良的信息。佛陀的本怀是要所有的追随者,舍弃「我」的观念和一切欲望而进入圣界。
  实践佛陀的教诲,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相同的成就。物质的诱惑深邃的在我们心中扎根,有些人能摆脱诱惑,得到很好的心灵发展;但是,每一个人都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决心和耐心才会对佛道有所了解。
  即使在今天,佛陀那温柔、甜美的声音还萦绕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或许会感到羞耻,因为我们并没有真的去了解佛陀的教义。通常我们只是赞叹于他的教义和敬重他的为人,可是并没有去实践佛陀的教诲。数千年来佛陀的教诲对全人类都是有效的,无论他是不是佛教徒;佛陀的信息是发给全人类的。
  虽然佛陀──这朵属于人类的花朵,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那甜蜜的花香仍然在人间到处散播。这花香让成千万的人获得慰藉,这花香鼓舞了每个受到佛法滋润的国家。为什么佛陀的教义能征服千万人的心,因为他完全以慈悲心作为指导(不是以武力或政治力量)。在弘法的过程中,没有沾染了一点血腥,佛陀以慈悲心征服人类而不是以强硬或恐怖的手段。超自然的恐惧或地狱的炼火,从来就不会在佛教里出现。
  佛陀入灭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王国不断的兴起和消亡。虽然在这世界已经遗失了许多古老的文明;但是,佛陀仍然活跃在千万人的心头。佛陀所建立的真理的王国,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虽然很多佛寺、佛塔、图像、经典和佛教志都已遭到破坏,可是佛陀的言教和他那完美的形象,仍然活在现代文明人的心中。
  佛陀教诲人们,要征服的不是其他的一切,而是自己。佛陀说过:
  他在战场,战胜了千百万人,如果他能战胜自己,便是无敌的战士。《法句经》
  阿育王是实践佛陀慈悲心的实例。在佛陀入灭后的二百年,阿育王统治了印度大部分的领土,他发动战争,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他接受了佛陀的教义后,发现了自己邪恶的行径;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记得阿育王,是因为他痛改前非,为自己统治的国王带来和平与稳定。他发动了另一场战争,一场为人类带来和平的战争。
  他证实了佛陀的教义是确的,他不再对人类造成伤害,以爱心对待自己的臣民,不傲慢也不再残暴。
  阿育王将暴戾化为慈祥,他甚至连小动物都不忍心杀害。他理解到盗窃是因为贫穷,他尽量的改善人民的生活。他弘扬佛法,引导他的臣民都信仰佛教,尊重佛教。
  有哪一个国王不是以宝剑和人民的鲜血来统治国家呢?只有佛教能转化暴戾为祥和。
  佛陀的教义,提升了社会的文明,让人们生活在和平与协调中。只要学习和实践佛陀的教义,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将得到全面的理解。佛陀为人类解决困苦的方法是直截了当的。
  佛陀是这世界最伟大的胜利者。他征服世界的武器是爱和真理。他的教义启发了人类,使人类从瞋恚、痛苦的黑暗中到达光明、慈爱和幸福的彼岸。
  神通
  将一个不道德的人,转变成信的教徒,只有佛教能做到,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神通。
  我们经常听到每一宗教的创始人或门徒展示神通或神迹。佛陀从降世到入灭就是一种神迹。佛陀拥有多种的神通(超能力),这些神通是从长期、密集、不间断的禅定中锻鍊出来的。佛陀的禅定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他从禅定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智慧。这种禅定的修行并没有什么神秘,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能获得同样的成就。
  通过夜间进行禅定,佛陀看到了自己的前生,以及许多详细的经历。他记起他的前生,和他如何花一生的精力去完成他的觉悟。他以慧眼看到这世间的一切都是「业力」和「轮回」在作用。他看到这世间的众生有神圣的也有邪恶的,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他看到众生根据自己的「业力」,从一个生命形态转到另一个生命形态(轮回)。最后他发现了解脱苦的真理──四圣谛;苦的本质,苦的起因,苦应该灭和灭苦的道路。最后,佛陀觉悟到他已经完全解脱了,解脱于生死,解脱于天人及人的所有束缚。他清楚的知道他该做的已经做完了,他不再轮回了,这已是他最后的一生了。觉悟的大智慧冲破了无明和所有的黑暗;光明在他身生起。这种心灵的力量和智慧,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
  佛陀和常人一样都从娘胎诞生。虽然他生活在神圣的境界,可是他还是一个常的人。但就佛陀的觉悟来说,他是一位特殊的人。一般人不去研究及欣赏佛陀那超然的智慧,反而想透过佛陀而获得神通。然而,佛陀的大智慧已经足够让我们了解佛陀的伟大了。因此,不须要特别在意于佛陀的神通。
  佛陀知道神通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透过心智的训练和发展而得到。他也觉察到他的弟子,能透过训练自己的心智而开发这种力量。因此,佛陀告诫弟子不可以展示神通,去教化资质鲁钝的人。佛陀拥有神通,能在水面行走、能驱赶精灵、能起死回生;佛陀能知一切过去未来的事。当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信徒,看到佛陀的神通后,加强了对佛陀的崇敬;但是,这些人只是摄服于佛陀的神通,对佛教存有幻觉,在名义皈依佛教,其实并没有真的了解佛教。因此,佛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常和理性力量追随他的教义,努力学习和锻鍊。
  以下的故事可以勾画出佛陀对神通的看法:
  有一天,佛陀在河边遇到一位苦行者,这位苦行者修行了二十五年,佛陀问他:「这二十五年来,你学会了什么?」苦行者傲慢的回答道:「我能从水面步行到河对岸。」佛陀说道:「只要花一分钱,船夫便可以将你送到对岸,何必花二十五年的时间呢?」某些宗教认为展示神通,有助于令他被确认为圣人。佛陀却认为神通是圆成佛道的障碍。圆成佛道是个人渐次努力的成果,需要经过自我不断努力和净化自己来完成。没有人可以使他人变成圣人。
  佛陀说,一个人可以透过心智的锻鍊而获得神通。佛陀教导我们,如果努力的发展自己的心智,就能获得神通。如果我们沈迷于追求神通,那将是危险的。我们会滥用神通而取得世间的利益(Patalgama Udana)。很多人被排除在道之外,就是因为缺乏心智的发展而滥用神通。很多人以为自己挪用某些神通而屈服于虚荣的赞誉里。
  有些人自称拥有神通,其实是自己的想像,或不了解事物的真相而产生的幻觉。很多人视神通为不可思议的秘密,不想去了解真相。
  佛陀严格的禁止信徒展示神通,来证明他优越的教导。在一次开示会佛陀说,如果以神通来获得认同,就好像是在利用美丽的舞女诱惑人们做某些违反道德的事。任何人遵循佛陀的教诲进行学习和锻鍊,开发自己的心智,都能简单而快捷的获得神通。
  佛陀说。对神秘的自性有了真的了解就是获得神通。当一个杀人犯、小偷、恐怖份子、强奸犯能真的了解他所犯的过错,决心向善,不再犯错时;这时他们拥有超乎一般的力量,这才是真的获得神通。这种转变是因为真的了解佛陀的教义,这是至高无的神通,人人都能获得的神通。
  佛陀的沉默
  当发问的人没有能力了解答案时,或所问的问题存在根本的错误时,佛陀保持沉默。
  经典中记载,佛陀在某些集会,对发问者的问题,不给予回答,保持沉默。一些学者误解了佛陀的沉默,轻率的下结论,认为佛陀不懂得回答那些问题。的确,佛陀不回答那些有关形而的玄学或猜测性的问题。
  当佛陀了解到发问者还不能理解答案的时候,或所提出的问题在根本就是错误的。
  佛陀就保持沉默,不给予回答。令佛陀保持沉默的问题如下:
  一、世界是永恒的?
  二、世界是不永恒的?
  三、世界有终结的?
  四、世界是没有终结的?
  五、灵魂是否与肉体一样?
  六、灵魂是灵魂,肉体是肉体?
  七、如来死后还存在?
  八、如来死后不存在?
  九、如来死后即存在也不存在?
  十、如来死后即不存在也非不存在?
  佛陀很清楚这些问题的本质,因此保持沉默。一个普通人在还没有觉悟的阶段,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只凭直觉或想像,会对这些问题产生争议。
  佛陀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事实比回答他们要来得实际。有些现象因为缺乏词汇无法说得清楚。在某些集会,佛陀非常耐心的应用人类有限的语言词汇,来解说真理,只要真理是绝对确的,不管用什么语言或方式来表达都是一样的,不需要特别的去造作。如果想这么做,那么以人类那有限的观念,将会误导事实。这就是七个瞎子摸象的故事,谁也不能真的了解大象长得怎么样。一个先天视觉障碍的人,从来就不知道天是什么颜色。
  佛陀并不打算回答所有的问题──那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或发问者目前尚未能理解答案的问题。佛陀是个很重实际的导师,充满慈悲心和智慧。他以浅白容易理解的言辞向人们讲述真理,让他们彻底的了解,和让他们主动的去开发智慧。如果发问者提出与自我修行无关的问题,佛陀不给予回答。佛陀解答问题是要协助人们证悟自我,而不是展现他那无的智慧。
  佛陀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各种不同的问题。
  第一种解答方法。只须要直接的回答「是」或「不是」。例如:「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属无常?」答案是:「是」。
  第二种解答方法。属于需要分析和思考的问题。比如有人问道:「安古里玛拉在成就阿罗汉之前是一位残暴的凶徒,他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阿罗汉。」凶徒是否有资格成为阿罗汉?这是一个需要分析和思考的问题,不能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要不然,就不是确的答案了。需要分析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经过思考后,才下定论,凶徒是否有资格在他这一生就证悟阿罗汉。
  第三种解答方法。以反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发问者解决自己的疑惑。比如有人问道:
  「杀生为什么是一种罪行?」如果反问他:「如果其他众生杀害你,你有何感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再解答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如果解答了反而会造成混淆。
  第四种解答方法。将问题搁置一旁,比如有人问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这个问题人类至今都无法找到确的答案,只能能靠推理或想象,没有确实的答案。
  佛陀给予的答案中,有很多和今日昌明的科学相吻合。罗拔.奥本海默说:「当我们问道:『电子的排列是否都一样?』答案是『不』。当我们问道:『电子是否都静止』,答案是『不』。或问:『电子是否在运动』,答案也是『不』。」佛陀针对人死后的情况,曾给予相同的答案。但是,这些都不是十七、八世纪科学家所能了解的。
  必须要认清楚,佛陀对某些问题不给予明确答案。可是在经典里却存在着佛陀许多惊人的科学观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不愿满足那些好奇者,给予他们面的回答。
  佛陀对世间知识的态度
  世间的知识无助于纯净的宗教生活和解脱。
  世间的知识,只会给人类带来世界末日。这怎么说呢?人类利用世间的知识获得地球的资源,用以改善生活,开发电源来照亮公路和住家,经营工厂和从事商业活动,治疗病患,建造楼宇和桥梁,烹煮美味的食物等等。世间的知识也让人们制造原子和核子武器,投机于股票市场,合法的欺骗,左政治,为人类带来动乱和伤害。特别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人类为这种知识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使人类生活在永远不满足和精神崩溃的边缘。没有人可以解决这种人类自己造成的问题,更不要说为人类带来和平与幸福。因为这种世间的知识并不具备建设性。
  但是,佛教却能透过心灵的解放,来开发智慧和精神文明,为世间创造一个善的环境。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追寻世间的智慧是一件没完没了的事;但是,最终会发现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如果我们无视于佛陀的教义,我们将掉入轮回的陷阱。
  佛陀说过:「弟兄啊!从久远劫以来,你们可曾遭逢丧失父母之痛、丧失子女之痛、丧失兄弟姐妹之痛?你可曾失去了一切所挚爱的?可曾畏惧于疾病?这久远劫以来,你们尝遍了丧失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痛。尝到失去所挚爱的一切,尝到疾病的缠绕,和不如意相伴随,这一路下来,你们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匆匆忙忙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所流过的眼泪比四海的海水还要多。」《增─阿含经》
  这是佛陀为轮回所作的开示。他只重视一件事,就是指点人类解脱于苦的道路。
  佛陀为何要对弟子们这么说呢?为何佛陀不直接解决问题呢?这世界是否永恒或将要终结了呢?这些问题或许会令人兴奋或激发某些人的好奇心。但是,处理这些问题并不能使人类离苦得乐。佛陀抛开这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
  佛陀不讨论这些没有实际价值的问题,这些知识欺骗了我们的理解力,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佛陀知道这些假想的问题,会引导人类走进死胡同,妨碍了精神的发展。
  世间的知识和科学研究,应该包含宗教的精神价值;要不然,世间的知识无法建设一个纯净的神圣生活。今天人类生活在欲念的世界里,满脑子都充满了先进科技的成果和仪器;沉醉于个人的成果、追求邪恶的力量和对物质需求产生飢渴。失去了神圣的宗教价值观,世间知识和先进的科技,只能给人类带来失落和毁灭;导致贪婪和带来新的恐惧。话说回来,如果世间的智慧能应用在道德,也能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和幸福。
  佛陀的遗言
  当我入灭后,我的教义将成为你们的导师,继续指引你们。
  佛陀进入大涅槃的前三个月,他对弟子们说:
  「四十五年以来,我传授了你们很多教法,你们要好好的学习和珍惜。你们要实践这些教法,并用它来教化他人。这些教法能为众生带来利益,也为追随你们的人带来利益。」
  「我已老迈,时日无多,我很快就要离开你们,你们必须精进。僧众啊!保持念和建立清净的功德!要不懈怠的追随教法。这样就能超越轮回离苦得乐。」阿难问佛陀:「佛陀入灭之后,谁来领导僧团。」佛陀答道:
  「僧团还须要我做什么呢?阿难啊!我已经将真理毫无保留的传授了给你们。说到真理──佛法并不是由谁来掌握的……。阿难啊!也许你们之中有人认为:『导师的话已到尾声了,我们不再有导师了。』阿难啊!请不要这样想,当我离去时,我的教法和戒律就是你们的导师。」
  佛陀继续解释道:
  「或许你们之中有人认为他能够领导僧团,或僧团须要仰仗他。这样,他就以为他应该出来领导僧团。但是我并不认为他可以领导僧团,僧团也不须要仰仗他。我的时日无多,如推动一辆破车,需要更大的力气。即使我的身体继续生存,也必须额外的照顾。因此,阿难啊!你想做一盏灯照亮自己和庇护自己,还是向外求庇护呢?
  让真理做为你的灯和庇护所。此外再也没有庇护所了。」《大般涅槃经》
  在他八十岁那年,在生日那天,佛陀入灭了。他没有显示任何超自然的能力,他所显示的是诸法因缘和合的真本质。
  当佛陀入灭时,其中一位弟子说到:
  「一切生命都会消失──凡是有生命的众生,文都有因缘离散的一天。是的,即使如导师一般,拥有大神通的智者、觉者,也免不了要死。」佛陀临终时说到:「精进、精进,因缘所生法,皆是无常。」《大般涅槃经》
  第三章 佛陀入灭之后
  佛陀死后还存在吗
  佛陀死后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在佛陀生前已经被提出了。
  一群修行者向佛陀提出了这个问题,佛陀考虑到发问者的理解能力,于是不给予回答,保持沉默。当佛陀的弟子阿奴拉达(Anuradha)向佛陀汇报了弟子们的不满。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佛陀知道阿奴拉达有能力理解这个问题,于是回答道:
  「阿奴拉达啊!你认为色蕴(实体)是永恒或是无常的呢?」「是无常的。世尊!」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是痛苦。世尊!」
  「当面对无常的痛苦和不永恒的东西,把它当作是『我』,我的灵魂或永恒的实体,这种观念恰当吗?」
  「不恰当。世尊!」
  「受蕴(感受)是常还是无常?」
  「是无常。世尊!」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是痛苦。世尊!」
  「把无常、痛苦和肯定会消亡的东西,当作是『我』或『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这种观念确吗?」「不确。世尊!」「想蕴、行蕴、识蕴是常还是无常?」「是无常。世尊!」「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是痛苦。世尊!」「把无常、痛苦和肯定会消亡的东西,当作是『我』或『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这种观念确吗?」「不确。世尊!」「所以凡是与自我、他人、聪明、愚蠢、高尚、低贱、远、近等,有关的色、受、想、行、识,都应该以确的知识理解为:『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这也不是我的灵魂。』要这样的理解,一位高尚而有学识的弟子,才能从色、受、想、行、识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完全的控制自己的心念和情欲,自由的摆布它。」「解除了情欲后,观想于自身:『我是解脱者。』他将会觉悟到:『不生就不会死,我已通过修行做好一切准备,我不再受生的业报了。』」「阿奴拉达啊!
  你认为色是如来吗?」
  「不是的。世尊!」
  「依你所见,你认为色存在于如来之内吗?」
  「不!世尊!」
  「你看见如来离开色吗?」
  「不!世尊!」
  「你看见如来在受、想、行、识中吗?」
  「不!世尊!」
  「阿奴拉达啊!你以为如来中没有色、受、想、行、识吗?」「不!世尊!」
  「阿奴拉达啊!现在你自己想想看,既然如来不能脱离色、受、想、行、识而存在。
  你还能对尊贵的如来有什么进一步的要求呢?你还会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吗?」「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生前存在而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不会了。世尊!」「很好!很好!阿奴拉达啊!以前和现在我都同样的说过:『唯有苦谛和苦灭,才是真理。』」《杂阿含.阿奴拉达所问经》
  佛陀与阿奴拉达尊者这段对话,非常值得玩味。但是佛陀的解释不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了解这些问题的知识;唯有通过禅定中来观想才能理解这个问题。只要通过体现道德和觉,证悟佛道并不困难。这是佛陀证悟的道路,是世间少有的瑰宝。
  佛陀的继承人
  圆成佛道是修行者最高的理想。
  很多人问佛陀为什么不指定一位继承人。谁能安排人选来取代这位至高无的觉悟者呢?圆成佛道是最高的成就,只有智者能达到。佛陀是人间绽放的花朵。要圆成佛道,需要一定的资格,他必须自我锻鍊、自我持戒、培养道德性和超乎常人的大智慧,并以慈悲心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所以,一个人要想圆成佛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好比一位医生,不能指定他的儿子继承他的医生资格,除非他经过医学训练。一位律师也不能指定另外一个人为律师,除非他拥有律师资格。一位科学家也同样不能指定他人为科学家,除非他在科学领域有一定的成就。
  因此,佛陀不指定继承人。话说回来,如果佛陀这么做,他的继承人又没有佛陀的资格,那么他肯定会滥用职权,误尽苍生。
  只有那些不懈的努力、心智纯净、知觉和过着神圣的修行生活者,才有资格被称为资深的教徒。这种资格不是拥有世间知识的人、被肉欲奴役的人或执着于物质生活的人所能获得的。要不然,无畏惧、无束缚和真如的宗教,就没有意义了。
  未来的佛陀
  我不是世间的第一位佛陀,也不是最后一位佛陀,这世间有过很多的佛陀,只要因缘成熟,另一位佛陀将出世。当佛陀即将入灭时,阿难和众多弟子在哭泣。
  佛陀说:「阿难啊!够了,不要再悲恸的哭泣了,不要使自己烦恼。我曾经告诉你们,万物的本质就是如此;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生灭灭的,我们必须和我们接近的人分离。愚痴的人执着于『我』,聪明的人放弃『自我』。因此,聪明的人对世间有确的观念,他知道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将会消散。只有真理永远的存在。」佛陀接着说:「我为何要保存这因缘假合的肉体呢?有关因缘法的真理,已经流传下来。我决定了,我已完成我的目的,我已做完了我的工作。阿难啊!你接近我的思想、语言、行为已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了,你已经做得很好。阿难啊!再精进努力吧!你将很快的解脱于种种束缚!你将解脱于贪欲、瞋恚和愚痴。」阿难仰制内心的悲恸,问佛陀:「世尊!当您入灭后,谁来领导我们?」佛陀回答道:「我的教义──佛法,就是你们的导师。」佛陀接着说道:「我不是世间的第一位佛陀,也不是最后一位佛陀。当因缘成熟时,将另有佛陀降世于此世间;他是纯净和卓越的觉者,他以智慧和慈心闻名于世,他是无与伦比的人天导师,他将为人间开示不朽的真理;如同我教诲你们一样。他会引导你们过神圣和纯净的生活,就如我一样。」阿难问道:「他是谁呢?」佛陀回答:「他就是弥勒佛,也就是慈悲和亲切的佛陀。」《大般涅槃经》
  佛教徒相信,如果能过纯净的宗教生活,累积功德,将来会有机缘降生于弥勒佛出世的年代,证得与佛陀相等的涅槃。在那时候,他们根据佛陀的教诲而得到解脱。
  佛陀的教诲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不过,只要依照佛法,努力精进,将来不管是否有佛诞生,都能够证悟涅槃。
  「只要我的弟子过着纯净的宗教生活,世间将永远不会没有阿罗汉。」《大般涅槃经》
  第二篇 佛教的本质与比较
  第四章 永恒的真理
  狮子吼
  听了佛陀开示后,很多人放弃了原来对宗教生活的错误观念。佛教是一颗闪亮的宝石,他深深的吸引着人类。它能为见的人带来福利和了解心灵的真性。
  佛陀本来一位尊贵的太子,为了解脱人类的痛苦,经过长年的实践和追寻所觉悟的真理。当这位生活在荣华富贵中的王储,了解到他被各种不同的烦恼所包围时,他毅然的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去寻求真理,去为病态的社会寻找诊治的良方,去寻找脱离「苦」的道路。在长期的摸索中,他发现传统的宗教无济于事。经过六年的心灵锻鍊和思索后,他终于达到了目的──证悟无等觉。他开始教导他所证悟的学问,这学问就是──佛法。
  佛陀曾经说过:
  「僧众啊!狮子是百善之王。就算潮水从牠的洞穴里涌出,牠还是行动自如 …能够这么做,是因为牠善于观察四面八方,牠能发出『狮子吼』,牠能冲出浪潮寻找猎物。」
  「僧众啊!当百兽听到了『狮子吼』,都心惊胆颤;赶紧找地方躲藏。水生动物沉入水底,森林动物潜入森林,鸟类飞天空。」
  「此外,在村庄、城镇或王宫里饲养的大象,也被粗大的皮带缚紧,以防牠们因害怕而挣脱,或在恐慌中排泄。狮子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所以被称为『百兽之王』。」「僧众啊!同样的,佛陀出现于世间,他是一位大阿罗汉、一位大觉悟者、一位德智完备的世间智者和稳健者,无人能胜的调御大夫,是人、天之师,是佛陀,是世尊。他弘扬佛法:『从认识自我的本质到舍弃自我』。」「不管是什么神,当祂们在听佛陀说法时,都感到震憾,祂们说道:『我们以为我们是永生的,其实我们也无常;我们以为我们是稳健的,其实我们一点也不稳定;我们以为我们是无终结的,其实我们也一样有终结的一天;看来,我们真的是无常、不稳定和有终结的。我们一路来都以自己作为准绳。」这是佛陀对人及人类的开示。
  《增─阿含经》
  什么是佛教
  佛教就是神圣的真理。
  什么是佛教?这个问题使人混淆和困扰。因此,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佛教是哲学?宗教?还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简单的说:佛教博大精深,再巧妙的人也无法把它规划到固定的、狭窄的范畴内。当然,佛教包含了哲学、宗教和生活方式;可是,佛教并不限囿于以的范畴。
  以固有的范畴或签来规划佛教;就好像在张贴海报,告诉大家,他们现在在传什么法。如果以药房比喻佛教,我们将会更清楚。药房的告示牌不能治疗人们的病,而药品确实是有治疗作用,我们以药品来治病,从来都不去理会告示牌说的是什么。
  同样的,如果认为佛教是有效的,就利用它,不要理会它的签和范畴。不要把佛教硬塞进一个简单和固定的范畴内或任何广告形式的框框内。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里。对佛教必然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佛教可能只是一大堆迷信和仪式。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佛教可能是获得短期利益的方便工具。有些人认为佛教是古时候流行的时髦玩意。而有些人认为佛教仅仅是对知识份子有意义的思想体系。有些人把它看成是科学的发明。而虔诚的佛教徒,却把佛教看做是他整个的生命,是值得他牺牲一切来完成的人生大事。
  某些知识份子把佛教当作是古印度环境的产物,或认为是印度宗教的另一类产品。
  事实,佛教却不是这样的,佛教是神圣的真理。佛教是获得觉智慧的途径。佛陀证悟世间的烦恼与困苦,并不纯粹来自知识或理性的过程;而是来自心智的发展和净化。以知识性为立足点,使人联想到科学态度;因此,终于使佛陀成为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宗教导师。当然,佛法的曙光在印度出现,是有其智慧探索和伦理建设的社会背景与条件。数百年来的宗教和哲学的发展,孕育了印度本土富饶的土壤,在这种肥沃的条件下,佛法的种子才得以萌芽。在同时代的希腊、中国、埃及及巴比伦,虽然都有其富饶的思想宝藏,但却无法和当时的印度相比。思想启蒙的种子,好像长了翅膀一样,从世界各地,数不清的遥远时空,一齐飞到印度的东北角来;这独特的种子,在佛陀身获得完整的发育和成长。
  佛陀透过觉悟于觉的经验。他不以教条或神秘性来获得信徒的追随。他采取了一种有效的,你我都可以证实的经验来阐明佛法。他用最确的字眼来给予佛法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定义;那就是神圣的真理(圣谛)。我们要知道佛陀不是透过学术理论来教导我们,而是从他的觉悟,他的理解以及他所证实的真理的成就,来教诲我们。
  佛法开始于二千五百年前乔达摩佛陀的身。佛陀在阐释他的教法时,并不仅仅要我们理解生命和世界;而是指出他所发现的真理是确而实际的解脱之道。
  佛陀原始的教义,包括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佛教的开创是扎根于佛陀的教义(佛法或真言)。
  佛陀的教义并非专门为佛教而编制,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的文明。佛陀的教义成为文化的主流;走进历史,成为许多国家的文化。他在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和文明的建设都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过去的好几个世纪,无数的国家、社会和教育都和佛教扯关系。在这些国家的历史中,都光荣的记载了佛教友善和友爱。佛教徒信仰和实践佛陀的教义,他们远离物质生活,享有实际和科学的宗教生活,他们的灵性获得充份的发展。在佛法的指引下,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小佛教对文明的冲击:
  今天,佛教已形成了文明的主流。这股主流的文明唤醒了无数自大和自我的人们。
  以心灵的发展唤醒了人类对权力的执着,提升人类的素质,使他们获得宗教的自由,拥有锐利和纯净的思想,放弃了狭隘的国家和种族的观点。佛教徒理解「我执」是一种自我欺骗,他们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洞察力(观想)以求获得最高的境界。二千多年来,佛教满足了超过三分之一人口对心灵的需求。今天的佛教比以往还要来得强大。佛陀的教义使人类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发展。佛陀的人生观普遍的被接受,佛陀的人生观也使人类获得超凡脱俗的成果。
  佛教也令人了解这世间和生命的真意义。佛教不鼓励人类生活在愚痴的天堂,指示他们远离畏惧和幻觉。佛教告诉我们什么是确的宇宙观,指引我们如何获得真的和平、平等和幸福的解脱之道。
  人类的今天,依然从宗教中获得道德准。佛教是最有效的舟乘。佛教是属于人类的宗教,人类从佛陀的教义中获得生活的定律。当一个人成就于成功地控制物质领域时,他会回想他是如何的克服种种困难而获得这一切;而最难克服是就是他自己。
  一个现代人,很容易的就能在佛法里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和解决自己所疑虑的方法。
  今天,佛教受到西方文明社会的欢迎,就是因为透明度高,充满科学性和心灵性。
  他鼓吹放弃「我执」和一切不善的行为,迎合了现代人的科学观。佛教指出确的人生,不在于自我造作和自我幻想的境界里。而脱离这一切,就是佛陀的本怀。佛陀那慈悲、关怀与和平的信息,引导着数以百万计的愚痴人类,带领他们走向宗教生活的康庄大道。
  佛教对人类的贡献:佛教给予人类美好的希望和鼓舞。他孕育了社会组织中最值得称颂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灵的和平与满足的社区精神。它为人类带来最大的福祉。
  即使在政治,佛教也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突破。包括了平等的对待一切生命,民主程序和基本的道德价值观等等。佛教赋予东方国家一种光辉的特色。佛教为人类提供精致和道德性的基本人际概念。
  事实,对于那些只撷取部分佛教教义的人来说,佛教巨大的潜力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来。个人和一般的潜力已被佛教艺术和文学所隐蔽。佛教最大的潜力奠基于它对理性的实践。理性却经常被人们的瞋恚心所排除。理性是属于人类的,理性可以为人类带来文明。不管理性如何被人类的情绪所蒙蔽,理性还是最大的力量。如果佛教的价值观要获得重新的肯定和再发挥,也绝对不是透过世俗的权威或超自然的神祇启示,佛教本身就具备了自我复兴的种子。
  佛陀对社会和人类精神领域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佛陀的信息传遍了亚洲许多国家。赢得无数人的爱和感情的奉献。佛陀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究竟的真理
  究竟的真理,可以在佛陀的教义中发现
  佛教承认两种真理的存在──普遍性的真理和究竟的真理。究竟的真理不是理论性或推测性的,唯有透过禅定的锻鍊才能获得。
  佛陀的教义是这世间最究竟的真理。佛教不是一种天启或有组织的宗教。他是人类首创以纯粹科学探究终极存在的本质的例子。这种超时空的教义,是佛陀不经任何外在因素所发现的。这教义强而有力,足以面对任何挑战,而不需要改变其基本原则来适应种种的变迁。任何宗教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而被迫更改或放弃原有的教义;这是因为他们的宗教缺乏固定的基础和究竟的真理。在目前世界困难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佛教还是能够照样的保存佛陀原始的教义。
  佛陀不曾介绍过与道德或宗教无关的个人或世间修持。对佛陀来说,这些修持都是没有价值的。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区别佛陀所说的佛法和一般人所说的佛法,以及利用佛陀名义的修持方法是些什么?
  所有宗教的弘法,并非由创始人独立完成的。有时候,弘法的任务也交由素质较高的弟子来执行。而宗教的创始人,也未曾订弘法章程或教育方案。但是后来的宗教领袖却制定了种种方案来防止信徒的叛离。
  就算在今天,佛教在形式也已经和最初的佛教完全两样了。经过了数世纪的传播,缅甸、泰国、中国、西藏、斯里兰卡和日本的佛教,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混乱,因为佛陀所教诲的究竟是真理。这究竟的真理体现,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显示出来。
  佛陀入灭后数百年,他的信徒们开始将他的教义组织起来,形成了宗教。他们掺杂了其他信仰,各种奇迹、神秘、占卜、符咒、灵符、坛场、祷告和各种仪轨。这些未曾出现在原始佛陀的教义里。当这些外来的宗教信仰被纳入佛教体系中,很多人忽略了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制、道德的陶冶和心灵的发展。人们不再修持佛陀原来的教义,反而花费大部分的精力去向邪恶的神灵寻求庇护和追寻财富及运气。渐渐的,他们对佛教失去了兴趣,变成只是一昧追寻占卜、黑法,或摆脱恶运、晦气或病魔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修行与信仰,就局限于一般的、世俗的追求了。即使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外来的力量而摆脱他们种种的困扰。只要人们继续追求这种信仰,他们就无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智慧与学识,以及其他有关人类的优良本质。换句话说,人们开始利用佛教的名义,滥用人类的智慧与学识去追求仰仗外力的信仰。他们也因此污染了原本纯净的佛陀教义。
  我们可以在许多国家里找到这些现代的宗教,这是因为人类所居住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不同的关系。即使把佛教当作宗教,它也不是一开始就从天掉下来的;而是经过很长的历史,和在诞生的过程中加以发展的。在它演化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抛开佛陀原始的教义,而创立了许多不同于佛陀教义的新宗派。其他的宗教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我们不应该只观察到那些挂着佛教名义的盲目信仰,就骤然给宗教下了一个不好的结论。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本质,必须研究和考据这个宗教创始者的原始教义。
  现在我们面对后期佛教所发展的各种不同的宗派和思想。我们有必要回到确和究竟的佛法。不管人们信仰和实践的是什么样的佛教,佛陀原始的教义完完整整的保存在经典里。
  佛教的两大部派
  一个真的佛教修学者,不应该执着于任何宗派。
  佛陀入灭后数百年,有十八个不同的部派以各自的观点取代了佛陀原始的教义。这些不同的部派,基本是因为对佛法有各自不同的阐释而成立的。过了一段时期,这十八个部派逐渐的合并成为两大部派:座部与大众部(小乘和大乘)。今天,极大多数的佛教徒都分属这两大部派。
  基本大乘佛教是追随佛陀的教诲,以圆成佛道为修行依止。座部则透过自身的努力寻求解脱。大乘佛教认为可以透过菩萨行来圆成佛道;对他们来说,菩萨就是未来佛。菩萨为了悲悯众生,发愿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因此延误了成佛的时机。但是,这种说法并未见于座部巴利文经典里。佛陀教诲弟子要认真的看待佛法,只有在真的了解佛法时,才能对它自由的发挥。但是,总的来说,座部和大乘佛教都隶属于尊贵的佛陀。
  从以下数点,可以看出部派都能达到共识。
  一、两个部派都是以释迦牟尼佛为导师。
  二、两个部派都同样尊崇四圣谛。
  三、两个部派都同样实践八道。
  四、两个部派同样以十二因缘为基本教义。
  五、两个部派同样反对有超自然的造物者缔造世界和统治世界。
  六、两个部派所接受的无常、苦、无我和戒、定、慧的观念完全一致。
  有些人认为座部的思想较为自私,这是因为他们寻求自我解脱之道。但是话说回来,一个自私的人能证悟觉吗?两个部派都接受三乘思想(觉、圆觉和声闻觉)和菩提(觉悟)。而座部坚信菩萨是证悟佛道的前行。只有证悟等觉的佛陀,才能为这世间的所有众生带来幸福和快乐。
  座部追随统的宗教传统,盛行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他们以巴利语作为宗教活动的唯一语言;以达到涅槃,完成觉(佛陀)、圆觉(圆觉佛)、或声闻觉(阿罗汉)为最终的目。但是,在座部大多数人都以成就阿罗汉为目。在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的佛教都属于这个部派。
  大乘佛教已经改变了这些古老的宗教传统。他们以所处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从事宗教活动。他们修持的最后目也一样是涅槃(成佛)。因此,他们崇敬佛和菩萨(未来佛)。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佛教徒属于这个部派。西藏和蒙古的佛教徒属于金刚乘(密宗),佛教学者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系。
  国际佛教学者稍后终于接受了大乘和小乘的观点。对历史而言,座部成立的历史最久。座部以佛陀原始的教义为依止。在公元三世纪,阿育王时代,斯里兰卡接受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那时候并没有所谓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出现比较晚,大约是纪元初。佛教和三藏经典于三世纪传入斯里兰卡,当时并没有大乘或小乘的存在。从这点看来,座部的存在,较这两种概念的存在要来得久。1950 年召开的佛教大会,明确的规定对南传佛教的称呼,无论在西方或东方一律使用座部而不使用小乘。但是一些东南亚国家,还是继续的以小乘来称呼座部佛教。在大乘经典里,也明确的指出「声闻乘」,在座部或大乘佛教里,对这三乘之一的「声闻乘」的解释都是一致的。
  不同的部派对佛陀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两千多年来,并不因此而导致佛教分裂。这体现了佛教徒独一无二的容忍精神。
  第五章 佛学基础
  三藏经典
  三藏经典是结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义,以巴利文记录的佛教经典。
  其中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佛教的三藏经典是由亲耳听闻佛陀言说的阿罗汉们所结集的。
  佛陀虽然已经入灭,但是他生前的教诲,毫无保留的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
  佛陀虽然没有着书立论,可是他的教义,却由他的弟子们以超凡的记忆,一代一代的以口头方式流传下来。
  佛陀入灭后,五百名座弟子即刻召集了结集大会,重覆的审核了佛陀的教义;当时,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优婆离尊者诵出律藏。在第一次结集一百年后,当卡拉索喀(alasoa)王朝时,举行了第二次结集。在集会有部分的信徒认为有必要修订一些「小小戒」;但是,遭到座弟子们反对,他们认为佛陀所订立的戒律是完整的,不须要做任何的更动。这决定最终导致僧团的分裂。这次的结集只讨论了律藏,而且是不了了之;对经藏完全没有更动。
  到了三世纪,阿育王(Asoa)时代,举行了第三次结集。在这次结集中,僧众们对经藏和律藏都发表了意见,也一致的对经藏和律藏做了修订。在这次结集后,主持莫噶里普塔.提萨(目键连子,Moggalputta Tssa)尊者,从经藏中整理出第一部「论」《辨宗义论》(atthaatthu),让信徒们更容易的理解佛陀的教义。座部通过和接受了论藏(阿毗达摩,Abhdhamma)为佛教经典的一部分;到这时候,三藏经典才完全的定了型。
  公元 80 年,第四次结集在斯里兰卡举行,由国王瓦塔噶米尼.阿巴鸦(attagamnAbbaya)主持。这是在佛教史,第一次将三藏经典以文字记载下来。
  三藏宝典分为三个部分:律藏、经藏和论藏。
  律藏:
  律藏记录了比丘和比丘尼生活的戒律。它详细的记载了佛陀所教化的戒律和道德生活的渐次进展。它也记载了佛陀弘法的生涯,也间接的记载了当时印度的历史、风俗、习惯、艺术和科学等有价值的史料。
  佛陀证悟后的二十年内,并没有订立任何戒律。后来僧团逐渐庞大,所带来的问题也多了;因此,佛陀开始为僧团制定戒律。
  在律藏中保留至今的五种:
  一、广分别律一类(重戒,Paraja)。
  二、广分别律二类(轻戒,Pacttya)。
  三、大品律(Mahaagga)。
  四、小品律(Cullaagga)。
  五、附录(Parara)。
  经藏:
  经藏主要收录了佛陀在各种场合所讲述的教义。其中也包括了佛陀的弟子如:舍利弗(Sarputta)、阿难(Ananda)和目犍连(Moggallana)等的弘法记录。经藏是一套非常究竟的经典,佛陀为了弘扬佛法,将这些教义善巧的加以解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不同性格或理解力的人。这点看起来有些矛盾,但是绝对不要误解成佛陀为了达到某些特殊的目的,而做的随应机缘的说法。
  经藏分为五大部:
  一、长阿含(Dgha Naya)。
  二、中阿含(Majjhma Naya)。
  三、杂阿含(Samyutta Naya)。
  四、增一阿含(Anguttara Naya)。
  五、部阿含(huddaa Naya)。
  部阿含共收录了十五部经:
  一、诵经(huddaa Patha)。
  二、法句经(Dhammapada)。
  三、自说经(Udana)。
  四、如是语经(t uttaa)。
  五、经集(Sutta Npata)。
  六、天宫事经(mana atthu)。
  七、饿鬼事经(Peta atthu)。
  八、长老偈经(Theragatha)。
  九、长老尼偈经(Thergatha) 。
  十、本生经(Jataa)。
  十一、义释(Nddesa)。
  十二、无碍解道(Patsambhdamagga)。
  十三、譬喻经(Apadana)。
  十四、佛本事经(Buddhaamsa)。
  十五、佛行藏经(Carya Pataa)。
  论藏(阿毗达摩):
  论藏,对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是重要和有意义的。它包含了佛教所有高深的哲理,与经藏深入浅出的说教方式,刚好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
  经藏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属于个人或众生。但是,在论藏中不同于这些传统的名目,我们面对的是一些探索生命本质的名词,如:假合、名、色等等。
  在经藏中所发现的是普通的教义(普法,ohara Desana),在论藏中所发现的是绝对的教义(对法,Paramattha Desana)。
  在论藏中,每一件事物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因此称为分析的教义(明法,bhajja ada)。
  论藏中包含了四种有关于生命终极的究竟法(Paramattha),它们是:心法(Ctta)、心所法(Cetasa)、色法(Rupa)和涅槃法(Nbbana)。
  这四种究竟法,对众生进行了细微的分析和详细的解说,一切都是因缘条件和四大的假合。最后,它更将所有有关于达到终极目的方法和细节都加以更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论藏包括以下七部经典:
  一、法集论(Dhamma Sangan)。
  二、分别论(bhanga)。
  三、辨宗义论(atha atthu)。
  四、人施设论(Puggala Pannatt)。
  五、界论(Dhatu atha)。
  六、双论(Yamaa)。
  七、发趣论(Patthana)。
  另一种对三藏宝典的分类法是根据佛陀的论说,而分为九类(九分教):
  一、契经(Sutta):散文体,是佛陀在各种场合宣说的各种长、中、短的经文、如:
  《祝福经》(Mangala Sutta)、《珍宝经》(Ratana Sutta)和《慈心经》(Metta Sutta)等。律藏的全部经文都属于这个体裁。
  二、重颂(Geyya):以散文体的论说于前,偈颂结尾,有重新宣示之意。如:《杂阿含经》等等。
  三、记说(eyyaarana):即广分别说,整部论藏都属于这类;在三藏中除了其他八类外,都全部属于这类。
  四、偈颂(Gatha):诗偈体,全部经文以诗偈诵出。如《法句经》、《长老偈经》、《长老尼偈经》等,这类独立偈颂原本在经藏中是不收录的。
  五、自说(Udana):是佛陀即兴发表的言说。这类经文一部分收录在《部阿含经》
  中。
  六、本事(tuttaa):共有一百一十二部经。每部经都以「如是我闻」作为开始。也是《部阿含经》十五部中之一。
  七、本生(Jataa):收录了五百四十七个佛陀自说过去世因缘的故事。
  八、稀有法(Abbhutadhamma):解说一切绝妙稀有的事,如:《稀有法经》(《中阿含》
  第 123 经)。
  九、方广(edalla):意义方广大的经文,如:《大毗陀罗经》(《中阿含》第 43 经)、《毗陀罗经》(《中阿含》第 44 经)、《见经》(《中阿含》第 9 经)等。这些都是佛陀回答发问者而令他们充满法喜的经文。
  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是分析物质的本质和元素的一门学问。
  阿毗达摩(论藏)是收录在经藏中佛陀教义的浓缩。
  经藏中展示了对治「苦」的学识,使我们心灵得到训练和发展。这种学识领导我们过着平稳、被尊重、不受伤害和神圣的生活;从学习佛法中,我们能明确的了解和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藏中存在很多特殊名词,这些特殊名词需要通过诠释,才能令人了解它的科学性。在经藏中要了解的是一般的「法」,而在阿毗达摩中要了解的是绝对的「究竟法」。对阿毗达摩的诠释,就好像科学家在诠释科学名词一样。
  只有在阿毗达摩里,充分的解释了人类如何因自己的心念或外界的诱惑而缔造「善业」或「恶业」。阿毗达摩清楚的分析了四大元素的本质与特性;这些都能在经藏中找到,阿毗达摩只是经藏的浓缩。
  通过经藏了解佛法所获得的知识,就好像在学习病理学;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治疗某些疾病。而一位合格的医生,如果与拥有全面的知识。这种特殊的知识,将能更广泛的分析病因,和治疗疾病。这种特殊的知识,令他处于更方便的位置,更有效地执行他作为医生的任务。同样的,一个人通过学习阿毗达摩,将能更了解心的本性和心理分析的能力;他将不再犯错并发展了对治各种邪恶的力量。
  阿毗达摩指示了确的信念和其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我」、「你」、「人」和「世界」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因为不了解事物真存在的真相。这些概念无法反映真的欢愉、永恒或不永恒的因素,以及了解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的元素或动力的真相。阿毗达摩指示了绝对的「究竟法」,让你了解人类或其他生物,这种对人类本质的分析,远远的超过从其他方面而获得的学识。
  阿毗达摩显示了「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的真相,它共分为四类:
  一、心法(Ctta):思想或意识,与知识或经验类似。心法是意识的瞬息境界。
  二、心所法(Cetasa):心所法是心法的衍生。
  三、色法(Rupa):物质的物理现象。
  四、涅槃法(Nbbana):一种无法以语言解说的最高境界。心法、心所法和色法因条件而存在(因缘法)。如果失去存在的条件,它们就自动的消失;因此它们也属于无常法。而涅槃法是非因缘法,它不因外在的条件而存在,它不曾升起也未曾落下。
  这四种法,通过我们所给予的名词解释,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这四种法以外的一切,包括或不包括我们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粗或细?低或高?远或近?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要究竟的真相。
  心法、心所法和涅槃法,也称为「名法」(Nama)。涅槃法是「非因缘名法」,心法和心所法是「因缘名法」。这两种「名法」和「色法」构成了我们的物质社会,包括人类在内。「名法」与「色法」在阿毗达摩内分析得很清楚。就连「生」和「死」也一样分析的很清楚。在阿毗达摩里清楚的明如何对佛法生起信念和了解真如;这让我们更接近解放自己的道路。阿毗达摩引导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绝对的真理。
  在阿毗达摩所显现的真理,无法在东方或西方的学术论着中找到。意识从分析被分类,并根据重点而下了定义,各种意识都被清楚的理解了;意识就像流动着的清流,这是威廉.占士的看法,他是一位对阿毗达摩有清晰认识的西方学者。一位真认识阿毗达摩的人,完全理解到没有灵魂的存在(Anatta)。这点在学术立场是非常重要的。
  阿毗达摩解说了这世间生死轮回的定律,支持了业力导致轮回的说法。为各种心法下了广泛和详细的定义,比如物质的本性、形态和因素,名与色(心和物)的关系等等。
  《阿毗达摩.摄义论》(Abhdhammattha Sangaha)里,解说了因缘法。这是一种独特的见解,无法在世间其他的学说中找到类似的见解;因为这是经过分析后而发展的学说。阿毗达摩并不是为肤浅或浮夸的读者而设立的。
  从哪一点可以看到阿毗达摩和现代心理学的异同?现代心理学受了一定范围的限制,而阿毗达摩却通过各种心理境界说明了各种心识;最大的不同是阿毗达摩不接受灵力或灵魂的概念。
  阿毗达摩对心识本性的分析,并没有透过其他渠道。阿毗达摩没有现代心理学的成分,也没有心的原动力或心的波动(Jaana Ctta)存在。
  着名的心理学家各拉汉.豪威,在他的着作《无形的躯体》中提到:「就如心理学的先驱人物 G.H.佐安一样,很多心理学家发现他们更接近佛陀,学习一点佛法有助于让他们理解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那遥远和没有所谓现代心理学的年代,所提出的现代心理学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充分的证实了古代东方人的智慧。」有些学者认为阿毗达摩并非佛陀的言教。但是,它确实是因为诠释佛陀的教义后,所发展而形成的。这些诠释都是由当时一些有学问的僧人主持的。因此,在传统把它当作佛陀教义的一部分。
  根据一些论着的记载,佛陀的母亲死后往生天界,佛陀曾经在天界三个月,为母亲及 其 他 天 人 讲 述 阿 毗 达 摩 。 主 要 的 讲 题 (mata)是 善 法 (usala dhamma)和 不 善 法(ausala dhamma),过后,佛陀向舍利弗(Sarputta)尊者重覆的论述了这些「法」,后来这些法被记录成六部经论。
  从古至今,一直在争论阿毗达摩是否佛陀亲口言教。但是这些争论也只引起一些学院派学者的兴趣。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阿毗达摩的内涵。阿毗达摩是觉悟的根源,是佛陀所教诲的。所以阿毗达摩的内容,都可以在经藏中找到,这些都是在佛陀以前无法见到的论说;但是,有些人却宣称阿毗达摩并非佛说,阿毗达摩也没有必要重覆经典的论说;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邪说。
  根据座部的传统,阿毗达摩的精神、思想和整体都契合佛陀的教义;虽然这些诠释和论述可能是出自后来的佛陀弟子之手。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它对我们个人的提升。佛陀应用阿毗达摩的知识,解决了许多心理、生理和哲学的问题。争论于佛陀是否曾经亲口讲述阿毗达摩,对我们理解真理并无帮助。
  另一个问题是:阿毗达摩的实质是否佛法的修行?这问题见仁见智,要看个人对修行的理解;有些人的悟性高,心灵和个性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各种心识都能得到平衡。而有些人的修行是基于怖畏心,有些人是为了获得神通。阿毗达摩有助于那些想深入和清晰的了解佛法的人。它护持那些发展内观禅定的人,使他们理解无常、苦和无我。阿毗达摩并非只对禅定的修行者有益,它一样的有助于世间忙于日常事务的人群。我们通过学习阿毗达摩而对究竟法有所了解,因此而获得利益。阿毗达摩对理解和教导佛法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对一些佛学专门知识或专有名词的了解,如:「法(Dhamma)、业(amma)、轮回(Samsara)、行(Sanhara)、十二因缘(PatccaSamuppada)和涅槃(Nbbana)等等,唯有通过阿毗达摩才能获得确的解释。
  心和物(名与色)
  什么是心?不是物。什么是物?不是心。
  根据佛教的说法,生命是心和物的结合。心包括了受、想、行和识。物是四大元素的组合,包括了固体、流体、动体和热。
  生命是心与物的组合;老是心与物的失调;死是心与物的分解;再生是心与物的中心组合──当肉体死去后,精神力在一个不同的物质状态或身体中形成一个新的组合。
  心与物的关系,就好像电池与汽车引擎一样。电池发动了引擎,引擎发动后为电车充电;这样的组合,促成了汽车的运行。同样的道理,物使心作用,心使物活动。
  佛教认为生命不只是物质而已,整个生命过程依靠因果来持续和流动。精神和物质两大因素组成了小至变形虫,大至大象,乃至一切众生包括人类在内。虽然,有些人认为生命只是物质现象。但是,有些前卫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接受,心识于物质形成之前,已经是生命的起源这种观点了。佛教称这种观点为:「再连接的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心和物里,除了心识范围和物质现象,再也没有别的。我们从心与物的范围里,认识到没有「自我」和灵魂的存在。在精神,我们也不是对一切都有所认识。比如当我们受伤时,感觉到痛的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精神。当我们感觉到饿时,不是我们的胃觉得饿,而是我们的思惟。但是,我们的思维并不需要补充食物,却能引导身体补充食物。这些都是心与物在作用,它们互相的依赖,相互的支援。在我们的生命中,心与物无时无刻的都在作用。透过对心与物的了解,我们洞察到:
  一、我们到底是什么?
  二、我们找到些什么?
  三、是什么与我们同在或环绕我们,又为什么?
  四、什么是我们所欲求达到的心灵目?
  洞察生命的本质后,我们了解生命有如梦、幻、泡、影,即生即灭。一切的生与灭都是因缘的条件反应。
  四圣谛
  我们在这里做什么?我们对生命感到快乐吗?什么是苦的根源?我们如何结束苦并达到永恒的宁静?
  四圣谛是佛陀教义的主导。是让我们理解世间真相的知识和真理。当我们知道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短暂的和苦的时候;了解到在这物质世界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唯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发展,才能得到永恒的宁静和快乐。
  四圣谛是佛陀教义中最重要的一环。佛陀宣说四圣谛是为了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根据《出转法轮经》(Dhammachaa Sutta)的记载:佛陀证悟后,于鹿野苑首次为五比丘开示时,所宣说的就是四圣谛和八道。
  什么是四圣谛?四圣谛是:
  一、造成诸苦的苦,苦圣谛。
  二、苦的起因,集圣谛。
  三、苦应灭,灭圣谛。
  四、灭苦之道,道圣谛。
  在巴利文中 Duha 有多重含义,如:困扰、不满足、疼痛、不和谐等意思;在四圣谛中,我们采用了意义更深入和广泛的「苦」为它下定义。「苦」包括肉体和精神的「苦」,如:生、老、病、死。「苦」与舒适界限分明,永远站在不舒适的那一边。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当欢愉和快乐的时候,那也是「苦」;因为欢愉、快乐是不永恒的,一旦失去时就转化成「苦」了。因此,「苦」占据了整个生存的空间。我们的快乐或悲伤,甚至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苦」;只要我们活着一天,就要接受生命就是「苦」的真相。
  有些人认为生命就是「苦」是一种悲观的看法。其实,这一点也不悲观,而是一条确理解人生的道路。当一个人生病时,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找医生诊治。这是不确的观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此,这种错误观或悲观,不能令人了解生命的真谛,无法解决生命中的问题。四圣谛清楚的解释和分析「苦」,并指示了对治「苦」的方法。如果佛陀只限于分析「苦」的真谛,而不指示对治「苦」的方法;那么,人类将是无助和没有希望了。佛陀不止为我们分析了「苦」,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治「苦」的方案。当佛教徒都知道如何对治「苦」时,它们又怎么会悲观呢?佛陀的教诲,令人类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生命是「苦」,并不表示人类因此就没有快乐、欢愉、荣幸等情绪。佛陀的教诲,也能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法喜。当我们深入了解时,一切乐受都是不永恒的。当我们在享有快乐、友好、挚爱、青春、健康时,要了解到这一切即将转化为「苦」。因此,当一个人在快乐时,不要忘记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勤奋的寻求解脱之道。
  我们要对治「苦」,就必须先了解「苦因」。根据佛陀所说,欲(tanha)和贪(raga)就是「苦因」(集)这是四圣谛中的第二圣谛──集圣谛。人类追寻欲乐、追寻物质、追寻永生、追寻不死,但是,这一切都会让他们失望。人类所追求不止于物质方面肉欲的快感、财富和权力,也追求于精神方面的,如:想法、看法、意见、概念和信仰等等。贪欲带动愚痴,使人蒙蔽,看不清真相。认清楚「我」,了解「无我」(Anatta)的道理,思考于不永恒、变动和死亡;那么,「苦」就开始远离你了。
  自私的危险:
  欲望是火燄,能烧毁一切生命;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欲望生起的。从人类到各种低等生物,在本性都充满了欲望。从动物侵袭对方,到人类的战争、杀生、欺骗、撒谎等不良的行径,可以证实这一点。欲望占据了一切生命,是生命中最大的弊病。是欲望导致众生轮回不息。
  当我们明了「苦」的真谛后,就应该消灭「苦」。我们应该如何灭苦呢?灭苦的根源就在于舍弃欲望。这是第三圣谛──灭圣谛。没有欲望的清净境界就是──涅槃(Nbbana)。涅槃的巴利文 Nbbana 是由字根 n 和 ana 组成,原意就是舍弃欲望。这是一个没有苦受和轮回的境界,也没有生、老、病、死。这个境界并非人类的语言可以解释得清楚。涅槃是一个无生、无因缘、无造作、无组织的境界。在我们居住的世界里,要造就一个无生、无因缘、无造作、无组织的环境是不可能的。
  涅槃是一种理想,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思维方式来究竟涅槃;但是,这并不是确了解涅槃的方法。要确的了解涅槃,必须先认识「八道」,同时要勤奋、有耐心和净化自己。通过心灵的发展和道德的培养,我们确的认识了第三圣谛──灭圣谛。
  「八道」是第四圣谛,是引导我们迈向涅槃的圣谛。通过八种确的生活方式,我们走向道──苦灭之道。佛教徒学习和了解生命中任何细节,「八道」也是为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不但为自己带来幸福,也为他人带来幸福。但不是所有自称佛教徒的人,就能理解这个真理,他必须深入的去了解和实践这个真理,才能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
  八道-中道
  八道是不走极端的中道,是领导神圣的宗教生活的道。
  八道是佛陀教义中最杰出的真理,是指引生活的道。八道也称为中道。佛陀教诲弟子们,确的修行方法是避免两个极端──纵欲和自我苦行。中道是确的生活方式,不存在外在的影响,是一种以自我道德行为作为引导的一种修行方式。实践于道,不畏惧任何外在的力量或神、魔。根据八道修行是一种确的修行方式;当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的要求,目的就在于净化自己。
  中道是一种有计划的内心训练和发展的过程,一个人可以透过对中道的实践来训练和发展自己的心灵,而不是通过膜拜或祈祷。佛陀说过,任何人只要根据佛法而生活,将获得佛法的护持和指引。当一个人根据佛法生活,他也同样的生活在和谐的世间法里。
  每一个佛教徒都被鼓励以佛陀所宣教的八道过生活。依八道的生活方式,可以脱离今生或来世的忧苦和灾难。他的心识也将获得发展,因此而远离邪恶,获得道德修养方面的增长。
  八道就好像一张地图,指引游人到确的目的地。我们需要八道来指引我们迈向涅槃──人生的终极目。要达到涅槃境界,就要修证八道。信徒们需要发展八道的三种特性──戒(Sla)、定(Samadh)、慧(Panna)。透过戒、定、慧三学的发展,才能获得心灵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持戒,使自己的行为利益众生,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当戒学获得发展后,他已完全能控制自己的心识,这时,他开始发展定学;通过定学的发展,智慧自然生起。
  逐步进展:
  透过那无尽的智慧,佛陀知道不是所有的众生都有相同的根基来获得心灵的发展。
  因此,他宣说了八道,指示了心灵修行的实际道路。他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生获得圆满的心灵发展;因此,他宣说了戒、定、慧三学,让众生能在多世的生命中获得精进。八道引导修行者进入绝对究竟和无苦的境界。
  道的生活:
  戒
  Sila
  语
  业
  命
  Samma-Vaca
  Samma-Kammanta
  Samma-Ajiva
  定
  精进
  Samma-Vayama
  Samadhi
  念
  定
  Samma-Sati
  Samma-Samadhi
  慧
  Panna
  见
  思
  Samma-Ditthi
  Samma-Sankappa
  慧学:
  什么是见?见就是对四圣谛有所认识,或了解事物的真相。见也指明了各种善业和不善业,及它们对人类身、语、意的影响。认识「业」以后,人们就懂得远离邪恶和向善,缔造美好的生活。当一个人拥有见时,他了解人性的三种本质:无常、苦和无我,也了解十二因缘法。当一个人发展了见之后,觉悟于真性,断除邪恶之根,因此而获得解脱。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发展智慧,从智慧中获得对自我、对生命和对一切现象的见。
  当一个人获得见后,他将进一步发展思,这就是拥有不动摇的心、确的抱负和确的思想。在精神境界放弃一切不确的思想,培养通往涅槃的道德戒行。思就是弃除邪恶的思想和培养纯的思想。思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一个人思想的净化或污染。
  思有三重意义:
  一、放弃私心,为世间谋求幸福,利益他人。
  二、发展慈心,以慈心对治邪恶和伤害。
  三、发展悲心,以大悲心对待一切众生。
  当一个人心灵之道获得发展,在思想,仁慈之心日益增长、不再伤害、不自私充满了爱心和慈悲心。
  见和思是属于慧学,它培养善与道德的真性。
  戒学:
  戒学分三类:语、业、命。语即尊重于真理及他人的福利。也就是不撒谎、不毁谤、不造谣、不奉承及不胡言乱语。我们经常忽略了语言的威力,因此不关注于语言。
  但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受到语言的伤害;语言有时候比武器要来得厉害。有时候,因为一句话改变了你的想法,或因此导致犯罪。要发展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先控制不良语言和使用面的语言;只说一些真实、平和、善良和有意义的话。佛陀说:「令人愉快的言语,像蜜糖一样甜;真实的言语,像鲜花一样芳香;不确的言语却像污秽物。」
  业是戒学中的第二项。业就是珍惜生命、珍惜财物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业和五戒中的前三戒息息相关,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生命比一切都珍贵,大家都害怕被惩罚,珍惜生命畏惧于死亡。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更爱惜其他众生的生命,不要对其他众生造成伤害。珍惜财物就是:那些不属于我们的财物,不要据为己有,比如:偷盗、欺骗或抢夺。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
  不要瞎搞常婚姻以外的性关系,要信任和爱护自己的配偶。通过业,我们能缔造一个更平稳和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社会。
  命是戒学中的第三项。命指示了人类在这个社会中如何获得生存的权力。语和业之道为我们如何珍惜真实、生命、财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命却指示了我们如何在不违反道德准则中生活。佛教徒应该远离五种不道德的行业:人口买卖、武器买卖、肉类买卖、酒类和麻醉品买卖和毒品买卖。有些人说,他们从事这类的买卖是为了生活,所以他们并没有犯错。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说服力;如果他们没有错,那么,小偷、杀人犯、歹徒、凶手、走私犯和骗子,也可以这么说:他们从事这些不当的行业并没有错,同样是为了生活。
  有人认为钓鱼和狩猎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屠宰动物是为了食物,因此并不犯戒。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因为对佛法缺乏认识的缘故;这些都不是高尚的生活方式,任何生类都不应该对其他生类造成伤害。这些伤害都是一些没有必要的伤害。对生命抱着错误的观念,并非佛陀所教。佛陀说:
  「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在不安定的日子里活了一百岁,不如一个持戒和有禅定修养的人活一天。」《法句经》
  宁可死得有道德和值得尊敬,也不要活得像一个邪恶和狡猾的人。
  定学:
  定学共有三项:精进、念和定。通过定学的锻鍊,可以净化自性和获得智慧;也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我们自己的心识,从而获得真如和善性,并为我们打开了证悟和解脱的大门。
  精进,就是面的发展,如:通过不懈努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和实践佛法,而获得各方面的进展;这就是精进。精进有四种属性。
  一、已生恶令灭。
  二、未生恶令不生。
  三、已生善令增长。
  四、未生善令生。
  精进于我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令我们的精神境界获得充分的发展,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我们的自性。
  精进和念关系密切。身为一个佛教徒,培养念是必要的。佛陀说过,念是唯一灭苦的途径。念有四种属性:
  一、念于身(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念于受(受念处,观受是苦)。
  三、念于心(心念处,观心无常)。
  四、念于法(法念处,观法无我)。
  念体现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切受、想、行、识都受到「念」的支配。因此,我们生活中,应该非常关注于「念」,使「念」清晰,培养念。
  念影响了我们的身、受、心与法,及其他一切的有关行为。因此,导致于我们向往「定」。定导致我们无论在精神或肉体,都能获得「专注」(心一境性)的能力;心识关注于一个目,不受外在所有因素的影响。通过确的途径锻鍊念,可获得两种利益。
  一、在身心方面获得平静、舒适和欢愉。
  二、提升心的洞察力,生起观想事物本性的能力,进而引发智慧。
  八道是佛陀教义中的精粹。是完整的心灵发展的原动力。是佛陀为众生找出的病源──苦,和诊治的唯一方法。「苦」的根源就是欲念和贪;当消除欲念和贪后,就能轻易的进入无苦的涅槃;这就是八道的真定义。当一位高明的医生在为病人诊治严重的疾病时,他不单治疗病人的肉体,也给病人做了精神的辅导。八道是灭苦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对治轮回的良方,发展我们的心识和提升我们的本质;它指示了如何获得心灵纯净和通往无苦境界的道路。
  万物无常
  凡是存在的都在变化。永恒不变的,根本就不存在。
  当我们视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会发现它无时无刻都在两个极端和对比间,不断的流动和变化。我们注意到世间的一切浮沉、起落、成败、得失;我们受到尊敬和侮辱、赞誉和谴责;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我们的心反应了幸福和忧愁、愉快和沮丧、得意和失意、希望和恐惧。这些情感的浪潮将我们托起又将我们摔下,不让我们有片刻的休息,继续受到新浪潮的冲击;我们期望如何能站稳在这些浪潮里头?我们如何建立我们生命的大厦于此永无休止的浪潮中?
  这世间的任何一种快乐,都是来自许多的失望、失败和挫折之后。这世间的快乐都是病态的,在拼命和死亡之间成长。这世间在不久前和我们一起悲悯,不久后又需要我们的同情;这样世界需要宁静。在这样世界里,我们的朋友,第二天就变成了伤害我们的敌人了。
  佛陀形容这世界是永无休止的变化和消长的。一切都属于无常、变动的,有如流水一般,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浮沉、盛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聚散于无常之中,反覆的生灭,反覆的轮回。生命不断继续的运行、变动而到死亡。物质或其形式在生命中,无论有没有表现出来,也都不断的在运行、变动乃至毁坏。这种万物无常的本质,是佛陀教义的重点之一。绝对的真实并不属于这个世间,有绝对就不可能有生死。不管任何事物有起源就有毁灭,无常是事物的真本性。
  当认清楚无常的定律后,就会理解到为什么佛陀否定这世间有永恒的实体存在。物质和精神都属于虚妄和抽象的,一切都是因缘假合,相互依赖而生起的作用。今天科学家们开始接受佛陀对于无常的定律。科学家认为世界根本没有实体或稳固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属于一个流程,由两个点联系在剎那间产生的作用。没有一件东西是相同的,整个世界都存在于这迅速运行和变动的流程中。科学家并不因为这种论调而感到恐慌。佛陀说过,宇宙或我们居住的世界是循环不息,永无休止的生灭;如人类的生命一样。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会结束,以前发生过,将来也一样会发生。
  「世界是一个过渡的现象,我们属于时间的世界。每一个写下来的字、每一件石雕、每一幅图画、每一件人类文明的创作、每一代的人,有如夏日的落花、落叶一样的被遗忘。有存在就有变化,没有变化就不存在。」《杂阿含经》
  宇宙的一切,如:神灵、人类、动物和一切物质,都受到「无常」这一定律所支配。
  佛陀说:
  「身如泡沫,受如水花,想如雾气,行如芭蕉,识如戏法。」《杂阿含经》
  业力
  业力不具备人格性,它是根据我们的行为而运作的自然法则,这法则本身没有立法者。业力自行运作,不受任何外力或主宰的干预。
  有一首童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用来解释业力是最恰当不过了。
  对农人而言,业力就是:「种下什么种子,获得什么收成。种下坏的种子,得不到好的收成。」
  对科学家而言,业力就是因果律,有什么「因」就获得什么「果」。业力也称为道德因果律,在道德范围内因果律的运作,与在物理范围内的运作是一样的。
  「一切善法,以心意为主导,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心意在造作。如果以污染的心意发诸于语言、或行动,那么苦恼将紧紧的跟随他,好像车轮随着牛的脚印一起前进。」《法句经》
  「一切不善法,以心意为主导,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心意在造作。如果以纯净的心意发诸于语言、或行动,那么安乐将紧紧的跟随他,好像影子跟随着我们的身形。」《法句经》
  业力是一种本能的行动。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原动力,叫做本能的倾向或意识等等,以固有的本能(业习)推动每一个意识(包括推动心理或生理),意识转化为行动;行动的重覆,就变成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在佛学里,这整个过程就叫做「业力」。
  。佛陀说:「业力就是意志力。」业力不是实体,只是一种过程、一种行为、精力和力量。有人为业力下了这样的定义:「行为的影响力」,是我们的自作和自受。人类所经验的苦乐,都是自己身、语、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等,都是由我们的身、语、意的造作而生起的。
  业力不具备人格性,它是根据我们的行为而运作的自然法则,这法则本身没有立法者。业力自行运作,不受任何外力或主宰的干预。因为没有潜在的管理员和执行赏罚的执法者,所以佛教徒不需要依赖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祈祷来影响业力。佛陀说:
  「业力不是前世命运注定的,也不是一种需要让我们无条件的交出自己,让那些神秘而不可知的力量来做裁决。」
  佛教徒相信:「人类种下什么因,就获得什么果。」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是基于过去所制造的因;我们将来所得到的,是基于现在所制造的因。换句话说,人的现在不等于他的过去,人的未来也不等于他的现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一直都在流转变化。
  业力不是绝对的,佛陀说: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已经注定,那就无法拥有自由的意志和道德的精神生活了。我们必定成为过去的奴隶。」
  假使每一件事情都是注定的,我们将无法培养道德和增长心灵的力量。因此,佛陀既非「宿命论」者,也非「非宿命论」者。
  不要误解业力:
  不要误解业力,也不要以不理智的观点来看待业力。在《增─阿含经》中,建议智者要研究和放弃以下观点:
  一、相信一切事物都是过去世所造的业。
  二、相信一切业都是超自然的灵力或神所缔造的。
  三、相信诸法的生起,是无因、无果的。
  假如一个人成为杀人犯、盗贼或奸淫犯,是因为过去的业力造成,或是一种超自然的定律构成,或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那么他就不需要为自己的邪恶罪行负责了。
  另外一种对业力的错误观念是:以为业力只执行于某些拥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身。
  事实,人类的命运,一点也不受他所选择的宗教所左。不管他选择什么宗教,他的命运还是完全由他的行为、语言和意识所决定。只要他造善业和过着没有污染的生活,他来生一定会重生于快乐的境界。如果他造的是恶业,同时心中充满邪恶的意念,他的来生肯定在恶趣(三恶界)中渡过。因此,佛教并不认为,只有那些以祈祷为宗教的人,可以在死后升天堂。一个人,不管他信仰的是什么,只有他的心识能决定他今世或来世的命运。业力的重点,不在于死后获得义;佛陀没有秘密,也没有私人的动机,他没有向我们承诺,实践他的教诲,将会在来世获得虚无缥缈的幸福。他也没有以业力这一定律来保护富有的人或慰藉穷人,保证他们在来世获得幸福。
  佛要对业力的诠释,说明了人类不平等的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不单是自遗传、环境或自然形成,同时也是我们的业力或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然而,我们必须了解──业力是决定我们一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力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我们无法以肉眼来观察它,和了解它如何作用。以种子为例:业力的结果潜藏在意识中;如同枝干、叶子、花卉、果实蕴藏在种子中一样。
  在良好的因缘条件下,如:阳光、土壤、水分都具足时,种子开始萌发,枝干、叶子、花卉、果实将会从很小的种子开始茁壮成长。
  业力的作用,也可以用银行的户口来作比喻。一个人在今生的德行、慈悲、仁爱,就会令他的善业增加;这有如户口里的储蓄,然而他必须不断的储蓄,要不然户口里的积蓄用完了,他就会破产。到时,他将归咎于谁导致他造成悲惨的环境呢?他既不能责备别人,也不能抱怨命运,他要为自己负责,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做为一个优秀的佛教徒,绝不会是一个逃避者,他必须面对生活。业力不是逃避就能摆脱的,积极的行善和个人的幸福是分不开的。不造业就无业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终究逃避不了业力的牵绊。
  佛陀说:「想要逃避恶业的人,在这世间是无法找到躲藏的地方。」《法句经》
  对业力的理解:
  理解业力,就会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要对自己的悲伤或快乐负责;我们是自己业力的缔造者。佛教认为人类有一种塑造自己的业力来影响自己生命的本能。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自己行为的囚犯,也不是业力的奴隶,也不是受业力操纵的机器;反而我们是业力的主人,业力自动自发的为我们服务。人类不是自然的产品,人类具有强大的能力去控制业力,人类心识的原动力比业力更强大,因此他可以完全控制业力,让业力为他服务。人类不需要臣服于自己所缔造的业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希望和努力;他可以累积善业来抵消恶业,他可以用善行和德行来使自己的心识获得净化;不须要靠礼拜、祈祷或其他宗教仪式来消灾去恶。人类只要以智慧去尝试过崇高的佛教生活,必定能自我解救和心灵的解放。
  人类必须应用后天的一切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一切都不是我们最初自觉性的选择,但却能追溯到我们过去的业力。目前,如果我们放纵自己的行为,根据现有的因缘来行动,我们将可能有得亦有失。
  业力等于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缔造了业力。人类的行为并非全部都带意识性的;业力也一样,无法全部都以善业或不善业来区分。佛陀因此宣说了业力与心识活动的关系。无论是善行或恶行,如果当初是在没有任何意识或任何意图之下实行的,就不一定在来世获得强有力的果报。然而,这些非意识性的行为,如果其本质是属于愚痴的,就免不了果报。无知的小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会种下恶因,只要他们的行为是属于有意识性的恶行,就逃避不了恶报。比如,一个小孩子碰触一根烧红的铁棒,他不可能不被烫伤。业力的作用也是一样的,不偏不倚,就如地心吸力一样。
  安古里玛拉(指魔,Angulmala)和阿育王的彻底转变,说明了人类的潜力足以控制业力。
  安古里玛拉是一位拦路大盗,杀害过数千人;我们能以他的恶行来为他下定论吗?
  他在有生之年,证得阿罗汉果。就这样,他跨越了他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
  阿育王是印度中兴的帝皇,他为了扩张版图,在战争中杀害了成千万的百姓。然而,当战争结束后,他完全改过自新,也因此转变了他一生。着名的历史学家 H.G.卫尔斯,给他下了这么的评论:「历史无数的帝皇,有不少人缔造了文治武功,但其中有阿育王的名字,如星星一样照耀千古。」
  其他与业力有关的因素:
  佛教相信人类能控制业力,但不相信一切事物都是业力所导致的;但是佛教并不忽视自然界其他的力量。根据佛法,有五种过程或自然规律,运行于我们的身心世界。
  一、有关季节性转变的自然规律。
  二、有关胚胎或种子顺序生长的自然生物学规律。
  三、有关道德行为和因果的业力法则。
  四、有关电力和潮汐的物理现象。
  五、有关潜在意识过程的心理规律。业力被认为是五种自然规律中的一种,用以解释世间的种种变化。业力能被转化吗?
  业力经常被环境所影响,善业或不善业的形成力量支持或反对这种自我运行的业力规则。其他促成或妨碍业力的是:出生背景、时间或环境条件、外表、个人的才智和努力。
  一个有利的出生背景(gat Sampatt)或不利的出生背景(patt)能发展或阻碍业力的实现。举个例子来说明:当一个人出生在高贵和幸福的家庭中,他生活得很愉快,他那幸福的生活背景,为他提供了一个善业运转的机会。即使他并不聪明,因为善业的果报而令他出生在富贵之家,他将因为他的家庭、他的父母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同样的,当一个人出生在不好的生活背景,他就不会有同样的待遇了。
  美好的外表(upadh sampatt)和不美好的外表(upadh patt),也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妨碍或协助业力的运作。有人因善业的果报而得到好的出身,可是这好的出身又被某些恶业所阻扰;那么,他将不能充分的享用他的善报。这好比一位王储,因为身心的缺陷而无法继承王位。外表美观也是一种善报,即使他生长在贫穷的家庭,他一样能发挥影响力;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从低贱或贫穷的生活背景中,崛起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时间和环境条件也是影响业力的两大因素。当生于飢荒或战乱的时代,大家都被迫生活在同样的生活背景,接受同样的苦难和同样的命运安排。这种不如意的生活背景也可能是恶业的显现。在另一方面,好的时间或好的环境条件也可以阻碍恶业的运作。
  努力和才智是影响业力运作的最主要的因素。没有努力,无知和精神方面都不可能获得进展。一个人如果不努力的去克服自己的困难和治疗自己的疾病,或勤奋的使自己精进;那么,他的恶业种子将得到适当的因缘而萌芽。如果他努力的去克服困难;那么,善业将协助他,让他获得全面的发展。在佛陀《本生经》故事中,在佛陀的某一世,佛陀还是菩萨的时候;有一回,这位菩萨乘船出海,遇到海难;全船的人都在祈求神明的保佑,而菩萨却努力于寻求自救和救护他的母亲;结果船沉了,全船的人都淹死了,只有菩萨和他的母亲得救。
  业力的运作与出生背景、时间或环境条件、外表、个人的才智和努力息息相关。虽然有些人尝试透过其他种种的方法来抑制业力的运作;但是,只要他还处在于生死轮回的境界里,他就无法脱离业力的束缚。只要因缘一成熟,他以往所抑制的业力照样萌发。这是世俗生活中不可易变的定律,就连已是最后一生佛陀和阿罗汉,也无法避免;还是一样要受到业力的召感。
  时间是人们体验业力的另一种因素,人们只能在这一世体验某些果报,有些果报要到下一世才会成熟。有些果报要等到停止生死轮回证悟涅槃后才消失。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最初的发心和愿力(Jaana Ctta),导致他的心识向善或向恶的方面发展。
  业力是一种人类的原动力:
  那些不相信业力的人,应该了解业力不是藉由各种不同的宗教所产生的。虽然兴都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承认业力,也为业力做了诠释。但是业力是一种宇宙规律,并不属于任何宗教所拥有的。不管他信仰什么宗教,他一样受到业力的牵制。那些一生安住于这宇宙定律的人,将会体验到和平与快乐。业力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相信或不相信,无论他有无宗教信仰,业力作为一种宇宙规律与他同在。
  请认清楚,业力并非完全属于佛教的财产。
  如果我们了解业力,知道它是一种无始的动力;业力和电力一样,无法找到它的起始点;业力只是一种因缘的假合。如果说业力的源头是意志力,这是一般世俗的说法;就好像一般人都认定河流之水来自山顶一样。
  好像浪涛融汇于海洋一样,一个意识流向另一个意识,一个意念并入另一个意念;这就是业力的作用。佛陀说:
  「生命是每一个众生的动力,在业力的启动下自性运作。」业力是一种能量表现,不能在意识或身体中找到;就好像芒果并不是事先收藏在芒果树里,而是根据某种特定因缘的结合而产生的,这就是业力。业力有如风和火,它不蕴藏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只在某种特定的因缘下而存在。
  轮回
  感官的不满足是造成轮回的最大原因。
  轮回对佛教来说,不仅是理论而且还是可证实的事实。信仰轮回成为佛教的基本教义。然而轮回的信仰不仅存在于佛教,在其他国度、其他宗教里,甚至以下自由的思想家里,都有信仰轮回的人。希腊的费达格拉斯(Pythagoras)能记得起他的前世;伯拉图(Plato)也能记起他好几个前世,伯拉图相信人能轮回十世。同时也会轮回到畜生界里。在古代的中国和挨及,一般都相信贵族和帝王能转世轮回。一名基督教权威奥里根(Orgen, 185-254)也相信轮回,他认为没有永远受苦的地狱。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果拉那.布鲁诺(Gorana Bruno),相信每一个人或畜生的灵魂都是由另一个众生的转世。在一七八八年着名的哲学家康德(ant),批评了「永久 的 惩 罚 」, 康 德 也 相 信 轮 回 于 其 他 天 国 的 可 能 性 。 另 一 位 哲 学 家 叔 本 华(Schopenhauer, 1788-1860)认为:「只要有生存的意志,就必然有生命;就是生存的意识令生命得以持续运转。」佛陀诠释这种「生存意志」为:对「生」的「执着」。
  要实际验证我们的过去世,是可能的,但并不容易。心的本质的转变,使大多数人无法记忆起他们的往世。我们的心被贪、瞋、痴、慢、疑五种障碍所左;因为有这些障碍的存在,我们的「识」受了限制,因此无法识别往世。这有如一面镜子被灰尘蒙蔽,照不出影像一样。因此大多数的人不能回忆前世。白天,我们看不见星星,并不是星星不存在,而是太阳的光比它们还要强烈。同样的,我们无法回忆起我们的往世,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心」一直负荷过重;我们对每天遇到诸多的事故,生起了种种的思虑;因此,导致「心」的真性被蒙蔽了。
  思考于「我们在世间的寿命是短暂的」,将有助于我们培养确的轮回观。如果我们考虑到生命的究竟意义和目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生经验时,我们就能推断在「人」的短短一生中,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他所想要做的事。经验层次的范围非常大,只要因缘成熟,人体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就可以获得充分的发挥。知识是无限的,并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今日,我们只要稍加观察,我们都会发现我们自己拥有高度的抱负,但是没有时间去实现。同时,有一大堆激情、欲望、自私的动机和野心一直在于我们的内心中交战,或与他人交战;这种力量必须去尝试、去征服、去压制和去利用。一次的生命,不够力量来达到我们的理想;如果说我们只拥有一次的生命,又要用它来完成这么多的事,那完全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是开宇宙和生命的一个巨大而残忍的玩笑。
  佛教所阐述的轮回学说,应该和其他的轮回学说区分开来,佛教否定永恒的神创造存在的灵魂,也否定在无数的轮回中,有一个不变的实体。
  没有「自我」或「灵魂」的存在,也由「因果」相对的不断循环而获得证实。因此,死亡后可以不通过「灵魂」的转世而获得重生。在生命中,每一个「念」都是生生灭灭的;严格的说,这种剎那间「念」的生灭,就是一种生死。因此,在我们一生中的每一秒钟,都经历了无数的生死。只因为一个肉体,在支撑着心理路程的延续;因此,我们认为身和心的结合,就构成单独存在的「生命」。
  一般,我们以为「死亡」就是身体活动力停止作用。当身体失去了活力,它就不再支持意识的流动;可是,只要对生命有一点点执着,有一个想继续生存的贪念;那么,意识之流就不因为身体失去了活力而从此停顿。当死亡一发生,身体开始毁坏时,意识之流在渴望生存的驱使下,再度进入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生命体中,就这样,当死亡后,重生的现象就即刻发生;记忆之流或许中断了,感官意识也转变成另一个新的形态,而本质经验的累积却转入一个新的生命体中;生命的循环又找到一个新的起点。
  因此佛教认为:「死亡既非永生,也并非绝灭。」新的生命开始后,接着是成长、衰老,然后又是另一个死亡。
  当意识死亡之时,生理功能也跟着死亡。这就好像汽车松开了油门,引擎得不到新的动力而终止运作。同样的,业力的生起或运作是没有物质现象的。
  佛教不相信「生」是在幸与不幸这两个永恒点之中。也不相信死后有所谓的天使接送到永恒的天堂或地狱。佛家相信「生」是无数世间生命轮回中的一段小插曲。佛教相信只有业力留在「心的潜在意识」里。所有的众生都将因为自己所造的善业或恶业,在某段时间,轮回于某个生界。这里所提到的「心的潜在意识」,并不是现代心理学所提到的「潜意识」。
  什么是轮回缘起的因?佛陀说,轮回肇始于无明所缘起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造成轮回,当所有的欲望都消失殆尽时,就不在轮回了。因此,要了断生死,必须先涤除欲望,要涤除欲望必须先消灭无明;当无明被消灭后,轮回就因失去了翼护而失去价值;因此,也就没有再「生」的需要了。
  无明导致人类以为生命只有这一世的错觉和不合理的观念。另一种无明所导致的观念,是以为死后将能得到永生或永灭。
  佛陀说,只有四圣谛才能消除愚痴和「苦」,一个人要消除愚痴,必须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一种包容性强的利他行法;在行为、学识和智慧要有同样的精进;同时,要降伏各种层次的欲念──包括个人的欲乐和自私心。
  轮回是如何产生?当身体不再具有活动的能力时,「生命源」并不与他同时消失,他会继续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出现;业力可以使这生命形态转化为人类或其他众生。
  如果,一个人不全面的去发展业力,那么轮回就产生了。这种业力──包括贪、瞋、痴、慢、疑的存在,并不因为身体的死亡而消失;它们继续以不同的形态而重生,这就是轮回。
  今天,在很多国家里,不断的传出有人开发了前世的记忆,这些人的经验被完整的记载于新闻或刊物中。这些人,有些是从来都不相信轮回的;却因记忆起前世的琐碎、片断的生活经历而相信了轮回学说。很多资料显示,他们的回忆的确和过去世的经历相符。
  通过催眠术也能获得过去世的经验,有些人能透过催眠而唤醒对前世的记忆。
  轮回是一种循环性的自然规律,它不属于任何宗教的创造;因此,无论你信或不信有轮回的存在,都同样避免不了轮回的发生。只要心中渴望于生存,渴望于感官的欲乐或任何对心灵的执着,轮回就会发生;这种强烈的意志力,存在于宇宙间所有的生灵。如果冀求摆脱轮回,就必须做到不攀缘、不执着。在世俗的条件下,曾经看过或经历过不确定或不满意的生存经验后,聪明的人定决定以确的方法来排除轮回,而那些不能减少自己的欲念或执着的人,就必须面对永无休止的生死轮回。
  轮回是否与生死并存?
  另一个难以理解的事,就是轮回是否与生死并存?这是一个争论性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人死后,轮回现象即刻发生,不需要任何中断。而有些学者确认为人死后,在重生前,以一种类似灵魂的形态(中阴身)存在一段时间。而另一种说法是,否认了灵魂的存在,认为人死后意识力或精神力继续存在于自己的贪欲或执着的支持下。无论如何,轮回是迟早要发生的事。转世为鬼类(petas)是最不幸的,它们的精神生命不能持久,在短暂的生命结束后,继续轮回。
  另外一个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观念是:一个人或许转世为畜生,而畜生也可以转世为人类;人固然不可能在其生理形态变成畜生;但是,人类心理形态拥有畜生的本质,也有些人采取了畜生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促使他转世为畜生。「心」和「行」的因缘,必须为来世负责;有些人,可能由于前世对某种「心识」的滥用,而导致今世轮回为畜生。而有些畜生因不造恶业而转世为人。我们都知道,有些畜生非常聪明和善解人意,这点清楚的显示它们倾向于人道的生命。
  临死前的片刻:
  在临死前的片刻,有三种潜在的意识(nnana)在作用──联系于重生的意识、被动的意识和生命延续的意识。当意识与生命分离时,联系于重生的意识开始生起,产生三种不同的信息。
  一、联系重生的意识逗留在「识」的过程中,产生五种细微的意念,然后沉没于生命中,也就是这一世生命结束的时候。
  二、生命分离的意识生起,它中断了生命与意识,也就是在这一剎那间,结束了目前的生命。
  三、在一个生命结束之际,另一个联系于重生的意识生起于另一个生命之中,就在这一剎那,新的生命开始了。
  这是佛陀所阐述的生死轮回的过程;也只有在佛教里,才会对这种自然现象,做出如此详细的诠释。
  佛教徒面对死亡时,不认为是生命的危机,反而当作是一件常的事;因为,他们知到有「生」必有「苦」、衰老乃至最后的死亡。有些人形容的很恰当:「每个人一出世,就拥有死亡证明。」倘若,我们对死亡的看法如此理性及明智,我们就不会攀缘和执着于生命了。佛陀说:
  「这是我的最后一生,我不再轮回了。」《法轮经》
  涅槃
  涅槃是最高的境界,它是愿力尘世的永恒幸福,涅槃的幸福,不是那些沉迷于感官欲乐的人所能体验得到的;涅槃是由宁静中获得。
  涅槃是佛教徒的终极目。什么是涅槃?要知道涅槃是什么并不容易,要知道涅槃不是什么反而容易得多了。
  涅槃不是空洞的寂灭;否则佛陀离开家庭、王国以及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整个都是空洞的。
  涅槃不是极乐世界,佛陀入灭后的几个世纪,有些佛教徒把涅槃形容成极乐世界。
  他们将涅槃与外道的天堂划等号,是为了吸引资质较差的信徒和坚定他们的信仰。
  结果,涅槃变成一个很美的地方;在那里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获得永恒的幸福;这种论调非常动听也非常吸引人,可是这并非佛陀原本所介绍的涅槃。
  佛陀住世时,并没有否定早期婆罗门教所向往的天堂观;但是,佛陀知道重生于天界,还是一样免除不了轮回;要获得解脱必须超越它。佛陀证悟的涅槃是超越天界的。
  如果涅槃不是一个地方?那么涅槃到底是什么?涅槃和火一样的存在,但是和火一样没有贮存的地方。当你用两块木头摩擦时,摩擦和热是火生起的因缘;同样的,当人涤除了心中本质的所有污秽,那么涅槃的喜悦将会出现。
  你能体会到涅槃,在你体会到涅槃的超越和真的喜悦之前,你能推断涅槃到底是什么吗?如果有人坚持要从理论探索涅槃的真相,经典中也提供了线索,根据经典的记载,涅槃是超越尘世、真幸福的状态。
  就涅槃本身来说,它是非常难以理解和难以说明的。就如黑暗,只能以其反面──光明来加以说明;静,也只能以动加以说明。同样的,涅槃等于消灭了所有的「苦」;这是一种反面说明,「苦」是众生在轮回中所必须忍受的。被黑暗占据的地方,就没有光明;在静的地方,就没有动。因此,涅槃是「苦」、「无常」和「不净」所不能存在的地方。
  一个受苦者,在抚摸伤口时,会觉得痛苦暂时得到舒缓,这种暂时的舒缓现象很快被伤口的痛苦所抵消,并导致病情加重;因抚摸伤口而得到的短暂舒缓现象和病情痊愈的舒畅现象,是完全无法相比的。同样的,满足于感官的欲求,也只能带来短暂的喜悦或幸福,无法脱离轮回。只有涅槃能根治轮回;涅槃是贪欲的结束,贪欲导致生、老、病、死、悲伤和苦恼;涅槃所带来的快乐,不是在短暂的轮回中,充满感官所带来的欲乐,所能相提并论的。
  揣测涅槃是什么?是一件危险的事。我们必须先要理解,达到涅槃所需要的因缘和条件,如何获得内在的平和?如何以清楚的思维导向涅槃?跟随佛陀的告诫,修学佛陀的教义,消除贪、瞋、痴等污染,过着道德持戒的生活,进行禅定的锻练,致力去弃除所有的私心和妄想。这样,你就能达到涅槃;达到涅槃后,你就能体会到涅槃到底是什么了。
  涅槃与轮回:
  为人景仰的大乘高僧龙树大士说过:「生死就是涅槃」。这句话很容易产生错觉和被人误解。根据巴利文三藏圣典的说法:
  「轮回是说明四大、五蕴、十二处,或心识之源的完整不断的过程;而涅槃只是相对于身心因缘消失而言。」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人能在生死中获得涅槃的喜悦;但是,当它们一旦死亡后,这一切也跟着消失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涅槃已无因缘的存在,既不相对,也不相互依赖。如果说,涅槃之后还有什么?那就是「绝对的真理」。
  你必须学习愿力所有的世间法,假如你执着或厌恶于任何人或事,你将永远无法证悟涅槃;因为涅槃是超越相对的执着或厌恶、喜欢或讨厌。
  当你获得那最究竟的境界,你就已充分的了解你现在所贪着的对象,你也将体会到所有众生的「苦」、「无常」和「无我」。
  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或书本能传授你这种经验。你必须以确的方法精进和努力,冲破重重困难去理解涅槃。你的梦觉醒了,空中楼阁消失了,骚动中止了,对生命的挣扎已成过去,自然的过程停止了;所有的忧伤、责任、困扰、负担和身心的各种情绪和烦恼都已经消散了;这就是获得涅槃后的喜悦境界。
  要达到涅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必须放弃对五蕴的贪着;贪着于五蕴,将使你蒙蔽,无法认清涅槃的真相。
  今生就证悟涅槃。这是所有佛教徒最崇高的理想。在今生以肉身所证悟的涅槃,叫做──有余涅槃(Sopadsesa Nbbana);阿罗汉肉身还存在时,所证悟的是殊胜涅槃(Par Nbbana),当肉身灭寂后,就进入──无余涅槃(AnupadsesaNbbana)。
  因缘法
  不是任何神或婆罗门所能寻获的,生命之轮没有迹象。当你理解它的运转时,知道这一切都是因缘法。《清净道论》
  因缘法是佛陀教义中最重要和最珍贵的一项。佛陀以他那宝贵的觉悟体验教导弟子们,要获得觉悟,有两条道路;一是通过理解四圣谛而获得觉,另一是通过理解因缘法而获得圆觉。虽然,大多数人愿意去了解四圣谛,而忽略因缘法;但是,因缘法相对于四圣谛,是一样重要的。
  通过对因缘法的观想,能获得心灵的发展;因此,因缘法是觉悟的重要关节。因缘法是阐述生命与宇宙错综复杂的关系;某些因缘的生起,必须依赖某些因缘的条件。以下「四句」是因缘法的重点:
  此是,故彼是。
  此生,故彼生。
  此非,故彼非。
  此灭,故彼灭。
  通过这「四句」,我们理解因缘的生起、延续、转变和消失;这就是「因缘法」(Patccasamuppada)。因缘法,让我们理解到宇宙的一切离不开因缘,这世间的一切都依赖于各种因缘。一个现象的生起,是依赖于各种的因缘条件。一个现象的消失,也因为各种因缘的变化或消失。支撑目前的因缘条件,却依赖其他因缘条件的生起、维持或消失。
  因缘法是唯一了解宇宙和佛教宇宙观的关键。通过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物质世界;这世界的本质本来具无,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结合。既然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结合;那么,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一件东西是永恒的。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永恒的灵魂,实际也不存在。
  这个被我们理解的世界,是一连串因缘条件的组合。但是,这是不是我们对这世界的一般性观念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心念,给予这些现象一个虚拟的永恒概念(假名);这几乎和人类共同对于这些现象的一种美好的意愿。人类被这些贪婪的力量伤害,被妄想欺骗,被永恒的假想蒙蔽了真性。因此,我们很难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泡影的真相。这就好像一团火球,迅速的在环绕我们,到一定的时候,为我们再创造一个轮回。
  因缘法的主要是靠因和果的运作。在因缘法里详细的阐述了各种「因」的要义;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环绕我们的各种因缘的本质。让我们以油灯作为实例,油灯的点燃靠的是油和灯蕊;当油和灯蕊的因缘和合时,油灯就能够被点燃,就能发出光亮;当这两个因缘条件缺少一个时,油灯就无法点燃了。透过油灯,我们清楚的了解因缘法的运作。再以植物为例子,植物的成长,靠的是种子、土壤、养分、空气和阳光,这些因缘条件缺一不可;这更清楚的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因缘法。
  在佛法里,让我们清楚的理解造成「苦」和轮回的因缘法。因缘法为我们解释了为何我们还要受困于轮回,为我们明了「苦」的定义,及如何解脱于「苦」的确途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逃避各种因缘,也不要对因缘法生起错误的观念。在因缘法里阐述了什么是第一因,一切事物的生起有赖于因缘;生起事物的「因」,就是第一因。
  因缘法是阐述十二连续生起的因缘;因此,也称为十二因缘法。
  一、通过「无明」(贪、瞋、痴等烦恼)而「行」(造作诸业)。
  二、通过「行」(造作诸业)而「识」(业识)。
  三、通过「识」(业识)而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四、通过「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五、通过「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触」(外境接触)。
  六、通过「触」(外境接触)而生「受」(苦、乐的感受)。
  七、通过「受」(苦、乐的感受)而「爱」(对境生爱欲)。
  八、通过「爱」(对境生爱欲)而「取」(追求造作)。
  九、通过「取」(追求造作)而「有」(业因完成)。
  十、通过「有」(业因完成)而「生」(在受于身)。
  十一、通过「生(在受于身)而「老死」(未来身之老死)。这就是生命的生、灭和延续的规律;也是「苦」的生起。十二因缘让我们了解生命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循环规律;在十二因缘里,「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二因;「识」、「名色」、「六入」、「触」和「受」属于现在世五果;「爱」、「取」和「有」属于现在世三因;「生」和「老死」属于未来世二果。
  在十二因缘里的第一因缘「无明」,导致各种烦恼的生起,如:贪、瞋、痴等。「无明」使我们迷失了本性,「无明」使我们不断的在制造善与恶业(行);因此,导致不断的轮回,根据自己的业力而重生于人界、天界或其他生界。当一个人死后,根据自己的业力而重生,重心与「识」联系;因此,「识」是新生命的重新开始。
  新生命因「识」而开始,根据因缘法而生起「名色」(思维与肉体),新的生命式诞生了。因为「名色」的(思维与肉体),新的生命式诞生了。因为「名色」的作用,因而生起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于是,色身的感官开始形成,思维也开始有了感官的认识。感官形成后,开始与外界接触,接触些什么呢?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受」──乐受或苦受。对「受」产生了执着或贪恋就形成「爱」。因为「爱」而生起贪欲,想进一步的拥有;因此生起了「取」(一切造作和追求)。通过「取」而执着于「有」,这时候,轮回的业力已经形成了;因此,导致再「生」的果报。
  当再「生」的业力形成后,就堕入轮回中,生命又开始循环了。最后还是免不了「老死」,跟随「老死」的就是一切「烦恼」和「苦」。
  生命就在十二因缘的作用下,不断的从「无明」到「行」,从「行」到「识」,从「识」到「名色」,从「名色」到「六人」,从「六人」到「触」,从「触」到「受」,从「受」到「爱」,从「爱」到「取」,从「取」到「有」,从「有」到「生」,从「生」到「老死」,一次又一次不断的轮回于生死之间。
  佛学对十二因缘与生、死的关系分析的非常认真和清楚。阐明了「苦」和「轮回」的因缘。在十二因缘里的「无明」,和四圣谛中的「无明」是一样的。因此,对四圣谛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明」导致我们堕入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
  佛陀对阿难尊者开示道:
  「不理解十二因缘的人,就像被绵球纠缠一样,无法看清楚真相,因而导致悲恸。
  生是悲惨和可怕的,导致紊乱和无休止的苦;而他们却不知道要如何脱离这个境界。」
  常见与断见
  佛陀反对常见与断见这两个极端。
  要了解什么是见?首先必须先认识到「常见」和「断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完整和不确的。
  「常见」,是一种认为生命或万物可以永恒存在的信仰。在佛陀降世之前,这是一种主流思想;认为宇宙有一种持久存在的本质,能导致万物永久的存在。因此,人类称这种思想为「常见」(sassata dtth)。「常见」,源于人类「永恒」的期望,即使在今天还是一样存在。
  为何佛陀要否定「常见」?当我们观察一般人认为真实的世间一切事物时,我们无法发现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导致事物不停的变化就是因缘条件。当我们分析事物到最后的单元或最后的真实性时,我们不难发现,根本无法找到任何持续性的本质或永恒的事物。因此,「常见」被认为是不完整和错误的。
  「断见」,就是指断灭论。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一了百了;这些是属于唯物哲学的错误观点。唯物哲学家们拒绝接受心智缘起的知识,以唯物观点来了解生命;因此,它们只说对了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重视心智缘起的部分;如果有人主张任何事物在停止或消失后,就不复存在;那么他等于在否定心智缘起。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缘起包括心识和物质两方面。当我们了解了心识与物质的缘起条件后,我们就不可能再说「死后就一了百了」了,或东西消失后就不复存在了。「断见」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它不全面。因此,佛陀否定「断见」。佛陀对业力的阐述,充分的证明了「死」并非灭绝。佛教认为死后还存在,但不是永恒的灵魂,而是「识」的重新开始。
  佛陀在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里,遇到不少人提出有关生命的真相或缘起等问题,他都一一的把问题给解答了。在公元前五世纪,印度的文化空前的发达。出现了很多的学者、瑜伽行者、哲学家、国王,甚至一些普通的在家人,他们提出了有关人类存在的哲学问题;有些人甚至还带着嘲弄或刁难的心理。有些人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这些课题,可是它们的研究却远离了人性本质、缘起性空的范围。
  佛陀不愿回答宇宙缘起的问题。佛陀认为人类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的问题。明了「常见」和「断见」,将能引导他破除各种烦恼与障碍,了解存在的真相,和各种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生起不满情绪的原因。佛陀声明要证悟涅槃,必需先要拥有「见」。唯有拥有确知见的人,才能证悟涅槃。
  能知道第一因吗
  我们很难理解,如果没有第一因,世界如何存在呢?但是,更难理解的是:
  第一因是如何成为存在的开端?
  根据佛陀的看法,为生命或事物寻求第一因,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根据一般的经验:因变为果,果变为因,在因果循环中,要找到什么是第一因,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有关生命的缘起,佛陀这么说:「在生死轮回中,没有可以被认定的目,人被愚痴所阻挠,被贪欲所束缚,人的开始是不可知的。」《杂阿含经》
  生命只要不离开贪和痴,将是无止尽的。唯有断除贪和痴,生命之流才不会泛滥。
  也只有到那时候,轮回才会结束。
  我们很难理解空间的尽头,我们也很难理解时间的本性,更难理解的是:一旦没有时间,时间又将如何?同样的,我们也无法理解:世界是如何由第一因而存在的?
  世界一开始时,第一因是如何导致世界的存在?如果说,第一因是不被创造而存在的;那么,就没有理由说明宇宙的其他现象,因为不被创造,所以不能存在。
  我们不禁要问:何以没有第一因而有众生呢?佛陀不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问题本身,是由于人有限的理解力而引起的。假如,我们能理解时间相对性的本质,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世界可以没有开端。有关这个问题的解答,本身就出了问题。我们假设:每个生命的存在都必须有一个创造者;那么,谁是创造者之前的存在者呢?
  依据逻辑:创造者本身也必须有一个创造者;这样的推理,最终是无穷尽。如果说:
  创造者不须要因(以前各种形态的创造者)而存在;那么,问题就不能成立了;整个争论也就没有了结果。创造者的理论,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佛陀不愿意讨论世界缘起的问题。无论世界是被神所创造的,或是自发而生起的,都无关重要;佛教徒的修持也不会因此而不同。无论宇宙是有限或无限,佛教徒依然是佛教徒。佛陀告诫人们,要不断的努力精进,寻求自我解脱的道路,不要做无谓的推测。
  虽然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形成生命、植物、星体或其他事物的原因;可是依然无法为它们的存在,找出第一因。如果他们继续的寻求第一因,在一个接一个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回到起点;因为「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另一个「果」的「因」。
  所以佛陀说:
  「第一因是不可思议的,宇宙是无始的。」
  不灭的灵魂存在吗
  相信不灭的灵魂存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灵魂学说:
  在这世间,有三种不同的灵魂学说:
  一、认为「人」死后仍然存在一贯永恒的自我本质──灵魂,在佛学称这种思想为「常见」。
  二、认为「人」只是暂时的本质,死后就一了百了;是一种唯物思想,佛学称这种思想为「断见」。
  三、认为「人」的自我本质,既非永恒,亦非不永恒;这就是佛陀的学说。
  佛陀认为我们妄称「人」为「自我」、「自己」、「灵魂」或「人格」等等,这些都属于「假名安立」,并没有提到真实、独立的本质。佛教徒没有理由相信,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来自天堂或自我的创造。死后将「移民」天堂或地狱。佛教徒不相信这世间或其他世间,有某些事物是永恒的。我们经常执着于我们自己,希望能发现某些事物是永恒的。这种行为,像小孩子想攀天的彩虹;对孩子们来说,彩虹是美丽的、真实的;可是成人都知道,彩虹是光和水因缘和合而组成的幻象。就彩虹的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连串的光波罢了。
  发现没有灵魂存在时,人类的表现也很常。人类并不因为没有灵魂的存在,而表现失常或急躁不安。也不因为假设或想像灵魂的存在及灵魂如何作用,而产生震憾世界的心发现。寻找灵魂或企图发现灵魂的存在,有如在暗室里寻找东西,什么也找不到。但是,一般可怜的人,从来不理解这一点,他们所要寻找的东西根本就不在暗室里;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是白费功夫,那简直太难了。
  某些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可是却没有能力解释灵魂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存在。佛陀告诫信徒,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无谓的事情;要专心的寻求解脱之道。当我们获得大成就后,就会知道灵魂到底存不存在。
  一位苦行修士瓦差哥达,来到佛陀眼前,问道:
  「尊敬的乔达摩先生!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佛陀沉默不回答。瓦差哥达再问道:
  「尊敬的乔达摩先生!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佛陀还是保持沉默。瓦差哥达放弃了,他转身就离开了。
  当瓦差哥达离开后,阿难尊者问佛陀:
  「世尊!为什么不答覆瓦差哥达的问题呢?」
  佛陀向阿难尊者解释了他的立场。
  「阿难啊!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如果我回答:有『我』的存在,那就等于承认了外道的『常见』观点。」「阿难啊!还有,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如果我回答:没有『我』的存在,那就等于承认外道的『断见』观点。」「阿难啊!还有,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根据我的智慧,所有的『法』都是『无我』的。」
  「确实是『无我』。」阿难尊者回答道。
  佛陀又说道:
  「阿难啊!还有,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如果我回答:没有『我』的存在,那么,将令瓦达哥达感到困惑;他可能会误解:以前确实有『我』的存在,怎么现在『我』却没有了。」《杂阿含经》
  佛陀认为对灵魂的臆测是无用的,灵魂只是一种幻象。佛陀说:
  「愚痴和妄想使人们沉迷于幻觉中,他们把灵魂当作是自己存在的实体,并认为灵魂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分开存在。他们心中执着于自我,他们渴望天堂的存在,并寻求在天堂中的自我享受。因此,他们无法发现知觉的无幸福和不朽的真理。」《杂阿含经》
  自私的观念之所以出现在人们心中,就是因为人类对自我和存在的执着。
  无我论:
  佛陀以「无我论」反驳了一切灵魂和灵魂思想。无我(Anatta),可解释为没有自我或没有灵魂的存在要了解无我,必须先了解「常见」──认为有永恒不灭的灵魂存在,和「断见」──认为没有灵魂的存在。「常见」的「断见」都是由「我执」生起的「不见」。要了解「无我」就不要执着于任何灵魂学说或思想。相反的,我们必须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去了解事物的本性,不要凭感觉而捕风捉影。一个人必须先要了解「我」、「我执」、「灵魂」到底是什么?这一切只不过是因缘条件的假合和变化罢了。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佛陀教导我们:那些我们认为永恒的,其实是名色和五蕴的因缘假合,身体是色(物质)、名(心识)和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成的,这些力量一直在发生作用和不停的变化,它们没有一个片刻是相同的。它们组成了身、心和感官。当佛陀分析身、心和感官时,他只发现了五蕴中「识」的力量,并没有发现灵魂的存在。但是,很多人对「识」产生错觉,以为「识」就是「灵魂」。佛陀分析的很清楚,识是依赖受、想、行而存在,「识」无法单独存在。
  「僧众啊!色中无我、受中无我、想中无我、行中无我、识中无我。僧众啊!了解了这一些,就不会把价值观建立在色、受、想、行、识面。就这样,他能弃除烦恼而获得解脱,解脱的智慧也因此而产生。跟着,他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修行的基础也奠定了,以后不再有轮回了。《万法无我经》(Anattalahana Sutta)佛陀的「无我论」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提出,和今天的科学思潮是一致的。在现代科学家眼里,人类只是一堆一直在变化的感受。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坚实的外表,实际是不存在的;宇宙只不过是一种「能」的流变。现代物理学家了解,宇宙的整个转变过程是由许多物质聚集而成的,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切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了解了。
  一位杰出的作家 W.S.维利说过:「在现代思想的主要学派中,人类不灭灵魂的存在已经受到怀疑了。」灵魂不灭的信念,是教条主义;它抵触了可被证实的真理。
  灵魂不灭的信仰,相信在我们死后还有某些东西存在。可是这存在物到底能不能令我们永恒的存在?除非,我们有能力知道那存在物到底是什么?并且,我们还要证明我们到底是不是存在于那存在物里面?可是,大多数人宁可相信死后有不灭的灵魂的存在,他们顽强的执着与攀缘于肉体或人性的某些因缘假合的东西,并错误的认为灵魂是生命的基本形式。
  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后,给灵魂下了这么的定义:「灵魂只不过是一些感知、感受的情绪,与生理的经验互相作用的关系。」詹姆斯教授说:「灵魂这名词,最多是代表语言的一种图象,并不反应任何事实。」佛陀的「无我论」在大乘佛教里,称为「空性」或「空义」。这观念是由大乘着名学者龙树(Nagarjuna)大士提出的。但是「空性」(Sunyata)并非有别于「无我」,也不见得比佛陀原始的教义「无我论」来得高明。
  相信灵魂、自我或造物者的存在,已成为一般的的想法。佛陀为何不接受这种多数宗教都认为绝对必要的说法?事实,当许多外道得知佛陀拒绝这种观念时,感到十分的惊讶。但是,很多对佛教存有偏见的学者或心理学家,在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后,都与佛教站在同一立场。也有一些学者,他们固然非常欣赏佛教,可是却企图将灵魂或自我的观念推荐给佛教,曲解了「无我论」,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佛教发扬光大。
  可是,佛陀早就觉察到,这种思想是一种邪见,对人性的提升一点帮助也没有。
  一切行无常。
  一切受是苦。
  一切法无我。
  《法句经》V227、228、229
  在佛经里,有一则关于灵魂的寓言故事:「有如把一条动着的绳子当作是一条蛇,因此内心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惧;当他发现那是绳子时,那种恐惧就完全消失了。」相信不灭的灵魂,就好比那个人对绳子产生的错觉──其实,只不过是个人心中的想像罢了。
  第六章 佛教与其他思想
  佛教与当时印度宗教的异同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的。
  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宣说的《法轮经》是前人所从来没有说过的。这很清楚的明了佛陀的看法、佛陀的学识、佛陀的智慧,以及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法比拟的觉悟力。
  有些人认为佛陀并没有宣扬什么新的教义,只是把印度当时存在的古老教义,重新整理和加以组织而已。然而,佛陀不是当时印度宗教的改革者,而是重新缔造者。
  佛陀所鼓吹的生活方式和教义,本质与印度当时一般人所信仰的宗教不同。佛陀从出世到弘法、入灭都可以证明他与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无关,也无法找到佛陀承认他曾经受惠于印度其他宗教的证据。佛陀自己承认他创造了一个新的宗教,打开了一条新的宗教道路。
  在当时的印度,很多宗教团体或个别的宗教师都反对佛陀的观点。佛陀经常被外道宗教师刁难、批评、指责,或以恶毒的字眼加以侮辱。可是当佛教的基础奠定后,婆罗门教却把佛陀说成是他们神的化身;婆罗门教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破坏和并吞佛教,把佛教和佛陀的教义据为己有。毫无疑问的,佛陀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弊病;无论在宗教职责、仪式或个人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有如以针刺破了错误的信仰与修持的气球,使里面空泛和不实际的东西泄漏一空。
  无论以基础学、哲学或心理学来说,我们都找不到佛陀抄袭当时宗教的证据。四圣谛、八道和涅槃思想,在佛陀以前,从来不为人所知。虽然业力和轮回思想,在当时相当的普遍;可是佛陀给予了全新的、逻辑的、合理的诠释。佛陀并不嘲笑或蔑视当时存在的宗教。佛陀很珍惜它们,也从它们那里发现了真理,并且给予更合理的诠释。所以佛陀说:
  「无论真理在何处,必然会受到重视。」
  佛陀从来就不畏惧于面对虚伪和不真实。
  佛教与哲学
  佛陀的觉悟,不仅仅是智力的产物。
  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有很多学者,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有些甚至到各地去弘扬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或与其他思想家辩论。但是,佛陀认为这些人并不理解宗教的真谛,虽然他们都很聪明;可是,却没有真的对治贪、瞋、痴的智慧。
  他们那自我主义的概念,混淆了清晰的宗教思维。
  根据佛陀所教,一个人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心智;要了解自性的真相和专注的发展内观智慧。内观智慧并不是一般世俗的哲学,而是个人真如的实性。
  佛教是世间众生和平、幸福与确的生活之道;是一种消除烦恼而最终达到解脱的方法。佛陀的教义并不限囿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佛陀的教义不是教条也不是信仰,而是对全宇宙的开示,而这开示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佛陀的教义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为人类寻求友善、和平,及灭苦的获得解脱自在的道路。
  解脱,对佛教徒而言,是个人份内的事;你必须自救,就好像你必须吃、喝和睡眠一样。佛陀教义的宗旨,就是在指示什么是解脱之道。我们不要把佛陀的教义当作是一种理论或哲学。当有人问及佛陀提倡何种学说时,佛陀回答道,他所提倡的不是哲学,而是他个人觉悟的经验。佛陀的教义不是哲学,哲学不能带给人们精神的突破。哲学本身有很多的局限性,甚至阻碍了我们精神的进展。佛陀说:
  「智者不依据学说,他们不羁缚自己,他们只是仔细的观察和聆听。」理论是学识的产品,佛陀了解人类学识的局限性;因此,佛陀的教义不是学识的产品。一个人不会因学识而获得觉悟;这说法好像不合逻辑,但却是真实的。知识份子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分析和辩论;可是,在修持所花的时间却太少了。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玄学家),也可能是一位聪明的笨蛋。他可能拥有聪明才智,有很强的理解力,能够清晰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他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不注意自己言行的结果,甚至一心一意执着于自我或自我的理想;像这样的人,就是一位聪明的笨蛋。一位智慧未开发的聪明人,会深深的影响他自己今后的进步。
  佛陀的教义包括智慧的锻鍊,并不局限于一般的哲学或理论。哲学只是一种学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
  佛陀强调的是实践和体验。哲学家虽然看到人生的悲恸和不如意;但是,却无法提供实际的方法,来克服我们生命里所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哲学家把他们的思想推向牛角尖;哲学本身是有益的,可惜不能解决人类精神的飢渴;哲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想像,减少我们在思想的闭塞和不执着于教条主义。就这些而言,佛教对哲学是肯定的。
  佛教主要的目的是达到觉悟和精神的自由和解脱。觉悟克服了「无明」这一生死根源。然而,要克服「无明」,唯有靠个人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任何纯知识性的努力都是徒然无功的。佛陀曾经这么说过:「那些形而学的纯理论思想是不会获得任何利益,它们与真理毫不相干,它们不能领导行,涤净烦恼、执着而获得宁静、安稳、真如、内观智慧或究竟涅槃。」《中阿含经》
  佛陀排除形而学的不实际思想和臆测,他要我们专注于他所发现的「四圣谛」及其实用性。「四圣谛」告诉我们苦、集、灭、道的真理,及如何弃除苦而达到最后的解脱。任何人要成就于解脱,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四圣谛」。
  「觉悟」是驱逐「无明」;这是佛陀对生命的理想。当我们了解学识不能令我们获得觉悟时,就应该更重视佛陀的教义;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是另一回事。因此,佛陀强调这是他个人亲身的经历。禅定是实际并具有科学性的,它能验证个人亲身经历的真理。通过禅定,我们的意志力能透过因缘的范围而有所觉醒。一切形而学的思维方式,只能令我们更加困扰,生活在纠缠与混乱中。
  佛教与悲观主义
  佛教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佛教是真实的宗教。
  一些批评家认为佛教是不健全的、悲观的、愤世嫉俗的宗教,徬徨于昏沉与黑暗中,以无害的快乐为敌人,无感受的飘泊在单纯的生活中。因而断言,佛教是在悲观中孕育一种对生命绝望的生活态度,鼓励一种模糊笼统的概念,认为人生被痛苦和邪恶所占据。这些批评主要基于他们误解了四圣谛中的苦圣谛,以及实践一切缘起无不是苦的看法。
  假使佛教的创始人──佛陀,真的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对他的描绘将更加恶劣。事实,佛陀的形象是和平、庄严、充满希望和善意的。佛陀那身材焕发的微笑和吸引力,据说是不可臆测和难以理解的;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教义的缩影。对灰心和苦闷者而言,佛陀那充满希望的微笑,是一种永不失败的力量、是一种振奋剂和令人欣慰的芳香。
  佛陀慈悲的光辉普照十方;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一位悲观者。当剑喜王和他的太子在聆听了佛陀的开示后,他们了解唯一获得真自我的征服,和获得民心的最佳方法,就是佛陀真理的教义──佛法。佛陀拥有高度的幽默感,他经常发出会心的微笑,令他的敌对者因此而消除敌意。佛陀拥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他能消除信徒的危险和邪恶的心识,并令他们心甘情愿的追随他。佛陀在弘法、辩论或和信众们讨论问题时,总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平和的态度,因此赢得广大信众对他的崇拜和景仰。像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能说他是悲观主义者吗?
  佛陀从来都不希望信众过着痛苦、忧愁和焦虑不安的生活。他指示了痛苦的真相,和克服及消灭痛苦的方法和道路。要成为一位觉悟者,必须快乐。快乐是佛陀要我们培养证悟觉的条件之一。快乐绝对不是悲观的。
  有两部经典:《长老偈经》(Theragatha)和《长老尼偈经》(Thergatha),里面记录的都是佛陀的弟子们快乐的言辞;男、女众弟子们,以佛陀的教义为修持的方针,在生活中找到和平与幸福。根据《中阿含经》的记载:「有一回,拘萨罗国王(osala)告诉佛陀:他不喜欢其他宗教的弟子,他们看起来憔悴、粗俗、苍白、孱弱,无法给人一个好的印象;而佛陀的弟子则充满喜悦、欢愉、振奋的享受着精神生活,并以严肃、平和、轻松的心情生活着。过后,他又补充道,他相信佛陀的弟子们这种健全的气质是由于:佛陀的弟子们,深切的体悟到佛陀那伟大和意义深远的教义。」有人问佛陀:他的弟子们,日中一食,过着简单、纯朴、宁静的生活,因何会有如此的光辉呢?佛陀回答:「他们不懊悔于过去,不忧虑于未来,他们只生活在现在;因此,他们如此的容光焕发。愚痴的人,懊悔于过去,忧虑于未来;他们如干枯的芦苇草一样,折断于烈日之下。」《杂阿含经》
  佛教是一个宣传世间诸多不如意的宗教。然而,不能因此而把佛教列入悲观的宗教。因为佛教的实质是教导我们如何消除这诸多的不如意。佛法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邪恶的人,在接受果报之后,还是一样可以获得解脱。佛教为人类提供了达到解脱的希望。但是,其他的宗教却认为坏人将永远的坏下去,并且有一个永久的地狱在等候他们。佛教基本否认这种教义的说法。
  佛教既不悲观,也不乐观。佛教不鼓励一个人在这世间,由于悲观或乐观而改变他的思想。相反的,佛教鼓励我们要活得真真实实,同时必须去学习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
  佛教与无神论
  无神论与唯物论的思维方式一致,他们的知识并没有超越这世间的知识。
  佛陀反对无神论,因为无神论者否定了礼敬圣贤、否定了出家,否定了道德与社会义务,也否定了宗教生活。佛陀特别强调道德和精神价值的存在,佛陀推崇道德的超越性。如果说佛陀也是一位无神论者,这仅仅是针对佛陀否认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的存在。但是,这种「无神论」经常带着讥讽和毁谤的含义;事实,这绝对不是佛陀的教义。一般人把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拧在一起,唯物论者主张,没有什么能超越对这世间的知识;他们所追求的只是眼前的少许成就。佛教并不支持这种短视的做法。
  我们不能因为佛陀不相信这世间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就把佛陀当作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佛教对「神」的观念,不同于其他宗教。其他宗教不能因为信仰不同而使用不合理的辱骂或中伤的字眼。
  佛教同意其他宗教所说的真实性和永久性的幸福,无法在这物质性的世间里找到。
  佛陀也认为,真实性和永久性的幸福,无法在较高或较低的生界(天堂或地狱)里找到。佛陀所提倡的精神价值,是超越世间的境界(涅槃);这是不分来世、此时或此地的。涅槃扎根于这世间,是追求人世间最高成就的境界。
  一切行无常
  一切受是苦
  一切法无我
  落以慧观照
  得厌离于苦
  此乃清静道
  《法句经》V.277,278,279
  第三篇 佛教徒的生活
  第七章 人类的道德基础
  生命的真意义
  人类是进化树的果实。人类有这种成果、更应该去了解他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命的意义。
  假如你希望了解什么是生命的真意义?你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和从内观的洞察力去发现。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你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其他人做为向导,只能为你提供部份的必要条件。
  要了解生命的真意义,必须先了解人的本性和生命的真相,也必须接受宗教做为向导,并学会如何使你的心宁静、平和。当这些条件都具足时,答案就在你身边。这有如因缘成熟时,雨水就会从天降落一样。
  了解人类的本性:
  人类已经有足够的智慧登陆月球了;可是仍然无法通过内观的洞察力了解自己的本性;因此误解了这世间的一切,而这一切见解都建立在误解;这种错误的见解使他自我膨胀,提高我见;做出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的事。
  人类应该摒除愚痴的无明,努力去了解自己的本性和发展觉。所有的伟人都和我们一样从娘胎出生;但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道路发展而成为伟人。真性或觉不能像水一样灌入我们的大脑里。就算是佛陀,也跟普通人一样,必须通过常的途径,去体悟真的人性。
  一般人,只要他能从自己无明的梦幻中觉醒,都能证悟成佛。一个人必须明白,他的今天是无数的思维和行动,不断反覆作用的结果;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不断的变化而形成的,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中。人格也是通过自己的身、语、意的抉择后而奠定的;因此,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是自己的决定。人类是进化树的果实。人类有这种成果,更应该去了解他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命的意义。
  了解生命真的目的:
  大多数人无法面对生命的真相,他们宁可沉迷于美梦或幻想;把虚幻当作事实。他们不愿去了解生命的无常,而死却是必然的事实。了解生命的无常,就能轻易的面对死亡。一般人对死亡有恐惧感;但是,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都无法阻止死亡的到来。以确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可以给人勇气、安宁和了解生命的本质。
  在了解死亡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并非按照我们的意愿一帆风顺的。我们经常碰触很多问题的困扰。我们不需要害怕或逃避种种的问题和困扰,这一切同时为我们带来对生命的洞察力。大多数人在财富、权势、地位中寻找幸福、这种物质文明的发展造成人类追求虚幻的幸福;同时也造成了安眠药的销量直线升,精神病院病人的增加和自杀率不断的升。
  宗教的需求:
  要了解生命的真意义,必须鼓励他追随一种伦理道德的系统,让他从邪恶变成善良,使他净化自己的思想。这个系统就是──宗教。
  宗教是奋斗者的表现,宗教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宗教引导人类逐渐的去了解自我。宗教化卑贱为崇高、化自私为慷慨、化傲慢为谦虚、化挥霍为节约、化贪婪为布施、化残暴为善良、化主观为客观。每一个宗教都希望能将人性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无法尽善尽美。从早期的宗教可以看到,宗教是人类艺术和文化灵感的泉源。虽然很多宗教已经在人类历史中被遗忘了;但是,每一个宗教对人类的历史都曾经做出贡献。基督教带给西方文明;但是,在东方却发挥不了影响力。东方从古至今都一直在受佛教的影响;甚至科学昌明的今日,佛教还是继续发挥它的影响力。佛教并无一点与现代科学发生抵触;不但如此,佛教还包容和超越了现代科学知识;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体系能做到或曾经做到。西方人征服宇宙是为了物质的目的,而佛教及东方哲学,则努力与大自然协调,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宗教教导人类如何冷静的使自己的心识获得平静。使我们获得平静的秘密就在于如何使烦恼消除。如何获得满足,对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追求物质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烦恼,物质并不能使人快乐。今天,生活在世的许多大富豪,同样必须面对更多生理或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困扰;金钱,解决不了人类的问题。反而,一些贫穷的人,他们懂得如何满足自己,他们生活得更快乐。着名作家瑞伊敏这么说道:
  拥有太多的人,还在不停的追求,我只要求一点,不求多,拥有太多的人依然贫穷,拥有一点的我,却很富裕,他们贫穷,我富裕,他们索求,我付出,他们缺乏,我有余,他们憔悴,我精猛。
  寻找生活的目的:
  生活的目的因人而异;画家的生活目的,可能只是创作传世作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能永垂不朽。科学家的目的,可能是开发新的定律、公式或理论。政治家冀求成为总统或总理。年轻的行政人员、向往成为跨国公司的经理或总裁。但是,当你问及画家、科学家、政治家或年轻的行政人员,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理想时;他们会毫无犹豫的回答你,他们是为了使生活过得更美好更幸福。每个人都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要达到这些理想是不容易的。
  生命的真相:
  当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苦、无常和无我)时,我们还会像一般人那样,追求欲望的满足吗?我们理解追求虚无的幸福就好像在水中捞月;对欲望的渴求、无法获得真的快乐。当人们无法成功的累积财富、满足于权力、地位和荣誉时,他们感到痛苦和憔悴;就算是那些「成功人士」也一样要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害怕失去所拥有的一切,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荣誉,他们的欲望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了解生命的真相是非常重要的。
  宗教信仰,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宗教信仰让人类看清楚感官的欲求和自我的执着。譬如佛教,它告诉我们「业力」控制了我们的命运。要获得更大的快乐,就必须放弃短暂的快乐。如果一个人不相信有来生,就算他今生过着善和神圣的生活、享受着宁静与幸福;可是这一切善的果报却利益了他人。拥有这些面生活条件的人,能为自己带来幸福;胜于那些只想满足自我和欲望的自私者。
  如果,一个人相信有来生,他会根据自己的业力而获得重生。一个人如果拥有很多善行,他将往生于善界;他将拥有财富和成功,俊俏和充满精力,健康和拥有良师益友。善行导致往生善界,恶行则往生恶界。当一个人了解「业力」后,停止恶行,努力于善行;最后所获得的果报,不仅是利益今生,也利益了无数的来生。
  当一个人了解人类的本性后,就能生起知。他深知人类不是没有生命的石头,他意识到必须自我发展潜能、增长智慧和慈悲心。他同时也理解到,身为人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当有机会接触佛法时,他完全明了生命是无常的;于是,他开始实践佛法。他意识到实践于佛法能断除困扰他一生的无明和贪欲。
  当了解生命的真相后,他更加注意于他自己的身、语、意三行;他知道透过善的身、语、意行,能够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他清楚的了解到自我价值发展的道路──八道。实践于八道,能协助一个人发展「戒」(sla)──将一个人的负面行为转化为面行为,获得精神与心灵的力量,净化思想,发展心识,从而改变整个人生。实践「定」(bhaana)──能够获得人生的真经验,了解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真性。
  当「定」获得全部的发展后,就会生起「慧」(panna)。当「慧」生起时,就会获得善心、欢愉和慈悲。这时,他更加了解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和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动向了。
  当一个人获得自我的发展后,就不再执着于生命及无尽的欲望;他把理想订得更高,他以佛陀那纯净的人性境界为榜样,努力争取证悟于涅槃。他发展了对三宝的崇敬,以佛陀为精神支柱。他弃除贪欲,开发智慧和慈悲心,完整的从轮回中获得自我的解脱。
  佛教为广大社群而存在
  佛教不仅为修行者存在,同时也为广大社群而存在。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高尚和庄严的,并不是一般的人能理解的;因为想要成为一名佛教徒,就必须隐居寺院或清净偏僻的地方。
  这是由于对佛陀的教义缺乏了解,而产生的可悲错误观念。这是由于阅读或聆听了一些有关佛教的教义,而这些教义并非全面的佛教观点。一些现代的学者或作家,由于对佛陀的教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造成错误的印象。佛陀的教义,不仅意味着只有出家人才可修持;任何在家的男女信众一样可以修持。八道是所有佛弟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适合于全人类。
  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出家为僧,或隐居于山林洞穴中。如果,他们不能在生活中体现八道的精神,那么佛教对他们是毫无作用的。但是,一旦了解佛教的真精神与价值,你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义。
  或许,有些人会发现,在僻静的地方修持佛法,比较容易或更方便;也就是说,断绝了一切的人际关系和往来。可是,某些人却发现,这种修行方式,减少或降低了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对精神或知识一点帮助也没有。
  真的出家,并不意味着身体将远离社会。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说:
  「一个人隐居山林,可是心中充满了污染杂念;而另一个人,居住在城里或村落里,严谨的修持佛法,远离污染杂念。这两个人相比较,居住在城里,过着清净生活的人,远比隐居于山林的人,来得高尚和伟大。」《中阿含经》
  一般人相信学佛必须脱离常的家庭生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拒绝和阻止在家人学佛。在佛教文献中,多处提到人们在常的家庭生活中,成功的修持佛法而证悟涅槃的例子。有一回,苦行者瓦差哥达(acchagotta)很真诚的问佛陀:「在家的男女信众,真诚的奉行佛陀的教义,是否能成功的达到精神最高的境界。」佛陀明确的回答:「在家的男女信众,只要能真诚的奉行佛陀的教义,一定能成功的达到精神最高的境界。」
  我们不反对某些人在宁静偏僻的地方过隐居的生活。但是,更值得称赞和鼓励的是,那些和一般人打成一片,又严谨的修持佛法、帮助社会、服务人群的人。隐居一段日子,增益心灵和个性的修养,当获得道德与心智的发展,和坚定、充实自己之后,再回到社会,服务人群,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假如,一个人整个人生都脱离群众而独居,只为自己的安乐和解脱着想,不愿利益他人;这与佛陀的大悲心和服务人群的精神背道而驰。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在家也同样可以修持佛法,为何佛陀要成立僧团,披剃僧众呢?」僧团和出家制度是为那些肯献身、肯牺牲的人而设的。他们不仅为了个人心智修养,同时也为了服务大众。换句话说,出家人没有家庭责任,没有社会拖累;他们可以无私的奉献,甚至奉献生命,为更多的人谋求福祉。
  为什么说,出家能利乐众生呢?僧众虽然不能给予信众物质的满足;可是,他们引导信众在心灵和精神的修行,解决信众精神的困扰。出家人追随和实践佛陀的教义,再把自己所学到的教育群众。如果信众拥有大智慧,也一样可以和出家人研究,切磋佛陀的教义和自己的心得。
  在佛教国家,僧人负起了教育的责任;在佛教国家佛学的普及,精神及道德价值的提升,都是僧人做出的贡献。
  另一方面,僧人并无金钱收入,他们的衣着、住处、食物和药品,都有赖在家人为他们提供。在佛教的修行,在家人有义务维护出家人的健康;出家人同样有义务协助指引在家人精神的需要,及教导他们如何净化心灵。
  佛教徒的家庭生活
  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只有道德和心灵的发展,能让人活得更快乐、安祥和美满。
  有一回,一位名叫迪噶伽努(Dghajanu)的人,问佛陀:「尊敬的佛陀!我是一位拥有妻子儿女的普通人,请您指示我如何使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快乐,及如何获得未来的幸福。」
  佛陀告诉他,在这世间有四种方法,能使人活得更幸福。
  一、要有一技之长,工作要有效率、有热诚、有干劲,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认识和内行。
  二、要辛勤的劳动,以确的方法赚取及保护自己的收入。
  三、要结交耿直、有智慧、有道德,能够协助自己弃除恶习,辅佐自己走道的良师益友。
  四、理智的处理自己的收入,不奢侈也不吝啬;要布施,不要浪费;要适当的节制自己。
  佛陀也推荐了四种有益于在家人未来幸福的修行方法:
  一、信心(Saddha):一个信徒应该对道德、心灵和智慧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信心。
  二、戒行(Sla):信徒应该持戒,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
  三、仁慈(Caga):信徒应该学习如何仁爱、慷慨、不执着也不挥霍自己的财富。
  四、智慧(Panna):信徒应该发展智慧,通过智慧的发展,进入无苦、无烦恼的清净涅槃。
  有时,佛陀也开示了有关节省和消费方面的问题。有一回,佛陀对一位年青人夏嘎拉(Sagala)说:「应该把收入分为四份,一份做为家庭的常开支,一份发展自己的生意,一份做为应急之用,一份用来布施。」
  有一回,佛陀对给孤独园长者(Anathapnda,一位富翁,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祇园精舍的创建者)说,有四种幸福等待人们去发掘。
  一、享用以当手段赚取的财富。
  二、以宽容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属。
  三、不举债度日。
  四、不要犯身、语、意三业,过着清净无瑕的生活。
  请注意,这四点中的前三点,都是物质或金钱带来的快乐,这些都不是提升精神生活,以臻完美境界有价值的部分。
  从以的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佛陀也认为,只有通过道德和心灵的发展,才能让人们活的更快乐、更安祥和更美满。
  假如只有物质的享受,缺乏心灵和道德的基础,就无法了解真生活的意义。在鼓励物质生活的同时,佛陀为了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促进人类精神的文明与道德的发展。
  有些人认为,要成为一位真的佛教徒,就必须放弃一切物质的需求,这是不确的观念。佛陀认为我们可以享有物质带来的快乐,但是不要过于执着。在享受物质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心灵的发展。唯有心灵充分发展的人,才是真的佛教徒。
  佛教徒不偏执于物质或心灵,这就是中道,也就是八道。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佛教与道德
  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
  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破坏了传统道德的本质。但是,还有不少关心传统道德和生活文明的人,注意到实际的道德问题。道德是人类行为中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有关我们自己和全人类的切身问题。人类并非天生就完美的;因此,有赖于道德的扶持。一个人必须训练自己以臻完美;因此,道德就成为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佛教的道德准,不是以人类功利主义的目的为基础而创造的,也不是某个独裁者的任意发明,更不是无缘无故自由设定。人类的法律和社会习尚,不足以成为佛教的道德规范。举个例子来说,人类的服装是为了适合气候、时代和文明而设计的;对不同的气候、时代和文明就不适合了。这就是社会风尚的问题,并没有丝毫道德成份在内。但是,人类为社会所累积的风俗习尚,却不断的混淆和破坏道德的原则。
  佛教的道德基础是一种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它不断的改变社会不良的习俗和风尚。佛教的道德价值根源于自然界不变的因果律;佛教的道德观,实际就是扎根于自然界的自然法。佛教的道德规范,有效的改变了现代的世界,而且能令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事实告诉我们,超过二千五百年历史的佛教道德,并未因时间的消失而有所减损。
  佛教的道德规范是讲求实际的,是引导我们迈向永恒幸福的最佳工具。对佛教的解脱目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况下,为自我拯救而努力奋斗。佛教所提倡的自我拯救,是以自我坚韧的意志力来克服业力的结果,既不能加强于人,也不能接受他人的赠与。佛教的使命,在于启发人类生存的本质,并告诫人类如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因此,佛教不以教条强迫信徒遵守;佛陀只告诉世人,什么样的因缘能获得长期的利益。佛陀不用诸如:无耻、邪恶、卑鄙、废物、亵渎等教训罪人的字眼,他只是这么说:「因为你的愚痴,所作的事情,给你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佛教的道德伦理,表现在不同的戒律和修持;这些戒律或教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人类获得终极的解脱。虽然很多戒条表现的很烦琐;但是,我们不可因此而认为佛教的道德观是既不作恶,也不行善。
  佛教的道德原则,可浓缩为三点:
  停止一切罪恶的造作,
  奉行一切善事,
  净化自己的心识,
  这是诸佛的教诲。
  《法句经》.V183
  佛教对善恶业行的区别分常简单;所有的行为,基于自私心而生起的贪、瞋、痴,以及所衍生的种种损害和自我的错觉,都是罪行、不善巧或坏的,这些就是造就恶业的恶行。所有基于道德和智慧所做出来的事,就是造就善业的善行。善行与恶行都是基于身、语、意的行止。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佛陀说:「业就是意志力的作用」。行为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善与恶是我们思维的造作。但是,佛教的道德观并不同意,当一个人犯了传统的罪行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基于善意。如果佛教采取这种立场,将受到心理的困扰,同时也使佛教的道德观失去意义,解脱也变成没有价值了。思想和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身和心的一切行为都是思想的延续。一个人不可能带着善心去犯谋杀罪,因为杀害生命是以内心瞋恚为主导的外在表现。行为是思想的压缩,就好像雨水是蒸汽压缩而成一样。行为表现思想的造作;一切行为的表现,其实在内心已经酝酿很久了。
  当一个人有不道德行为的造作,等于宣布他无法摆脱不健全的心智。同样的,当一个人拥有纯净和明晰的心智,断除了一切污染的意念和感受,他就不可能犯下任何不道德的行为。
  佛教的道德范围,同时也包含了客观的道德价值。换句话说,果报的产生是按照自然业力的作用,不关系到个人或社会对这行为的态度。举个例子来说明,醉酒有它一定的业力果报,这是一种罪行,它助长了个人的不愉快,也导致他人不愉快。不管醉酒者或社会对喝酒的看法是如何,对佛教来说,喝酒就是一种恶行。流行的观念和态度,无法改变喝酒就是恶行的客观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社会、心理或业力,都与判断的心态无关。佛教的道德观,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无损于佛教道德价值的客观性。
  戒律
  戒律是佛陀为僧众和尼众所制定的纪律制度,持戒能引导他们获得道德化的人生。
  佛陀并不是一次过程把戒律完备。佛陀在某种情况下制定某条戒律。在《律藏》中详细的记载了每条戒律制定时的故事。对佛陀而言,最佳的戒律是控制自己的身、语、意三业行。佛陀早期的追随者,都有很高的觉性,因此根本不需要戒律。当僧团发展到越来越庞大时,由于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还从事一些在家人的活动;因此,佛陀才为僧众、尼众及在家信徒制定了戒律。这时,僧团才真获得全面的发展,信徒们也依据戒律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
  佛陀为僧团制定了一切必要的戒律。当佛陀入灭后,信众们都以戒律为师,遵循戒律而生活。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份为所有的信徒,包括在家和出家信徒都必须奉行的「广戒」(Loaajja)。第二部份是有关文化,或社会习俗的戒条,称为「分别戒」(Pannat ajja)。「广戒」制约一切对世间的伤害、不道德和邪恶的行为。「分别戒」对在家人不起制约作用,而出家人则必须严格奉行。
  触犯「广戒」会破坏个人的名誉和缔造恶业。触犯某些「分别戒」虽然不缔造恶业,可是污染了个人的净修,也对僧团造成名誉的伤害。要知道戒律制定于二十五世纪前的印度,虽然佛陀在《大般涅槃经》(MahaParnbbana Sutta)提到,一些「小小戒」可以舍;但是,这些并未包括那些不道德或造成伤害的行为。在佛陀生前,一些「小小戒」在僧众的提议下,佛陀也同意放弃。佛陀也同意生病的僧众可以暂时舍弃某些戒条。在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月,由僧众自发组织的第一次结集大会,所结集的戒条,却没有人同意删除或更改。所有的信徒都同意奉行佛陀生前所制定的戒律。从那时候起,佛教徒就以戒律为引导精神生活的唯一依归。佛陀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佛陀说过,任何人只要理解佛法,奉行佛法,就已经足够引导他自己进入神圣的境界。另一个佛陀早期信徒不愿更改戒律的原因,是不想在佛陀入灭一个月这个短的时间内,对佛陀的言教有所更动;这也是出于他们对佛陀的忠诚和深切的敬爱。后来,社会风貌改变了,佛陀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去时,佛教徒依然不愿意更改第一次结集的佛教戒律,是因为不愿意附膺于政治或经济的流变。
  僧团的发展:
  僧团是经过长时期,由小到大,不断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最后,才在印度式成立的。佛陀为僧团制定了很多戒条,也曾经想舍弃一些「小小戒」。座部佛教是僧团的代表;大众部和其他部派却显得太放任了。座部佛教是唯一严格遵循传统僧团戒律的佛教部派。座部虽然也更动了某些戒律;却是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以后才做出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却没有获得僧团的式承认。譬如:非时进食(僧团戒律,过午不食),就是一个证明。座部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暂时舍弃哪些戒条。其他部派的僧人,穿颜色和式样不一的袈裟;座部僧众却坚持穿着传统的橙黄色袈裟。这些僧人都清楚的理解,唯有接受传统的佛教文化,对圣道才能有所成就。
  在另一方面,某些僧人却认真的研究每一条戒律及它的精神;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吸引了很多的信众。越来越多的僧人被邀请到社会习尚、文化与东方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去弘法;这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只是对外来的文化的好奇,僧众也必须以自己的智慧来断定他们是不是被愚弄。戒律的宗旨在于消除不道德、残忍、伤害及防止一些下流与敏感的问题。如果一名僧人能自我节制,过着诚实、慈善、不伤害,及了解人类是以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为生存的目的;他们这种品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佛陀的教诲,就是要他们维护佛教传统和尊重自己所在的国家。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信徒,特别是西方的信徒,阅读了有关戒律的经文,认为僧众必须严格的遵守经文内所陈述的一切戒律,因此而诽难僧众。我们必须清楚的理解,经典所陈述的戒律是根据二十五世纪前,印度当时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而制定的。佛陀为当时印度的僧团而制定这一系列的戒律;当时的僧人并没有生活于其他国家的经历,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如何减轻他们所生存的社会带来的烦恼和混乱,从而获得自我心灵的解脱。如果他们生存在今天的世界,他们将会碰到各方面的问题;如果他们生存在不同的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地方,严格的奉行僧团戒律,他们将面对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戒律引导信徒们过美好、神圣,同时不放弃世间的生活。佛陀鼓励信徒们多阅读经典,如:《吉祥经》、《寿生经》等等。
  很多戒律只对那些放弃世间生活的出家人有效。当然,这些出家人也必须根据戒律来发展最大的心灵力量。
  社会的变动:
  当社会改变时,僧众也无法依据传统,不作改变;虽然他们已经放弃了世间的生活。
  有些人无法谅解,僧人根据社会改变而作出的相应改变。若僧人想要修改任何戒条,都必须获得僧团的批准和通过。个别僧人是无权修改或更动任何戒条。僧团有权根据僧团的需要而增加戒条。佛陀指示僧团协助僧众防止邪恶和世间的诱惑。戒律只是一种生活的指,不是「神」的旨意,或掌握在「神」手中的无权力。
  在亚洲国家,出家人受到普遍的尊重。信众把出家人当作是引导他们脱离苦恼,过着神圣生活和教导佛法的导师。僧众无私的指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并不要求物质的回报。因此,信众也为僧众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以换取精神的需要。
  因此,僧众也培养了优良的品德,来换取公众的信赖和尊敬。如果,一名僧人,在某些不道德的场合出现,虽然他并没有不道德的行为,他同样要受到他人的责难。
  因此,僧人必须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僧团的名誉受到伤害。
  如果,僧人不尊重信众的感受,自己独断独行;他将被信众唾弃,不再受到信众的供养。当佛陀在世时,也有不少不负责任的僧人,受到信众的唾弃而失去供养;这些实例都详细的记载于经典里。僧人从事一些世间的活动,会受到批评,只有在家信徒可以自由的从事世间的活动。
  佛法与戒律:
  许多人对佛法还未真的了解,佛陀所阐述的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戒律同样的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有所变动;某些戒律的更改,只为了善巧方便。佛法与戒律并不相同;有些僧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某些其他宗教所没有的,纯属于佛教,含有重大意义的确传统。一些自私和狡猾的人,通过一些不良的渠道,使人们误以为他们是德行清净的僧人,从而误导一些愚昧的信徒。在亚洲一些国家,某些佛教徒遵守某种错误的传统和一些没有必要的戒条。在另一方面,某些僧人也为引导人们过着神圣的心灵生活,而做出贡献。虽然,传统的佛教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品德和发展心灵的力量;可是,某些戒条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做出修。如果不这么做,僧人在接触社会群众时,将面对多到数不清的问题。
  有些人指责僧人挪用钱财;在目前的社会,如果没有钱财如何推行和弘扬佛法。但是,僧人个人私蓄钱财是不如法的,佛陀是这么说的。当然也有一些人不确的引用戒律来符合自己对物质的要求;这些对他们心灵的发展和自我解脱都造成了障碍。
  有些人选择了与世隔绝,到僻静的地方进行禅定的修行;这虽然有助于他们远离世间物质的诱惑,可是他们必须确保能解决基本生活的问题。有些僧人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他们必须确保世间拥有足够的僧人,为广大的信众提供宗教服务。
  要不然,世人就会以为僧人无法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尽义务。
  僧人的品德:
  纯净、自发、谦虚、朴素、无私、自律、耐心、慈悲、仁爱是僧人淳良的品德。他们遵守四种高尚的道德戒律:
  一、基本的道德戒律(Patmoha Sla),制约于不道德、残忍、伤害及自私的行为等等。
  二、制约于欲望的戒律(ndryasamara Sla)。
  三、净化生活的戒律(Ajaparsuddh Sla)。
  四、生活必需品的戒律(Paccayasannssta Sla)。
  这四种戒律称为「清净戒」(Sla suddh)。
  当一个人刚刚加入僧团时,称为沙弥(Samanera);他需要持守十条「沙弥戒」。
  一直到他接受了「比丘戒」后,才真的成为一名比丘(僧人)。
  比丘必须接受四种「比丘戒」,共二百二十七条;及一些附带的条款。比丘戒的主要范围在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方面。身为一名比丘必须严格的持守比丘戒;如果触犯任何戒条,就会被视为失败者,同时被僧团剥夺某些权力。如果触犯了其他的条例,就必须为自己过失负责,接受惩罚、做出弥补,同时忏悔于自己的过失。
  出家为僧,是个人对圣道生活的向往,不存在任何强制性或誓愿。因此,僧人不受任何誓约的约束,僧人持守戒律是出于自愿。当他想还俗时,他可以很自由的离开僧团,重新过着在家人的生活。
  十善与十恶
  幸与不幸的生活是受到善与不善业的影响。
  十善:
  善行将带来善的功德(业绩,Punna),一种高品质的、纯净和明晰的心识。一个人的心识,如果不善加控制,将受恶力的影响导致恶行,为自己带来烦恼。功德净化我们的心识,抑制贪、瞋、痴等坏的心念。贪欲导致渴求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瞋恚导致愤怒和不满,而愚痴是贪欲和瞋恚的根源,将恶行当作善行。这三种恶根为人类带来不幸,抑制了人类向善、学佛和修持佛法的心。
  功德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它将我们和善业,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提升了我们思维的境界。物质的财富会因为盗窃、水灾或火灾而消失,功德的利益却紧跟着我们,永远也不会失去;因此,我们要不断的累积功德。一个人能获得幸福,主要就是功德的展现。
  功德是大收获。它的大门永远打开,任何人都能轻易的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一个拥有功德的人,如果他想做生意,将会碰很好的机会和朋友;如果他想求学,他将会晋身名校;如果他想修行,将会遇见有高深修养的导师,协助他开发心智。他的一切梦想,都会因为功德的回向而实现。功德同时也帮助人往生善界,或提供面的条件,协助他证悟涅槃。
  广大,是各种不同善行的积累。这有如优良的土壤,造就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善行造就的功德,同样可以回向给他人,如:僧人、修行者、父母、祖父母等。一个人的善行,将会造成许多不可思议和美妙的结果。
  佛陀阐述了十种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和宁静生活的善行,我们必须以我们的智慧,对他做全面的了解。这种善行是:
  一、布施。
  二、持戒。
  三、发展心灵的力量。
  四、尊重圣贤。
  五、服务社群。
  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随喜功德)。
  七、回向功德与他人。
  八、弘扬佛法。
  九、学习和聆听佛法。
  十、矫自己不确的见解。
  实现十种善行,不仅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任何实现善行的人,都会获得利益。
  发展心灵力量,能使人更容易的接近和实践佛法。尊重贤德者,能稳定社会。服务社群,能提升他人的生活素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或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人,有助于提升他人的道德行为。弘扬和学习佛法是一种自我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人理解佛法的微妙。学习佛法的同时,也矫了自己不确的见解。
  佛陀曾经这么为我们开示:
  如果一个人做了善行,
  他应该继续不断的做;
  他应该喜欢于自己的善行,
  善德的积累将带来安乐。
  《法句经》V.118
  不要轻视小小的善行,
  不要以为它不会带来善报。
  一滴滴的水珠,能装满整个水瓶;
  累积一点一滴的善,以将福德满盈。
  《法句经》V.122
  十恶:
  佛陀指示我们远离十种恶行。这十种恶行扎根于贪、瞋、痴;它们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来生。当我们了解「业力」这种学说时,就应当了解造成恶业的就是这十种恶行。
  我们的「身」行,能创造三种恶行:
  一、杀害生命。
  二、偷盗。
  三、邪淫(不常的性行为)。
  对治这三种恶行,就是持守五戒中的前三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杀生剥夺了一切众生平等的生命,导致无法生起慈悲心。偷盗助长了贪欲。邪淫败坏社会伦理关系。
  我们的「语」行,创造四种恶行:
  一、妄语。
  二、绮语。
  三、恶口。
  四、两舌。
  对治这四种恶行,必须持四种语戒: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
  妄语、绮语造成我们的真性晦黯,无法认清真实。恶口助长了瞋恚心。两舌造成人与人之间或社会风气败坏。
  我们的「意」行,创造三种恶行:
  一、贪欲。
  二、瞋恚。
  三、愚痴。
  这三种恶行是一切恶行的根本。我们持守五戒,主要的就是要对治这三种恶根。有效的压抑「意」的种种恶行,也就是有效的压抑了「身」与「语」的种种恶行。我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恶行为我们带来丑陋、病痛、和令人讨厌的来世。邪见令我们生起不良的欲望、导致愚痴和没有智慧,并受到病魔的纠缠和被人批评。
  一个人要永远的实现善行和回避恶行。当一个人有意或无意间做了恶行,他应该清楚的知道他做了什么,他应该马反省,对自己的恶行做出补救或忏悔,同时努力的使自己不再重蹈覆辙。一个人要获得圣道的生活和自我解脱,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善行。
  为赎罪而祈祷,是没有意义的。当祷告过后,他又我行我素的从事恶行。什么人能替你洗清罪孽?除了你自己,什么人也办不到;唯有通过自我的证悟。首先他必须了解自己所做的恶行,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其次,他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做的是恶行;尽力的以自己的善行来补救,并从中学习,不在重犯。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以善行来克服和减轻恶行所造成的果报了。
  在佛教里没有所谓「永远的罪人」;尤其是那些觉悟和精进于佛法的人。一个人如果被误导,从而相信可以通过「神奇的力量」来消除「罪孽」,这是一种迷信。更糟糕的是,这种迷信不但无助于心灵的发展,同时还使道德沦丧。这种错误的信仰,给人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越他所害怕的「罪孽」带给他的恶果。
  持戒
  持守戒律,不单能培养道德规范,同时也能为众生提供更高的服务。
  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以一套自己的准道德来规范;而道德规范也和律法关系密切。
  一个确的行为是不抵触任何律法的。这种人类自我缔造的律法,通过了长时间的验证和修订。律法是以社会和人文的准而拟定的,律法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德规范。
  相对来说,佛教的道德观并不是人类思维的发明;也不是以宗教的价值观取代人类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一种宇宙的自然法──「业力」,即所谓的「善行」与「恶行」的果报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一切为人类带来「利益」的「行」,不一定就是「善行」,因为它可能为其他众生带来精神或肉体的痛苦。
  佛陀曾提出一个简单而意义深长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鉴别善与恶行?」这问题对佛教徒来说,是太简单了。一切「行」的本质以确的心念为出发点,不包含贪、瞋、痴的成份,就是善行。反过来说,不包含慈悲、施舍和智慧等的一切行,就是恶行。我们应该了解贪、瞋、痴就是邪恶的根源;慈悲、施舍和智慧就是三种善的根源。这两大类的根源,就是一切「行」的缘起。不管一个人如何忽视这些「行」的真性,都深深的受到这些「行」所带来的果报的影响。
  「意」的行,是一切「身」和「语」的行的基础。身为佛教徒,首要的任务就是断除导致「意」行的贪、瞋、痴。这么做并不是奉承「神」的旨意,如果以这种思想,就是智慧还不圆满。这么做,就好像小孩子因顽皮而害怕被处罚。佛教徒必须拥有理解力和智慧;透过道德的增长,能开发心灵的基础,从而获得解脱。他清楚的理解到,一切喜乐和痛苦都是业力的作用;要减轻或消除一切「苦」,除了要「精进」外,还要防止一切「恶行」;他行善,因为他知道,唯有「善行」能给他带来真的幸福和安宁。每个人都向往过幸福的生活,因此必须为「幸福」制造条件,致力于「善行」遏止一切「恶行」。这种心灵的进展,遏止了一切「反社会」的行为,因此不单利益自己也利益了整个社会。
  五戒:
  佛教徒都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能带来两重利益。第一,令一个人合群,与群众沟通、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第二,这是心灵发展的起点,从而获得解脱。持戒并不是在服从任何「命令」,而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语、意所造成的种种不善后,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的行为。他明白畏惧和处罚无补于事,因此自愿的持守五戒。五戒须要每天受持。五戒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在持守五戒的同时,能获得五种崇高的德行。当五戒在指示你不应该做什么的同时,他也同时在实践五种崇高的德行:慈悲、自制、满足、信任与念。当一个人持守不杀生戒时,他就会生起慈悲心;持守不偷盗戒时,自制心由然生起;持守不邪淫,将满足于常的家庭生活;持守不妄语戒,他的诚实将获得大家的信任。持守不饮酒戒时,他不会在麻醉品的刺激下胡作非为,从而培养了念,念生起了慈悲与关怀,从而引导他过直和道德的生活。
  持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修行;持戒的宗旨在于引导确的身、语、意的行为。持戒能让心识获得发展。如果缺乏道德的基础,一切修行将是错误和自私的。
  八戒:
  很多佛教国家的虔诚信徒,都在每个月圆日(十五)或新月日(初一),持守八戒(八关斋戒)。这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信徒们清晨就到庙里,持守八戒,一直到隔天清晨。八关斋戒日的主要目的是隔离信徒们的物质与家庭生活,体验圣道的生活,从而获得确的心识及精神生活的发展。
  在八关斋戒日里,信徒们诵经、静坐、聆听佛法开示和协助寺院的一切活动。隔天,他们重新持守五戒,回家过他们常的生活。
  八戒的内容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进食。
  七、不跳舞、不唱歌、不看戏、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涂脂抹粉。
  八、不坐高广大床。
  很多人不了解八戒的真意义,从而误解以为佛教反对唱歌、跳舞、看戏、穿华丽的衣服和涂脂抹粉。佛陀并没有要求在家信徒戒离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的戒离,只是虔诚的弟子在短期内执行而已。他们通过对这些欲乐的戒离,来协助感官的冷静;即使只是仅仅几个小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内心不受感官所奴役。这些欲乐智慧助长信众的欲望,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自制能力,和了解自己的弱点。但总的来说,佛教并不反对这些欲乐。
  持戒(五戒或八戒)能开拓一个人的心识,能利益今世或来世。因此,一个人必须了解持戒的好处,并尽自己所能严持戒律。
  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缺少的就是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源、拥有先进的知识、拥有才华横溢的作家、能言善辩的言说家、高明的医生、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宗教顾问、诗人、有才干的政治领导人物等等。虽然这世间拥有这么许多有才干的人,可是这世间并不因此而获得幸福与和平。这世间一定是缺少了某些东西;是的,就是缺少了对他人的慈悲心。
  物质不能带来永恒的幸福与和平。和平必须奠基于人类的心,唯有自己的心识,才能带来和平,进而扩展到他人以及全世界。要获得真的和平,唯一的道路就是依据佛陀的教义而行。
  要修持慈悲心,首先必须培养非暴戾的崇高原则,克服贪欲、瞋恚、愚痴,以道处事待人。殴斗并非我们的身体的个别作用,而是我们的「心」以不确或不当的「念」引导我们身体的作用。非暴戾的慈悲心,远比以暴力的行动来报复更为有效,报复只会助长邪恶。
  要修持慈悲心,必须抛开个人自私的「爱」。这世界太多的「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人们只爱个别的自我。
  「爱丈夫,并非出自对丈夫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儿女,并非出自对儿女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帝,并非出自对帝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到头来,所有被爱的人,都得不到真的爱,而是他人自己对自己的爱。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
  人们应该了解修持无我的慈悲心,能获得自我解脱。自杀能终止身体的活动,自私却阻碍了心灵的进展。今日世间所缺少的就是无我的慈悲心。慈悲心在佛教里不是情绪化,也不是自私的。慈悲心是根除贪、瞋、痴、嫉妒、暴戾和根除一切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慈爱」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了一切动物的性爱。佛陀说,爱的动机有很多种,首先是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自私的爱,只是在满足于个人对同伴的感受;嫉妒就是自私的爱的另一种表现。无我的爱,是指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的感受,全心全意的去善待他人,如: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通常,人类对「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混淆不清;譬如: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通常都还有要求回报的因素存在。
  另一种与「慈爱」很接近的就是「友爱」。「友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作用于少部份的人。还有就是「性爱」,「性爱」是一切成长的众生,缔结伴侣,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然程序,「性爱」也造成了成人之间的最密切关系──夫妻关系。
  超越种种「爱」的就是「慈悲心」(Metta),这是佛陀极力推荐的。佛陀抛弃家庭、王位、荣华富贵,为的就是由于他多世实践慈悲心。佛陀的慈悲心不仅仅对于人类,也普及一切众生。佛陀的慈悲心没有动机也不自私,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奉献。世间的爱,往往以失望为收场,就是因为有所求。慈悲心却能带来更大的幸福和满足。
  一个人如果发展这种宇宙性的慈悲心,不仅为他带来快乐,也提升了他个人的境界。
  在《古远的佛陀之路》(The Buddha's Ancent Path)一书中,作者毗亚达息法师(en.
  Pyadass)说:
  「慈悲心是一种活跃的力量,由意识的引导而作用,导致一切支援、振奋、简化、消除烦恼的面力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
  「发展慈悲心,要断除邪恶和瞋恚。根据真性,根据业力而加以发展。瞋恚是一种愚蠢的行径,导致无明与黑暗,唯有通过知加以消除。慈悲心增长,瞋恚心减退;慈悲心圆满,瞋恚心消遁。通过确的方法以精进对治瞋恚,当慈悲心获得发展时,也就能获得慈悲心所带来的利益。」
  佛陀在《慈悲经》(Metta Sutta)中说道:
  「有如母亲在危急的环境中保护她唯一的子女一般,我们以类似的心,去培养无边无际,一视同仁对待众生的慈悲心。我们把这无边无际的慈悲心,推广普及于世间,乃至下,横遍十万方广,没有障碍、没有瞋恚、没有敌意。」布施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
  真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人类是善忘的,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负责任何义务承担。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意义。有些人的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确的动机,不是真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对物质的贪着,从而获得对心灵修养的进展。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的进展,就必须无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令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paramta);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的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飢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的聆听和祝福那些有困难的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于佛法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瞋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佛教对动物生命的态度
  如果我们相信动物是为人类而生;同样的,人类也是为动物而生;因为,有些动物以食用人肉为生。
  有些人认为动物只能意识到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同样的,婴儿也没有未来的观念,他们生活在现在,一直到他们的脑力发展后为止。
  人类有思维能力,能以思维驾驭行动。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思维能力。佛教相信动物不但有本能的生存能力,还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在某些方面,动物超越人类。狗拥有超越人类的嗅觉,昆虫有敏感的听觉,鸟类能飞行并拥有超凡的视觉。毫无疑问,人类比动物还要聪明。但是,人类从动物身学习了很多东西。在人性中,还保有很多的「兽性」。更重要的是,人类拥有精神发展的潜力。
  佛陀不接受动物是为人类而生的概念。如果动物是为人类而生;那么,人类同样是为动物而生;因为,有些动物以食用人肉为生。
  佛陀鼓吹的慈悲心,不仅是针对人类,而且是针对一切众生;佛教徒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佛陀告诫我们,我们没有权力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所有的众生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力。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恐惧和痛苦的感受。杀害动物的生命,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我们不应该滥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杀害众生。即使有时候动物的行为令我们讨厌;但是,牠们的确需要我们的同情。杀害动物的生命,不是唯一摆脱他们的办法。每一个生命对世间都有一定的贡献;人类剥夺动物生存的权力,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
  D.鲁尼,在他的着作《理念的手册》里说道:
  「我们很难说明,我们与那些一向来都被我们一口一口嚼咽的动物的道德关系。大部份时间,我们把牠们屠宰了、煮熟了,然后吃掉;有时候还是生吃。这世间有很多人爱马、爱狗、爱猫;可是,他们同时抓住鹿、牛的颈项,割断牠们的喉咙,吮吸牠们的鲜血、吃牠们的肉。这难道说,他们所锺爱的马,会比吃掉的鹿来得高贵?
  有些人甚至还吃狗肉、猫肉和马肉,并强迫牛只为他们工作。」有些人为自己所蓄养的小鸟或金鱼的死而恸哭。有些人长途跋涉的去捕鱼;有些人是为了吃,有些人是为了娱乐。有些人以打鸟为乐,有些人到深山去做狩猎游戏。
  有些人把猎物当宠物一样蓄养在家里。
  有些人饲养青蛙来做科学实验;有些人切下青蛙的大腿来烹煮姜葱田鸡。有些人把鸟类关在鸟笼里,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些人把牠当早餐。这些对动物的态度,令人混淆。人类只关心人与人的离合和战争,却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道德关系。
  每一种宗教都教导人类应该去爱护和关心人类,或者去爱护同一宗教的教友。可是佛陀去教导我们以慈悲心、平等心去对待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代表一切宇宙,也代表一切法。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导,要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天,佛陀发现有人准备以动物来祭祀;他问那么人,为什么要杀害生命呢?那么人回答,要获得神的庇佑。佛陀对那个人说,那你用我的生命来取代那无辜的生命吧,人的生命总比动物的命来得高贵,更容易获得神的庇佑。
  人类残酷的对待动物,是因为欲望无法获得满足。今天,我们毁灭动物或剥夺动物的生存空间,却堂堂的以环境发展为理由。但是,我们已经为这种残酷和自私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动物无法生存,那么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无法获得保证。这是事实,其他动物的遭遇也将是人类的遭遇。我们不要以为人类比其他动物来得伟大,发生在其他动物身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在人类身。每一种动物都为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毁灭牠们,等于毁灭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造成大自然的不平衡。
  容忍
  假如一个愚痴的人冒犯了我,我以无限的爱回报他;他越是冒犯我,我越是以爱回报他,我永远的散发出善的芳香。
  ─佛陀─
  今天,世间的人太忙碌和太疲倦了,他们充满了恐惧和不满足。他们沉迷于权力、名誉、财富、地位的追求。他们追求感官的满足,生活在恐怖和猜疑中。在这动荡和充满危机的时代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责任促进彼此间和和平与共处。今天的世界,对容忍的需求是逼切的。
  今天,世间的流血和苦难,来自于教条主义和不能容忍。今天,很多国家的山河,布满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宗教祭坛流满了众生的鲜血。有如同数千年前,天空布满了殉教者焚烧自己的烟雾。今天,人类已经觉察到有责任把人性带到他们的生活中,进一步的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十字军的不能容忍,破坏了宗教的纪律。
  让我们回顾一下,现代高度公认的所谓「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机械和发明的时代,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玩意而令人头晕目眩──电话、电报、发电机、收音机、电视机、太空船、人造卫星等等。在同一个世纪,发明这些新玩意儿的人,也同时是那些以武力、炮弹、毒瓦斯屠杀千千万万同胞的人。虽然说科技是进步了,可是容忍的精神在哪里?
  今天,人类的科技已经在发展外太空了,可是却无法促进人与人之间协调、和平的共同生活。人类将把这些荒诞的事情带到月球或其他星球。
  为了物质的利益,人类听不见大自然的声音。他们只想到满足欲乐而忽略了身心的发展。这种现代人类不自然的行为,是人类对生活的终极目产生错误观念的结果,这也是导致现代人恐惧、焦虑、不安于不能容忍的主要原因。
  今天,不能容忍仍然存在于宗教中。人们仅仅有兴趣谈论宗教的教义,却没有兴趣去实践和修持宗教的教义。假如基督教徒依据《新约》的《登山宝训》而生活;佛教徒依「八道」而生活;回教徒依《可兰经》而生活;印度教徒依他们圣者的教诲而生活;那么,这世界将到处是和平、协调和幸福。虽然,有这些伟大宗教导师的教义,在指引人类的生活;可是,人类依然无法了解容忍的价值;以宗教名誉做出不能容忍的事,是可耻和可悲的。
  佛陀告诫我们:
  「生活在怨恨中,而没有怨恨,是真快乐的生活;在怨恨的人群中,我们住在无怨恨中。」《法句经》V.197
  「生活在贪欲中,而没有贪欲,是真快乐的生活;在贪欲的人群中,我们住在无贪欲中。」《法句经》V.199
  佛教的丧葬仪式
  真佛教的丧葬仪式,是简单而庄严的宗教服务。
  在很多信仰佛教的国家里,一个真的佛教的丧葬仪式,是一种简单而庄严的宗教服务。不幸的,一些人将那些不必要,无关的仪式,乃至迷信的风俗习惯也掺染到佛教丧葬仪式中。这些无关的和迷信的仪式是根据传统和风俗习惯而来的。古代人们举行这些传统的仪式,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的真本质、死的本质、以及死后的本质是什么?当这些观念掺染到佛教丧葬仪式中,人们就开始谴责佛教丧葬仪式的铺张和浪费。当大家接近佛教传统,接受佛法,并对佛法有一定的了解,或向大德高僧学习后,才能真的对佛教丧葬仪式有所了解。最不幸的是,人们对佛教的丧葬仪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印象,以为佛教鼓励把金钱浪费在不必要的仪式。我们要清楚的识别佛教的丧葬仪式和那些低等的仪式是完全不相干的。
  佛教并不特别在意土葬或火葬。在许多佛教国家,火葬是一种传统,为了卫生和经济,火葬是明智的。今天,世界人口激增,假如我们继续推行土葬,宝贵的土地将被死人占领,活人反而无处可以维生了。
  很多人反对火葬,他们认为这是违反「神」的旨意。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反对过很多的事。对这些人来说,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真的了解到火葬比土葬来得适当和更有效率。
  以佛教的观点,火葬和土葬并没有差别。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一天会有人把坟墓中的骨骸唤醒,并决定他们是天堂或下地狱。
  人一旦死后,意识和心理能力就与身体、骨骸、骨灰分离。很多人相信,假如没有给死者适当的安葬,或为死者的坟墓安立墓碑,死者的灵魂将四处飘荡,无助的哭泣与悲叹;有时候,还会找家属的麻烦。这种信仰,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
  佛教相信,一个人死后,将依据他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而往生。只要一个人眷恋、执着于生命,他必定会重生。唯有阿罗汉对生不再执着,死后不再轮回,他们已证悟最终的涅槃。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
  皈依
  佛弟子皈依佛陀,并不是惧畏于佛陀,而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发展和确的理解如何净化自己。
  佛弟子皈依佛陀,并不是因为佛陀是「神」或是「神的儿子」,佛陀从来不承认他具有「神」性。佛陀是一个已经觉悟的「人」,他是最慈悲的人、最有智慧的人和最值得尊敬的人。所以皈依佛陀如同皈依老师或师傅。佛陀为我们指示了解脱于苦的道。信徒们礼敬佛陀,是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并非要求佛陀的赐予。佛教徒不问佛陀祈求什么,也不认为佛陀是拥有赏、罚或诅咒人类权力的「神」。佛教徒诵念经文只是赞美佛陀,歌颂他那崇高、尽善的素质,同时把佛陀当作自己的楷模和鼓励,根据佛陀的教诲来发展自己的信心;并没有祈祷的意义存在。有些人责难这种皈依佛陀的态度,因为他们不明白皈依和礼敬伟大导师的真意义;他们以为这只是一般的宗教祈祷。佛教徒三皈依的真意义是,皈依佛陀、皈依达摩(佛法)和皈依僧伽(僧团);从而培养真的信心,断除精神的困扰。很多人误解了,以为这是一种对神灵的崇拜和寻求神灵的依怙。
  佛陀告诫弟子们,人类生活在恐怖和忧虑中,不要去迷信那些山、岩、木、树等神祇,这种信仰既不殊胜也不安全,更不能消除烦恼。佛弟子必须真的皈依佛陀、佛法和僧团;了解什么是知、见,了解四圣谛──苦、集、灭、道,透过对八道的实践,才能断除一切苦痛;这就是真的皈依。一个人唯有通过真的皈依,才能离苦得乐。
  在经典中曾经提及皈依忉利天和其他诸天的天神,皈依者并不能解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唯有皈依佛、法、僧三宝,才能消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是因为诸天的天神并没有消除贪、瞋、痴、烦恼和一切内心引起的骚动。当一个人从一切烦恼中摆脱出来时,才能获得真的幸福。
  一位着名的佛教学者 F.史多利,这么看待皈依:
  「我皈依佛陀;从皈依,我看到佛陀慈悲和无的教导,从而了解什么是轮回。从佛陀的慈悲,我放弃了实践一切肮脏的思想和欲望,追求殊胜的涅槃境界;佛陀证悟的境界。他让我消除烦恼和痛苦,他令我得到快乐。我在佛陀的塑像前皈依,不仅是供奉鲜花和焚香,而是奉献了虚荣和自我的重担,也放下了执着和攀缘的重担,更放下了那永无休止的生死轮回。」
  印度诗人 Sr R.C.巴拉帝,在他的诗作中,对皈依做了这么的诠释。
  寻求皈依是为了获得什么?
  不是惧畏,也不是仰慕于您──佛陀。
  不因为您尊贵的出身,
  也不为了获得渊博的学识。
  只因为,被您那无穷尽的慈悲所吸引。
  被您那无的智慧所折服。
  轮回之海,将安全的渡过。
  我倾心于您,佛陀!我自愿的成为您忠实的弟子。
  有人认为,佛陀也是人,为什么要皈依他?因为,他们不知道,佛陀自己亲口说过,他是一个「人」。但是,佛陀绝对不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佛陀是一位不平常,而且是一位无可伦比的圣人,他拥有高超的智慧和对待一切众生平等、无量的悲悯心。佛陀是人,而他已远离一切人性的弱点、污点甚至人性的私欲。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佛陀是一位至善的人,至今尚未有人可以和他互相比拟。」佛陀教导我们培养伟大的德行,无惧畏、恐怖,智慧和证悟解脱之道。
  人们经常会生起这么一个疑问:「如果说佛陀不是『神』,而他也不生活在这世间;那么,他如何保佑他的弟子呢?」其实,不一定要「神」才能保佑「人」;父母同样在保护和庇佑自己的子女。根据佛陀的教义:「假使人们能遵循佛陀的告诫,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他们将会获得佛陀的庇护。」佛陀说过:「假使任何人需要看到我,只需要看到我的教义及如何修持它即可。」那些遵循佛法的人,比起那些只看到供坛佛陀塑像的人,更了解佛陀的本怀。《长老偈》(Theragatha)中说道:「人们依止于法,将获得法的护持。」
  其他的宗教崇拜「神」,并要求「神」的赐予。佛教徒礼敬佛陀,并非要求「赐予」,只是尊敬佛陀无比的成就。当佛教徒在礼敬佛陀时,他们间接的提升了自我的心灵。假如有一天,他们发愿要成佛,他们也一样能圆成佛道,度化众生。
  佛教徒礼敬佛陀,就有如学生向师长敬礼一样。但是,这种礼敬并不含有依赖或执着于导师的成份。这种礼敬精神是依佛陀的教义而行的。如经典中说道:
  「僧众啊!即使一位僧人,亦步亦趋的紧随着我的袈裟;但是,只要他心中还有贪念,强烈的执着于五种感官的欲望,具有不确的堕落思想和目的;行为杂乱、怠慢、对问题不加以思考,慌张、不能镇定,对感官不能控制的人;他远离了我,我也远离了他。」
  「僧众啊!即使一位僧人,虽然居住在百里之外;但是,他不贪婪,有效的抑制感官的欲望,没有邪念,没有堕落的思想和目的;心念坚定、精进和专心,专注的自制于自我感官的抑制;他非常的接近我,我也非常的接近他。」《杂阿含经》
  不要自我放弃
  完全仰仗他人,是对自我的努力和信心的放弃。
  佛教是人文主义的宗教,以公、和平、平等为宗旨。仰仗他力救赎自己,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仰仗自己是积极的。仰仗他力等于是放弃对自我的努力和信心。
  只有透过自我的努力,才能获得自我人性的提升。人性的改善必须求助于知识和自己的努力,我不是仰仗「天」。人类不应该成为自然界外力的奴隶,即使人类臣服于自然界的力量,他仍然能以自己超越的德性来了解或超越它。佛教认为,人类透过了解,能够控制外缘的力量和环境,也可以防止它们所造成的伤害,和利用外缘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心灵,以臻神圣的境界。
  佛教肯定,知识和努力是圆成一切的当途径;佛教否定依靠超自然的力量。宗教信仰是相信善法,而不是相信那些不可预知的力量。佛教不仅仅是宗教,还是一种确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佛教就向世人宣称,佛陀是一位理性的导师;今日世人尊敬佛陀,是因为他是世人理性的导师。佛陀教导人类以「因果定律」寻求幸福,而不是通过一大堆烦琐的宗教理论。要了解宇宙和自然界,就必须先了解「因缘法」。
  否则,人类的生命只是一种自我天性的不完整表现。
  佛陀给予宇宙一个全新的诠释,这是一个获得永久幸福的新见解。在佛陀的知见里,充满了达到究竟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全人类的胜利,是无常以外的永恒境界,是纯净的涅槃,是远离一切变幻无常的世界,最后从烦恼和忧虑中解脱出来。
  不是罪人
  佛教否定「原罪」,佛教认为相信「原罪」的存在是一种愚笨和不健全的行为。
  佛教不认为人类拥有「原罪」,或曾经背叛过「神」。佛教认为每一个人都积累了善与恶不同的业习。人类的「善因」要等待时机开花、结果而后成熟。有句谚语这么说:「在我们里面有最好的,也有最坏的;在我们里面有最坏的,也有最好的。」佛教指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善与恶的业行负责,每一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命运。佛陀说:
  「自己的恶行使自己变得污秽不堪;如果不作恶行,便能使自己清净。清净与否,在于自己;他人无法为你净化。」《法句经》V.165人类的烦恼是自己缔造的,不是遗传或施予,更不是神话式的「祖先的原罪」。佛教不接受这世界要我们来受难或考验我们对「神」的信仰。这世界能使我们获得高度圆满的成就,这高度圆满的成就就是幸福、快乐的同义词。假如「原罪」可以获得赦免,那么人类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机会来犯罪。佛教决不相信「罪」可以透过外在宽恕的力量,去避免它的果报。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手伸进点燃的火炉里,他肯定会被烧伤;全世界的祷告者都无法消除他手的疤痕。任何人走进邪恶的火坑,肯定无法得救。佛陀认为对治一切「苦」,不是单凭想像或猜测,而是建立在观察和经验。
  佛教否定了其他宗教所谓「原罪」的存在;佛教对「罪」的观点不同于其他宗教。
  佛教认为相信「原罪」的存在是一种愚笨和不健全的行为。不善的行为使人堕落,邪恶的人是愚痴的;因此,他们需要的是教导,而不是处罚和责难。人类的一切行为并没有违背「神」的旨意,也不需要祈求「神」的仁慈和宽恕;他们所需要的是:
  有人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对人类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别人帮助他理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负责,接受错误的果报。佛教不相信单靠忏悔就能免罪。
  佛陀出现在人间,并不是为了减免或惩罚人类的罪行,或消灭那些邪恶的人。而是让人们了解善恶的因果关系,指出恶行将获得恶业的果报。佛教也不认为可以透过「他人」或「他力」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佛陀不仅指示我们解脱于「苦」的八道,也鼓励我们开发和运用我们的智慧。我们遵守的是戒律而不是教条;自动的去遵守。佛陀说:
  「请注意!对我所说的一切,请认真的思考。如果认为我的教诲有助于修行,那么就去实现它,透过修行的经验,你将会看到它的结果。」宗教的价值不在于教条主义,不是盲目的遵守和缺乏某种方便和了解。我们也不要以为佛陀鼓励我们自由放任、我行我素、胡作非为;我们的举止要文明、有文化、有智慧、有了解并导向神圣宗教生活的责任。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教条主义对我们就不重要了,我们也不必被他人支配,也不怕受到「惩罚」;在佛陀的指引下,过着纯净的生活。
  自己做
  自信,在人生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当明白没有外力、信仰或宗教仪轨能救度自己后,佛教徒就会自觉非靠自己努力不可,唯有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今生和来生,完全由自己负责;每个人都必须去寻求自我的解脱。解脱,好比治疗疾病;当一个人生病时,他必须去看医生;经过医生诊治后,他必须自己吃药;没有人可以代替他服药。没有人能透过称赞药物或医生的处方,就能把病治好。
  为了治病,他必须遵照医生的吩咐,按时和按份量服药;甚至连日常的饮食也受到医生的限制。同样的,佛教徒必须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佛陀就如医生一样,他的处方──佛法,是为了控制和降伏一个人的贪、瞋、痴,而后获得解脱。佛教徒不能单凭歌唱赞美佛陀或供奉佛陀的塑像而获得解脱。佛教不是靠祈求就能获得解脱的宗教。佛教徒必须懂得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净化自己,精进努力才能获得解脱。
  人类要对一切负责
  人类只要学会不干扰他人,就能无忧无惧的过生活。
  根据佛陀的教法,人类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不要埋怨命运,而是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是人类促成了自己命运的好坏。
  佛陀说,人类创造一切。我们的忧虑、困难、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是过去贪、瞋、痴业力累积的结果。我们把结果带来了,也唯有透过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克服;把一切的不善业,转化为善业。
  人的心有如动物,有时候还被兽性的本能牵制。与动物有所不同的是:人类的心可以透过训练而提升层次和价值。如果人类的心没有适当的文明,这颗没有文明的心,会给人类带来危机。有时候,人类比他动物更具伤害性和危险性;动物没有宗教问题、语言问题、政治问题,没有社会伦理问题,也没有肤色问题;在同一种类的动物之间,不存在这些问题。动物之间的斗争是为了食物、住处和性伴侣。但是,人类却有成千万的人为问题,人类的行为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增加问题或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人类不愿意承认这个缺点,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人类的态度,就只会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身。如果每一个人都肯承担起部份的责任,这个世界将是和平与幸福的。
  自我囚禁
  人类真的能宣称他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吗?
  当我们考虑到人类的自由时,我们很难肯定人类是否有自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人类受困于种种内在或外缘的因素;他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律法,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民族或家族的传统,和特定的宗教原则。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有不满足于生活的倾向;而社会却希望他能调整自己,适应目前的生活方式。人类受制于宇宙的自然定律,因为他也属于这其中的一部份。人类受制于区域性或气候性,他不但要注意心理或生理的因素,还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情绪。换句话说,他无法自由的去思考,因为新的思考所表现的是抵触或推翻旧有的思想和信心。同时,有些人相信,人类应该根据「神」的旨意去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做。
  考虑到以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人类真的能宣称他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吗?」为什么人类要牢牢的系缚自己的双手?这是因为人类有太多的不良因素存在,而这些因素会对一切众生造成伤害和危险。数千年来,所有的宗教都想驯服人类的态度,并教导人类不伤害一切生命的生活。但是,很不幸的,人类还是不可信赖,人类仍然沉缅于内心的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并非外力的牵引、介入或影响,而是人类自己造就的。如果说,这些邪恶的力量是人为的,人类就有责任透过自己的努力,来了解它的危险性,并清楚这些不良的因素。可是,人类继续他的残酷、狡猾、暴戾、邪恶、多疑、狂妄和充满伤害的行为。如果,像这样的人能完全不受限制,而按照自己自由意识去生活的话,那么,他们行为所造成的危险性,比凶残的动物还要来得可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贤德更加重要了,宗教指导人类如何过幸福的生活和面对和平与死亡。
  另一种造成宗教和精神进展的障碍是民族的自大性。佛陀教导弟子不要炫耀自己尊贵的种姓,而应降低自己的阶级来和下层的群众打成一片。所有的宗教人士,不应该以过去他们自身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歧视其他的宗教弟兄;他们必须以平等心待人,尤其是在宗教圈子里。但是,很不幸的是,不同的宗教都以各自的虚荣感来弘扬自己的宗教。
  当帮助他人或与他人一起工作时,不应该以自己的传统而骚扰他人的感受。要顺从一切宗教的原则,以宗教道德协调一切传统的风俗习尚。
  民族自大是宗教和精神进展的障碍。有一回,佛陀以海水为比喻,说明了这件事。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抛开他的民族自大感;这有如河水,虽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名称;但是,都同样汇流到大海而成为海洋。同样的,不同背景的民族或来自不同社群的种族,我们不需要理会他们的差别,只需要知道他们是人类就够了。
  自我保护
  保护自己就是在保护他人;保护了他人,也就是保护了自己。
  在一次开示会,佛陀对僧众讲述了以下的故事:
  「有一回,两位杂耍艺人在市集表演撑杆杂技。师傅对徒弟说:『站在我的肩膀,爬到竹竿顶端。』当徒弟爬去后,师傅又对徒弟说:『现在你要好好的保护我,我也会保护你,我们需要彼此保护,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表演,我们才会有好的收入,你也能够从竹竿平平安安的下来。』但是,徒弟对师傅说:『不!师傅!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也保护好我自己,只有自我保护、自我警惕,我们才能安全的表演我们的节目。』」
  「这时最确的方法」佛陀接着说道:「就如徒弟所说的:『我要保护好自己』,在这种专注的基础修持;『我要保护好他人』,在这种专注的基础修持。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保护他人也就是保护自己。」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保护自己,又能保护他人呢?只要经常和反覆的修持禅定和观想就能做到。」
  「一人要如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呢?以耐心和宽容过非暴戾和无害的慈悲生活,就能做到。」《杂阿含经.四念处经》No.19「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这两句话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开的。
  如今,当人们大力的强调社会服务时,只倾向于保护他人;这是片面的引用佛典,曲解佛陀的本意。别忘记,在故事中佛陀赞扬那个徒弟,假如一个人想要保护他人,首先他需要保护自己。试想,如果自己陷身于泥沼中,是否有能力帮助别人脱离泥沼呢?在这种前提下,保护自己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它是一种自我控制,和发展自我道德和精神领域的行为。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这句话是多么的简单和实际,不需要多做诠释。很明显的,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就能保护自己周围的环境;尤其当传染病肆虐的时候。
  如果我们慎重和注意于我们的行动,就能避免他人因我们的疏忽而受到伤害。小心开车、不喝酒、制约自己暴戾的倾向;这样一来,我们不但保护了自己也同时保护了他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自我保护的道德层次是什么?道德性的自我保护,将安全的保护他人和社会,免于我们个人不受制约的感情冲动或自私的行为所伤害。假如,我们允许三种恶根──贪、瞋、痴存在于我们内心,这三种恶根无边无际的扩散;有如丛林中的蔓草,窒息了周围植物,令它们不能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降伏这三种恶根;那么,我们周围的人或众生,将因此而获得安全;免于我们的鲁莽、占有欲和权力欲的伤害;免于我们无节制的贪婪和情欲的伤害;免于嫉妒和猜疑的伤害;免于我们的破坏性、分裂性和杀伤性所伤害。他们将会更安全。这些突发性的情绪,导致不协调和争执;使我们周围的生命都无法忍受。我们对别人的贪、瞋,不仅仅是贪和瞋这么简单;贪和瞋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所带来的业报无法估计。假如我们只想到贪取、把持或占有;这时,我们也唤醒了强加在他人身的所有不良本能。我们的行为可能是周围环境的榜样,我们的孩子或同事可能学习我们;我们的行为诱导他人追求与我们相同的贪婪和欲望;我们的行为也可能激发他人的愤怒和争议,从而想挫败或打击我们。当我们充满色欲时,同事会点燃别人邪淫之火。当我们瞋恚心重时,会造就他人的报复心。我们也可能联合他人,或煽动、或鼓励他们一起产生瞋恚心或某些暴戾的行为。的确,贪和瞋就好像传染病一样;假如我们能保护好自己免于受到恶根的传染所影响;那么,我们在某种程度「保护了他人」。
  自我拯救
  没有别人能拯救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只有自我拯救才能解决问题;寻求外在的拯救者,解决不了问题。
  当佛陀即将入灭时,弟子们从四方八面涌来,他们围绕在佛陀身边,为即将失去伟大的导师而感到悲伤。唯有阿塔达尊者(Attadatta)毅然离开愁云密布的僧众,独自去修行禅定。僧众对他那种不关怀佛陀的行为表示不满。当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召见了阿塔达尊者。阿塔达尊者说:「世尊!您即将入灭,我认为回报您最好的方法是在您入灭前,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听了很高兴,于是对僧众开示道:
  「利益他人的事虽然重大,可是不要忘记自己进展。懂得关心自己进展的人,才能专注于一切利益的行为。」《法句经》V.166
  这个故事表明了佛教徒一个重要的问题;意味着一个人要不断的警惕自己,使自己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解脱」需要的是个人的努力,而不是祈求外在的力量,或某个「代理」的帮助。
  有些人不了解佛教,认为这种观念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只为个人脱离苦难、获得自由而努力。他们的批评一点也不对。佛陀清楚的说过:「一个人应该在为众生精神或物质的幸福而工作的同时,精进的追求个人达到涅槃的目的。」无私无我的奉献和服务,就是佛教徒的最高精神境界。
  有些人不禁要问:「对身心健全的人来说,他们受足够的因缘去驾驭他们的心识,从而证悟涅槃,这也许是确的。但是,那些心智残障、生理残障、或物质匮乏的人,怎么办?他们又如何自我拯救?他们难道不需要依据那些外来的力量,『神』或其他的援助吗?」
  这问题的答案是:佛教徒不相信最后的解脱必须在这一世完成。解脱的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过多生多世的磨练。一个人必须以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靠自己的力量自我解脱。因此,那些身、心有障碍或物质匮乏的人,也一样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管他的力量多小,精进、努力就是唯一达到涅槃的过程。
  当修行的轮子在转动时,一个人慢慢的自我训练,靠自己的力量改善一切。一颗微小的种子,有一天也会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大树。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种困难的过程中,耐心是必要的因素。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做父母的经常都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抱负来教导孩子;然而,孩子长大后,却拒绝了父母为他们安排的一切,他们要发展他们自己的一套。
  在佛教里,相信一个人能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到最后,个人的意识创造了他自己的业力,并为他个人的行为负责。无论是人类或天人,都不能协助或控制他人的解脱;解脱要靠自己。
  这不是意味着佛教是自私的。佛教徒以自己的努力去证悟涅槃,他持守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那些能导致感官失控的酒。当一个人能有效的控制自己,他就能自动的为他人提供幸福。这种所谓的「自私」,何尝对人没有好处呢?
  就生态层次而言,有人要问:「那些低等动物,如何自我拯救呢?当然,在无助的情况下,一些外在的慈悲力,将那些不幸的低等动物,从困难中拯救出来。回答这一问题的同时,我们要对「进化论」有一定的了解。「进化论」清楚的说明,生命的原始形态,是水中浮游的单细胞;经过数亿年的发展,这些基本的生命形态演进成更复杂和具有智慧的生命。这些有智慧的生命形态,能够组织、能够独立思考,并拥有将事物概念化的能力等等。
  佛陀所说的自我拯救,是针对较高层次的生命形态而言。在早期的生命中,心识和业力是潜伏的;当经过无数次的轮回转世,才提升到能够独立思考的生命形态;成为更有理性,而不是本能了。在这个阶段,众生觉察到毫无意义,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和他那如影随形的痛苦和烦恼。然而,众生都拥有了断生死的能力,他们运用较高层次的智慧,获得觉悟和涅槃,寻求永恒的幸福。以这种高层次的智能而言,每个人都有能力自我改善和自我发展。
  我们知道,人类的才智水平和理性力量都不相同。有些人天生就是天才,而有些人智障。但是,人类还是拥有某种程度的能力去分辨、选择和取舍。如果,我们把这种生存的现象。延伸到动物界中;我们就能分辨高等与低等动物。但是,动物一样有分辨、选择和取舍的能力,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因此,一切低等动物也同样具备开创善业的能力;虽然在范围受了一定的限制。分辨、选择和取舍,精进和努力,慢慢的积累善业;所有低等的动物都能提升他们再生的境界和智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佛陀在他多生多世的本生故事里告诉我们,在佛陀证悟前的许多过去生中,他不仅是个普通人,有时还是动物呢。
  在佛陀的某一个前世,他与母亲一同乘船出海,遇到风浪船翻了,所有的人都掉进大海中。他不愿自己的安全,背负起自己的母亲,在大海中浮游;他不知道怎样才能获救,哪一个方面才是确的。就在这时候,他的勇敢和诚意,感动了天神;天神为他指引了确的方向,并暗中保护他;他和他的母亲因此而获救。
  后来,他觉悟到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拯救众生,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下定决心,永不停息,一直到获得最后的证悟为止。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一件事,佛教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天神的庇佑。天神因为积累了很大的功德,他们有能力帮助众生;不过,这种帮助仅限于物质或生理,而不是精神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不幸的事发生、受到打击、生病、害怕和需要安慰时,都可以祈求「神」的庇佑。
  当我们祈求「神」庇佑时,我们仍然与物质世界牢牢的系缚在一起。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有「生」就有生理的欲望,也就受到物质条件的局限。在某些范围内,满足这些希望是无可厚非的。佛陀提倡中道的生活,他教导我们不应该沉迷于奢侈的物质生活,也不应该排斥基本生活的需要。
  但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接受「生」的因缘条件,努力追随「八道」开发我们的精神领域,并了解执着于物质的世界,会产生痛苦和烦恼。
  当我们经历无数生死而开发我们的智慧后,我们对感官、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少。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靠的是自己,就连天神也帮不了我们。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物质的满足。
  佛教徒了解时间一切本来无常的事实,不执着于物质,不执着于世间所有。因此,将自己的所有无私的奉献和布施。这是佛教徒对他人或社会福利的一种贡献。
  当佛陀证悟后,他毫无保留于他的智慧,他花了四十五年的时间,传授他的智慧,不仅传授给人类,也传授给天人。这是佛教不自私的例子,佛教关心一切众生的利益。
  有人说,佛陀不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虔诚信徒。的确,在佛教历史中,并没有记载以神通治病或令死人复活的案例。佛陀仅以他的大悲心和智慧度化众生。
  有一回,一名叫做齐撒.乔达弥(sa Gotam)的妇女,恳求佛陀令他死去的孩子复活。
  佛陀知道在她的悲恸的打击下,精神受到很大的伤害,无法理智的说服她。佛陀要那名妇女到一家没有死过人的家庭,要一把芥子。每个人都愿意送给那名妇女芥子,可是每个家庭都曾经死过人。妇女这时觉悟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有生必定有死。她回到佛陀那里,感谢佛陀对她开示有关死亡的真意义。
  这里要指出的重点是,佛陀关心那名妇女,并协助她了解生命的本质,更甚于令她得到暂时的慰藉或开解。就算把孩子救活,孩子长大后,将来还是一样要面对死亡。
  那名妇女的体验,不但令他理解了死亡的真相,也理解到「执着」是一切烦恼之因。
  一但「执着」消失后,一切烦恼也跟着消失了。
  佛教不排除可以藉外在力量(天神)的帮助而获得短暂的快乐。但是,到了放弃世间一切因缘和执着,突破生死轮回,寻求自我解脱时,唯有靠自己的努力精进、专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佛教给人很大的尊严,它是唯一主张人类有潜在的力量来获得自我拯救的宗教。在人类发展精神领域的最后阶段,不必透过各种牺牲祭祀、祷告、祈求于外在的力量或「代理」来获得祂们的恩惠或施舍。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信仰-信心与奉献
  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
  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塞的毒药;有神论的信仰是不可知的。知识破坏了信仰,而信仰则破坏了它本身;因为,这种信仰建立在不可知面,导致对信仰无法产生信心。只有当对宗教有真的理解时,才会生起信心。
  宗教信仰是无知和盲目的?法国的哲学家伏泰尔说:
  「信仰是去相信一些你理性里认为不真实的东西,如果你的理性承认了它,就无所谓盲目不盲目了。」
  信仰和信心完全不同。信心不是心灵那种不可知的接受(信仰);信心是一种可知的、确定的和期待的;是由每个人的理解和每个人的经验证实。信心,好比是一个熟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生,在课室内聆听老师讲解牛顿的万有引力;他不会相信老师所教。相反的,他保留自己的判断,一直到他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对佛教徒来说,信心来自理性、知识和经验。当理性、知识和经验获得开展后,信心不再是盲从的信仰;信心变成一种心灵的动力。
  在《佛陀的教诲》一书中,作者 W.腊忽拉说:
  2「问题在于没有觉察到信念的产生──觉察到这世间的每一种思维。当你发现时,信念的问题就消失了。当我告诉你,我紧握住的手掌中藏有珍宝;信念的问题就产生了,因为你并没有亲眼看见。如果,我一开始就让你看到我掌中的珍宝,那么信念的问题就不会产生。因此,佛教的经典中说:『相信那位曾经看见掌中珍宝(圣果)的人』。」
  祈祷的意义
  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祷方式去讨好它。
  人类不是失败的动物,只有失败的动物才会乞求牠的需要和等待施舍。佛教认为人有潜力成为自己与宇宙的主人。人类是因为无明而蒙蔽了自己的潜能。因此,佛陀告诉我们,人是有潜能的,人必须提升自我的精神层次,并尝试了解自我的能力,同时去开展它。
  佛法给予人类充分的责任感和尊严,使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佛教说,没有一个「最高」的存在,裁判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是因为你和我的需要而创造的;并不是为其他不可知的存在者的需求而创造。
  记住!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祷等方式去讨好它;自然不会因为你的献媚而特别眷顾你。佛教的祈祷,是以冥想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气质;祈祷是在冥想中重新调整人类的习性,使一个人的习性变得更好、更高尚。以这种改变激发内在的本能,去究竟身、语、意三方面的净化。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冥想,我们知道「我们会成为我们所想像的」。当我们在祈祷时,我们的内心会体验到某种慰藉,这是一种心理的功效,来自虔诚和信仰。诵读经文及诗偈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为了开展这种虔诚和信仰,宗教名词和修行术语的产生是很重要的。
  佛陀清楚的表示过,涅槃的真快乐,不是通过背诵经典、苦行、祈祷、忏悔、歌颂、符咒、誓愿等等途径就能得到的。
  有一回,佛陀讲述了一则有关祈祷的故事:有一个人想渡河,他坐下来祈祷,希望能到对岸去;可是他的要求落空了。要渡河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桥梁,或制造木筏或小船,再不然游泳过去;这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样的,要渡过生死轮回的河流,单靠祈祷是不够的;他必须精进、努力于实践道德化的宗教生活,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欲,净化自己的心识,消除心中不净的烦恼,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涅槃。只靠祈祷是不行的。
  假如祈祷是必然的,那么应该将它转向强化内心,而不是祈求。下面有一首诗,告诉我们祈祷的真意义。然而,对佛教徒而言,祈祷只是通过冥想,开发内心的力量而已。
  我不以祈祷躲避危险,
  但是,我不畏惧它的出现。
  我不祈求缓和我的痛苦,
  但是,我以心灵之力战胜它。
  我不在焦虑、恐惧中祈求得救,
  但是,我以忍耐赢取我的自由。
  禅定
  禅定是陶冶心智、训练和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
  佛教徒以修学禅定代替祈祷,从而发展心灵力量、陶冶心性。没有一个人能不透过禅定而发展心识,进而获得解脱。一个人如果无法净化自己的心识,有了再大的功德,也无法完成终极的目──涅槃。自然的,「心」很容易引起幻觉和犯罪的倾向;「心」引导「人」去做感官的奴隶。如果,「心」没有接受适当的训练,幻觉和波动的情绪将误导人们。当一个人知道如何修学禅定时,就能在他的感官起误导作用时,控制他自己的「心」。今天,大多数人所面对的烦恼和错误的观念,就是因为我们有一颗未经训练和不文明的「心」。禅定能有效的治疗许多生理和心理的疾病;很多医学权威和着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当心理受到挫折,忧郁、悲伤、焦虑、紧张和畏惧所干扰时,都是造成疾病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肠胃溃疡、胃病、精神病和各种的心理疾病等。同时,其他存在的疾病,也会因为这些心理因素而导致加重或恶化。
  当意识到「我」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忧郁、太多的悲伤和太紧张时;这些烦恼就在身体中展开,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肠胃溃疡、胃病、精神病和各种心理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心理与情绪不协调所产生的。在儿童疾病中,龋齿和眼疾,通常与心情不安有相互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一天中,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禅定的锻鍊,就能避免很多种因身心失调而产生的疾病。很多人不相信或因为懒惰而不修学禅定,是因为对禅定缺乏了解,而有些人却认为禅定太浪费时间了。我们必须知道,在这世界,所有在精神领域有成就,能达到生命至高点的人,都是从禅定中锻鍊而来的。
  他们今天被千万人所崇敬,因为他们以卓越的智慧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而这些智慧就是从禅定中得到的。
  禅定并不是强迫自己「咬紧牙关,握紧拳头」的学习,而是放松自己,使自己充满愉悦和灵感;只要有一点强迫性的存在,就不是在修学禅定。我们不去修学禅定,反而去做那些歪悖真性的事;执着于「我」,执着于感官的欲乐,不肯放松自己和放下自我。如果这样的话,禅定将变成野心家的游戏了。为了想达到个人的欲望而自我膨胀。禅定如同爱,是一种自发性的经验,不需要强迫也不需要激烈的努力就能获得。
  因此,佛教的禅定并没有其他目的,而是把「心」带给现实的生活,进入充满觉醒的意识状态;以觉醒的意识状态来清除业习和传统带来的障碍。
  佛陀的觉悟是透过他自己努力精进于心灵的发展,并没有得到「神」的帮助;他从禅定中获得智慧。要想拥有健全的身心和愉快的生活,就必须修学禅定。
  现代生活的本质:
  今天,我们的生活非常忙碌,人们不辛勤的工作,就无法生存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在每一个生活领域里,都有人想尽办法,无休无止的去打击另外一个人。「心」是生命的核心,如果「心」中没有和平与安宁,整个生命将会崩溃。人们很自然的以感官的乐趣来克制他们的忧虑,他们喝酒、赌博、唱歌、跳舞,把所有的时间幻想于他们在享受并获得心情的愉快;这样一来,就成为感官欲乐的奴隶了,我们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真放松的办法是:控制心识来冷静我们的感官。如果,我们能控制心识,就能控制一切。当「心」完全被控制和净化后,就能消除精神的困扰,就能看到别人用肉眼看不到的许多事物。到最后,我们将获得解脱和找到和平与幸福。
  修学禅定要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努力和耐心,不能企望马收效。我们应该知道,一名医生、律师、数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或科学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获得成就的。禅定也一样,修行者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控制那不可捉摸的「心」,然后才能获得平静。修学禅定如逆水行舟,一个人不能因为得不到眼前的收获而失去耐心。禅定的修学者必须培养他的道德。在适当的场所修行也很重要。修行者必须为自己订下目,那颗跳跃的「心」不容易捕捉,所订下的目必须远离贪、瞋、痴这三种劣根性。
  当我们开始修学禅定时,我们的「心」从旧有的或传统的思考方式,转变为新的、无障碍和不寻常的思考方式。在修禅时,我们以整颗「心」在呼吸;我们吸进宇宙能源,呼出慈悲喜舍。净化了整个胸怀,生起克服欲念和种种不善的智慧;以智慧克服了知识障碍、知识限制和抽象性的概念。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我们的身体,如:吃饭、穿衣服、洗澡、洗手、洗脸、化妆等等。可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却很少把时间花在我们的「心」。
  有些人以佛像为集中精神的目,有些人关注在出入息方面;无论用什么方法,他肯定会发现禅定能令他获得轻松和宁静。禅定对其他方面的帮助也很多,如:身体健康、心理愉快。禅定在必要时,也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心念。
  人类能以谢绝恶行这种简单的方式为社会做出高度的贡献。通过禅定开展的文明心念,对服务他人是最有效的。禅定并不浪费时间,禅行者的精进心解决了很多困扰,同时也对启发他人有很大的帮助。纵使生活在烦恼多多的现代社会,禅定也有助于人获得宁静的生活。在这人口密集,充满烦恼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无法企望到树林、山野去过那种远离尘嚣的生活──象牙塔的生活,禅定不是逃避主义,它不一定要求要隐藏自己才能获得宁静;禅定讲求的是通过训练心识去面对、去了解、去战胜尘俗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习调整自己,来承受在这世界过禅定生活的种种障碍。
  有些人修禅是为了满足物质欲望,利用禅定获得工作或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不了解禅定的意义,禅定不是为了增长,而是为了减少欲望;物欲的动机不适合于当的禅定。禅定的目的是超越世间的,追求那些非金钱能够买到的,或他人能提供的精神领域。在修禅时受到他人骚扰,要以绅士的风度,冷静的面对他。透过修禅你将学会如何放松自己和使自己的内心安宁;你将获得宁静和愉快的内在。在修禅时,你会否定某些思想和感觉,如:嫉妒、瞋恚、傲慢、和羡慕等等;从而学到如何控制自己的心识。
  如果你修学禅定;你将学会如何在迷失方向的十字路口,做出适当的决定。如果你修学禅定,你将会发展自己的涵养,涵养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佛教徒修学禅定的目的,是从心中涤除所有的污秽,从而达到终极的目──涅槃。
  今天,禅定已被人们滥用,他们想即刻获得成就;有如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一样。在佛教和其他东方文化一致认为耐心是修学禅定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按步就班的控制我们自己的心识,我们不应该要求不通过常训练,就想达到最高的境界;我们理解到某些人对禅定抱着错误的观念。禅定是以一种温驯的方式来克服我们心灵的烦恼。如果修禅是为了炫耀我们的成就,就是在滥用禅定。修学禅定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清楚的了解禅定必须在有经验老师的指点下,才能在道有所发展。总的来说,我们修学禅定,不能渴求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益。
  诵经
  诵念佛陀以巴利语讲述的经典,能获得祝福和保护。
  诵念巴利文经典是一种普遍的佛教仪式,特别是奉行以巴利文为主的座部佛教国家。很多重要的经典,是由佛陀的座弟子结集的。这些原始经典,原本抄写在呗叶,后来编汇成巴利语诵念的《护持经》。这些经文选自《经藏》中的《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阿含经》和《小部阿含经》。
  佛教徒以巴利语诵念《护持经》。诵念《护持经》能保护信徒们不受邪灵、灾难、病魔、星宿的影响和获得信心。诵经的声浪,能使得周围环境安祥、宁静。诵经的节奏也很重要,出家人以不同的节奏在不同的场合下,协调的诵念不同的经典。早期的人类已经发现到某些音调和节奏能令听者在心灵产生宁静与安祥。还有,声调也能和护法神感应;声调同时也对那些低等众生,如:蛇类等、精灵道、鬼道、产生一种好的影响。因此,协调的音调和确的节奏是诵念巴利文经典的重要组成部份。
  有节奏的诵经不仅是佛教的仪式,同时也是所有宗教推行的仪式。我们可以从回教徒诵念《可兰经》和兴都教徒梵文诵经仪式中发现这一点。基督教和它的各别教派,如:天主教、东教,也都采取了各种优美的诵经方式为主要的宗教仪式。
  诵经能生起三种巨大和强烈的力量,这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力量。佛教徒信奉三宝,三宝能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祝福。
  一、佛宝:
  佛陀从觉悟中发展的心灵力量和圆满智慧的德行,再把这些神圣的经验传授给我们。虽然这位伟大的导师已经不在了,可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教诲,仍然在利益众生。
  同样的,发现电力的人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今天还在继续的享用的电力与光明,这是发明家智慧的结晶。发现原子能的科学家已经不在了,他的发明却与我们同在。
  同样的,我们可以从佛陀的觉悟和教诲,汲取灵感。当你怀念他、尊敬他时,就会对他产生信心。当你诵念或聆听他所传下来的经典,也就会获得他的祝福。
  二、法宝:
  这是被佛陀所发现的真理,让所有的信徒都能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维持宁静与快乐。从你的慈悲心、虔诚和理解方面的发展,佛法的力量会帮助你获得更大的自信和心灵的力量。这种心灵的力量产生很大的保护作用。当一切众生知道你奉行佛法时,就会尊重你。法宝能保护你不受邪恶力量的侵害。不了解佛法的人,无法过道的生活;经常受到邪恶力量的诱惑,从事一些没有利益的活动。这么一来,他们的无明导致他们更加的恐惧和猜疑。如果人们能够确的理解佛法,在佛法建立起信心,就不会花大笔金钱从事那些没有意义的事。佛法是自然法,是自然的现象,也是宇宙法。理解自然的力量,就能通过佛法来保护自己。如果,我们获得圆满的智慧和宁静时,一切外缘因素就不会影响我们的心识和造成恐惧了。
  三、僧宝:
  这是指神圣的僧人,放弃世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发展。他们是佛陀的弟子,修持大德行,准备证悟圣果或阿罗汉果。我们尊敬僧团,因为他们是佛法的园丁,是联系佛法和人们之间的桥梁,维护佛法和推荐佛法;二千五百年来,他们将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僧团的义务就是引导人类过着道和神圣的生活。僧团通过诵念佛经,将佛陀的教诲重新展现给我们。
  诵经开始于佛陀时代。后来在某些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发展为全日诵经或连续数日的诵经仪式。信徒虔诚的聆听或参与诵经仪式。在某些情况下,佛陀及他的弟子们,为那些受天灾、人祸、瘟疫、飢荒的人诵经祝福,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有一回,一个小孩子受到邪灵的侵犯,佛陀吩咐弟子们诵念经文,保护孩子免受邪灵的侵犯。
  透过诵念来祝福非常有效。当然,在某些时候,恶业的力量太大时,诵经还是无效的。有些轻微的恶业,可以通过出家人诵经而加以克服;因为出家人拥有大慈悲心和道德修持。诵经只能暂时压制恶化,并不能消除恶业。
  焦虑和疲劳的信徒,曾经透过诵经或聆听,获得宁静和松懈。这种经验和从音乐所获得的不同;音乐会导致精神紧张。同时,音乐无法提供心灵的奉献和信心。
  二千五百年来,佛教徒都体验到透过诵经能获得利益。我们必须尝试去了解,为何佛陀入灭了这么久,诵念他所讲述的佛法,仍然有这么广大的祝福功效。经典中曾经提到:佛陀在他的过去世,发愿圆成佛道时,坚持不说妄语。佛陀不说妄语,他温柔的语言、柔美的声音,从来不造成伤害。佛陀以他那大慈悲心,所阐述的真理,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然而,信徒必须了解,如果缺乏虔诚,单凭佛陀所阐述的真理,是不足以为他们祝福的。
  很多信徒的疾病或精神的障碍,透过诵念佛经所产生的奇异力量,而获得痊愈。因此对佛教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和信仰。
  偶像崇拜
  佛教徒不崇拜偶像;佛教徒是理想的崇拜者。
  习惯,佛教徒都供奉佛陀的塑像或画像来表示对佛陀的崇敬;但是,佛教徒并不是偶像崇拜者。偶像崇拜,一般指人们以各式各样,不知名的男女神祇的塑像或画像,做为祷告的对象。祷告的人要求神祇指引和保护他们,他们祈求这些被供奉的神祇赐予他们健康、财富和各种需要;他们也要求神祇为他们赎罪。
  礼拜偶像的意义与崇拜神祇偶像不同。佛教徒尊敬佛陀,礼拜佛像是为了纪念这位世界最伟大、最有智慧、最仁慈、最高贵,曾经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位伟人曾经生活在这世间,他是一位历史人物,曾经为人类无私的奉献一切。礼拜佛像是为了对佛陀表示尊敬、瞻仰和怀念佛陀,而不是对木雕、石刻或金属塑造的偶像进行膜拜。
  佛陀的塑像或画像,有助于人们记忆佛陀,追思佛陀那伟大的人格和他对文明世界数千万人,一代又一代的影响。佛教徒把佛像当作一种象征,专注的观想佛像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安详。当佛教徒在观想佛像时,他们放下困扰他们的杂念,进入专一、平静、虔诚、宁静和安定的状况。佛像能激发人们生起追思佛陀功绩的信念,并热忱的追随佛陀的典范和他的教诲。在虔诚佛教徒心中,他们在感觉,佛陀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他们眼前。这种心念,使他们生起礼拜佛像的动机,礼拜佛像也就变得有意义了。佛像的庄严肃穆,影响和激发人类追随佛陀道的思想和确的行为。
  一个有悟性的佛教徒,决不会向佛像祈求恩赐或赎罪。一个有理性的佛教徒,懂得控制自己的心识,遵从佛陀的教诲,弃除世俗的烦恼,寻求解脱之道。
  那些批评佛教徒崇拜偶像的人,是误解了佛教徒的行为。假使一个人可以保留他去世父母的肖像做为纪念,假使人们可以保留那些大英雄、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的肖像或塑像;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佛教徒不能保留他们所尊敬的导师的肖像或塑像来作为纪念。
  假使有人创作一些诗歌来歌颂他的老师,这有什么错呢?假使有人把花环放置在所爱的人的坟墓表示思念,这又有什么错呢?假使佛教徒供养鲜花和香给所敬爱的导师──一位奉献生命,协助人类脱离苦难的人,这又错在那里呢?相反的,人类却为战争英雄塑造雕像──他们是真的谋杀者,要对成千万人民的死负责。为了权力,这些征服者,不惜以瞋恚、贪婪、残酷去谋杀。他们侵略弱国,夺取他人的国土和财产,造成数不尽的痛苦和莫大的破坏;这种人竟然成为民族英雄,为了纪念他们的行径,人们为他们塑像、修坟和献花。难道说,佛教徒尊敬那位为世间牺牲一切,指导他们如何获得解脱的导师,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吗?
  形象是一种潜在的语言。因此,大觉悟者的形象经常可以在虔诚的信徒心中完美的创造出来。形象能深入我们的意识,能够对冲动起制约作用。追思佛陀,使我们产生愉悦、鼓舞的心情,使我们从不安、紧张和挫折中解放出来。这样一来,礼拜佛像不是一种祈祷仪式而是一种禅定修行了。因此,佛教徒不是在崇拜偶像而是在崇拜理想。佛教徒也因此发现一种鲜明的力量,引导他们去建造自己生命的神龛。他们净化了他们自己的心,一直到把神圣的形像牢固的镶嵌在他们心灵的最深处。佛教徒尊敬伟人,以图像来代表他们,佛教徒想从他们伟大的人格中获得启示,并把他们当作楷模。佛教徒不把佛像当作是木头、金属制造而没有生命的偶像,佛像是代表因缘法和净化身、语、意三行的生命动力。
  佛像是佛陀伟大人格的象征。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优美的艺术语言来重现佛陀高尚的人格,以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这是自然不过的事,为什么还是有人看低这些代表崇高导师的图像,真是令人费解。
  肃穆和清晰的佛像,已经被当作是理想美的象征,佛像是亚洲文化最珍贵的共同财产。如果没有佛像,我们到哪里去找肃穆、清晰、散发热力和心灵高度发展的人格呢?亚洲如果没有佛像,无论它多么高度的发展,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已。
  佛像不止受到亚洲人和佛教徒所欣赏。法国小说家,诺贝尔奖得主 A.法拉西,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一八九○年五月一日,我有机会参观巴黎博物馆,那里竖立了很多肃穆而清晰的亚洲佛像,当我的双眼和这些佛像接触时,感受到他在向受难的人类展开智慧和慈悲的双手,如果世界真的有神来过,我觉得就是他,我真想跪下来,如同向帝祷告般的向他倾诉。
  有一回,一位将军送了一尊佛像给当时英国的首相邱吉尔,并对邱吉尔说:「如果你心中受到骚扰和困窘时,只要注视这尊佛像,你就会获得舒展。」为什么佛像所传达的信息,会被知识份子接受到呢?或许是从佛像中看到那肃穆和清晰的一面吧!
  人们不仅用线条和色彩勾画出对佛陀卓越教义的信念,同时也以金属、石头等素材来从事伟大的艺术创作。斯里兰卡阿巴耶精舍的佛像、印度沙拉的佛像、印度婆罗佛屠的佛像,这些佛像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慈爱的光辉,双手展现了无畏、善良和祝福。他们经历了漫长的道路,见证了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好像在呼吁人类前来瞻仰它们,同时也探索那伟大的真理。不管佛法到何处,佛像也跟到何处;佛像不仅是膜拜的对象,也是禅定和尊敬的对象。德国哲学家凯瑟琳说:
  「世界没有比佛像更珍贵的东西;佛像是肉眼可以看见的世界中一个绝对完美的精神领域的实现。」
  生命是多么的美好,心地是多么的纯净和善良,心识是多么的深邃和充满悟性,本性是多么的大公无私──如此完美的生命,如此慈悲的心,如此宁静的心识,如此协调的本性,实在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荣耀和供奉。佛陀是这世间最完美的人类。
  佛像只是一个象征,不是人类,佛像代表佛陀。所有的人都能证悟佛道,却很少人能够做到。佛道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
  「我每天礼敬,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和未来诸佛。」佛教并不强制佛教徒在修持佛法时,都要礼拜佛像。有些人在没佛像做为目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自己的心识和感官。佛教徒如果想亲近庄严、肃穆的佛陀,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佛陀的教义。修持佛法能够接近佛陀,能够感应到佛陀不朽的慈悲与智慧和不可思议的光辉。只是礼拜佛像,而不遵循佛陀的教诲,是无法找到解脱之道的。
  我们必须尽力的去了解佛陀的精神。佛陀的教义是拯救这纷乱世界的唯一法宝。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科技带来的方便外,到处充满恐惧、焦虑和失望。这世界何以变得如此的困难,我们可以在佛陀的教义中找到答案。
  禁食
  这世界有很多人因为暴饮暴食而导致死亡。
  佛教的禁食,是一种自我抑制的修行方法。佛陀告诫僧众,过午不食。持八关斋戒的在家信徒,一般也在月圆日(农历十五)过午不食。
  某些评论家认为:禁食只是宗教修持在某一时期的风尚。但是,禁食绝对不是一种风尚,而是奠基于道德和对心灵的展望。
  俄国大文豪 L.托尔斯泰说:
  「一个人吃得太多,就无法克制懒惰;一个人贪吃又懒惰的人,绝对不会对欲望有所满足。因此,依照道德规范,有效的自我制约,往往始于战胜饮食,始于禁食。
  如果,要拥有优良的生命,首先需要懂得如何自我制约;而自我制约的第一件事,就是──禁食。
  世界各地的圣哲,都实践于自我制约,通过一套有系统的方法来节制饮食,从而获得更高的心灵发展。印度的修行者也一样为了培训自我制约而禁食,往往获得难以令人相信的高成就。在佛经故事里,有一位修行者,被暴君严刑拷打,手脚都被截断了;可是修行者以平静的心情,忍受这种痛苦,一点也没有怨言,反而祝福暴君。
  这种宗教修行者,已经能透过制约感官而开展心灵的力量。
  素食
  一个人的净化或染污,并不是以他吃什么来判断。
  在《阿玛甘达经》(Amagandha Sutta)中,佛陀这么说道:
  「不吃肉类食物、禁食、裸露身体、不蓄发、蓬头散发、不整洁、全身污垢、拜火、一生都在忏悔、赞颂、奉献、祭祀、举行仪式,这些都不能克服疑难而达到净化。」吃鱼、吃肉,并不会使人变得不净。一个人的不净是由于:固执、欺骗、我慢、自大和其他种种邪恶的意念,通过本身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导致自己不净。佛教戒律中,没有明文规定弟子们不可以吃鱼、吃肉。佛陀告诫弟子们,不要蓄意去杀害生命,也不能要求他人为自己杀害任何生命。但是,总的来说,那些素食的人,更加值得我们赞扬。
  虽然佛陀并没有要求僧众素食;但是,佛陀严格的禁止僧众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食用十种肉类: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肉、虎肉、豹肉、熊肉和狼肉,这些动物能从人身嗅出牠们的味道,从而攻击或伤害人类。
  有一回,佛陀的弟子提婆达多(Deadatta)要求佛陀开示素食的利益时,被佛陀拒绝了。因为,佛教是一个自由的宗教,要不要奉行素食,是个人的自由和方便。这说明,佛陀并不认为素食是一项重要的戒条;对于在家信众,佛陀在他的教义中,也不曾提到非素食不可。
  有一回,吉瓦卡(Jaa omarabhacca)医生,和佛陀辩论这争议性的问题:
  「世尊!我这么听说:『为了出家的乔达摩,动物遭到屠杀,乔达摩知道自己所吃的肉,是专门为他屠宰的。』世尊!他们认为动物遭到屠杀是为了您,您也知道自己所吃的肉类是专门为您屠宰的。这种指责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么您所宣扬的教义,不就被驳斥了吗?」
  「吉瓦卡!他们说:『为了出家的乔达摩,动物遭到屠杀,乔达摩知道自己所吃的肉,是专门为他屠宰的。』吉瓦卡!不要说,我曾经这么宣称过;也不要说,他们是错误的诽难我。吉瓦卡!我说过,当僧人听见、看见或怀疑那肉是为他而杀的,就不应该吃。吉瓦卡!我允许僧众吃肉,假使僧人没有听见、没有看见,也不怀疑那肉是专门为他而杀的,就可以吃。」《吉瓦卡经》
  在某些大乘佛教的国家里,佛教徒是严格的素食者。当我们以宗教的名誉赞扬他们的同时,我们希望他们不要诽难那些不素食者。要知道,在原始的佛教戒律里,并没有要求信徒要素食。我们必须了解,佛教是自由的宗教,佛陀告诫信徒,修持佛法时,不要走极端。
  单靠素食,并不能培养善良的品格;在素食者当中,照样有残酷、不道德的人;在肉食者当中,也一样有仁慈、谦虚和礼貌的人。因此,我们不能说,要达到纯净的宗教修持,就必须素食。
  话说回来,如果有人认为,不吃鱼、不吃肉,就会失去健康,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世有成千万的素食者,他们的健康情况比肉食者还要来得好。
  有些人指责佛教徒吃肉,是因为不了解佛教对食物的概念。一个人为了生存就必须吃。食物为了身体的健康和获得工作的能力。但是,在发达的国家里,越来越多的人,杀害各种生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口舌之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不是为了满足食欲,也不杀生,只是为了身体的需要而吃,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宗教与月亮
  在佛陀的一生中,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月圆日。
  很多人都想知道,月圆与新月对佛教的意义。对佛教徒而言,月圆日(农历十五)的确有其特殊的意义;佛陀就是在月圆日出世的。佛陀的出家也是在月圆那一天。
  佛陀的证悟、初转法轮、入灭,以及在他的一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巧合的发生在月圆日。
  全世界的佛教徒,都非常重视月圆日,他们以持戒、禅定和远离感官欲乐来庆祝这个日子。在这一天,信徒们把精力放在如何开展心灵的力量。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也一样认为月圆日对宗教有某些特别的意义;他们在月圆日禁食和祈祷。
  古代的印度人相信,月亮能控制水,环绕宇宙、支持所有的生命,是地球的水供之神。「圣水」(amrta)是天神的饮料。雨露滋润了植物、植物的液汁促使了动物乳汁的增长,乳汁转化为血液;这些圣水、植物的液汁、动物的乳汁和血液是永恒的水的各种不同形态,而支配水的,就是月亮。
  一般相信,月亮如同其他星体一样,对人类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根据观察,心智失调的人,在月圆之夜情绪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英文里的丧心病狂(Lunatc),就是从月亮(Lunar)演化出来的。有些病患者,在月圆之夜,病情加重。科学家发现,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不仅影响人类和动物,在植物和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如:
  潮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类体内百分之七十是水份。生理学家相信,人体内的流体在月圆日流动的更顺畅;哮喘、支气管炎等某些特殊的疾病,在月圆日病情都会加重。五千多年以前,人类就认识到月亮对农作物的影响。古人对谷类的种植特别有心得,他们相信谷类在月圆日开花,收成将会受到影响。医学家也肯定了某些药物在月圆和新月时,有不同的反应。以种种,证明了月亮对人类的确有影响。
  有见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古圣人建议在月圆日收敛身心、松弛身心;人们最好在月圆日把持好自己的心识,并持守斋戒。在月圆日这一天,人类的头脑特别清醒,所有已将心灵开展到某一程度的人,可以在这一天得到觉悟。相反的,那些没有接受心灵修持的人,在这一天会受到月亮不良的影响。佛陀在长时间的开展和调适他的心灵后,就是在月圆日证悟等觉的。
  月圆日和新月日,在许多佛教国家都被定为公共假期,以鼓励人们从事精神领域的开拓。(斯里兰卡在殖民地时期,才把假日挪到星期日。)有鉴于此,佛教国家认真对待重新恢复月圆日和新月日做为公定假期的动议。不管怎么说,佛教徒应该把月圆日当作一个有意义的宗教节日,进行宗教的锻鍊,集中精神、开展心识,收敛感官以期获得安宁与幸福。月亮对地球和一切生命,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意义的。
  有一位作家说道:
  「我最近刚在一本美国杂志读到一篇文章,提到月球对我们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每个月二十八天的四个阶段。」
  这些研究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和西北大学进行,试验证实,月球的确对人类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其他的生物也一样。
  我们可以确定,这种现象一点也不神秘。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转时的不同阶段,对人体的新陈代谢、静电的流布、血液的酸硷度,有一定的作用。
  有一个重要的试验:把螃蟹、老鼠和植物,安置在一个不受外界气候影响的温室中,给予特定的气压、湿度、光线和温度。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发现一个显着的事实。
  所有的动、植物都在二十八天的生理循环周期里:新月日新陈代谢减缓,月圆日里新陈代谢加快百分之二十。这个发现震憾了整个科学界。
  有一回,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护士告诉医生:「病人在月圆日流的血特别多。」医生和其他怀疑这个概念的人一样,只是一笑置之。但是护士并不气馁,她做了很多详细的记录,清楚的显示月圆日的确比其他的日子更容易失血;因此,不适合动手术。为了证实这一点,医生也开始做记录;他的结果和护士一样。
  当我们了解这些现象时,就会明白为何圣哲或宗教导师要我们在月圆日或新月日放松我们的身心。松懈身心,是一种最有效的宗教修行。那些已将心灵开展到某一程度的佛教徒,可以在月圆日或新月日获得心灵的证悟。
  不诽与不害
  严持于戒律
  饮食之节量
  远处而独居
  勤修增上定
  昰为诸佛教
  《法句经》V.185
  第四篇 人类的生活与社会
  第十一章 生活与文化
  传统.习俗与节目
  只要是不造成伤害、利益群众的传统和习俗,佛教都能接受。
  传统与习俗:
  佛陀说,不要因为是传统或习俗就相信它;然而,佛教并不鼓励抛弃所有的传统和习俗。佛陀说:
  「你必须试验它们,彻底的检验;如果它们合理、有助于我们的幸福;那么,就应该接受和实行这些传统和习俗。」《Kalama Sutta》
  这是从未有过、最自由的宗教宣言。在其他宗教里,对他人的传统和习俗的容忍就非常的罕见了。有些宗教经常劝告皈依者,放弃他们所有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不管是好、或是坏的。佛教在弘法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要求信徒放弃他们原有的传统和习俗;不过,这些传统和习俗要在宗教道德范围内;换句话说,一个人不可以为了顺从自己的传统和习俗,而背弃宗教原则。如果人们倾向于自己的传统和习俗,而这些传统和习俗又没有宗教价值,倘若他们不以宗教名义,一样可以奉行他们原有的传统和习俗;但是,不可以对自己或对他人造成伤害,或伤及无辜的生命。
  典礼与仪轨:
  典礼和仪轨是传统和习俗的一部份。典礼和仪轨美化了宗教,并吸引了群众。典礼和仪轨为某些人提供了心理的帮助。但是,不是所有的修行者都需要靠典礼和仪轨的帮助。在人们心目中,某些仪轨对宗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佛教只重视自我的解脱,并不重视仪轨。依据佛陀的教诲,仪轨化的修持方式,在净化心灵,会造成障碍。
  节日庆典:
  信的佛教徒,不以饮酒作乐、屠杀无辜及可怜的动物来庆祝节日。信的佛教徒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在节日里,他们专心的杜绝一切邪恶的行为;他们以布施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与忧愁。
  很多节日庆典都与宗教拉关系,从而亵渎了宗教的神圣性。对一般人而言,宗教如果没有庆典,就显得沉闷和没有生气。一般,孩子们和年青人都是通过庆典而加入或皈依宗教的;宗教吸引他们的就是庆典。然而,对一个禅定的修行者而言,庆典造成了骚扰。
  当然,还有一些人并不满足于节日庆典的宗教仪式,他们还喜欢有些余兴节目。典礼、仪轨、游行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就是用来满足那些对宗教节目有渴求欲的人;但是,没有人会说这些活动是错误的。这些庆典应该在文明的方式下进行,不可以给他人造成骚扰。
  佛教与女性
  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
  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范围仅限于厨房内;男性不允许女性到寺院进行任何宗教活动,以免亵渎神灵。佛陀时代,女性的地位低微;佛陀给予女性宗教自由时,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猛力的抨击;佛陀成立女僧团,接受女性出家,在那个时代是一种极端的革命行为。然而,佛陀让女性自己证明,她们具备与男性一样的能力,她们也能证得阿罗汉果。每一位女性都必须感谢佛陀;因为,佛陀给予女性自由的宗教生活,并给予她们在人类历史的首度自由。
  佛陀时代,一般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可以在佛陀与魔罗(Mara)的对话中应证:
  「女性以她两根指头大的智慧,是没有希望证悟或圆成圣道的。」毫无疑问的,佛陀不同意这种说法。这时,那位被魔罗攻击的比丘尼说话了:「当一个人心识专注,智慧获得全面发展时,是不是女性又有什么关系呢?」乔撒拉(osala)国王听到王后为他生下一个女孩时,非常失望,他一直想要一名男孩。佛陀安慰这位忧伤的国王:
  「啊!陛下。这一个女孩将来能证明她比男孩更优秀。她有智慧、有德性。是一位受婆婆尊敬的好媳妇。她所教养的孩子,做出伟大的功绩,统治广大的领土。是的,像这样的儿子──一位国家的领导,是属于这位高贵的妇人的。」佛陀并不认为男性是唯一聪明的人类,女性也一样聪明。
  某些宗教声称它们奉行男女平等的政策,但是,在今日,我们只需要观察女性在社会的地位时,就会发现女性并没有被获得尊重,她们的权益被某些力量给剥夺了。
  甚至在所谓文明的西方社会,女性一样要为她们的权益而斗争。佛教并不认为女性是弱者。佛陀在无数的生死轮回中,曾以女相出世;她同样的发展自我的德性和智慧,一直到他证悟等觉的佛果。
  佛教与政治
  佛教关心世间的一切福利,他是最好的政治顾问。
  佛陀出身于帝王家庭,他自然与王公大臣有密切的关系;可是,佛陀从来不用政治力量来弘扬佛教。可是,今天的许多政治家,却把佛陀牵扯到政治里面,以佛教的名义,宣扬自己的政纲;他们把佛陀渲染成共产主义者、资本主义者、帝国主义者;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损坏了佛陀的形象。要清楚的是,佛陀是一位超越世间一切的觉者,佛陀从来没有不让其他宗教并存的观念,佛陀也从来没有抱怨过那些不奉行他的教义的人。
  使人非常关心一个敏感的问题,就是佛教与政治的关系。佛教是一个德行兼备、纯净和值得信任的宗教;而政治讲求的是权力。在历史,宗教经常被政治利用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如:发动战争、征服、残杀、暴行、造反、摧毁文明和艺术。
  当宗教一被政治家利用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时,就失去了宗教的神圣性。
  根据佛法,佛教是不介入或参与任何政治活动的。当发现社会问题时,也只能透过向政治家建议,如何改善和处理问题。佛教关心社会的发展,关心人性的发展,以及如何提升人民的福利、安全和保障。
  佛教希望能够透过建议,让政治家制定能保护人民,让人民幸福、繁荣的政策。当人民陷入贪、瞋、痴等种种恶行时,没有任何一种政治理想能成功的实现。如果政策本身就出了问题,那就更不能渴求人民能为它做些什么了。善业和恶业的果报,是导致幸福与否的真因素;真的幸福是建立在对「苦」、「无常」和「无我」的真理解条件。对佛教徒而言,生死轮回是无法获得真的幸福,就算是重生于大梵天也一样。
  一个好的政治体系,确保了人民基本权益,平衡、慎重的行使职权,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生活;有了这样的政治体系,人民就不会背弃它,另谋理想的政治体系了。人们无法在任何政治体系下获得真的自由;要获得自由,必须发展内观,致力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无明的枷锁。要获得自由,除了要制约身与语的欲望外,还要锻鍊自己的心识,开发自己心灵的力量,以期达到最高的目──证悟。
  我们意识到宗教和政治划分界限的益处;政治所带来的和平和幸福是有所限制的。
  佛陀的教诲和当前的政治意识有密切的关系;首先,佛陀在阿伯拉罕之前,就已经声明一切人类都平等,种姓和阶级制度是社会蓄意建立的障碍。对佛陀而言,唯一将人类分类的是他们的道德素质。其次,佛陀鼓励人类以互助的精神参与社会活动;这种精神被现代政治家推广和发扬。再次,佛陀不指定继承人,所有的僧众都必须以法和戒为师;直到今天,所有的出家人,都必须遵守这一点,以法和戒为师。
  佛陀鼓励互相研究、讨论的民主精神。在僧团里,每个成员都有权力自我执行一般的事物。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就会提出来大家讨论;这和现代的民主议程是一致的。
  令人惊奇的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佛教徒这种自律的管理方式,和今天民主社会的管理方式竟然是一样的。僧团公选一位代表和一位助理,就好像今天议会里的「议长」和「副议长」,一切议案的提出,都公开的讨论;重大的问题都经过再三的讨论;这和现代民主议会三读通过的形式完全一致。当问题无法一致通过时,就以表决的形式来做最后的决定。
  佛教对政治的看法是,政治家必须具备道德性和负起行使职权的责任。佛陀不鼓励战争,他向全世界传达和平的信息。在这世间根本没有所谓的为和平而战争或杀生。胜利者瞋恚心增长,失败者生活在痛苦中。当一个人舍弃成功和失败后,他获得真欢愉和平静。佛陀不仅反对战争,还是第一个亲自战场去阻止战争的人。他成功的阻止了释迦族(Sayas)和廓里雅族(olyas)在罗希泥河(Rohn)的战役。他也成功的说服了阿佳达(Ajatasattu)国王放弃进攻瓦吉(ajjs)国。
  佛陀分析一个优良政治体系的条件,当一个政府的领导人腐败、堕落时,则整个国家将会变得腐败、堕落和不幸。佛陀最反对贪污,他认为政治家都必须以仁义治国。
  佛陀说:「当统治者是公和善良的,首相也一定会公和善良;当首相公善良时,所有的大臣也必定公善良;当大臣们公善良时,所有的士兵也必定公善良;当士兵都公善良时,则全国的百姓都会公善良。」《增一阿含经》
  佛陀说:「不道德的罪行,如:「偷盗、欺骗、暴戾、瞋恚、残忍等,会因贫穷而产生。统治者和政府如果以惩罚或强力的镇压是无法收效的。」《>Caaatt ShanandaSutta>》
  佛陀建议:「统治者和政府,与其用压力来取缔罪行,不如发展经济。政府应该以国库的资金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用来发展农业、发展耕地、支持人民自己创业、发展商业,让人民有足够的物质维持常的生活,当人民的道德水平获得提升时,国家就会繁荣与安定」《Kutadanta Sutta》
  在《达萨王本生经》里,佛陀认为统治者有十种责任,这十种责任可以提供给今天的政治家,让他们有效去治理国家。
  一、自由和不自私。
  二、道德的提升和维持。
  三、为善良的人民牺牲一切。
  四、诚实和廉洁。
  五、仁爱和宽大。
  六、简单和淡泊的生活。
  七、没有瞋恚心。
  八、无暴力。
  九、容忍。
  十、接受民意,和人民打成一片。
  佛陀针对统治者的行为,再度给予开示:
  一、一个好的统治者,必须公廉明,不可厚此薄彼。
  二、一个好的统治者,不可对人民记恨或瞋恚。
  三、一个好的统治者,在执行确的法制时,不应该害怕人民反对。
  四、一个好的统治者,必须清楚的了解一切律法。不可以滥用权力,必须应用智慧和合理的途径。《Caakkavatti Sihananda Sutta》
  佛陀说:「假如一个不适合、不能胜任、没有足够的德性、没有能力、没有资格做统治者时,他将受到全国人民的指责,……将受到人民的责备。因为他不能胜任,他不配占据那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有如一般人,如果触犯或违背道德和人类社会的法律规范时,一样要受到惩罚。统治者掠夺或私吞公产,也一样要受到惩罚。」《Milinda Panha Sutta》
  一个统治者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身、语、意的行为,接受民众的意见,反省和检讨自己。如果他有不确的行为时,如:不确的惩罚、贪污、压迫和高税收等等,民众将指责他、反对他。如果他很公的管理国家,人民将祝福他,祝他万寿无疆。《中阿含经》
  佛陀指出,当一个统治者确的运用他的职权时,人民将会因此而获得幸福。公元三世纪的阿育王就是一个铁证。他遵循佛陀的教义而生活和统治国家,为国家带来了空前的安定和幸福。他声明不再侵犯邻国,派使臣出使外国宣扬他和平的政策。他致力于推行社会道德,如:诚实、慈悲、仁爱、无暴戾、关怀、不奢侈、不贪婪、不伤害动物等等。他鼓励信仰自由和互相尊重。他亲自到偏远的地方去弘扬佛法;他极力从事基层建设,如:为人类和动物兴建医院、施赠药物、广植树木,掘井和发展水力工程和歇脚亭。不允许人们虐待动物。
  有人把佛陀当做社会改革者;佛陀排斥种姓和阶级制度,提倡平等,提倡改善社会经济,财富必须平均分配,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鼓励执政者排除贪念,以仁慈的心治理国家,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佛陀对人类的贡献,远远的超越以前所有的社会改革者。佛陀深入人类的内心,找出存在于人类内心的烦恼;一切社会的改革,都需要靠人类的内心来执行。强制、暴力性的改革所带来的效益是短暂的;因为没有根。只有通过内心的改革,才能根深蒂固。当心灵获得发展时,就能从前潜在的生命中获得取之不尽的能源。社会的改革来自人类的心识,对自己的同胞有公、挚爱的心,才能持久的延续下去。
  佛陀所弘扬的佛法不是建立在政治领域,也不鼓励人类去享受世间的欲乐。他指引了涅槃之道。佛陀最终的目是断除人类于世间的贪欲。在《法句经》中,这么说道:
  「通往世间欲乐是一条路,通往涅槃是另一条路。」但是,这并不表示,佛教徒不可以参与政治。社会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受到律法条例的制约。经济的支配,教育制度同样受到政治的影响。一个佛教徒,如果想参与政治,就不应该利用宗教来达到政治目的。那些已放弃世间生活的出家人,如果想过着纯净的宗教生活,就不应该参与政治。
  第十二章 婚姻.节育和死亡
  佛教的婚姻观
  佛教认为婚姻是完全个人的事,与宗教无关。
  婚姻是一种社会习俗。婚姻缔造了人类的安定与幸福。婚姻使人类的生活有别于其他动物。婚姻有效的维持生育秩序与和谐。虽然经典中对一夫一妻制度保持缄默,佛教徒却严格的奉行一夫一妻制。虽然佛教并没有限制弟子们只能拥有一名妻子;可是,从他的教义中可以看到,佛陀反对弟子与妻子以外的女性茍合,告诫弟子们不 要 沉 迷 于 肉 欲 之 乐 ; 从 这 可 推 断 佛 陀 还 是 支 持 一 夫 一 妻 制 的 。 从 《 善 生 经》
  (Parabhaa Sutta)里可以看出,「婚外情」是导致人类堕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必须了解维持一个家庭的困难;尤其当不幸的事发生时,所遇到的困难会更加倍。
  基于对人类这种弱点的认识,佛陀制定了不邪淫戒,严禁弟子们通奸、和对各种邪淫罪行的违犯。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是非常自由的。佛教认为婚姻是完全个人的事,与宗教无关。佛教中并没有任何戒律要人们保持独身、强制结婚或保持贞操。也没有规定佛教徒要生孩子或生几个孩子。佛教允许信徒自己自由的决定一切有关于婚姻的问题。或许有人要问:「既然佛教不禁止结婚,为什么出家人不结婚呢?」出家人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更有效的服务人群,他们自愿的放弃世俗的生活,放弃婚姻生活;是为了避开尘世的纷扰,也为了保持平静;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人类服务,帮助人类完成心灵的解脱。出家人为在隆重的结婚典礼,为新婚夫妇主持仪式并祝福他们。
  离婚:
  佛教不禁止分居或离婚。假如,人们严格的遵守佛陀的教义,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假如男女双方真的认为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时,他们可以自由的分开。分居总比悲惨、有害的长期生活在一起要好得多了。根据《善生经》的记载,佛陀奉劝老年人不要娶年轻的妻子;这种结合会产生种种问题,造成不协调和堕落。
  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的网络,互相支援、互相依赖。每一种人际关系都为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一个小组。婚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彼此保护,彼此支援。一个常的婚姻,是建立在信任和了解,而不是冲动和放纵;常的婚姻培养了确的基础和文明的发展。欢愉的结合,使感情都能够获得发展,不再寂寞、害怕或失落。在婚姻中,双方都要彼此互动、尊重、支持和鼓励;要支持和欣赏对方的表现,不要有高低之分,要互相帮助;培养平等,温柔,慷慨、平和与付出的品德。
  节育.堕胎和自杀
  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而调整家庭的人口;但是,堕胎是一种不当的行为。
  节育:
  佛教徒没有理由反对节制生育。他们可以自由的使用各种古老的或现代的方法来节育。有人说「节育」违反了「神」的旨意,因此反对「节育」;这些人必须了解,他们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节育,是防止促成生命,不是杀生,因此不造成恶业。
  但是,堕胎是一种无可分辨的错误行为;这涉及摧毁或杀害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生命;对佛教而言,堕胎是绝对不允许的。
  按照佛教戒律,造成触犯杀生戒的条件有五种:
  一、必须是生命。
  二、知道这生命是活的。
  三、有杀害的意图。
  四、有杀害的行为。
  五、造成生命的死亡。
  当妇女怀孕时,生命已存在于他体内(第一条件);两个月后,她知道这生命是活的(第二条件);她为了某种理由,不想要肚里的生命(第三条件);她去堕胎(第四条件);肚里的小生命因此而被摧毁(第五条件)。这整个过程,五项条件都具足了,因此触犯了杀生戒。堕胎的整个过程,表面没有杀生的迹象,而事实就是在杀生。堕胎违反了佛陀的教义,佛教徒都不应该堕胎;对佛教徒而言,我们并没有权力去拿掉另一个生命。
  在环境的压迫下,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被迫去做这种不道德的事。但是,人类不应该认为堕胎是合理的;堕胎造成恶业,将来要受到果报。在某些国家,堕胎是合法化的。然而,不要把宗教牵扯进去。这是世界性的问题。宗教原则绝对不是为了某些人的个人享受或方便,而是为全人类的福址。
  自杀:
  在任何环境或条件下,摧毁自己的生命,无论在精神或道德,都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因受到挫折或绝望而自杀,将造成更大的苦难。以自杀来结束生命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心识是纯净和镇定的,他就不会自杀。如果一个人以离乱和挫折的心情离开人世,他将得不到好的因缘而转世。自杀是一种不健全和低级的行为;因为,自杀者心里充满了贪、瞋、痴。自杀者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问题,如何面对生活,如何确和适当的运用自己的心识。这些人不明了生命的本质和世间的缘起。
  有些人为高贵的理由而奉献自己的生命。有些人以自己的生命做为祭祀。有些人采取饮弹、绝食等方式来断送生命的勇敢行为,可是,这毕竟是出自人类的盲从和冲动。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无法抵消它所造成的恶业。佛陀清楚的指示,自杀会导致更多的痛苦。
  为何世界人口会剧增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目前是世界人口剧增的唯一时代。
  很多人都要问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如果佛教不相信人类或灵魂是「神」的「产品」;那么,如何解释今天世界人口剧增的问题?他们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假定了生物所居住的世界只有一个。同时他们也可以认为人口剧增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因为,这个时代有好的生存条件、好的气候、医疗普及、物质资源和食物丰富,以及各种有效的防抑自然灾害的方法,来捍卫生命和助长生命力。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目前是世界人口剧增的唯一时代;但是,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资料来与古代的历史做比较。中亚、中东、非洲、古美洲,都有大量的文明存在,而后来都消失了。对于这些古文明的研究,我们连一点关于古代人口的资料也没有发现。人口与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起落循环的规律。在这循环规律中,人口惊人的增长。有些人反对这种观点,也反对有其他世界生命轮回再生的观念。进几千年来,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世界某个地方的人口曾经比今天还要多。在宇宙中拥有数不清的生命,就好像全世界海滩的沙一样多。当因缘条件具足和善业的果报成熟时,在这些众多的生命当中,有一部份会转世为人。
  在十九、二十世纪医学发达,使人类的健康和寿命获得延长。这就是造成人口剧增的原因。除非有人设法控制,否则人口将越来越多。因此,人口的剧增是由于医学的发达和生存环境所造成的;不能归咎于任何宗教或任何外在的因素。
  有些人相信,所有不幸的事件,导致生命的摧毁,是「神」的安排,「神」这么做是为了减低世界的人口。「神」为自己创造的生命制造苦难,为何不去控制「生命」的「产量」。为何「神」要为那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大量的「生产」人口。那些相信「神」是万能的造物者,无法给予人口问题一个满意的答覆。贫穷、不幸、战乱、飢饿、疾病、粮荒都不是「神」的旨意或魔鬼的杰作,真的原因不难发现。
  性与宗教
  在人类的本性中,潜藏着兽性。
  ─甘地─
  「性」是人类最原始的动力,性的影响深邃。因此,某种程度的自我节制,对人类而言是必要的。如果想进一步对自己的心灵有所发展,对心识的控制更加应该收发自如;致力于更高的自我心灵的锻鍊,就显得更重要了。要克服「性」这股强大的动力,必须先降伏自己的心念。只要能控制好「性」的冲动,将更能有效的控制其他的行为和情绪。
  「独身」是开展心灵力量的条件之一。但是,佛教并不强迫每一个人都过独身的生活。「独身」与培养心灵的成就有关;但是,对一般的佛教徒而言,只要持守不邪淫戒就可了;绝对不能对性欲有所放纵。性欲放纵者,无论在生理或心理都会带来不幸。
  佛教徒必须在某种程度控制自己的性欲。当人们沉迷于性欲时,他的行为还不如动物。我们称性放纵者为「低等动物」。谁比较「低等」呢?是动物还是「人」呢?
  谁 比 较 常 呢 ? 难 道 是 性 放 纵 者 ? 谁 比 较 有 规 律 和 有 原 则 呢 ? 这 一 比 较 , 高 尚的「人」,就显得比动物「低等」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拥有心智能力,能够确的运用心智、压制冲动。可是,人类常为性冲动所奴役;因此,就显得比动物更「低等」了。
  我们的祖先不重视「性」的问题;他们了解「性」那股强大的动力;因此,不需要特别地去鼓励。但是,我们今天被成千万的「性」渲染所诱惑,种种挑逗性的广告、海报到处可见;有些人甚至为「性放纵」作辩护,认为控制「性欲」会导致心智失常。
  事实,控制「性欲」是各种文明的首要原则。我们这「现代文明」已经污染了我们对「性」的认识。我们的身心,也受到了不当「性」观念的感染。
  在现代社会在「性」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养成时下青年在公众场合造成性骚扰的习惯。一般无辜的女性,很难自由自在的行动而不被骚扰。话说回来,那些穿着新潮服装的女性,也要为这一点负起大部份的责任。
  人类是唯一没有性欲休止期的动物。不幸的是,商人利用人类性欲的本性,使人类长期暴露在这种病态的性刺激下。现代生活中,很多神经衰弱者,可溯源于这种不平衡的刺激。社会都希望人类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但是,女性却被鼓励运用一切原始的条件,诱惑所有可以被诱惑的人,甚至令所有的男性为她意乱情迷;包括她自己的丈夫在内。
  很多社会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制度。一个男人纵使有很多缺点,如:偷盗、撒谎、欺骗;但是,只要他对妻子忠实,在他妻子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名有德性的人,他的一切罪行都获得妻子的宽恕和原谅。这制度也存在某种危险性,有思想的人把一夫一妻制看作是人为的制度,而非超越一般性的普遍法则。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性」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不需要不健康的压抑它,也不需要以病态的心理去夸张它。如果我们重视「性」,就应该适当的以自己的意识去控制它。
  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不应该过分的强调「性」。过份强调「性」生活,会成为「性」的奴隶,对婚姻造成伤害。「性」是夫妻双方面的问题,有需要,有付出,真的协调和满足双方,才是真幸福的婚姻生活。
  婚姻是结合男女双方而成为终生伴侣的过程。耐心、容忍和了解是婚姻的三大原则。婚姻是爱的结合,而不是被绳索捆绑。物质需求、建立家庭、与妻子分享自己的一切,是做丈夫的责任。夫妻生活的理念是「我们的」而不是「你的」或「我的」。
  一对好夫妻必须坦诚相处,彼此间不保留秘密。保留秘密会导致猜疑;猜疑导致嫉妒,嫉妒引发瞋恚,瞋恚造成仇恨,仇恨形成敌对,敌对缔造无比的痛苦,包括流血事件、自杀甚至谋杀。
  第五篇 宗教与人类的进展
  第十三章 自然.价值观和宗教信仰
  人类与宗教
  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有宗教信仰的生物。
  人类建立宗教信仰,为了满足自己对生命内在和外在的了解和欲望。由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崇敬自然现象,赋予自然现象拟人化的表征,从而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这些原始宗教,受到时间、地理、历史、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不断的在演变。
  很多原始宗教,因为组织健全和信徒们大力的支持,至今不但存在,还在继续的发展。很多人被宗教仪式和典礼所吸引;但是,某些人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在生活中实践道德性的修持。因为强调道德性的重要,每一个宗教都宣称他们的教义不止是信仰,还是生活的道路。各种宗教所了解的范围和所阐述的道理都不一样,它们的宗旨和如何实现目的方法也不一样,它们对人类行为的赏、罚概念也不一致。这是因为各种宗教的缘起、背景和经历都不一样的缘故。
  某些人可能是因为信心、恐惧、理智或仁慈的理由而信仰宗教。很多宗教以满足信徒的欲望和恐惧,来争取信徒。有些以奇迹或神秘的力量来迷惑那些贪婪和无知的信徒,并许诺信徒将获得物质的报酬。有些以迷信的概念,通过法事和仪轨来误导那些畏惧于超自然力量的信徒。有些信仰是树立人们的信心去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恐惧。
  有些宗教的发展,是基于人类的学识、经验和智慧。理智的宗教信仰,融入自然法和人类的价值观;建立在仁慈、善良的品质。一个以「因果」为基础的宗教,强调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善与恶业负责,接受自己所造成的幸福或苦难。一个智慧型的宗教,建立在以智慧分析和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宇宙的真理。
  仁慈和善心是两大宗教品质。宗教能带来和平是因为不伤害和善待一切众生;同时,也为信徒缔造一个和谐、自由和宁静的生活。宗教的善心或慈悲心是建立在牺牲、服务、以及为众生谋求福利。
  宗教的差别就在于信徒的了解和宗教导师如何解释教义和修行。在某些宗教里,宗教导师拥有很大的权力制定一切律法;而某些宗教只为信徒指引一条道德和确的道路。所有的宗教都为人类的不平等和种种问题给予不同的答案和弥补的方法。某些宗教认为人类面对种种的问题,是因为他有罪。当这种论调提出时,有人不禁要问:
  「人类的物质、思想、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及经历都有所不同,又怎能在人类短短的一生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呢?」
  每一个宗教都有一套对自己心灵目的不同观念。有些宗教认为在天堂过永恒的生活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有些人认为生命是意识的一部份,必须回归到原始的意识。有些宗教相信,断灭苦和生死轮回是终极目。有些却认为天堂的快乐,和「神」的境界是次要的;因为,他们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是无常。有些人却相信目前的生活已足够让他们体验人生的目了。
  每个宗教都有他们一套达到目的方法。有些宗教要信徒归顺于「神」并依赖它。有些通过苦行来清除自己的罪孽。有些以牺牲动物的生命来祭祀,及持咒来净化自己。有些宗教采取比较广泛的修行方法,透过禅定来觉悟真理。
  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赏善、罚恶的观念。有些宗教认为人类一生下来就在犯罪,必须接受惩罚。有些相信因果是一种自然法,果报会在某些时候现前。有些宗教认为这一生是无数生之一,一个人有很多机会在不同阶段改善自己,最后得到最高的快乐。
  每个不同的宗教都有不同宗旨和教义,我们不要执着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对其他宗教要有容忍的精神。
  佛陀说:「不要因为崇敬而相信我的教诲,必须像熔炼黄金一样,通过试验后才相信我。」
  对各种宗教教义要有开放的思想,宗教的修持是为了自由、幸福和利乐一切众生。
  宗教的宗旨就为了要提升一切众生的本质。今天人类因为贪婪而远离宗教的基本宗旨。不道德和邪恶的行为,充斥了整个现代社会,有些宗教信仰者,对维持常的宗教行为感到越来越困难了。同时,某些宗教也降低了自己的基本原则,来迎合那些污秽和自私的人群。人类不应该侵犯道德准来符合自己的贪婪和放纵,而是持守道德规范来改进自己。宗教的道德规范是由已开悟的宗教导师所推荐的,因为他们觉悟到神圣的宗教生活是达到清净和快乐的唯一途径。那些不道德行为的人,触犯了宇宙的法则(因果法),这会给他们带来恶的果报。
  这并不意味人类生活在现代社会,必须继续的盲从于传统的宗教信仰。宗教的戒律是为了协助人类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将人类捆绑于宗教仪轨或迷信中。一个宗教的追随者,是有智慧和有德性的。宗教也必须在不牺牲宇宙真理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来符合现代教育、和社会的自然变化。宗教的改革难度很大;纵使改革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保守的信徒都反对宗教改革。保守的思想像池塘的死水;改革的思想像瀑布般的活水,一直不停的在流动,为人类提供水源。
  宗教的曲解:
  虽然宗教有它一定的道德价值。但是宗教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滋长了迷信和虚妄的崇拜;这些迷信与虚妄都潜藏在宗教的外衣下。很多人以宗教来逃避现实生活;很多人虽然热心的在从事宗教活动,可是他们并非出自虔诚的心或真了解宗教的意义。在贪婪、无知、权力和自私心的作用下,很多宗教被摧毁;这时,人们开始指责这宗教是不信、非理性的宗教。一个宗教在受他人指责之前,就必须提升自己,学习和发扬创始者的教义,并找出其中错误的成份。
  宗教奉劝人们向、向善;但是人们对这点似乎不感兴趣,反而去从事一些没有宗教价值的活动;如果他们肯尝试去修心养性,纠了不良的心识,如:嫉妒、骄傲、残忍和自私等,至少他们会找到确的人生道路;不幸的是,他们不仅不重视这些不良心识,反而被这些不良心识所缠绕。很多人披宗教的外衣,以宗教的名誉做尽了伤天害理的事;他们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起纷争、起分辨心、扰乱宗教,失去了宗教的崇高目。从某些表面现象看来,这些宗教好像在进步;实际刚好相反,因为,他们很少去净化自己和真的去了解宗教的意义。
  其实,宗教的修持就是心灵的发展、仁慈和对教义清楚的了解。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心灵的力量来面对问题;以宗教修行来逃避问题,是一种懦夫的行为。在今天混乱的局势里,人类在自我毁灭。很讽刺的是,他们还以为他们朝向辉煌的文明冲刺、前进。
  这种混乱、想像和虚妄宗教概念,混淆、和迷惑了我们的思维;宗教被个人的私欲和利益滥用了。某些宗教向信徒们,尤其是年青人,推荐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如:
  性自由等;来吸引他们的支持。这种低贱的道德意识充斥宗教范围,导致宗教腐化,漠视于道德以及道德的意义。有些传教士认为对「神」的崇拜能获得拯救,道德与戒条不是重要的因素。在欧洲很多信徒被宗教所误导,卡尔.迈克指出:
  「宗教是被压迫众生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受,有如失去灵魂的躯体。它是人类的鸦片。」
  人类需要宗教,并不是为了要圆成未来的美梦,或为自己提供某些依怙;这种做法等于自我投降,将成为他人讥笑的对象。一个宗教必须以合理和确实的方法,让人类在现实中活得更有意义,同时也给他人做一个好榜样。很多宗教鼓励人类追求外在的力量;佛教却鼓励人们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潜藏的宁静──「法」。「法」的真相是:人既是法,法既是人。因此,「法」必须透过内心的修持、和觉悟于智慧、慈悲和纯净来获得;除了修持外,没有其他途径能够获得这神圣和伟大的「法」。
  信的宗教
  具备四圣谛、八道的宗教,就是真的宗教。
  一个人在众多的宗教当中,要找一个真的宗教是不容易的。每一个宗教的信徒,都认为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是最卓越的。在五花八门的宗教里,共同的一项事实就是彼此轻视、嫉妒和诬蔑;每一个宗教都讥笑其他宗教的教义和修持方法。这为什么有些宗教要用武力去宣扬它们的「神」,以及它们那「和平」的福音。它们是否亵渎了宗教的神圣性?从这点看来,某些宗教要为人类由合而分负起大部份责任。
  要找到一个真的宗教,必须以不偏不倚的心来观察,什么是虚妄和不实际的宗教或宗教理论;包括:唯物主义,它否定了死后的存在;反道德主义,它否定了善与恶。
  大多数的宗教都宣扬人被奇迹般的拯救或毁灭。有神论者,则认为每一件事都是宿命的,每一个人注定在最后得救。
  佛教并没有这些令人不满意或不确的基础;佛教是现实主义者,一切理论都能被证实;它的真理已被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证实。佛教的真理不止被证实,而且还是敞开的;如今,仍然有很多人想要去证实它。佛陀所宣扬和教导的真理,今天已经获得严谨的科学家们所证实。
  佛陀说:「任何形式的宗教,主要包含了四圣谛和八道,就是真的宗教。」这论点明白的表示,佛教不需要有特别的组织,佛教所示现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和宇宙最究竟的真理。佛陀所宣说的四圣谛和八道,不仅属于所有的佛教徒,也是属于整个世界的真理。
  大多数人对宗教都有先「证实」后信仰的心理。有些人则认为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是最古老,所以也最「真」。有些人则声称,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是最「新」的,所以也最「真」。某些宗教拥有很多信徒,因此他们认为他们的宗教最「真」。然而,这些所谓「真」的宗教,都是没有确实依据的宗教。一个人可以用普通常识来判断或理解一个宗教的价值。
  有些传统的宗教,鼓吹信徒能通过对它的信仰而获得超然的力量;这种超然的力量控制了信徒的创造力。行动和最后的命运。佛陀并不接受这种观点。佛陀认为超然的力量唯有通过个人的自我拯救才能获得。因此,佛陀说:「这世界没有『神』,佛陀也不是『神』。佛教给予信徒们充足的知识来分辨这一切,同时也给予他们很大的信心。一个佛教徒,当受到邪恶的干扰时,不能依靠外在的力量。佛教徒以平常心来面对不幸;因为,他知道他拥有面对一切的力量。
  佛教拥有许多知识份子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信徒,这是因为他们毫无疑问的接受佛陀那超然的教义。知识份子之所以信奉佛教,是因为佛法意义深长、切实;许多知识份子追求的是有挑战性的学识,佛陀那不可否认的真理,迎合了他们。某些宗教想以现代有关宇宙的知识,「重新评估」他们的「祖师」;而佛陀的教义已被证实是具备科学性的。
  道德与心灵的发展
  缺少了心灵的支柱,就没有道德的责任;缺少了道德,社会就危险了。
  佛教是一座令人羡慕的灯塔;因为它引导信徒迈向永恒、幸福和解脱的大道。佛教在今天,显得特别需要;因为,今天的世界困惑于种族、国际、社群、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种种错误观念。这些错误的观念永远无法真有效的解除;除非能以容忍和慈悲的精神去对待他人。而慈悲和容忍的精神却可以在佛教的指引下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理性和道德的合作典范。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没有老师的指导时很容易学坏。道德需要通过理念和实际例子来教导;道德教育是迫切需要的事。
  缺少了心灵的支柱,就没有道德的责任;缺少了道德,社会就危险了。
  佛陀认为心灵资源的开发,比物质资源的开发来得更重要。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企望世俗的幸福与永恒的幸福同时获得。大多数人的一般常生活基于心灵与道德价值观。心灵与道德的价值,唯有宗教才能有效的提供。如果人们能了解这些价值,同时去实践那公平、奉献和仁爱的真理;那么就不需要社会法制或政府的律法来干预人类的生活了。高尚的道德,是获得解脱的必要因素。但是,只有道德是不足够的;道德必须与智慧相结合。就好像鸟类的双翼,智慧好比人类的双眼,道德则是我们的双脚。道德如车轮,可以运送我们到解脱之门,而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就是──智慧。道德是精湛、专门和高尚生活的一部份;缺少道德修养,就无法使心灵的污点获得净化。
  佛教不是盲目崇拜的宗教,不以神话来满足或应酬人类的情绪;佛教以自由和神圣的方式,来引导虔诚的信徒去了解和体验真的人生。
  「神」的概念
  对「神」的真实性或确性,要基于理解力和成熟的心识。
  探讨「神」的起源和对「神」的信仰,要从人类的原始时代和科学文明发展的时代开始。原始人因恐惧而崇敬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从而信仰各种神或精灵。人类利用对神或精灵的信仰,发展成各式各样的宗教。按照他们个别对环境的理解,崇敬个别不同的神,从而奠定了各种不同的信仰。「神」的观念,起源于人类多神的崇拜。
  如:树、水、光、风暴、太阳以及地球其他自然现象。这些「神」彼此关联,也联系了整个自然现象。然而,人类给予「神」的各种形象和性别,是基于人类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的特征。「神」开始拟人化,「神」会爱、会恨、会嫉妒、会惧怕、会骄傲、会羡慕,「神」开始具备了人类各种身、心的特征与情绪。从这些「神」中,我们或许会以为,宇宙间存在的这种现象并不是太多。人类从理解于这个共同的根源,产生了后来「一神论」的思想──万能的造物者的思想。
  「神」的观念,经过社会与人类心智的变化而展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鉴定方式;有些人把「神」理想化,成为天堂或地的国王;他们认为「人」可以是「神」的概念或化身。有些人认为「神」是抽象的。某些人把超然的「神」提升到最高的天界,某些人把「神」带到地的最下层。当人类开始把「神」当偶像膜拜时,就把「神」安置在天堂里。有些人甚至认为:「没有『神』就不能得救,不管你做了多少好事,也无法得到好的果报,除非你相信『神』的存在。」无神论者,坚决的否定了「神」的存在;他们认为:「对『神』而言,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无法知道。」实际主义则认为:「『神』的观念,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神』的观念和意义『不清不楚』。」因此,产生了很多为「神」的观念和信仰而下的定义;泛神论、偶像崇拜论、无形论、性别论等等,不一而足。
  即使连一神论的帝信仰,也因为时间、区域和人文而改变,印度教的「天帝」,就和基督教的「帝」有所不同。基督教的「帝」又与其他的「神」有所不同。所有的宗教都个别的存在,也和其他的宗教有所不同。但是,每一个宗教都宣称「神」只有一个。
  「神」与创世纪:
  每一个宗教都环绕「神」的存在而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开发了自己的一套「创世纪」的概念。因此,「神」就难免与神话传说发生关系,而「人」却利用「神」来做为宣传的手段,和解释人类生存的宇宙。
  今天,任何有知识的人,只要肯关注于事实的真相,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创世纪的神话,如「神」一般,是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误解和想像而衍生的;这些误解的根源在于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和无知。即使,时至今日,人类还原封不动的保留了这世界是神创造的「创世纪」概念。按照今天的科学思维,神学对「神」的定义模糊不清;因此,「创世纪」的概念只是一种神话,没有实际与科学价值。
  如果人类是外力所创造的,那么他将属于那创造者而不属于自己。佛教相信人类是属于自己的,必须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佛教徒没有理由相信人类是由外力塑造而成的。佛教徒相信,今天人类的存在是因为他自己的业力所促成的,既不受到奖赏也不被惩罚。人类全凭自己所缔造的善业与恶业,来决定在整个演变的过程中生存。在佛教里,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来证明人类是由某「人」创造的。
  今天,科学家发现:宇宙体系是慢慢的演化和发展的;这符合了佛教的观点。
  「神」与人性的弱点:
  「神」的观念与「创世纪」的概念,根深蒂固的被信徒们所接受,并加以保护。这些信徒需要一些观点来为他们的存在和对社会的贡献做辩护。所有的信徒宣称他们的经典来自「天的启发」;换句话说,他们的信仰是直接来自于「神」。每一个信仰「神」的宗教,都宣称它们代表世界和平和博爱等崇高的思想。
  尽管这些宗教拱高了它们自己的理想;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时至今日它们还在宣扬迷信的思想。某些信徒甚至还公开的倡导反对科学知识、发动战争和谋杀等病态的意识。在这方面,信仰「神」的宗教无法让人开悟,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在某些国家,当人们为博爱而祷告时,双手沾满了无辜动物们所牺牲的恐怖鲜血,甚至还包括了人类的鲜血;那些可怜、无辜、无助的生灵被屠宰,奉献于来自想像,无法得知的「神」的祭坛。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年代,才理解到这种以宗教名誉的残酷行为是徒劳无功的。时间使他们理解,要获得真纯净的大道,必须透过慈悲和真了解。
  G.达玛斯利在他的着作《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中说道:
  「通过『神』的概念,我发现了崇高的道德规范;但是,它也潜在着影响整个世界和一切众生的危险性。」
  「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就是以神权来控制人类。所有的一神论宗教,都认为神是最权威和最崇高的。佛陀在《alama Sutta》经典里指出了这种危险性。人类的个性和自由受到这些权威的威胁;这些权威令你追随它。在这种传统的权威,又建立了一种新的权威,那就是科学。新的宗教不断的产生,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自由与自尊。佛陀指示大家以圆成佛道为人生的目,他清楚的说明,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去达到这个理想。」
  某些宗教认为:「没有『神』就无法得救。」就算他已抵达道德的顶峰,过着道的生活,完备了神圣的本性;他一样被宣告「有罪」,要打入地狱接受炼火的煎熬;因为,他不相信「神」的存在。反过来说,一个人无论罪孽多深重,只要忏悔并相信「神」的存在,就能因此而得救。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种教义是不合理的。
  虽然佛教与「神」的信仰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身为佛教徒也没有必要刻意的去宣扬没有「神」的存在;毕竟信仰「神」的宗教,也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在某些地方,对「神」的信仰还是有必要的。信仰「神」也有助于人类克制自己的「兽性」;很多社会贡献都是以「神」的名誉做出来的。同时,人类或许会觉得没有「神」的信仰是不安全的;当他们有了信仰,才发现受到保护和鼓励。信仰的存在也提升了人类的理解力和心智的成熟。
  宗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宗教调整了我们在世间的行为。宗教指导我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如果我们不确的追随信的宗教,而只是借助宗教的外衣,或迷信于「神」;那么,对我们的生活一点帮助也没有。
  反过来说,如果信徒只是一味的去争执或企图推翻其它宗教或它们的修持方法──特别是在证实或驳斥「神」的存在;以他们自己的宗教观点,对其它宗教进行破坏,这会造成宗教间的仇恨和不协调。这世间有各种不同的宗教存在;但是,我们的任务是实践容忍、耐心和了解。我们有责任去尊重其它的宗教;即使我们无法顺应它,为了融洽与协调的生活,容忍还是必要的。
  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神」的概念的人,向他们推荐「神」是没有意义的;对某些人来说,这种信仰是没有意义的,没有这种信仰,他们也一样能过道的生活。
  反而那些对「神」有所信仰的人,阻碍了无辜人们的幸福与宁静。
  佛教徒一样可以和信仰「神」的人合作;只要是为了人类的和平、幸福与利益。不要滥用自己的观点,强迫或威胁人们接受对「神」的信仰,存有这种动机的人,都是自私自利者。
  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徒在修持或弘法,都显得非常的平和;不需要透过「神」或「造物者」的观念。佛教徒将以同样的态度,继续为佛教服务。因此,在尊重其它宗教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以「神」的概念来推荐佛教是不必要的。佛教徒应该在不伤害其它宗教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信仰。让佛陀的基本教义源远流长。
  从历史证明,佛教是一个纯净且非「神」的宗教。他们必须有坚持自己信仰的能力,抗拒那些强加予他们的不良意识。对佛陀的教义,要有虔诚的信心。佛教徒必须寻求自我解脱之道,不受外来力量的干扰。佛教徒也可以和其他宗教徒一样,无瞋恚的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佛教从不挑战其它宗教,佛教希望其它宗教也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佛教。
  临终前更换宗教
  有些人相信某些力量会清洗他们的罪孽;如果不抑制内心的邪恶,是不符合佛陀的教义。
  我们常遇到某些人在临终前更改宗教信仰,他们误以为这么做能洗清他们的罪孽和令他们升天堂。他们也希望保存好他们的躯体,作最好的安葬。其实,这些人早已经信仰了某些宗教,突然又去接受另外一种全新而陌生的宗教;他们这么做无非是想从新的宗教中获得赎罪;这是很牵强和很离谱的事,纯粹是一种梦想。有些人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或死后被强迫转信成另外一种宗教;那些宗教狂热份子这么做,误导了人类,以为他们那种信仰是通往天堂的捷径;并以为有一个高高在的「神」,能为他们洗清罪孽。这种信仰其实在鼓励人们去犯罪。
  根据佛教的教义,没有任何一种生命,能替他人清洗罪孽;当一个人理解到自己犯错时,应该努力的去多做善事来弥补,这样才可以牵制过去所造恶业的坏影响。
  我们经常在医院目睹那些宗教狂热份子,围绕在临终病人的床前,向他们许诺:「死后获得重生」;这是利用那些病人无知恐惧的心理。可是,却无法像他们神圣的经典中所说的那样,让病人痊愈。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们就不需要医院了。佛教徒不应该成为这些人的受害者,佛教徒必须通过学习佛法──知道苦是人类基本的组成部份。唯一的灭苦之道,就是净化自己的心识。一个人自己所缔造的苦,也唯有他自己能够消除。一个人不应该希望在临终前改变宗教信仰,就能清洗自己的罪孽,获得赎罪。
  一个临终的人,他将来的命运是掌握在他临终前的那一念,这一念是根据他今世所积累的善与恶业而显现的。不管他在最后一刻改变什么信仰,结果都是一样的。
  天堂的捷径
  天堂的大门并非仅为宗教而打开;而是为一切直与高尚生活的人而打开。
  如果佛教徒想要天堂,那一点困难也没有。但是,那些挨家挨户的宗教促销员,却以「天堂」的承诺,来吸引人们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们声称他们是唯一有权力送人们「天堂」,也只有相信他们的人才能「天堂」。这样的做法和特效药的促销没有两样;他们已造成对公众的骚扰。很多天真的人,由于对宗教的无知,而成为他们促销行动的受害者。
  如果佛教徒能真的去了解佛陀那崇高的教义,就不会被他们误导。这批天堂的促销员说:「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末日将要来到,要获得永生,就必须在世界末日之前信仰他们的宗教,否则将会沦落到地狱,接受炼火煎熬的痛苦。」世界末日将在数百年后发生!?重要的是,今日尚生活着的人,为什么要去接受这种不理智和充满想像的论调。有些人因为没有好好的运用他们普通的常识,而被他们误导。
  为何恶者享福,善者受苦:
  有人不禁要问:「假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的,那么,为什么这世间有很多好人在受苦,而坏人却逍遥自在呢?」根据佛教的观点,虽然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在他们的过去世,没有积累足够的善业来抵偿今世恶业的果报;在他们的过去世,一定存在着某些缺陷。另一方面,某些作恶多端的人,却能够享受人生;是因为他们在过去世积累了很大的善业。
  有些人一出世就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他们抵抗力强,因此不受疾病的侵害。虽然他们没有特意的去照顾自己,可是还是活得很健康。而某些人,却很在意自己的健康。刻意的进食补品、维生素、来维护自己的健康,可是一点功效也没有。
  人类无论制造善业或恶业,必定在今世或来世受到果报。透过祈祷是不可能逃避业报的,唯有修心养性和过着崇高的生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佛教鼓励多造善业,并不是为了天堂。而是希望透过善行来改造自私的心念,并获得宁静和快乐。
  第十四章 佛教与文化
  现代的宗教
  前言佛教能面对现代观点和任何宗教的挑战。
  佛教对古代和现代思潮都有很大的贡献。佛教的「因果法」、「因缘法」、「五蕴论」和它的实用主义、强调道德性、否定灵魂的存在、否定外力对修持的关系、否定一切仪轨,佛教追求理性的认识和经验,它和现代科学不谋而合,建立了它卓越的现代性。
  佛教结合了宗教和一切理性所必要的条件,它更适合于未来世界的需求。佛教是如此的科学、如此的理性、如此的进步;在现代世界中,人人都以身为佛教徒而感到自豪和荣耀。事实,佛教比科学还要科学,比社会主义更社会主义,比一切进步的东西更进步。
  在所有的宗教创始人当中,只有佛陀鼓励信徒去审核自己心灵的发展;佛陀告诫他们,不要盲目的信仰,要经过试验后才接受他的教诲。所以说,佛教是现代的宗教,这一点也不夸张。
  佛教是一种尽心尽力的实际生活,也是一种自我内在文明的彻底思想;此外,它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佛教能在任何危机中,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同时,帮助我们沉着的应付将来所面对的一切变化。
  没有感官的欲乐我们能生存吗?不相信灵魂的存在会有道德心吗?不去神社祷告能过直的生活吗?是的,这些都是佛教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透过智慧和内心的净化来完成。智慧是攀登高楼的钥匙,净化带来宁静与和平,使人在面对风暴等现象时能屹立不倒。
  佛教是仪轨适合现代科学的宗教,它的光明来自:自然、科学、历史的人类文明的经验。在宇宙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散发出佛陀崇高教义的光辉。
  科学时代的宗教
  宗教缺乏科学是瞎子,科学缺乏宗教是跛子。
  生活在科学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受到科学革命性的洗礼。科学革命起源于十七世纪的西方,今天它仍然继续的对我们的思想展示它惊人的影响力。
  科学思潮对传统宗教起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宗教观点已不再被科学家或知识份子所接受了。很多古老的宗教概念,在现代科学的压力下崩溃;真理并不是建立在神学的臆测或权威。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识如同肉体一样,是按照自然规律来运作,其中并没有宗教所认为的「不朽的灵魂」的存在。
  有些宗教选择接受科学来调整它们的教义。这种做法是无补于事的,现代人无法接受这种盲目的信仰。虽然它们非常的传统,可是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只会增加唾弃和不信任者。
  科学迫使很多宗教都认为有必要给予自己的教义重新的定义。当达尔文推出《进化论》时,宗教家还是坚持:人是「神」的创造。否定了人类是由人猿进化而来的论点。认为《进化论》是异端学说,扰乱了「神」的神圣性和使人类堕落。几百年来,宗教家都反对《进化论》,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神圣宗教的一种打击。
  近年来,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已普遍的被接受,神学家被迫必须对宗教一开始就反对的《进化论》和他们的教义做一个全新的诠释。
  在科学文明的照耀下,宗教的宇宙观、生命观和虚妄的教义全然失色。但是,我们不否定宗教曾经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宗教也曾经为人类的生活订立准、价值观和宗旨。虽然宗教曾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它们一样无法在现代的社会生存。在科学时代里,如果宗教继续宣扬那些没有意义的教义和仪式,将失去人类对宗教的信仰。
  佛教与科学:
  在一个世纪以前,佛教只流传于科学落后的国家。然而,佛陀的教义一开始就对科学思想采取开放的态度。
  佛教能被科学界接受的原因之一是:佛教从来就不鼓励刻板的教条主义,也不鼓励盲目的信仰,不以「神」或「天启」为基础;佛陀的教义包容了一切弹性和广泛的思想。
  另一的原因是:科学精神可以在佛陀的觉悟过程中找到。佛陀发现和试验真理的方法和精神,就是今天所谓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的成果,也是一样在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后才获得的。
  今天所谓的「科学方法」,在二十五世纪前,佛陀寻求内心的证悟时已经使用过了。
  佛陀鼓励信徒要以超然的方式,观察存在于内心的世界。科学家以同样的方式观察外在的世界。佛陀告诫信徒不要接受现成的理论;要再三反覆的验证后才接受。科学家同样的以多次的试验和证实后,才建立新的学说。佛陀不认为他觉悟的经验是属于他个人的;科学家同样的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公诸于世。因此,在真理的探讨,佛陀与现代的科学家一样。为了寻求最高的真理和觉悟的经验,佛陀设定了一个实用性、科学性、可行性高的方法。
  虽然佛教充满了科学精神,可是不要以为佛教就等于科学。毫无疑问的,科学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让人类获得从来未有过的舒适生活。在科学的协助下;今天,人类怎能像鱼儿一样在大海遨游,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甚至还登陆月球。可是,科学有它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断的在变化、更新。科学无法有效的制约人类的心识,对道德性无法提供控制或引导的方法。这是科学与佛教的最大差别。
  科学的局限性:
  科学常被人们所夸大。科学受限制于通过感官得来的知识,科学无法理解超越感官知识的存在。科学是建立于来自感官观察的知识和逻辑理论。因此,科学是相对性的真理,无法在时间永久不变。科学所求证出来的「真理」经常被新的理论所推翻。
  科学包含了心智以外的所有学问。即使是心理学家也承认无法真了解人类的心识。
  当一个人内心受到外来的干扰而无法平静时,科学家也束手无策。社会学家也只能改善某些社会环境,为人类带来的幸福是有限的。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不仅满足于物质需求和舒适的生活,同时还需要有人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种种烦恼。
  今天很多人受恐惧、忧虑和不安所困扰,这是科学无法平息的。当人类内心充满兽性时,科学没有能力教导它们如何调伏和控制自己的心识。
  科学能改善人类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为何在科学发达的国度里,还有那么多的动乱和不道德的行为发生。虽然科学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利益了人类。可是科学基本无法改变人类的心识,反而加强了人类的依赖性和不满足。科学的发展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安全感,反而使世界充满了危机,导致了人类对科学的毁灭性充满了恐惧感。
  科学无法给人类带来有意义的生活,也无法让人类看清楚生活的真目的。科学不关心人类心灵的开展。科学只注重理性的物质,忽略了感性的心灵;因此,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科学的范围太狭隘了,无法解决人类各种不平等的问题。
  知识的盲点: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超越了感官的范围,也超越了科学所理解的范围。人类的知识是由宗教、哲学、科学或艺术获得的;也就是从感官获得的。这些从感官获得的有限知识,无法真的了解这个世界。
  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学问丰富而感到骄傲。事实,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学问不足时,就是在肯定自己;认为自己的学识丰富,反而局限性更大。
  有一位才华洋溢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认为这是最完美的作品,书中包含了崇高的哲理,他也引以为荣。当他把他的杰作,展示给朋友看时,并要求朋友的评论;朋友给了他一张纸,要他把所知道和不知道的分别列在纸。他答应了;可是他坐了老半天,什么也写不出来。他的自豪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他在看清楚自己的无知后,放弃了那本书。
  苏格拉底是一位着名的哲学家;当他被人问及:「你通晓些什么?」时,他总是简单的回答:「我只通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通晓』。」科学以外:
  佛教虽然被排除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却是最有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学识不仅从感官获得,也从心灵获得。在训练和发展高度专注心灵力量的同时,佛教让我们了解到这世间的一切,并非能够从实验室里的试管或显微镜中获得。
  科学所寻获得真理,经常在更动;而佛陀所证悟的是绝对和究竟的真理;并不因为时间或空间而转变。还有,与科学相比较下,佛陀不鼓励信徒执着于理论、现象或其它;佛陀教导人类根据真理、抑制感官的欲望而过常的生活。佛陀所指示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自然而有意义的生活。
  实践对佛教徒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光懂得理论而不去实践,就好像是熟读食谱却无法烹煮一样;书本的知识无法解决他的飢饿。实践对觉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佛教的很多宗派中都很重视实践,尤其是禅宗。
  在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原则下,科学家们为了自己的私欲,过度开拓或滥用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平衡和污染。而佛教却着重于心灵的发展;对基层来说,佛教指示个人如何调整和应付日常生活所面对的事实;对层来说,佛教指引人类如何透过心灵的发展来超越自己。
  佛教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来协助心灵的调御,让人们洞察自然和觉悟究竟的真理──涅槃。这个系统是实际和科学化的,透过理智来观察浮动的心识,以念来观察内心的世界;这种做法和科学的治学精神一样。
  科学与宗教:
  缺乏道德规范,科学为人类带来危机。科学家发明的机械统领了世界。炮弹是科学呈现给野心家的礼物;使整个世界都操纵在他们手中。人类生活在精神被虐待和恐惧中;那些科学的结晶,如:原子弹、毒气弹等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在他们身。科学无法为人类提供道德规范,反而加重了人类的欲望。
  科学失去了道德的支撑,就会变成了怪物。很不幸的是,这些怪物变得比人类还要来的强大。除非人类能够通过宗教道德的实践来抑制和管教这些怪物,否则人类将被这些怪物所控制。缺乏宗教的指引,世界将受到科学的威胁或被毁灭。相反的,科学如能配合像佛教这样的宗教,则世界将变成平静、安稳和幸福的地方。
  目前,为了人类的利益,科学和宗教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宗教缺乏科学是瞎子,科学缺乏宗教是跛子。
  佛教的贡献:
  佛教的智慧是奠基于慈悲心。扮演着匡科学偏差的角色。未来的文明必须建立在以宗教精神为指导原则的科学。佛教为那些已成为自己产品的奴隶,面对失望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心灵的指导原则和前进的目。
  A.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种宗教能配合现代的科学,那肯定是佛教了。」佛教不受时间的影响,而科学需要不断的更新。佛教不需向科学投降,因为佛教是科学以外最科学的宗教。佛教是宗教与科学的桥梁,与科学携手合作,激发人类发展内心的潜力和环境。
  佛教不受时间限制,源远流长。
  宗教自由
  佛教鼓励信徒以自由的心灵过崇高的生活;佛教是一个自由及理性的宗教。
  佛教不阻止任何人阅读或研究其它宗教;事实,佛教鼓励信众研究和比较其它宗教。佛陀说:「假如一个宗教有它合理的一面,它的信徒也有自由去崇敬这合理的一面。」某些宗教为了征服它的信众,使他们永远受困于黑暗,坚决的不允许信众接触其他宗教;不允许信众接触其它宗教的典籍,不许信众听闻其它宗教的教理。
  它们不允许信众对自己的信仰和教理有所怀疑,即使教理的表现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它们使信众生活在迷蒙中,有如羊群一样被牧放。假如有人睁开双眼看见光明,它们就会说,他已被魔鬼占据了内心,要打入黑暗的地狱。这些可怜的人,没有机会去运用他们的常识、他们的教育和学识。即使有人想改变这种看法,也会因为自己不够完善,以致不能自由的运用自己的意识来做出确的判断。
  根据佛陀所教,宗教是一种自由选择的信仰,不是律法,而是一种应该奉行的道德规范。佛教不是世间法,而是自然法。
  事实,在今天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真的宗教自由,人类甚至失去了思想自由。当一个人发现他无法从自己信仰的宗教获得满足时;无法为他解答某些特殊的问题。
  他不能自由的放弃他原来信仰的宗教,而去接受一个对他更有吸引力的宗教。原因无他,因为这是一个权威性的宗教,宗教领导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剥夺了他的自由。
  人类应该有选择自己宗教信仰的自由。没有人有权力去强迫别人跟随自己的信仰。
  有些人是因为屈服于恋爱对象,而跟随他的信仰;这种人对宗教的了解还比不木偶。宗教不应该令人屈服于情感的弱点而改变一个人。在转换信仰的时候,也应该慎重的考虑;因为宗教不是一种交易。一个人不应该为了个人或物质的利益而改变信仰;宗教信仰是为了开发心灵而获得自我的解脱。
  佛教不以物质的诱惑来吸引信徒;佛教也不是在利用那些贫穷、病患、文盲和愚痴的人。佛陀告诫那些追随者,不要急于接受他的教义。佛陀要信徒们要慎重的考虑和判断他的教义,是否确实和实用。
  佛陀教导我们,对外力和仪式的信仰是无法获得智慧的;因此,对外力和仪式的信仰是没有意义的。以武力来推动佛教,意味着以压迫和不公的手段去宣扬那公和仁慈的宗教。是否要自称佛教徒,那是不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要透过自己清楚的了解,和运用自己心识;这样才能更接近于佛陀所宣说的人生真目的。
  宗教狂热是危险的。不确的方法得不到好的结果;方法不对,目也不可能对;一个宗教狂热者不可能以理性和科学性为自己的原则。根据佛陀的教义,佛教徒必须是一个自由的人,以开放和不屈服的胸襟寻求心灵的开展。佛教徒皈依佛陀,是把佛陀当作导师和自我鼓励的对象;是为了了解,而不是盲从。对佛教徒而言,佛陀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那拥有极高权威能洗清他人罪孽的「神」。佛教徒把佛陀当作一切老师,一位能指引他迈向解脱之道的老师。
  佛教支持现代人的自由和进步。佛教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层次都代表着人性的自由和知识的进展。面对现代科学和知识的冲击,佛教的教义并未因此而被淘汰或更动。
  可见佛教教义的科学性。在科学的新发现越多,人类就越接近佛教。
  佛教把人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也把人类从极权残暴的神权系统中解放出来。
  这是佛陀对人类的开示,要人类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不要像那些孱弱愚笨的畜生一样,盲目的接受宗教信仰。佛陀在他的教义中,体现了:理性、民主、实用和道德;佛陀是第一位用大众语言宣说教义的人。
  佛陀告诫信徒,不要接受那些没有经过适当思考的事。佛陀在《卡拉玛经》(KalamaSutta)中,对一般年青人说:
  「不要接受那些口头传说、传统或听来的事。
  不要相信权威性的宗教经典,
  不要相信理论和争议,
  不要相信自己的推断,
  这一切,看起来都像真的,
  但这一切都基于个人的揣测或意见,
  或基于别人表面的能力,
  或基于这样的念头:
  「这是我们老师所教导的。」
  「当你知道这对你不适当或无益时──损人不利己,你就应该拒绝它。」「当你知道适合和有益于你时──利人利己,你就应该顺从它并接受它。」佛教徒只有在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后,才接受和实践自己的信仰。同时,也确保了信仰的合理性和利人利己。
  真的佛教徒决不依靠外来的力量而获得解脱,也不希望外力的介入来摆脱痛苦。佛教徒以清除潜在于内心的烦恼,来寻求内在的欢愉。佛陀在《长阿含经》里这么说:
  「假如有人诋毁我,或我的教义和我的弟子,我不会因此沮丧或烦恼。这么做,只会带来伤害。假如有人赞扬我,或我的教义和我的弟子,我也不会因此的感到欢喜、感动或得意。因为这是造成确判断的障碍。如果你沉醉于别人的赞扬中,你就无法判断赞扬的本质是否属实,或我们真值得被赞扬。」佛陀提倡高度的自由,不单是为人类,也涵盖了一切平等的众生。自由并不是鼓励放纵。人类自由的从那些奴役人性的宗教权威、神权或宗教惩罚中解放自己。
  传教
  「僧众啊!去吧!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幸福,为了悲悯这世界,为了善,为了利益,为了幸福,为了人与人类。去吧!」─佛陀─
  翻开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到,佛教是以和平、尊重的方式来传教;那些以暴力传教的宗教都应该感到羞耻。
  佛教在传播,从来不为「市场」而竞争。僧众或信徒从来不会为了传教而恶意去中伤或诋毁他人。宗教、政治或民族的不容忍和瞋恚,对真皈依佛教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佛教徒从来就不赞同攻击性;这世界的流血事件或灾难,大部分都来自攻击性的教条主义、宗教狂热、和不容忍。无论在宗教或政治,都会有人觉得自己负有使命,要把人类带到理所当然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去。这种人往往为了自己的目的,攻击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佛教从来就不与传统、习俗、艺术或文化发生争执;佛教接受它们的存在,并改良它们。佛陀慈悲的言教,开启人们的心扉,让人们毫无困难的接受他的教义。也因为如此,人们自愿的协助佛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不采取殖民手段,也不借助政治力量来推广。佛教的传教士,往往是被那些主权独立,态度诚恳和包容佛教的国家,以敬重的态度邀请他们前去弘法的。
  在历史,佛教是唯一以精神力量排除种族、语言、文化、风俗的困难,而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宗教。佛要在传教,不借助国际性的商业势力来推广,也不借助帝国主义的余威;不是科学好奇心的使然,也不是在殖民思想的冲击下为了扩展和占据新的领土。而是指示人们透过佛法的实践,能获得宁静与幸福。
  阿育王是弘扬佛法的一颗明星。他将佛法弘扬到亚洲和西方国家。阿育王派遣传教士到世界各地去弘扬佛陀那幸福的信息。阿育王敬重和支持每一位传教士。他的容忍值得我们注意。从目前遗留在印度的阿育王石碑中,我们清楚的发现他的理念:
  「不应该为了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蔑视其他的宗教。这么做,往往只会使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蒙受更大的损失。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对他人造成伤害。诋毁其它的宗教并非在捍卫自己的宗教,而是伤害自己的宗教。我们应该聆听和关注其它宗教的教义。
  在公元二八六年,阿育王使佛教成为当时印度的最大动力。医院、社会服务、学校、机构、水供和娱乐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的竖立起来,人们也理解到无情的战争是残酷和无益的。
  在印度何其它亚洲国家的黄金时代──艺术、文化、教育,人类文明的全盛时期,就是佛教影响力最大的时期,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期。在佛教国家的历史里,没有所谓的「神圣的宗教战争」,也没有受到镇压异端和宗教歧视的伤害,是一页令人类骄傲的纯净历史。公元二至九世纪的那兰陀大学,就是佛教的产品,是世界第一所为全世界学生而开放的大学。
  在过去,交通困难,人们必须攀山越岭、横渡沙漠才能到达东方,可是佛教的传教士并不畏惧这些困难,终于使东方大部分的国家都接受了佛教信仰。逐渐的,佛教成为亚洲最主要的宗教,至今仍然是亚洲最多人信仰的宗教。今天佛陀那和平的信息已传播到西方,西方人也开始接受了佛教思想,并认为佛教是唯一能和现代科学协调的宗教。
  佛教的传教士,无意劝说那些已满足原有宗教信仰的人,放弃原来的宗教,改信佛教。佛教的传教士充分的支持其它的宗教和它们的传教士。如果他们的目的是劝人向善,提升人们的道德性,使他们过有意义的宗教生活;佛教的传教士同样的给予他们热心的支持和协助。佛教的传教士也为那些骚扰其它宗教信仰的传教士感到遗憾;如果他们的宗旨是崇高的,目的在指引人们过神圣的生活,就没有理由为了让人们转信他的宗教而做出不健全的竞争。
  佛教的传教士,绝对不会浮夸的去描画那虚妄的天堂生活,来刺激人类感官的欲望,从而获得人们的追随和信仰。佛教是以佛陀的教诲来解释人间和天堂,本来就「无常」本质。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
  世界和平
  人类忘记了他有一颗心;如果他仁慈的对待世界,世界也一样会仁慈的对待他。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我们害怕战争,一方面。我们又积极的准备战争。生产过剩又得不到平均妥善的分配。人口急剧膨胀,人心也变得越来越孤独。人类的距离被现代科学给拉近了,可是人类的隔阂也越来越大。彼此间缺乏真诚的态度和真的了解,也缺乏信任。
  联合国成立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各国首脑都同意一项条款:「战争是由人类的心念所造成的,如果人类都把心念用在和平,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这项条款和《法句经》的第一首诗偈雷同。
  「一切事情都是以心念为主导,
  心念主使语言和行动的产生。
  如果有了污秽的心念,
  行为和言语也就不会确,
  这时苦恼就会紧紧的跟随他,
  好像牛车跟随着牛的足迹前进。」
  有些人相信唯有军队和强大的武装,才能维护和平。为了「备战」而造成军备竞争,这种盲目愚痴的做法,最终将导致人类自我毁灭。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问题,下一场战争,将是世界的末日。所获得的不是胜利而是牺牲──最终横尸遍野。
  「伤害无法阻止伤害,唯有仁慈能阻止伤害。」这是佛陀给予那些造成伤害的战士和叛乱者的开示。很多人认为,佛陀要人转恶向善,是一种行不通的办法;可是,这毕竟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佛陀也亲身体验过。当我们以自我和自大对中心时,是不可能有弃恶扬善的念头。其实,造成我们不愿意弃恶扬善的原因,主要是不愿示弱的心理在作祟,不愿让人们以为我们是懦夫。但是,如果我们牺牲我们那高度危险的自尊心,以文明的方式带来和平与幸福;那么,我们到底又损失了些什么呢?
  要实现世界和平,就必须懂得「容忍」。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必须消除贪、瞋、痴这三种万恶的根源。如果人类能断除一切邪恶的力量,并实践容忍;那么和平的世界就指日可待了。
  今天佛陀的追随者,都肩负重任;以导师为榜样,为实现世界和平而工作。佛陀这么开示:
  「一切众生都畏惧于刑具,
  一切众生都害怕于死亡,
  将心比心,
  我们不应该杀害生命,
  也不应该指使他人去杀生。」
  《法句经》V.129
  要获得和平不困难。但是,以祈祷和祭祀来希望得到和平是不切实际的。和平是人与人,人与环境协调的结果。以武力获得的和平,只是满足了某些人的私欲,不是真的和平,也不会持久。
  缺乏容忍,世界就无法和平。要实现容忍,我们就不应该允许瞋恚和嫉妒在我们心中生起。佛陀说:
  「仇敌害仇敌,冤家对冤家,
  心念如果向着邪恶去发展,
  所造成的祸害就会更大了。」
  《法句经》V.42
  佛教是容忍的宗教。佛陀指示我们,为了要获得美满的生活,就必须自我节制。佛教不以教条或理论来教化信徒,佛教也从不迫害或亏待那些非信徒。佛教指引的是和平的道路,佛教也不需要信徒们榜他们是佛教徒,才可以修学这种崇高的宗教真理。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微笑的面对镜子,你会看到自己美丽的笑脸;如果你拉长着脸面对镜子,看到的将是丑陋的你。同样的,如果你以仁慈的心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也会同样仁慈的对待你。学习以和平的心对待世界,世界将会因为你而充满了和平。
  人类的心识充满了自我,因此无法看见自己的短处;经常在找藉口为自己的错误掩饰。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真的自由,必须先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压抑不当的行动。佛陀说:
  「发现他人的错误,太容易了;要发现自己的错误,太难了。」正义的战争
  狗与狗之间的争执和人类的战争相比,差别就在组织性。
  人类在贪、瞋、痴、嫉妒、自私等邪恶的念头作祟下,在过去的三千年来,总共发生过超过一万五千起大型战争。这是人类的本性吗?是人类的命运吗?人类有权力摧毁他人吗?
  虽然人类创造和发明了很多新的事物,可是人类却在毁灭自己的同类;多少人类的生命从地球消失。现代人掌握了最新的战斗科技,在数秒钟内便能摧毁全人类。世界成为武器的库房,人类在进行一场叫做「军事优越性」的游戏。我们知道核子武器的威力,比起一九四五年八月在日本长崎和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威力还要大。科学家相信,只要数百枚的核子弹,就能消灭整个宇宙。我们到底在竞争什么!科技到底在发展些什么!人类到底有多自私和愚蠢啊!
  人类不应该迎合那充满侵略性的野心家。人类应该追随崇高的宗教导师,发展义和道德,化战争为和平。
  无数的国家和无法统计的领导人,大批的论文、契约、和平方案,都宣称已经为这世界寻找到维持和平的方法,可是一点作用也没有,仍然无法解除人类的威胁。失败的原因就出在没有好好的教育下一代,没有让他们清楚的理解无私奉献的重要和自私的危险。要确保和平,就要用尽种种方法,让我们年青的一代学习如何实现爱心、善心、容忍等等。
  佛教的态度:
  无论在保护宗教或保护其它的一切,佛教徒都不会做侵略者。佛教徒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任何暴力。虽然有时佛教徒也被迫与那些不尊重佛教,或企图消灭佛教的恶势力开战;他们是为了保护被亲略的父老弟兄,并不是蓄意杀害生命,而是为了和平与自由;在这种情形,我们不应该谴责他们。只要每个人追随佛陀的教诲,这世界就不会有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和平。每一个文明人,都有责任寻求一切方法,以和平的态度来解决纷争,不需要造成杀戮。佛陀也从来没有教导过信徒必须向恶势力投降──无论是人类或超越自然界的生物。
  在知识和科学的协助下,人类能降伏大自然。但是人类自己的生命却得不到保障。
  为何生命充满危机呢?在追求学识和科学时,人类忽略了自己有一颗心;被遗忘了、枯萎了、和被污染了。
  如果生命不能获得保障,那又怎么会有世界和平呢?要维持和平,就必须训练我们的「心」,客观和谦虚的面对事实。要了解人类或国家都不会远永远犯错。要维护和平,就必须让这世界分享我们的财富,不必要平均分配,但是要平等。我们永远也无法做到财富平均分配,但是可以把它当作比平等更高的理想。
  目前这世界百分之五的人,享有世界百分之五十的财富,真是不可思议。目前这世界仅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丰衣足食,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处于飢饿边缘。和平唯有透过那些肯分享和平均分配财富的国家,富者协助贫穷、强者扶持弱者而达到。
  也只有在这个目实现后,世界才会太平。
  武器装备的竞争必须停止,我们应该建造更多的医院和学校来取代它。用在武器和战备的金钱,用来发展经济,提升人类的生活那不是更好吗?
  人类无法放弃自私和欲望,种族和傲慢、个人主义和权力的执着存在的一天,就无法实现世界和平。财富无法带来幸福,而宗教却能有效的影响你的意识形态,和让你放下武器。
  不杀害生命是宗教的原则。不幸的是,那些愚痴的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今天,在现代武器肆虐下,一秒钟内就可以杀害数百万条生命。这是一个比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宗教的时代。
  更不幸的是,某些人却把宗教旗帜带进战场,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么做沾污了宗教的神圣性和声誉。
  「僧众啊!为了满足于自己的贪欲,到处都是斗争;国王与国王,太子与太子,宗教师与宗教师,人民与人民,母亲与儿子,父亲与儿子,兄弟姐妹与兄弟姐妹,朋友与朋友;到处都是斗争。」《中阿含经》
  我们很欣慰的说,在过去二千五百年来,佛教从未造成任何严重性的不协调和冲突而导致的战争。这要归功于佛教强而有力的特性──容忍。
  佛教徒与参军
  你可以做一个真理的战士,而不是侵略者。
  一天,一位名叫幸哈的将军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请示:
  「世尊!我是一名军人,我执行国王的命令为他战斗,而您却教导我,对一切苦难者要有无限的慈悲和怜悯。您是否同意我惩罚犯罪的人?您认为我们为了捍卫国家、保护妻子、子女和财富而作战是错的吗?您是否要我们不战斗就投降吗?我们是否应该归顺邪恶的侵略者,根据他们的意图而屈服于他们或忍受他们的折磨,让他们继续的以暴力来威胁我们?您是否主张所有的战争,包括义之战也都应该禁止?」
  佛陀回答道:「应该处罚就必须处罚,应该关照就必须多关照。不要伤及一切无辜的众生,以公平和义来看待战争,要充满慈悲与关怀。」这种说法并不矛盾。人们因自己的罪行而被惩罚,这并不是执法者邪恶的意图,而是他自己的罪行使他自己被惩罚。执法者在惩罚罪人时,心里是没有瞋恚的。当一个杀人犯在谋害他人生命时,就应该了解到他必须为他的罪行付出代价,而不是归咎于命运。
  佛陀接着说:
  「佛陀提醒人类,私有的战争都是悲惨的。但是佛陀并没有说过,那些已用尽一切方法来避免冲突,但是仍然不得不卷入战争,来维护和平和社会秩序的人应该谴责。」
  「为了生存就必须斗争,斗争是免不了的事。但是,我们要确定,我们不是在违反真理、公道、义或为了自己私人的欲望和利益在斗争。那些为权力、私欲、财富、名誉而斗争者,都不会有好的果报。那些为了和平和真理而斗争的人,就算是失败了,也是光荣的。」
  「一个人只要到战场,就准备牺牲,牺牲是军人的命运,没有理由去埋怨。一但胜利了,他将被人民视为伟大的战士,可是无论他多伟大,命运之轮还是继续的运转,终究免不了一死。如果战士们都能缓和自己并涤除内心的瞋恚,减低征服敌人的心念,对敌人说:『来吧!让我们和平共处的做兄弟吧!』那么,他得到的真的胜利,是永久的胜利。」
  「幸哈!战胜敌人是伟大的,但是战胜自己更伟大。那些教导你如何战胜自己的教义,不是教你去杀害他人的生命,而是教你去保护他人。征服自己的人,比起做自己奴隶的人更能够生存、更容易获得成功和胜利。人们如果能远离心识中自我的幻觉,就能够在生命的战场屹立不倒。人们的意图如果是义和公道的,他将不会失败。
  如果他拥有仁慈与爱心,他将不会受苦。以这些心灵的甘露,勇敢和智慧的去斗争,你将成为一位真理的战士。」
  战争和暴行是没有义的。当我们向敌人宣战时,我们声称自己是为了义而战。而对方向我们宣战时,却宣称我们是不义的。到底谁能使战争合理化?谁是为义而战呢?我们不应该再以这种原始和不文明的行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了。
  仁慈与杀生
  仁慈与杀生永远无法并存。
  佛教不认为杀生可以合理化,仁慈和杀生根本就无法并存。很多人杀死他们心爱的宠物,是因为不忍心看见牠们受苦。如果这种做法是确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手法杀死那些生命垂危、忍受极大痛苦的亲人呢?
  当人们看见他所蓄养的宠物患病时,因不忍心牠们受苦而将牠们杀害,他们把这种行为叫做仁慈的杀生。其实这对那些宠物并不仁慈,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避免和防范将来可怕情景的发生。如果人类对动物有真的仁慈,就不会因为要解除动物的痛苦而杀害动物。不管人类是多么的诚意和仁慈,杀生同样是不确的处理方法。虽然说,这类的杀生并没有瞋恚的成份,可是人类还没有理由来使杀生合理化。
  很多人误解,一位动机是善良的,杀生也可以是一种善行。杀害病患的宠物是为了解除牠们的痛苦,这种行为如果是善良的,我们怀疑他甚至有更善良的意图和动机。杀生是意识产生后的行为,注定会带来有害的结果。因此,佛教认为「仁慈的杀生」和「安乐死」是不会产生善业的。
  佛陀说,只要人人都不杀生,就能和睦共处。佛教无法承认「仁慈的杀生」的合理性。但是,在无瞋恚也非嫉妒,并非蓄意伤害的情况下杀生,是可以被原谅的。
  话说回来,众生的苦是恶业造成的,如果要「仁慈的杀生」不如防范恶业的形成。
  佛教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来减轻和消除痛苦。
  自卫与杀生:
  佛陀告诫人们不要杀生,如果每个人都遵守这一项原则,就不会自相残杀了。佛陀说,即使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为了自卫也不能杀生。以武器来捍卫自己,但是不伤及其他生命,是一种仁慈的行为;人类太爱惜自己的生命了,不准备放弃。有这种仁慈的心就不会遭遇不幸。实际,人类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而斗争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因为却是另一回事。当自卫时,无意的杀害对方,是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如果是蓄意的,就会造成恶业,就得面对果报。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杀生就是杀生,不能因为不赞成时称为「谋杀」,赞成时称为「处死」,我们的战士被杀害时,称为「牺牲」;赞同杀生也就是赞同战争。如果我们排除了一切情绪的因素,我们就会了解到杀生就是杀生。
  在过去,很多科学家和宗教家都以「神圣的战争」、「仁慈的战争」、「义的战争」、「无痛苦的战争」来夺去他人的生命。他们声称,只要刀刃是锋利的,死亡就不会痛苦。
  佛教绝对不承认有合理的杀生存在。但是,当一个生命受到另一个生命威胁时,没有人有权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第六篇 此世界与他方式界
  第十六章 环境与生存
  宇宙的起源
  我们无法假定宇宙有一个起点。认为宇宙有起点,是因为我们的想像力贫乏。
  ─罗素─
  有三种不同的思想派系涉及宇宙的缘起,它们是:
  一、认为宇宙的存在来自于它的本体,这种本体是非智力性的;但是,由于本体自我不断的继续运作,使所有的事物都起了变化。
  二、认为宇宙是万能的「神」所创造的,「神」创造了宇宙和宇宙的一切事物。
  三、认为宇宙的缘起是不可思议的,它无始无终。
  佛教的宇宙观是属于第三种,西方大哲学家罗素也这么认为:
  2「我们无法假定宇宙有一个起点。认为宇宙有起点,是因为我们的想像力贫乏。」现代科学家认为,在数亿万年以前,刚冷却的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缘起于海洋。
  佛教从来没有宣称这世界、太阳、月亮、星星、风、雨、昼、夜,是「神」所创造。
  佛陀认为宇宙不是过去任何一个时刻的创造,世界在每一秒钟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创造。世界本身在不停的创造,也在不停的毁灭。佛教认为宇宙体系经常出现,也会自己消失。
  历史学家 H.G.威尔在他的着作《世界简史》里提到:
  「一般的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在久远的年代已经存在了,它也可能永远的存在,没有终极点。……人类生存在地球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这也许是一个爆炸性的观念。在这以前人类好像不曾出现在地球。」很多宗教用来解释宇宙的缘起和终结的都是一些拙劣的构思。在宗教立场,认定宇宙是「神」在某一特定的时间作创造的构思;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已经站不住脚了。
  今天的科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以及一些思想家,都在努力的探溯和发掘宇宙缘起的新知识。在最近发现的新知识中,并没有和佛教思想相互矛盾。
  罗素说:他敬重佛陀,是因为佛陀没有犯下有如其它宗教的有关宇宙缘起的错误。
  一般宗教对宇宙是缘起,只是接受了推理性的解说;因此,不为现代科学知识份子所接受。甚至佛学者所注释的经典,也被科学家质疑。佛陀并没有浪费他的时间在这个课题,他保持沉默的理由是,佛教的价值在于获得心灵的解脱和智慧,宇宙的缘起并不重要。然而,一个人如果坚持要研究这个科目,他就必须深入的探讨与科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这些科目能提供比佛教更多也更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佛教的价值在于培养今世和来世的生活情操,一直到解脱。
  在佛陀眼里,这世界只有生死不断循环的「轮回」。对佛陀而言,宇宙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轮回」之内;因为物质与能源不断的相互依赖而存在,寻找出宇宙的起点和终点,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实际,所有一切有关于宇宙缘起的思想都是空谈泛论,不是究竟的或绝对的真理。
  「虚空无尽,众生无数。
  宇宙中有无数的世界。
  佛陀教导我们,
  智慧无尽,道德也无尽。」
  ─斯里.拉玛詹德拉─
  一天,木伧伽子(Malunyaputta)要佛陀向他解释宇宙的缘起,如果能令他满意,他就愿意追随佛陀。其实,佛陀并不强迫任何人追随他,因为真理是不需要任何强迫性的支持。佛陀对木伧伽子的问题保持沉默不给予他面的回答。对佛陀而言,回答这个问题是在浪费时间,人们不应该关注于过去的问题,而是应该关心未来的解脱。为了让木伧伽子明白这个道理,佛陀对他开示道:
  「有一天,一位愚痴者被毒箭射中,他拒绝医生的诊治,他要先找出箭镞的毒素,当他还没有完成他的想像,就已经毒发身亡了。
  我们最逼切的任务是如何通往涅槃,而不是争执于宇宙的缘起。
  他方世界
  根据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人类世界的局限性,同时也重视宇宙还有其他世界的说法。
  有一回,佛陀论及宇宙的本质与构成,佛陀说: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生活在这宇宙间。
  较人类世界为低的有四类众生。它们是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
  人世有一类众生──人类。
  欲界天有六类众生。
  色界天有十六类众生。
  无色界天有四类众生。
  这些人类世界以外的生界,并没有被科学所接受和认可。然而,现代的科学家们致力于探索其它星球生命形式存在的可能性。按照科学发展的速度,他们将很快的在银河系里发现其他的众生。到时,我们或许会发现到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受限制于某些生存法则。他们或许在外表、生理与我们不同;组成的物质和生活也和我们不同;他们或许超越我们,或许远不如我们。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地球才有生命的存在呢?地球在浩瀚的宇宙里只有一颗微尘。按照着名的天文学家詹姆斯.金士爵士的估计,整个宇宙大约是十亿倍现代天文望远镜所能看到的空间。在他的着作《奇异的空间》里说到,宇宙的树木可能比海滩的沙粒还要多,在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沙粒的百万分之一。他又说,光速在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可以环绕地球一周;要环绕宇宙一周,可能要花一千亿年。这就是「大宇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无穷无尽的宇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外太空」。从科学的角度推测他方世界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按照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到人类世界的局限性。科学界已经证明,人类的世界是存在于我们感官所能接受的频率范围。科学家证实了在人类能接受的频率范围外,还有很多或高、或低的频率,如:无线电波、X 光、高频、低频或微波的存在。因此,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感官认识的局限性;如果从这有限的感官认识的「隙缝」中去窥探宇宙,就好像是小孩子从门缝里看外面的世界一样。但是,这有限的认识和觉知,也毕竟为我们显示他方世界存在的可能性。他方世界或许与我们隔绝,或许也能与我们联系。
  对于宇宙的本质,佛陀说,宇宙的起始和终结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佛教不相信宇宙会突然终结或完全毁灭。当宇宙的某一部份消失时,另一部份仍然存在,此起彼伏,循环不息。宇宙是由分子、基因、气体和无数的能源所组成,宇宙消失就是各种能源被分解,而这些被分解的能源,也会因为宇宙的动力和吸引力重新凝结和组合,一个新的星体又出现了。这时宇宙的自然规律,也就是为什么佛陀要说,宇宙的起始和终结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只有在特殊的场合,佛陀才会发表对宇宙本质的看法。他在解说时,也同时顾虑到信徒的理解能力;佛陀不愿意在这个问题起争议,因为这个问题无法导致心灵的开展。
  佛教不同意某些宗教认为,当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不信仰「神」而称为堕落的「人」时,这宇宙将被「神」所毁灭的看法。我们要问持有这种信仰的人,为什么「神」不用它的力量来阻止宇宙的毁灭?为什么不用它的力量去使人类对他产生信仰?
  为什么不用它的力量去改造人类的不道德行为?不管「神」是否能毁灭宇宙,世间万物只要有生就有灭,这是自然规律,也是迟早要发生的事。用佛陀的话来说,宇宙是聚集(成)、存在(住)、毁坏(坏)、消失(空)和心(nama)与物(rupa)的再组合。
  最后,我们认识到,佛陀的教义充满了科学性。而科学家掌握科技的目的是为了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安全感。佛陀重点在于如何让人类获得智慧和离苦得乐。一个人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本性和宇宙变化的自然性。当一个人去除了贪欲和感官的欲望,通过确的心识,才能获得真的自由。一个人如果想战胜「无常」,他的做法做好像唐吉柯德企图战胜风车一样。一个人应该消除我见及一切不重要也不必要的欲念,以见把精力放在降伏自己的心识。
  天堂与地狱
  智者缔造了自己的天堂,愚者今世和来世都囿困于自己所创造的地狱。
  佛教的天堂与地狱观,不同于其他宗教。佛教不认为有永恒的天堂和地狱存在。因人类的弱点而宣判他永堕地狱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如果给人类机会去纠自己的缺点,那倒可以理解。佛教认为,即使人类堕入地狱,只要他在今世或过去世曾经有过善行和功德,他一样能够解脱。地狱的大门并非没有钥匙,地狱只是暂时性的地方,人类没有理由要永远在地狱中受苦。
  佛陀提示我们,天堂和地狱不在人世间之外,就在这个世界里。佛陀这种天堂和地狱的观念是非常合理的。佛陀在一次开示会说过:「有一个平常和无智慧的人,曾经断言:『地狱就是在海洋的深处。』这种说法是错误和没有根据的。地狱只是一个代名词,它的意义是指身体痛苦的感受。佛教不接受,「神」创造天堂和地狱,以及天堂和地狱存在于某一特定地方的观念。
  这个世界的地狱之火,比他方世界还要炽热;没有一种火,比贪、瞋、痴三毒燃烧的火更炽热。佛陀说,人类被十一种火燄所燃烧,它们是:贪、瞋、痴、病、老、死、忧、哀、苦、郁、悲。人类会因为这些情欲中的任何一种火的燃烧而毁灭整个世界。以佛教的观点,很轻易的就能分辨天堂与地狱;任何地方只要有快乐,不管是这世界或他方世界,都是天堂。然而人类的苦与乐相互交错,人类必须经验到苦与乐,才会了解生命的本质;他方世界的众生很少有机会理解这个道理。某些地方拥有更多的快乐,而某些地方却更痛苦。
  佛教认为人死后都会获得重生。而重生是根据临终前的最后一念,以他今世或过去世所创造的业力,而选择了未来的世界。如果一个人在今世或过去世积累了许多的善业,他就会根据自己的善业往生善界;反之,就往生恶界。但是,一切生界都是暂时性的,当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时,他必须从头做起,继续重新积累自己的「业力」。这是一种无休止的循环;除非他能以见追随道,获得永恒幸福的境界──涅槃。
  天堂只不过是暂时的居所;因为善业的果报使得他们获得较长时间的快乐。地狱也是暂时的居所,是恶业使然,导致痛苦。但是,天堂与地狱都不是人类永久的居所,也没有所谓的「神」在天堂或地狱中主宰一切。佛教不以地狱的炼火去恐吓世人,也不以天堂的快乐来取悦世人。佛教的宗旨是要人们修心养性。佛教的修持让人们远离天堂与地狱;以平等、宁静的心来达到道的生活。
  「神」的信仰
  佛教否定了对「神」的信仰。
  佛教不否认「神」的存在,佛教认为「神」是其他生界的「人」(天人);祂们比人类拥有更大的欲乐,祂们也拥有超越人类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是有限的。祂们虽然生活在幸福和快乐的生界里,享有比人类更长的寿命;可是,祂们一样为「无常」所牵绊。当祂们享尽祂们的福报后,祂们一样会根据自己的业力进入轮回。佛陀认为,身为人类有更多的机会去积累善业,而「神」在这方面远远不如人类。
  佛教并不重视「神」,也不认为「神」对我们道德的发展和达到涅槃解脱有所帮助。
  无论是大神或小神,祂们也一样会死亡,避免不了生死轮回。
  佛教徒经常把自己所开创善业的功德回向给「神」,是因为佛陀曾经对「神」有所教诲,要「神」保护那些严谨修持的人。但是,佛教不鼓励对「神」的崇拜和供奉。
  当人类存在极大的困扰时,他们很自然的向「神」祷告,这种祷告是为了抒发内心的压抑,会得到慰藉和舒缓。但是,对一些有智慧、意志坚强、受过良好宗教教育、和理解力高的人来说,对「神」的祷告是不必要的。佛教徒必须了解,对「神」的祷告无助于证悟涅槃。佛教徒应该相信佛陀所说:
  「一个人自己作恶,导致自己污秽;不作恶就能清净。清净与否在于自己,他人无法令你清净。」
  《法句经》V.165
  圆成佛道和证悟涅槃,不需要靠外力的帮助。因此,佛教徒在佛法的修持,完全不需要依赖「神」的帮助。
  「灵」的世界
  「灵」的存在有如看见或看不见的光一样。
  「灵」是一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生类,佛教不否认有「善灵」和「邪灵」的存在。
  「灵」的存在就好像是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光。我们需要特殊的工具,才能发现那看不见的光;也必须有特殊的感官能力才能发现「灵」的存在。一个人不能因为肉眼看不见「灵」而否定「灵」的存在。这些「灵」也受到生死轮回的支配,无法永久的保持「灵」的状态。「灵」与我们生存在同一个世界中。
  一个佛教徒遵循佛陀的教诲而过神圣的宗教生活,就不需要去理会这些「灵」的存在。然而对「灵」的膜拜已成为一种习俗,佛教徒也凑了一脚。
  善行是一道保护网,能防止邪灵的渗透和侵犯。邪灵不容易侵犯人类,除非人类自己打开接受邪灵的大门。每一个过道生活的佛教徒,都有一道防护网,能阻碍邪灵的入侵。如果他执着或相信邪灵的力量,就无法摆脱邪灵的纠缠。
  佛陀不鼓励信徒去膜拜或惧畏邪灵。佛教徒把慈悲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佛教对他们不造成任何伤害。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佛教的道德性和纯净的心、有智慧、有坚强的意志和理解能力,邪灵就会远离他们,善灵就会保护他们。
  功德与回向
  如果真的要纪念或帮助过往先人,你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多做善事,然后把功德回向给他们。
  佛教认为善行的功德能带给人今世或来世的福报,也能引导人们达到永恒快乐的目。善行表现在身、语、意的活动。每一种善行所产生的功德,成为行善者的「业绩」。佛教鼓励人们将功德回向给他人,由他人分享你的福报。换句话说,功德是可以转让和分享的,他人可以在生前或死后接受你的功德。
  回向的方法非常简单,行善的人把善行当作专为某一个人而作,或为一切众生而做。这种愿望可以在心里或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发心回向的人,不一定要让接受者知道。当接受回向者得知你的这种行动和愿望时,就会产生「喜悦」,而参与你的善行。接受回向者认同了功德本身和回向者,他所获到的功德甚至比原来的更大。那么,他的喜悦心将更高,他更了解功德,变得更聪慧和更具功德了。在巴利文三藏经典里,保存着大量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功德回向是一种「喜」法,接受回向者,不管知不知道回向者是谁,都会一样的感到喜悦。但是接受功德者,起码要表示对功德的随喜。如发自内心或口头的赞赏:
  「善哉!善哉!」为了分享他人回向的功德,必须由衷的同意并喜悦于他人的善行。
  做善行的人,阻止他人分享他所缔造的「功德的喜悦」,他不能控制他人有「随喜」的念头。佛陀认为,所有的行为的关键在于心识,回向基本是一种心识。
  回向功德并不意味褫夺了一个人所造就的功德。相反的,功德的回向能增已经造就的功德。
  回向先亡:
  佛陀说:「一个人给予先亡者最大的礼物,就是将自己善行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佛陀又说:「回向功德者因此会获得更多的功德。」佛陀鼓励人们多做善事,如:
  供养贤德者,并把此功德回向给先亡。应给以先亡者的名誉来布施,心里要这么的想:「他们生前给我财富,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他们是我的亲属,是我的同伴。」对先亡者哭泣、悲恸、伤感、忧愁,对他们一点好处也没有。
  回向功德的作用是帮助他人积累「业积」,「业积」的积累影响到一个人往生善界或恶界。有些死者也可能往生到分离的「灵界」去,生活在低层次生界的「灵」,自己不能开创善业;因此,就必须有赖于我们将善业的功德回向给他们。
  那些生前不伤害和积累了很多善的「业积」者,将重生于善界,他们并不需要世间亲属的回向。没有机会往生善界的人,就得等到亲属将功德回向给他们来弥补他们生前的不足,这样才能往生善界。
  那些往生恶界的人,如果能从亲属或朋友中得到一些回向,他们也能减免某些痛苦。
  佛陀倡导的功德与回向,是古印度习俗的一部份,流传已久。在很多传统的仪式中,以回向来令先亡者生活于安宁与平静中。这种习俗对佛教国家和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当做善事和某些节日时,如:生日、忌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先人,便举行仪式将功德回向给他们。在印度,回向者将杯中或瓶中的水,倒入一个大容器中,诵念巴利语诗偈:
  河水满了必溢出,
  流向远外的大海。
  此处的布施,
  能令彼处的人受到神灵的庇佑;
  如山顶流出的水,
  很快的流向平原。
  此处的布施,
  能令彼处的人受到神灵的庇佑。
  《小部阿含经》
  功德与回向受到学术界公开的质疑。然而这种古老的习俗仍然存在于许多佛教国家中。可惜的是,今天不追随古老习俗的佛教徒,根本无法了解功德与回向的真实意义。
  有些人把大笔的金钱花在毫无意义的仪式中去悼念先亡,建造雄伟的坟墓,以香烛、冥纸、死者生前的用具及屠宰牲畜来祭拜先亡,只这是一种浪费,对死者一点帮助也没。相反的,应该把死者的遗物和所花费的金钱布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有意义。
  唯一帮助及纪念先亡的办法,就是以令人尊敬的功德来回向给他们。这些创建功德的方法包括:布施、兴建学校、寺院、孤儿院、图书馆、医院、印赠经书等等。
  佛教徒的行为必须是理智的而不是盲从。当有人为死者向「神灵」祷告时,佛教徒照样可以关怀他们,以善行的功德回向给他们。这是一种最佳的纪念方式,能让死者获得永久的荣誉。当死者重生于幸福的生界时,他一样会庇佑那些曾经把功德回向给他的人。因此,最佳纪念先亡的方法,就是把功德回向给他们,并以他们的名誉来布施。
  第十七章 占与解梦
  天文学与占星术
  我只相信天文学,从来就不相信占星术。
  自古以来,人类都沉迷于星象和自己命运的关系。星象产生了两门学问──天文学和占星术。天文学是一种纯粹的科学,研究有关星体的距离、生灭、和它们的运行。
  当然,这些运算对人类生存的地球与人类的生理有关。现代天文学所探讨的是那些还没有答案的问题,如:人类的缘起和终结。天文学对宇宙与星象的新知识,为很多宗教带来压力,促使它们不得不重新定义它们那套古老的理论──造物者与生命的创造。
  佛教没有面对困扰,是因为佛陀从来就不鼓励信徒们去猜测那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事。佛陀清楚的为我们解释了宇宙的真相,这和现代科学是多么的接近啊!宇宙并不是某一个时期突然产生的,在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微尘,不断的生灭,不断的处于变动中。
  天文学家与占星术是完全不一样的学问。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便关心自己和宇宙的关系。当人类开始从狩猎进步到农业社会时;人类便开始注意到太阳的运行和种植与收成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对太阳的运作越来越了解,能计算出太阳的运行,因此发行了历算法─将太阳的运行分化为年、月、日、时、分、秒。
  在获得这种新知识的同时,人类发现他们的生存与星体的运行也息息相关。因此对太阳的轨道和星体的运行,产生了黄道和十二星座的概念。人类了解到这十二个星座与自己的命运有关,因此把它们称为命理星座。
  天文学为人类的本性提供了新的知识,测算了星体的准确运行,同时洞察宇宙的各种现象。自古以来,都有占卜家的存在,今天也不例外。不幸的是,他们其中大多数是骗子;他们利用了愚昧和无知的人,以预测他们的将来,从中牟取暴利。自古以来,科学家都反对占星术,也不依赖占星术。但是,他们对占星术不友善的态度是不公平的。研究占星、命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更了解人类的格性,有如 X 光能透视人体。
  从统计看来,太阳与星座的确影响了人类的命运。罪行的发生也和星座的运行有很大的关系。
  当了解星座和自己关系后,会有助于人类对生命的预防和戒备,了解命理能获得内心的慰藉,有意义及平和的面对生命。
  初生的婴儿就像一颗种子;他潜伏着一切与成人一样的因素。婴儿的成长和种子的萌发是一样;先天的赋予和后天的栽培;好与坏,完全受到生长过程的影响。如何克制坏习惯和弱点,要从小灌输确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能了解人类的本性,如:懈怠、瞋恚、忧虑、冲动、病态、狡猾、嫉妒,我们就可以从面来控制它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它们有充分的了解。
  占卜家为我们指示运程。在他的指示下,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步骤,来计划我们的生活。有些人在命理的显示下,是个无可救药的罪犯,可是当他了解自己的本性后,防范于罪行的发生,他一样可以成为圣人。
  星象学是显示一个人一生业绩的图表。一个人的生辰影响到他的一生,一个高明的占卜家能准确的算出一个人的一生运程。
  每个人都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从地球来看,一年里太阳经过各个不同的星座。当太阳运行到某一个星座时而出生的人。他的出生不是巧合,而是受到业力的影响。
  了解星座的影响后,要掌握时机,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冲刺,在不适当的时候就应该放缓和收敛;或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和行为。
  佛教对天文学的看法:
  佛教接受天文学的概念吗?佛陀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他认为一切无助于修行的,都没有必要为它浪费时间。佛教与其他宗教所不同的,就是佛教并没有排斥天文学;信徒有自由去学习一切自己所喜好的,然后利用这些知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如果我们认真的看待佛陀的教诲,天文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生活工具。一个人的生命和整个宇宙的运作有紧密的联系。现代科学与佛陀的教诲是一致的。我们都知道月球的运行和人类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从精神病和行为失常的人身看到;哮喘和气管炎也会因下弦月而加重。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其他的星体对我们也有同样的影响。
  佛教相信有一股庞大的宇宙能量鼓动着每一个生命,包括植物在内。这股能量结合了业力,影响人类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第一生」,而是循环不息的无数次生命;业力是无法消失的,除非透过自我解脱的境界。一个新生命的成长,必须符合环境与自然的条件。业力与心灵的力量一直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导至生命不停的在变动。
  根据占星术,一个人出生的时辰是被宇宙能量和业力预先安排的;生命并非突然的产生,而是根据个人的业力和宇宙的能量所缔造的。生命受到个人过去所造的业力和宇宙的能量所牵引;生命一开始就被这两种力量所控制,一直到出生为止。一位高明的占卜家,了解宇宙与业力的影响,就能根据个人的运程计划个人生命的途径。
  佛陀指示了一条摆脱命运牵引和影响的道路。所有潜在我们的心识中的业绩有善恶之分;业力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必须发展和净化自己的心灵来压抑恶业的影响,防范于轮回;没有轮回,就不再有生命,也就不再需要计划或预测将来的生存。当心灵得到发展后,就不再需要和了解运程与生命,所有的烦恼都已经去除了。一个已全面发展的人,不需要再依赖占卜、算命。
  二十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证实了人类的心识,比书本所阐释的还要来得复杂;这世间还有很多事物是我们看不见和感觉不到的。一位瑞士着名的心理学家卡尔.钟斯曾研究病人的命理,从五百位已婚病人的命理中,推断出西方现代的天文学是根据古希腊的占星术为基础而发展的,证明了时至今日,太阳和月亮一样的在影响婚姻的幸福。
  法国着名心理学家,马绍尔.高科灵对占星术持反面的看法,他曾经从命理的角度调查和分析了两万人的性格;惊奇的发现,研究的结果和现代心理学的方式是一样的。
  在一年的不同时间里,种植花卉、树木和蔬菜,生长状态都不一样。无可否认的,在不同时间出生的人,性格也绝对不会一样。当一个人从占卜中了解到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后,就能防患未然,消除疑虑和失望,也就能利益他人和社会。离开自己的出生地,有时也能躲避星宿对他的影响。
  沙士比亚说:「错不在我们的星座,而是我们自己。」占卜家说:「星座影响你,但不是强制性的。」St.T.阿奎诺说:「星体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超过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人类透过智慧,可以安排自己的命运与星体协调,发展潜在的天赋,从而使自己进步。
  占卜无法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一切问题必须靠你自己去解决。有如一位医生能诊断你的病情一样;占卜也只能解释你的运程,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去解决。有些人太过依赖占卜,无论什么大小事情都求助于占卜。占卜并不是一个系统的科学项目,即使是最高明的占卜家也经常在犯错误。善于利用占卜能使你过更快乐的日子,小心的预防那些以占卜为招牌的骗子,他们讲些你喜欢听的话来迷惑你,从而获得金钱的报酬。
  如果自己不努力,就不要企望幸运会轻易的送门。如果要有好的收成,就必须选择好的种子来耕种。记住,必须等待幸运的大门自然打开,千万不要破坏锁头强行进入。
  占卜与符咒
  勤奋就是幸运之星。
  佛教不禁止对天神、精灵、星宿、占卜的信仰;但是,佛陀奉劝信徒不要成为这些无聊信仰的奴隶。一位真的佛教徒,如果善于运用他的智慧和意识,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对天神、精灵、星宿、占卜的信仰,没有宗教的实质意义。人类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而不是祈求天神、精灵、星宿、占卜等媒体。
  在《本生经》里,佛陀这么说道:
  「愚痴的人期待幸运日子的到来,
  但是幸运却不到来。
  幸运本身是它自己的星宿,
  有什么能靠星宿来完成呢?」
  佛陀相信努力工作是最幸运的星宿,一个人不应该浪费时间在占卜和选择黄道吉日。靠自己的努力,比依赖占卜和外在的力量要殊胜的多。
  尽管某些佛教徒假借佛教的名义从事算命、占卜、符咒等行业;但是,佛陀从来就没有鼓励他们这么做。占卜、符咒是一种迷信,没有宗教意义。然而,今天很多人把疾病和厄运归咎于符咒的力量,当某些疾病或厄运无法获得充分的理由来解释时,他们认为是符咒在作祟。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生存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世纪,科学家们早就甩掉所有的迷信,把人送月球了。
  造成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心理或生理的因素。在沙士比亚的剧作中,有人问麦比特文医生:「有什么良方可以治疗他的妻子。」医生说:「她需要的是宗教而不是药物治疗。」医生的意思是认为疾病是需要纯净的心灵才能获得痊愈;很多疾病是因为心里问题而造成的,如:肠胃溃疡、胃病等等。
  当然,那些疑难杂症,在一些高明医生的护理下,也能痊愈。一些无法治疗的疾病,就如佛教所说的「业报」,是因为过去时所积累的恶业的展现。了解这一事实,我们就会进一步的了解那些无法治疗的疾病的真起因,也就会变得更容忍了。
  当疾病发生时,就应该找医生诊治;治不好,就要找更高明的专家;再治不好的情况下,才寻求一位适当的宗教导师做心灵的辅导。
  佛陀告诫所有的信徒,不要让不必要的困扰和没有根据的恐惧──可悲的迷信深嵌于我们的内心;这种令人迷惑的感受,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作用。培养坚强的意志,就能抗拒这些迷惑了。
  即使是短暂的,禅定或静坐有助于净化内心不健康的思想。禅定能净化心识,当心灵获得净化后,就能带动纯净和健康的身体。佛法是能使人宽心的镇定剂,也能消除疾病。
  灵媒
  向灵媒谘询是一种不被佛教所推荐的传统活动。
  在很多地方,人们向灵媒咨询,或向他们寻求指示,如何克服无法理解的困扰。
  求助于灵媒有很多种方法和很多种理由。当生病时,药石罔效时,在绝望的情况下,为了找到另外一种慰藉,他们寻求灵媒的协助。有些人在面对很复杂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寻求灵媒的协助。有些人为了快速发达,也找灵媒。
  有些人相信灵媒有与鬼神、精灵有沟通的能力;能给予那些求助者超越一般的协助。而有些人相信灵媒是一种潜意识的作用,对一般意识来讲是喧宾夺主。
  一般人都相信灵媒,佛教对灵媒的态度是不予承认也不予否认,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向灵媒谘询是一种不被佛教所推荐的传统活动。
  求助于灵媒是为了获得世间的物质或财富;而佛教的宗旨是为了心灵的发展。如果人们都相信灵媒是事实的,那么佛教也没有理由去反对这种传统习俗。
  一个真了解和修持佛法的人,了解苦与烦恼的性质,他能克服自己的困扰,不需要向灵媒谘询或寻求灵媒的协助。
  梦
  生命无他,只是一场梦。
  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梦的神秘性。从原始到现在,人类不断的尝试透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阐释梦的起因,仍然无法找到答案──什么是梦?
  英国诗人 W.吴得儿次认为:「我们生活在梦中,当我们清醒时,生命结束了,梦也结束了。」
  「我们的『生』,只不过在睡眠中,忘记了一切。灵魂是我们的星宿,依我们而生。
  它来自远方,会在其他地方殒落。」
  在一个传统佛教故事里,这么记载:有一位天人,在与同伴游戏的当儿,感到疲倦便找个地方打盹;他就这样去世了。他转世到人间,成为一个女性。结婚生子,活到很老才去世。去世后,他又转生天界;一切就好像在做梦;他醒觉时,同伴的游戏刚刚结束。这故事也向我们显示了人间与天界不同的时间概念。
  佛教如何看待「梦」呢?佛教和其他的传统概念一样,不认为自己拥有解梦的能力。
  很多解梦者,为那些愚昧、无知的人解梦,从而赚取大笔的金钱。
  根据佛教的看法,梦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的程序;一种在睡眠中思维不受意识操纵的活动。我们的睡眠经过五个程序:
  一、产生睡意。
  二、浅睡眠。
  三、深睡眠。
  四、浅睡眠。
  五、觉醒。
  在《米林达国王所问经》(Mlnda Panha)里,那噶瑟纳尊者(Nagasena)为梦做了六种解释。其中三种是因为器官受到呼吸、胆汁分泌失调(暴躁)和痰堵塞了气管的影响。第四种是受到超自然力的影响。第五种是过去经验的影响。第六种是为了将来而造成的烦恼所影响。那噶瑟纳尊者有次序的解释了梦的产生;在心猿意马的情况下入睡,怎么不会做梦呢?其他都是次要的。
  梦是一种心识在无意识活动中而产生的现象。每个人都会做梦,可是往往无法记起自己的梦境。佛教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让我们详细的分析前面所提到的六种解释。
  一、梦境所产生的一切景物,早已储存在我们的前意识里,他们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意识,只要是因为忧虑。当我们睡眠时,感官活动虽然暂停,可是意识还在活动,为我们呈现了「梦境」。梦境与精神有关;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预言。
  梦是人类在休息时,心识的反射作用。
  二、第二种梦境也是非意识状态的。是因为内外的刺激,在人们休息时,被心识呈现出来。内部因素是由于身体的干扰,如:入睡吃得太饱。外在的刺激是由于自然现象,如:气候、风、寒冷、雨、树叶的声音等等。潜意识对外在刺激的反应而呈现种种景象──梦境。意识理智的处理这些现象,以致不干扰人的睡眠。这一类的梦境无关紧要,也不需要任何解释。
  三、带预测性的梦是重要的。它向做梦的人预先提示了将要发生的事;这种梦很少发生。佛教认为,除了我们能够看见和感触到的以外,还有其他的天人和精灵是我们无法察觉得。他们可能是我们至亲的人死后轮回转世的;他们维持了以往与我们的关系。佛教徒回向功德给这些过往先人时,和他们产生了沟通。他们也会庇护我们;因此,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以梦来提示我们。
  当某些重大的事故将要发生时,他们就会透过梦境向我们警告。这类的梦可以让我们预知危厄和喜事的发生。这些信息要好好的掌握,并以智慧加以分析。不幸的是很多人将这一点和第一和第二项梦境相混淆,浪费了大量金钱在解梦和向灵媒谘询。佛陀告诫出家人,不可以佛教的名誉从事算命、解梦、占卜等活动。
  四、我们的心识,是过去一切业力的积累。有时候,业力现前时,我们在休息中的意识,会显现某些景象来提醒我们。这些即将发生的事,必定是一件重大的事;因此才会有如此清晰的梦境。这类梦境很少发生,只发生在某些特殊的人身。当我们临终时,某些业力也会同样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梦也可以将两个生活在不同空间的人,以他们强烈的意识相互沟通。当一个人想要与另外个人沟通时,他只要集中精神,以强烈的意识发出信息就可以了;当一个人处于心识非常平静的状态,在梦境中就能接受他人的信息。通常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一瞬间,这是因为人们一般意识的动力并非那么强大。
  六、所有人类都是做梦者,他们把梦视为「常」,其实梦是「无常」的。他们还未发现年老将取代年青、丑陋将取代美貌、疾病将取代健康、死亡将取代生命。在这梦幻的世界里,把无自性的一切当作真如。在睡眠中做梦只不过是梦境中的梦境。
  唯一清醒者就是佛陀与阿罗汉。
  佛陀与阿罗汉不会做梦。前三项梦境不会产生,是因为他们的心识,只获得永恒的平静。第四项的梦境也不会发生在他们身,是因为他们已完全断除贪欲,没有触发梦境的因素。佛陀是一位大觉者,他放松自己身体的方式与我们的睡眠不同;因此,他不会做梦。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如:德国的歌德说,他最大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梦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睡眠中,意识与其他五识完全断绝关系,因此能产生清楚的意识,来启发他们最高程度的创造力。诗人吴德兀次认为,好的诗作是来自最平静的灵感。
  信心与治疗
  信心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很多国家都采用信心疗法。医生以感情说服病人、以信心感动病人来获得更高的疗效。某些信心治疗者藉「神」的名誉或宗教事物来达到目的。宗教介入信心治疗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信心治疗者以伪装来诱惑病患、欺骗病患,使病患对他更有信心,引导病患们去信仰他所推荐的宗教。
  实际,信心治疗在宗教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信心疗法也没有把宗教带进来;催眠术就是一种与宗教完全无关的信心疗法。那些结合信心治疗和宗教的人,目的无他,只不过是为了替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争取更多的信徒。他们把信心疗法的功效归功于宗教的神秘力量。
  信心治疗者所使用的方法是调适病患的内心,使病患进入一种特别有利于身心的状况,然后影响病患的心理,使心脏和血液循环及其他的器官,进入一种非常宁静的状况,从而达到最高的疗效。信心治疗完全是一种心理治疗。透过心理的调整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信心治疗看来,有规律和不间断的修学禅定,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佛教经典中多处提到,很多疾病可以透过调御身心而获得痊愈;恐惧、紧张、焦虑也会在禅定中消除或断绝。因此,为了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禅定的修学是值得鼓励的。
  迷信与教条主义
  人们在嘲笑他人迷信的同时,却保留了自己的迷信。
  疾病无法靠迷信而获得痊愈。即使为了某些特殊的理由,也不能让迷信在宗教里扎根;这将会变成无可救药的事。即使在今日,在某些宗教里,我们仍然看到很多受过高深教育的人、知识份子,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智慧,屈服于荒谬的迷信。
  为了吸引信众,某些宗教以荒谬的迷信来伪装宗教。经过一些时候,伪装剥落了,荒谬的迷信反客为主,坐宗教的神龛;宗教成为背景,而迷信则走前台,大唱其荒谬的戏文。教条主义和迷信一样,阻碍了宗教的发展。对教条的执着,与缺乏宽大的容忍有关。当一个人想起西方中古时代时,就会联想到教会如何毫无怜悯心的镇压异端、残酷对待和谋杀异己等暴行;以酷刑、火刑等不名誉的手段,杀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人们也会联想到那鲁莽野蛮的十字军。这一切都是受到宗教权威里的教条主义所影响,是不能宽大容忍所引起的后果。
  当科学还未到充份发展时,愚昧、无知的人非常的迷信;他们甚至相信日蚀或月蚀,能为人类带来不幸。某些不派的宗教以迷信来蛊惑信徒,从而得到信徒的追随和供养。有些人去除无知,净化自己的心识,了解宇宙真相,不被迷信和教条主义所侵害。他们就是那些自我解救者──佛教徒。
  我们同时也要了解到,要根除迷信和教条主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强大的光芒下,也不足够使我们放弃迷信与教条主义。比如,我们早就知道地球环绕着太阳在运转;可是,在经验我们仍然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划过天空,从西方落下;在感情,我们仍然不愿意承认地球环绕太阳运转。这显示了我们仍然不喜欢以科学知识为依据。
  我们必须了解到迷信和教条主义的危险性。在将来聪明的人可能把宗教与迷信和教条主义分开。如果不把宗教和迷信及教条主义的界限划分的一清二楚,宗教的声誉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打击;到时,不信仰宗教的人就会更加多了。
  道的生活
  正见──
  确的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持守道德戒行。
  正思惟──
  断灭恶的欲念、敌意和残酷的心念。
  正语──
  戒止口恶业,道出善与真诚的言语。
  正业──
  行为当,不扰乱及损害他人。
  正命──
  从事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不侵损其他众生。
  正精进──
  不懈怠的努力,策励自己的心,离恶向善。
  正念──
  意念法,对修行所缘,铭记不忘,不被物欲所 诱惑。
  正定──
  心一境性,身心清净,人无漏定。
  (佛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第一篇 佛陀的言教与生平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