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陀 > 佛教 > 正文

受念住的研究
2012-12-28 16:57: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提 要:本文比较并研究南北传的受念住经文,所用的资料有巴利文的《念住经》、汉译《增一阿含经》及《中阿含经》的相当经文,以及 《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等相关文献。文中指出巴利文《念住经》及汉译《...

提 要:

本文比较并研究南北传的受念住经文,所用的资料有巴利文的《念住经》、汉译《增一阿含经》及《中阿含经》的相当经文,以及 《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等相关文献。文中指出巴利文《念住经》及汉译《增一》中的词句相近,为一般平民所持诵,而汉译《中阿含》与汉译《杂阿含》同属上层社会所持诵,采用梵文,显示出不同的传承。

  关键词:

1.受念住 2.南北传阿含经

  一、前言

  四念住,或作四念处,是整个佛法的核心,杂阿含经卷说︰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在四念住中,受念住占有显著的地位,释尊在杂阿含经中指出︰

  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

  本文即以受念住为主题,来探讨南北传经典记载的同异处,并兼及传承这一问题。

  二、受念住的经典资料

  有关四念住中的受念住,存在于今日南北传的阿含经典中,重要的有下列数据︰1.《大念住经》──巴利文《长部》第二经,2.《念住经》──巴利文《中部》第十经,3.四意止──汉文《增一阿含经》卷五,4.《念处经》──汉文《中阿含经》卷二十七,5.念处相应──巴利文《相应文》第四十七,6.念处相应──汉文《杂阿含经》卷二十四,7.受相应──巴利文《相应部》第三十六,8.受相应──汉文《杂阿含经》卷十七。

  与受念住相关的注释,散见各论典内,例如,《瑜伽师地论》卷28、卷96、卷98等都有所阐释。以下的探讨,以上列前四经为主,比较其中受念住的经文,以其它为辅,研究其涵意。─────────────(1)大正藏卷2,页171上。(2)大正藏卷2,页122上。

  三、南传受念住的经文

  在巴利文的大念住经及念住经中,有相同的受念住经文如下︰(3)

  Katham ca pana, bhikkhace, bhikkhu vedanasu vedananupassiviharati? Idha, bhikkhave, bhukkhu sukham va vedanam vedayamano'sukham vedayamano 'dukkham vedanam vedayami ti pajanati ;adukkhamasukham va vedannam vedayamano 'adukkhamasukham vedanamvedayami' tu pajanati. Samisam va sukham vedanam vedayamano'samisam sukham vedanam vedayami ti pajanati; niramisam va sukhamvedanam vedayamano 'niramisam sukham vedanam vedayami' ti pajanati.Samisam va dukkham vedanam vedayamano 'smisam dukkham vedanamvedayami' ti pajanati; niramisam va dukkham vedanam vedayamano'niramisam dukkham vedanam vedayami' ti pajamati. Samisam vaadukkhamasukham vedanam vedaymano 'samisam adukkhamasukham vedanamvedayami's ti pajanati; nitamisam va adukkhamasukham vedanamvedanam vedayamano 'niramisam adukkhamasukham vedanam vedayami'ti pajanati.Iti ajjhattam va 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bahiddhava 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a va vedanasuvedananupassi viharati, samudayadhammanupassi va vedanasu viharati,vayadhammanupassi va vedanasu viharati, 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va vedanasu viharati, 'atthivedana' ti va panassa sati paccupatthitahoti. Yavadeva nanamattaya patissatimattaya anissito ca viharati,na ca kinci loke upadiyati. Evam pi kho, bhikkhave, bhikkhu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今将其内容试译如下︰(a)比丘们啊!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b)比丘们啊!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经历快乐而有执着的

  感受时,他察觉到:「我正经历快乐而有执着的感受。 」在经历快乐而无执着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快乐而无执着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而有执着的感受时, 他觉察到︰「我正经历痛苦而有执着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而无执着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痛苦而无执着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而有执着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不苦不乐而有执着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而无执着的感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不苦不乐而无执着的感受。」(c)他如是于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d)他住于观察感受生起的现象,他住于观察感受灭去的现象,他住于观察感受生灭同时的现象。(e)现前觉知到︰「这是感受!」如是唯有了知,唯有觉照。(f)于是他无所染着,对(身心)世界无所执取了。(g)比丘们啊!比丘如是就感受观察感受。

  以上将「受念住」分成七段译出,今就内容略分析如下︰( a )第一段提出什么是受念住?此中强调「就感受观察感受」,不是「在感受之外去观察感受」。( b )第二段列出九种感受的单纯觉察。( c )第三段列出「于内部」、 「于外部」、「于内部外部」三方面就感受观察感受。( d )第四段观察感受生起、灭去或生灭同时的现象,由此观察感受的粗品及细品之无常特性。( e )第五段指出要觉知感受就只是感受而已,此中无我、无我所。( f )第六段为修行受念住的结果︰心无染着而得解脱。( g )第七段︰总结以上就是受念住。

  四、北传《增一阿含经》内受念住的经文

  在北传增一阿含经中,受念住的经文如下︰(注4)(a)云何比丘内观痛痛?(b)于是,比丘得乐痛时,即自觉知︰「我得乐痛。」得苦痛时,即自觉知︰「我得苦痛。」得不苦不乐痛时,即自觉知︰「我得不苦不乐痛。」若得食乐痛─────────────(注4)大正藏卷2,页中。

  时,便自觉知︰「我得食乐痛。」若得食苦痛时,便自觉知:「我得食苦痛。」若得食不苦不乐痛时,亦自觉知︰「我得食不苦不乐痛。」若得不食乐痛时,便自觉知︰「我得不食乐痛。」若得不食苦痛时,亦自觉知︰「我得不食苦痛。」若得不食不苦不乐痛时,亦自觉知︰「我得不食不苦不乐痛。」(c)如是,比丘内自观痛。复次,若复比丘得乐痛时,尔时不得苦痛,尔时自觉知︰「我受乐痛。」若得苦痛时,尔时不得乐痛,自觉知︰「我受苦痛。」若得不苦不乐痛时,尔时无苦无乐,自觉知︰ 「我受不苦不乐痛。」(d)彼集法而自娱乐,亦观尽法,复观集尽之法。(e)或复有「痛」而现在前,可知可见。(f)思惟原本,无所依倚而自娱乐,不起世间想。 于其中亦不惊怖,以不惊怖,便得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真实知。(g)如是,比丘内自观痛,除去乱念,无有愁忧;外自观痛、内外观痛,除去乱念,无有愁忧。如是,比丘内外观痛。

  以上也将经文分成七段,与南传的七段经文相比较, 同异之处如下︰(a)《增一》中,将「感受」译为「痛」,且第一段是问「于内部」观察感受。(b)《增一》与南传经文皆列出相同的九种感受。《增一》中,将「有执着」译为「食」,「无执着」译为「不食」。(c)南传有「于内部」、「于外部」及「于内部外部」三方面的观察,《增一》此处列出「内」一种,而将「外」及「内外」置于第七段经文。《增一》第三段后面多出觉知三种感受的经文。(d)《增一》中,将「生起的现象」、「灭去的现象」、「生灭同时的现象」分别译为「集法」、「尽法」、「集尽之法」。将「住」(viharati)有时译出,译作「自娱乐」。(e)「这是感受!」在《增一》中译为「痛」一字而已,意义不明朗。南传的「唯有了知,唯有觉照」,《增一》 中译为「可知可见」,将经文所强调的「唯」未表达出来。(f)南传「无所染着」,《增一》中作「无所依倚」。南传「对(身心)世界无所执取了」,《增一》中作「不起世间想」。接着,《增一》中多出一段经文︰ 「于其中亦不惊怖,以不惊怖,便得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真实知。」,用以描述果位。(g)《增一》中,除了将南传第三段移此外,并有「除去乱念,无有愁忧」的经句,用以描述修行念住之果。

  由以上各段的比较,可明显看出南传的受念住与北传增一中的受念住大致相

  同,《增一》在第三段(c)、第六段(f)及第七段(g)中,多出一些文句。

  五、北传《中阿含》内受念住的经文

  在北传《中阿含经》中,受念住的经文如下:(注5)(a)云何观觉如觉念处?(b)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若不乐无欲觉,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c)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d)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e)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以上经文只有五段,将此与南传受念住经文比较:(a)此处将「感受」译作「觉」。(b)此处第二段列出二十一种感受。(c)此处第二段只列出「内」、「外」二方面的观察,少了「内外」这一种。(d)此处第四段,相当于南传第五段。此中,将「这是感受!」只译为「觉」一字而已。将「唯有了知,唯有觉照」译作「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未将「唯」强调出来。(e)此处第五段,相当于南传第比段,然而多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由上列比较,可看出南传的受念住与北传《中阿含》的受念住有四项经文出入:一为感受的类别,二为北传《中阿含》少了「内外」的观察,三为北传《中阿含》少了感受之生灭经文,四为少了修习四念住的结果:「无所染着,对(身心)世界无所执取了!」这一段经文。第一项的不同,是来自传承的不同,见下一节讨论;后三项的出入,是否汉译者之省略,不得而知。但是由于北传《中阿含经》的经本属「说一切有部」所传诵,因而可用同属「说一切有部」的汉译〈杂阿含经》(注六),及其相关论典来补育有关「受念住」的内容。──────────(注5)《大正藏》卷1,页583下。(注6)见《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录(下)所集诸文,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年。
 

六、感受的类别分析

  在南传的受念住及北传《增一阿含》中,感受的类别同样是九种如下:(1)快乐的感受──乐受,(2)痛苦的感受──苦受,(3)不苦不乐的感受──不苦不乐受,(4)快乐而有执着的感受──食乐受、乐食受、乐有味受,(5)快乐而无执着的感受──不食乐受、乐无食受、乐无味受,(6)痛苦而有执着的感受──食苦受、苦食受、苦有味受,(7)痛若而无执着的感受──不食苦受、苦无食受、苦无味受,(8)不苦不乐而有执着的感受──食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食受,(9)不苦不乐而无执着的感受──不食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无食受。在北传《中阿含经》的受念住、《杂阿含经》第471经、472经等,(注7) 以及《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5(注8)等处,列出二十一种感受,归为七类如下:(1) 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2) 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3)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4)乐食受(乐有爱味受、乐有味受)、苦食受(苦有爱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乐食受(不苦不乐有爱味受、不味不乐无味受),(5)乐无食受(乐无爱味受、乐无味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6)乐念着受(乐欲受、乐依耽嗜受、乐耽嗜依受)、苦贪着受、不苦不乐贪着受,(7)乐出要受(乐无欲受、乐依出离受、乐出离依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

  以上七类,每类依乐、苦及不苦不乐分出三项,共成二十一种感受;不同经论的译名虽有出入,但内容完全相同。此二十一种是依据受之自性、所依、杂染及清净来分类,《瑜伽师地论》卷96说︰

  又彼诸受自性、所依、染净品别,当知是名受品类差别。有味受者,诸世间受。无味受者,诸出世受。依耽嗜受者,于妙五欲诸染污受。依出离受者,即────────────────(注7)《大正藏》卷2,页120中、下。(注8)《大正藏》卷26,页476下。
 

是一切出离远离所生,诸善定不定地俱行诸受。(注9)

  同《论》卷28说︰

  又乐受者,谓顺乐受触为缘所生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受。此若五识相应,名(乐)身受;若意识相应,名(乐)心受。如是诸受,若随顺涅槃,随顺决择,毕竟出离,毕竟离垢,毕竟能令梵行圆满,名无爱味受;若堕于界,名有爱味受。若色、无色界系,若随顺离欲,名依出离受;若欲界系,若不顺离欲,名依耽嗜受。(注10)

  对各种不同的感受,依自性(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所依(身、心)、杂染(有爱味、依耽嗜)、清净(无爱味、依出离)明辨其内涵后,在修行「受念住」时,就觉察当下自己的感受是属于那一种,例如,《南传四念住经》中所说︰

  在经历快乐而有执着的感受(乐有味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快乐而有执着的感受。」在经历痛苦而有执着的感受(苦有味受)时,他觉察到︰「我正经历痛苦而有执着的感受。」

  要时时对自己当下的感受清清楚楚,便是修行受念住的第一步;而此处的感受,主要是指发生在身上的感受,《杂阿含经》第471 经及 472经,分别以虚空中的狂风及客舍中的旅人来譬喻身中的感受,其文如下︰

  譬如虚空中,种种狂风起,东西南北风,四维亦如是。有尘及无尘,乃至风轮起,如是此身中,诸受起亦然。(注11)譬如客舍中,种种人住止,剎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等,旃陀罗野人,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种种,此身亦如是,种种诸受生︰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有食与无食,贪着不贪着。(注12)──────────────────(注9)《大正藏》卷30,页851上。(注10)《大正藏》卷30,页440中。(注11)《大正藏》卷2,页120中。(注12)《大正藏》卷2,页120下。

  此中明白指出有种种的感受发生在身上,《瑜伽师地论》卷96说︰

  又若有受,于依止(指身体)中,生已破坏,消散不住,速归迁谢,不经多时,相似相续而流转者,应观此受犹若旋风。若有诸受,少时经停,相似相续不速变坏而流转者,应观此受如客舍中羁旅色类。(注13)

  故知生灭变化甚快的感受,以旋风为喻,来表示细品无常,若生灭变化较缓的感受,则以旅客为喻,来表示粗品无常。故在受念住中,先要察觉身上的感受,而后要体会无常,进而体会无我,此即下一节所述。

  七、如何观察诸受?

  《瑜伽师地论》卷53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皆于诸受起八种观︰谓受有几种?谁为受集?谁是受灭?谁是受集趣行?谁是受灭趣行?谁是受爱味?谁是受过患?谁是受出离?如是观察,如实了知受有三种,触集故受集,应知如经分别广说。

  此处指出对诸受要起八种观察,所依据的经典是杂阿含经第经︰

  毗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如是观察,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毗婆尸佛,如是式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及我释迦文佛,未成佛时思惟观察诸受,亦复如是。(注15)

  由此可知,观察诸受是修行中重要的一环,此中分别观察(1)诸受自性三受,───────────(注13)《大正藏》卷30,页851上。(注14)《大正藏》卷30,页594中。(注15)《大正藏》卷2,页121中。

  (2) 诸受现在流转因缘触集,诸受现在还灭因缘触灭,(4)诸受当来流转因缘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5)诸受当来还灭因缘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6)诸受杂染因缘于受因缘生乐喜,诸受清净因缘受是无常变易法,(7)诸受清净于受断欲、越欲贪。

  在「受念住」的实践中,特别注重诸受之清净因缘︰受是无常变易法,因此,南传的四念住经文说︰他住于观察感受生起的现象,他住于观察感受灭去的现象,他住于观察感受生灭同时的现象。

  此中,对感受的观察由粗而细︰先体验生灭较长的感受,而后体验生灭几乎同时的感受,也就是先体会粗品无常,而后体会细品无常。最后将达到经文所说︰

  现前觉知到︰「这是感受!」如是唯有了知,唯有觉照。

  将无常多所修习,将看清感受的真实面目只是感受而已!并没有我、我所,此即《杂阿含经》第二七○经所说︰

  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因此,南传四念住的经文接着说︰

  于是他无所染着,对(身心)世界无所执取了。

  这也就是达到了诸受清净于受断欲、越欲贪,此即杂阿含经第经所说︰

  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注17)──────────(注16)《大正藏》卷2,页70下。(注17)《大正藏》卷2,页120中。

  因此,对各种感受保持觉知及以正智观照,保持平等的舍心,就可以于此世断除烦恼,不再轮回三界,永处自在安详的境界。最后,探讨巴利经文中的「于内部」、「于外部」及「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

  1.依据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的解释︰

  云何于此内受,住循受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受者,谓自受,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外受者,谓自受,若在现相续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诸受。合说二种,名内外受。(注18)

  故知此处的「内部」是指自己已得而未失的感受,「外部」则指自己未得或已失的感受以及别人的诸感受。将此二种合起来就是「内部外部」。

  2.依据《瑜伽师地论》卷28的解释︰

  若缘依「内自有情数身色」所生受为境,住循受观,是名于内受住循受观。若缘依「外非有情数身色」所生受为境,住循受观,是名于外受住循受观。若缘依「外他有情数身色」所生受为境,住循受观,是名于内外受住循受观。(注19)

  此中指出内、外及内外之差别,在于产生受的三种色有所不同,依次为「内自有情数身色」、「外非有情数身色」、「外他有情数身色」,此为第一说。此论接着指出另有第二说的三种色是「根所摄,有执有受色」、「非根所摄,无执无受色」、「非根所摄,有执有受色」。第三说的三种色是「自内定地,轻安俱行色」、「自内不定地,粗重俱行色」、「他轻安俱行,粗重俱行色」。第四说是「内能造大种色」、「外能造大种色」、「能造大种色所生根境所摄造色」。第五说是「有识身内色」、「无识身有情数青瘀等位色」、「无识身色于过去时有识性,有识身色于未来时无识性,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第六说是「自中身,发毛爪齿等相」、「他中身,发毛爪齿等相」、「内表身,变异不变异、青瘀等相;及外表身,变异不变异、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此中,由来源不同的三种色,产生内受、外受及内外受,这些受都产生在修行者自身之上,而不是生在别人身上。

  3.依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87的解说︰────────────(注18)《大正藏》卷26,页477中。(注19)《大正藏》卷30,页441上。

  自相续所摄受名内受,他相续所摄受名外受。月劦尊者言︰现在名内,过去、未来及无为名外。问︰何故现在名内,过去、未来及无为名外耶?答︰以现在法多令有情摄受贪着,非过去、未来及无为故。(注20)

  此处提出自己身上的感受才是内受,他人身上的感受是外受。另外,月劦尊者则以现在的感受作为内受,过、未的感受则为外受,此点与《法蕴足论》有相通之处。4.而感受的产因,有来自自己,有来自外在刺激,因而称前者为「内受」,后者为「外受」,以这观点来解释内、外,较为实际。

  八、兼论阿含的传承

  由受念住经文的比对,可看出南传巴利文的经句与北传《增一阿含经》中的经句,甚为一致,同样列出九种感受。就传承来看,南传巴利经典是由︰(1)优波离(2)大象拘(3)苏那拘(4)悉伽符及陀跋阇(5)目键连子帟须 (6)摩哂陀等人依次下传。而增一阿含经的所属部派,一般认为是大众部,而大众部的一个传承是︰(1)优波离(2)陀娑婆罗(3)树提陀娑(4)耆哆(5)根护(6)法高。由于优波离是首陀罗出身,故其下传弟子以一般平民为主,所采用语言为「半摩揭陀语」(注21),属印度古代东部的方言,下传至西部(优禅尼)后,改为当地平民通用的巴利语,后来摩哂陀传往钖兰的佛法就是用这语言。总之,南传巴利经典(属上座部铜鍱系)及《增一阿含经》(属大众部)采用当地一般平民的方言为主,二者文法语尾略有出入,但大体而言是很一致的。至于北传《中阿含经》、《杂阿含经》、《阿毗达磨法蕴足论》等,都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经典(注22),其文句常较巴利经典细腻,例如,受念住中列出二十一种感受。此部的主要传承是︰(1) 大迦叶、阿难(2)缺名(3)缺名(4)缺名(5)末阐提,(注23)在迦湿弥罗大为弘开,采用梵文,文法细腻,主要由高层社会所支持。

  故知阿含经文的传诵,有一般平民与高层社会二种系统的不同,其不同是由于释尊的因材施教,对婆罗门(大迦叶、富兰那等)用梵文交谈,对一般民众则用一般的───────────(注20)《大正藏》卷27,页940中。(注21)见季羡林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收集在《季羡林佛教学术语文集》,页93,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注22)见(注6)。(注23)见拙作〈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与师资传承的研究〉,台北︰《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页25~46,1990年。

  方言。只要义理不失即可,并不要求统一成文法细腻的梵文。这是释尊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王舍城结集后,一般平民与上层社会囗诵的经文,并不一定句句相同,只是义理一致而已。今日保留的巴利经文,便是一般平民所持诵的;而说一切有部的经文,便是上层社会所持诵的。至于经文次序的调动,则是毗舍离及华氏城结集的结果(注24)。属梵文系统的经论,一般文句较为细致,由巴利原文《相应部》,与梵文汉译本《杂阿含经》的经文比对,即可看出后者较为细致,例如,上文所引的二十一种感受、八种观察等即是。

  九、结语

  本文比较南北传的受念住经文,由此看出有二种不同的传承,但对受念住的修法,都认为要对身上的感受清清楚楚地觉知,而后要体验粗品及细品的无常变化,觉察到感受只是感受而已,并不是我、我所,由此而去除我执,证得涅槃。最后,当知修习念住是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弟子所必须,《瑜伽师地论》卷98说︰

  又此念住修习道理,非今世尊出现于世方始宣说、今圣弟子适初修习;然于过去无始时来,于诸念住修习流转,于未来世当知修习亦无穷尽。(注25)

  因此,众生要想克服愁叹、灭除苦忧,都要好好修习念住法门。───────────(注24)见拙作〈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页1~28,1991年。(注25)《大正藏》卷30,页859下。
 


  A Study of Vedana-smrty-upasthana

  Lin Chung-anProfesso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Summary

We study the Vedana-smrty-upasthana in the southern-spreading and northern-spreading suttas. The materials ofPali's Satipatthana Sutta, Chinese translated Ekottarikagama,Madhyamagama and related Samyuktagama together withYogacaryabhumi are used. It is pointed out the sentences ofPali's Satipattana Sutta and Chinese translated Ekottarikagamaare very similar and are used by the masses. ChineseMadhyamagama and Samyuktagama are translated from Sanskritand are used by the higher stratra of the society. Theseindicate different lineages.

  Key words : 1.observation of sensations 2. Agamas of NorthernTradition and Nikayas of Southern Tradition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内观禅修法
下一篇:止观的实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