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佛学问答-3
2013-02-26 18:43:2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当禅修者修行止禅而进入初禅时,他的名法当中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存在。这五个禅支称为止禅禅那,它们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如一小时、二小时、一天、二天等。当禅修者修行观禅,观照行法为...
禅修修行止禅而进入初禅时,他的名法当中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存在。这五个禅支称为止禅禅那,它们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如一小时、二小时、一天、二天等。当禅修修行观禅,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他的观智通常与五个禅支相伴生起。这五个禅支称为观禅禅那,它们也能长时间地制止烦恼生起。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制止了烦恼,并且保持烦恼不生起长达六十年之久。

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就能以道智与果智体证涅盘。如果他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盘,那么他的圣道名法中有五个禅支存在。然而,如果他在观照第二禅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体证涅盘,则他的道智与三个禅支(喜、乐、一境性)相伴生起。这些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某些烦恼。当禅修者证得阿罗汉道时,与阿罗汉道智同时生起的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其余的一切烦恼。这些禅支都是出世间禅那。

因此,修行止禅与观禅时都需要运用「禅思」──将心深深地固定于禅修的目标,以期烧毁烦恼。持续如此地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止行者就可能成就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观行者就可能成就观禅禅那。然后当他们的五根力量够强及达到平衡时,就能成就出世间禅那而证得圣果。

问29:请禅师详细说明为何在禅定中不能检查禅支与修观。何谓定外修观?出定后检查禅支是否就是定外修观?

答29:有三种定,即刹那定、近行定、安止定,或禅那定。这三种定的定力深度比较起来,安止定比近行定更深,近行定又比刹那定更深。只有从近行定或安止定出来之后才能检查禅支或修行观禅,这是因为目标不同的缘故:禅支不能作为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修行观禅时所专注的目标也不是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

当禅修者修行止禅,例如修行安般念时,他的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目标是安般似相,而不是禅支。专注于禅支无法使人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禅修者在一心融入于安般似相一段很长久的时间之后,当他开始要检查禅支时,他已经从近行定与安止定出来了,那时他的定力只是刹那定而已。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与安止定中检查禅支的理由。

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所专注的目标是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专注于这些目标只是刹那定,不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因为这些目标不断地生生灭灭。专注于这些目标无法使人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与安止定中修行观禅的理由。

「定外修观」意即从近行定或安止定出来之后,照见究竟名色法及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这是在止禅禅那之外观照;然而那时还是有刹那定,该刹那定称为观禅禅那。之前先入的近行定或安止定是禅修者清晰地照见观禅目标的强力助缘。如此,止禅禅那能帮助观禅禅那。

观禅意即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无我,因此若禅修者只是检查禅支,则不算是在修行观禅。若要修行观禅,除了照见禅支之外,还要依照心路过程而照见同在禅那中的其他所有名法。例如在初禅中通常有三十四个名法,禅修者必须清楚地照见它们。这是见清净的开始阶段,也是观禅的基础。然后禅修者应当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问30:禅修营中所教的法门是否只能摒除外缘,一心修之?可否于日常生活中修持?若可能,应如何做才能保持不退呢?

答30:禅修营中所教的法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能够摒除外缘、一心禅修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没有那样的条件时,禅修者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持。

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禅修不退决定于个人的投注与精勤。有些人尽管平时事务繁忙,但是修行时能放下一切的罣碍,一心投注于修行。这种人能够保持修行不退。但是有些人无法完全放下罣碍,也就无法一心专注。他们必须有耐心地精勤修行,一而再地不断努力。通常在他们每天都拨空禅修经过几年之后,逐渐会精通于禅修的要领,那时他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修行不退。

佛陀的时代,女人通常在白天的时候到寺院去听法与禅修;男人则在晚间的时候去寺院。由于他们如此精勤地闻法与禅修,所以他们的修行能够保持不退。这就是他们多数都证得圣果的缘故。例如,根据注疏,俱卢国几乎所有人民都证得圣果;即使在做煮饭、织布等工作时,他们还是一直在修行。

若要保持修行不退,每天至少应当拨出一到二小时的时间来专心禅修。在那一、二小时里,应当尽量抛开一切的忧虑、回忆与计划,一心专注于禅修的业处。还应当注意运用正确的禅修方法,以免浪费时间。渐渐地就能排除掉举、昏沉等障碍,专注于业处的时间也会愈来愈长。然后就能保持修行不退。

慧学释疑

问31:何谓名法与色法?是所谓心法与色法,或十二缘起之名色一支的名法与色法?又此二色法相同吗?

答31:有关名法与色法的知识是很深广的,详细解释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若想要清楚地了解它们,你必须彻底地研究《阿毗达摩藏》;在此我只能简要地回答而已。名法(精神现象)包括心与心所。心有八十九种,包括善心、不善心、果报心与唯作心。心所有五十二种,包括:

通一切心的心所,如触、受、想、思、作意、精进等;

不善的心所,如愚痴、瞋恨、贪欲、邪见等;

美的心所,如信、念、无贪、无瞋、慧根等。

色法(物质现象)有二十八种,包括四大种色及二十四种所造色,如颜色、气味、食素等。它们可以依照来源而分成四类,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

至于十二缘起当中的名色这一支,根据经教的方法,这里的「名」是指果报心与其相应心所而已,不包括善心、不善心、唯作心与它们的相应心所。这里的「色」主要是指业生色及由果报心产生的心生色。然而,无可避免地,时节生色与食生色也都包括在内,因为这两种色法分别由上述两种色法里的火界(tejo-dhatu)与食素所产生。因此这里的「色」也包含四类色法,所以色法与十二缘起当中名色一支的色是相同的。

问32:五蕴的定义为何?

答32: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色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内心烙下印象;行包括许多附属的心理现象(心所);识就是心。色蕴是十一类物质的集合,即包括过去的、未来的与现在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粗的与细的、低劣的与高尚的、远的与近的色法。同样的道理,受蕴是十一类感受的集合;想蕴是十一类内心印象的集合;行蕴是十一类心所的集合;识蕴是十一类心识的集合。

另一种分类法是:二十八种色法是色蕴,其中包括四大种色与二十四种所造色。六种感受是受蕴,即对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触觉及心理目标的感受;或者乐受、苦受与舍受是受蕴。六种内心印象是想蕴,即对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触觉及心理目标的印象。除了受与想之外的五十种心所是行蕴。六种心识是识蕴,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这只是简单的介绍。若想深入地了解五蕴,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学《阿毗达摩藏》,并且透过实际修行止观去照见它们。

问33:今生贫穷、多病的果报跟过去世有关吗?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论,或是常见?

答33:对于这件事,你必须分辨人道生活与天道、地狱道生活的差别。天道与地狱道称为业果生活地,意即该道的众生透过业力的果报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则称为精进果生活地,意即人道的众生透过精进的结果而得到其生活。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缘故,天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乐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众生则不同,他们的生活不只与过去世的业力有关,也受到今世的努力与智慧影响。因此,业力、努力与智慧是决定人生幸福的三项因素。

就以你所提到的贫富问题为例,如果一个人有发财的善业力成熟,并且付出足够的努力与运用智慧,他能够变成大富翁并且享用自己的财富。

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是有发财的善业力成熟,但是不付出努力,也不运用智慧,那么即使得到了大量的财富,他也无法保有,终究会失去财富而变得贫穷落魄。生在佛陀时代的大富长者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与妻子都各得到多达八亿元的遗产;然而,后来他们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变成乞丐。除此之外,尽管他有足够的善业力,能支持他在那一世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由于他不付出努力与运用智慧来修行佛法,所以他一直到死亡都还只是一个可怜的凡夫。

如果一个人没有致富的善业力成熟,但是付出努力与运用智慧去赚钱,他无法变成富翁,但是仍然能享有某种程度的舒适生活。由此可知,努力与智慧比业力更重要。

有一个关于三条鱼的故事,能给予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从前,有个渔夫在恒河捉到三条鱼。这三条鱼当中,一条相信努力,一条相信业力,另一条相信智慧。相信努力的那条鱼认为自己单靠努力就能逃脱,因此牠一再地奋力跳跃,企图挣脱渔网。渔夫被牠激怒了,就用划船的桨狠狠地打牠,把牠打死了。相信业力的那条鱼认为如果自己有逃脱厄运的善业力,该业力会自动地产生果报;因此牠静静地躺在甲板上,等待好运自动来临,一点也不想付出任何努力。第三条鱼相信智慧,牠认为自己能采取理智的行动而逃脱,因此牠一直观察周遭的情况,留意适合采取行动的时机。

渔夫将船划向岸边。当船接近岸边时,他一脚跨上岸,另一脚还留在船上,那时他无意中让渔网打开了一道隙缝。那条相信智慧的鱼把握这稍纵即逝的良机,迅速地从那道隙缝中跳出渔网,落入水中,并且立刻游回恒河去。

由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可以了解智慧是这三项因素当中最重要的。

至于生病,有四项可能的因素,即业力、心理、时节(火界)与食物;因此并不是所有疾病都由业力造成。

佛教是分辨道理的,教导人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就没有果。如此的因果正见既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常见。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注定,无法改变,那么你就是宿命论者。根据佛陀的教导,当一个业力成熟而且即将结成果报时,那业力的果报是决定的、无法改变的;但是当一个业力尚未成熟时,它的果报是尚未决定的、可以改变的。摩诃目犍连尊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他般涅盘之前,他在过去某一生中企图杀害父母的恶业力成熟了,因此他被痛打到全身的每一块骨头都粉碎。即使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仍然无法改变这种恶报。然而,由于他已经断尽一切烦恼,所以除了当生已经成熟的那些业力之外,其他所有的业力都不能产生果报。般涅盘之后他就解脱了生死轮回。

如果你相信你的前世和今世是同一个人,意即同样的那个人从前世生到今世来,或者你相信有一个灵魂从一世投生到另一世,那么你就是有常见。根据佛陀的教导,没有灵魂或自我存在。你的前世是由刹那生灭的名色法构成的,你的今世也是由刹那生灭的名色法构成的,它们是不同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你」或人存在。然而,过去世累积的业力产生今世的五取蕴,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是完全不相关的。因此佛教既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常见。

问34:请问禅师,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他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若是重复,他应该先从那个阶段复习?或可以随心所欲,想复习那个阶段都可以?或有一定的原则?请禅师慈悲开示。

答34:根据佛陀的教导,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之时,观禅才算修完;在你成为阿罗汉之前都必须继续修行止禅与观禅。《相应部.七处善经》中说:每一位阿罗汉都经常将心安住于三种修行法当中的一种,即依照十八界、十二处或缘起而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注释称这三种修行法为「经常住处」。此外,阿罗汉也修行止禅与观禅,以受用禅那中的安乐住处与果定中的涅盘乐。若阿罗汉想入灭尽定,他必须循着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禅与观禅。

有些禅修者已经练习了观禅的所有重要课程,因而声称自己已经修完观禅。其实那样说是不正确的。他们必须一再重复地修行止禅与观禅,并且以圣典中的教理谨慎地检查自己的禅修体验。通常需要花费许多年的时间如此复习与检查,才能确定自己的情况,因此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禅修成果是不恰当的。一般而言,有两种复习观禅的方法:一种是从生灭随观智开始复习;另一种是从自己还观照得还不够清晰的阶段开始复习。复习时很重要的原则是必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止禅与观禅修法方法正确地实行。

问35:何谓法眼净?什么是初果?

答35:在《转*轮经》及其他某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须陀洹道而言;在另外一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阿那含道而言。

须陀洹是证悟涅盘的四类圣者当中的第一类。「须陀」意为「流」,即指圣者之流;「阿洹那」意为「进入」。因此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进入圣者之流的人。

问36:如果自己感到自己的贪爱、瞋恚与痴迷都消灭了,那他是否可以宣称自己是阿罗汉?或者如何自行验证?

答36:我们必须了解烦恼有三个层次,即:

潜伏性的烦恼: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没有在心中显现出来的烦恼。

困扰性的烦恼:浮现在心中、造成困扰的烦恼。

违犯性的烦恼:促使人造作不善的身业或语业的烦恼。

阿罗汉必须完全灭除这三层次的烦恼。就凡夫而言,当心中没有烦恼生起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的烦恼都消灭了。然而,那种境界可能只是因为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暂时被强有力的观智或禅那降伏而已,实际上他还未证得圣道智,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只要还有潜伏性的烦恼存在,遇到诱发的因缘时,困扰性的烦恼与违犯性的烦恼可能再度生起。

大龙大长老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罗汉的老师,已经修行止禅与观禅超过六十年以上,然而他还是一个凡夫。虽然他还是一个凡夫,但是由于强而有力的止观禅修力量,所以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心中都没有烦恼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净、严谨。由于这些缘故,他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

有一天,他的学生法施阿罗汉坐在自己的日间住处,心里想:「我们住在伍加瓦里卡的老师大龙大长老是否已证得最究竟的沙门果位呢?」于是他照见到他的老师还是一个凡夫,而且知道若他的老师不了解这项事实的话,那么他一直到死亡都还只是一个凡夫。于是他以神通力飞到老师的日间住处,顶礼老师并且执行对老师的义务之后,他坐在一旁。大龙大长老问说:「法施贤友,你为什么忽然来到这里?」法施阿罗汉回答说:「尊者,我想来问一些问题。」大长老说:「问吧,贤友,我会尽自己所知道的来回答你。」于是法施阿罗汉问了一千个问题,大龙大长老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法施阿罗汉称赞老师说:「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锐。您在什么时候达到如此的境界?」大长老回答说:「六十年以前。」法施阿罗汉问说:「尊者,您修行禅定吗?」大长老回答说:「贤友,禅定并不困难。」法施阿罗汉说:「尊者,那么就请您变出一头大象来吧。」大长老就变出一头全身纯白色的大象。法施阿罗汉又说:「尊者,现在就让那头大白象两耳向外伸张,尾巴直竖,长鼻伸入口中,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声,向您直冲过来吧。」大长老照着他所说的一一地变现了。然而,当他看到那头凶猛的大白象朝着自己飞奔过来的恐怖景象时,他跳了起来,拔腿就跑。法施阿罗汉伸手捉住老师的袈裟边缘,说:「尊者,诸漏已尽的人还会胆怯吗?」

这时大长老才了解自己还只是一个凡夫。他跪了下来,说:「法施贤友,请帮助我。」法施阿罗汉说:「尊者,不要担心,我正是为了要帮助你才来的。」于是他为老师讲解一种禅修业处。大长老领受了业处之后,向行禅的道路走去。当他走到第三步时,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因此,向别人声称自己的成就是不好的,因为你很可能会像大龙大长老那样高估了自己。你最好能依照佛陀的教导谨慎地检查自己。例如:须陀洹圣者完全灭除了身见、怀疑、嫉妒、悭吝与戒禁取见。他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不可动摇的信心。他持戒清净,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愿故意犯戒,即使是在梦中亦然。有时他会无意中在身、口、意方面犯过错,但是他会坦白地认错,绝不会隐瞒自己的过失。由于他已经透彻地了知缘起及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因此他彻底地灭除了认为有灵魂或自我的邪见。无知的人误认为有两种「我」,即至上我与生命我。至上我是指造物主;生命我是指由一生转世到下一生的我或死后断灭的我。须陀洹圣者断除了这两种我见。因此,如果你有时会生起犯戒的心,或怀疑三宝,或相信名色法是你或你所有,或者你相信有创造世界的造物者,那么你就不可能已证悟须陀洹果,更不用说阿罗汉果。

相关热词搜索: 禅师

上一篇:帕奥禅师佛学问答-2
下一篇:帕奥禅师佛学问答-4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