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处经》开示(十)
2012-12-28 14:15: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大念处经》开示(十)宝峰禅寺禅修营2007年7月3日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各位法师、各位禅修学员们: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

《大念处经》开示(十)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年7月3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禅修学员们:

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一起来讨论《大念处经》(Mahàsatipaññhànasuttaü)。今天,我们将讨论新的内容。在前一段时间,我们一共用了十个晚上讨论了身随念(kàyànupassã viharati)。今天晚上,我们将来讨论四念处里面的第二个内容:受念处。

在学习受念处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受念处。我们在刚开始讲《大念处经》的时候提到了:四念处有二十一种业处,也就是说在这一部经里面佛陀教导四念处,这四念处一共有二十一种业处。其中,佛陀在这部经里面讲身念处讲了十四种业处,受念处有一种业处,心念处也有一种业处,而法念处一共有五种业处。

我们今天讲受念处的部分,也可以说讲一种业处,在经文里面还有把受念处分为五种,也就是说在这部经里面,讲了五种观受、于受随观受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在讲经文之前先讲讲受,什么是受,巴利为vedanà,vedanà是感受,感受是什么意思呢?是心对所缘的体验,如果说遇到了可意的、可喜的所缘,这个时候会有乐受生起;如果你体验了不可喜、不可意的所缘,将会有苦受生起。

然而,我们在经典里面会遇到受有两类的分法:一类是三分法;第二类是五分法。

三分法把受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sukha vedanà、dukkha vedanà、adukkhamasukha vedanà。

第一种sukha vedanà是乐受;

第二种dukkha vedanà是苦受;

第三种adukkhamasukha vedanà是不苦不乐受。

五分法他们分别是dukkha vedanà、sukha vedanà、domanassa vedanà、somanassa vedanà、upekkhà vedanà,一共是五种受。这五种分别是: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

这三种受跟五种受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关联,当我们说到dukkha vedanà苦受的时候,这个是指心的苦受,也就是说心触及到不可取、不可意,逆缘的时候,所产生的那一种感受;sukha vedanà是由于心(就是乐受),心触及到可意的、可喜的、顺意的、好的所缘的时候,心的那种快乐的、愉悦的感受;adukkhamasukha vedanà不苦不乐受是指当心碰触到中性的所缘的时候,心的那种中性的感受,称为不苦不乐受。

当然有时候,受,它也是可以通过造作而有改变的,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个人即使见到了很可喜、极可喜所缘,他还是可以生起忧受,大家可不可以理解呢?即使是很好的东西他都可以生起忧受,比如说,我们说佛陀是极可喜所缘,当我们能够得遇佛陀,那是有很大的福报才能够值遇佛陀,但是呢,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那些外道他见到佛陀,他就非常讨厌,他恨不得把佛陀杀死,因为他抢了他们的信徒,抢了他们的供养。

现在也是,比如说现在到处都有佛像、有佛塔、有出家人,能够见到佛像、能够见到佛塔,也是要有一定善根福德因缘的人才能够见到,而且佛像本身就是一种极可喜所缘,佛塔也是。但这里的佛塔,比如说像斯里兰卡的马哈悲迪亚、缅甸的Shwedagon Pagoda(大金塔),它们本身就是佛陀的象征,能够见到它必须得有一定的福报,能够值遇或者说生长在佛陀的国土里面才能够有这样的福报的。然而,有很多那些穆斯林或者说那些基督徒,他见到了佛塔、见到了佛像他都很讨厌。比如说2000年的时候塔利班把巴米扬大佛炸掉了,所以本来佛陀是一种非常可喜、极可喜、极可意的所缘,但是由于不如理作意,他还是可以生起苦受。

同样地,对于不可喜所缘,本来按照道理应该生起苦受的,但是有的人可以生起乐受。比如说有些受虐狂,也就是变态的受虐狂,他给人打了就感觉到很快乐,所以这种也是通过不如理作意,他可以生起乐受。

中性的受:舍受。中性的受,通过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也是可以生起这样的受,所以这三种受其实还是可以通过造作生起。

不苦不乐受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般人见到了很好的、很漂亮的东西,比如说男性见到了很漂亮的女人,女性见到了很英俊的男人,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会生起的是乐受,但是对于禅修者来说,假如他是在修观的话,他可以即使见到再好的东西,他的心可以保持中舍,他的心没有乐受生起,但是在他的果报心里是乐受,但是他的速行心是属于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

因此,这三种受是可以通过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变化的。这是属于三分法,就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接着我们再讲五分法,五分法是:sukha vedanà、dukkha vedanà、somanassa vedanà、domanassa vedanà、upekkhà vedanà,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这里讲的苦受跟刚才所提到的苦受名字相同,但是它的性质不同。我们在三分法里面说到的苦受,在这里叫做domanassa vedanà叫做忧受;而我们在这里讲到的喜受或者叫做悦受,喜悦的悦,悦受反而跟刚才所提到的乐受是一样的;舍受跟刚才所提到的不苦不乐受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说到的忧受、悦受、喜受跟舍受,是属于心的感受;还有两种受是苦受和乐受,属于身的受,身的苦受、身的乐受。

比如说现在很多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脚痛、腰痛、背痛、肩膀痛,这里的痛是属于苦受,在这里五分法里面说到的苦受。比如说,气候非常好、非常舒适,或者说人家帮你按摩,或者说坐到很舒适的座垫,座垫垫得很高,然后座垫又有棉垫,或者有那些其它的很舒适的座垫坐着,这个时候身体就感受到乐受,所以这里说到的乐受和苦受,是身体的触觉所体验到的受。

因此三分法里面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主要是指心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而在这里五分法里面多加了两种是身体的感受,就是苦受、乐受。而刚才在三分法里面的苦受、乐受在这里就变成了忧受跟喜受,然后不苦不乐受也就是舍受,因为不苦不乐本身就是中舍,所以在这里称为舍受。

那当我们对于受、感受有一定的了解、理解之后,我们接着再来看经文。经文里面佛陀说: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

佛陀在这里教导我们应当观受,但是应当如何来观受呢?是不是说这里痛了就知道这个是痛、痛、痛,或者说快乐的时候知道快乐、快乐、快乐,是不是这样来观受呢?很痛苦的时候知道我很痛苦、很痛苦,是不是这样?在义注(这部经的注解)里面就提到了:「如果说这样的方法也叫做观受的话,那么刚出生的婴儿他也能够修受念处,为什么呢?刚出生的婴儿当他在吃母亲的奶的时候,他也可以感受到乐受;当他被外面的一些东西刺痛的时候,他也会哭,那这个时候他也感受到苦受,然而,这种方法既不是修念处的方法,也不是修业处的方法。」

佛陀在这里讲到了修业处的方法,讲到了这种修受念处的方法,既是修念处,也是修业处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比库在这里所修的这种观受念处,他可以断除无明与渴爱,他可以断除烦恼,所以义注接着又说:「那应当如何来修受念处呢?必须得先了解三样东西:第一、『谁在受?』第二、『谁的受?』第三、『受是如何产生的?』」

必须得要先了解这三样,接着义注又回答说:「对于『谁的受』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有情、或者人、或者我在感受。那谁的受呢?其实也并没有所谓我的受、我在感受,或者有情的受、有情在感受。」

对于第三个问题「受是如何产生的呢?」义注里面说:「由于有根门(就是有净色)、有所缘(就是有外缘),还有意识三事和合,而使有触,触又生受,这样的话受就产生了。」当根门与识体验到了可喜的、可意的所缘的时候,将会有乐受生起;当根门与识体验到不可喜的所缘的时候,将会有苦受生起;当根门与识体验到中性的所缘的时候,将会有不苦不乐受生起。这是按照常理的、一般性的方法来理解。当然了,也可以通过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改变受,所以受是这样产生的。

那接着,我们将会讲到我们应当如何来修受呢?对于受来进行修习呢?我们将依经论而分为三种方法来修习。对于受念处我们要如何来修习?首先,我们可以依照佛陀在《触相应》里面的方法来讲,比如说佛陀会讲到:

「缘眼、颜色、眼识,三事和合生触,缘眼触而生受,无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应观诸受皆是无常、苦、无我。」

用这段教导,同样地,对于声音、耳识、缘,此三事而生触,缘、耳、触而生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对于鼻、香跟鼻识,舌、味跟舌识,身、触跟身识,意、法跟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这里就讲到了三种受,应当这样来观。那么对于禅修者在实修的时候,应当如何根据佛陀的这段教导来实行呢?

如果要修受念处的禅修者,他先应当观照眼触门,他先对自己的眼睛修四大,修地、水、火、风;地、水、火、风……最后,眼睛已经不见了,他只是见到非常多的色聚,然后他再继续观照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他将会发现到在眼睛里面,一共有五十四种究竟色法。他这样观照自己的眼触门,有五十四种色法之后,他再观照所缘,比如说当他看到的是属于外在的色法的颜色的话,那他再继续对外在的去修四界分别,一直到见到自己在分析他们的究竟色法,然后他会发现到,这个时候颜色的所缘会同时撞击他的眼净色,以及撞击他的有分。在撞击的同时一个心识刹那过去,接着有分波动两下,然后生起一个五门转向心,然后有眼识,眼识生起之后有一个领受,然后是推度,然后确定,然后第一个速行。

在这里我们就已经说到了由眼、颜色、眼识三事和合生触。在这里眼睛在眼净色里面它是属于眼识生起的依处,眼识本身也有触,这里的触是眼识、眼净色以及外面的颜色三事和合生触,而触生起的同时会有受生起。然而我们一般说到的眼睛它的受是属于舍受,而接着眼门心路过程里面的速行它才会有乐受、苦受等等。所以禅修者应当如此来观照,由于眼睛看到了颜色,然后对于外在这些颜色的体验,他产生了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依这样来观察,这是属于受。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说当他看到了颜色,他如理作意的话,可能有几种心会生起,会有四类的心,每一类可以分为两种,一共八种,这是对于一般凡夫和有贤圣者来说的。当他看到颜色的时候,他可能会有悦俱的智相应心生起,或者悦俱的智不相应心生起,或者舍俱的智相应心生起,或者舍俱的智不相应心生起。

如果是属于悦俱的智相应心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心跟心所一共有三十四种名法,其中受是很强烈的,他以观受为主,但是,受是不可能单独生起的,正如心一样,心一生起肯定伴随着一定数量的心所,而受是属于心所,受心所生起的同时必定跟心是一起生起的,而且它也不是一个心再加上受,它会伴随着许许多多相应的心所生起,这是心的定法、心的定则、规律,是不变的。所以当他观受的时候,也同时必须要观其它跟它一起生起的,只不过是以观受为主。

我们看一个人,比如说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肯定不是独立出来,有时候我们看一个人很容易一看就看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应该是很明显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只是注意他的眼睛,然后把他的头、把他的身体全部去掉,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地,我们看受也是,其实它是伴随着心以及若干数量的心所一起生起的。然后,再看心路过程里面的确定心,如果确定心是如理作意的话,生起的受它是相应的。

如果说见到的是可喜所缘的话,他可能会生起乐受;如果见到的是不可喜所缘的话,有可能是舍受;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话,那么当他看到可喜所缘的话,生起的是乐受,或者说也有可能是舍受;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话,这个时候生起的是忧受。忧受它肯定是伴随着嗔恨心一起生起的,这个是定法,因为嗔恨心有两种,我们说心的受有三种,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其中乐受跟舍受可以生起两类的心,这是对于不善心来说,贪根心它可以有两种受,痴根心只有一种受,贪根心可以是乐受,也可以是舍受,痴根心只有一种受就是舍受,但是嗔根心(嗔恨心)肯定是忧受,也就是说他的受肯定是苦受,不可能说你在发怒你的心还感觉到很舒服,除非是你发怒之后,你的心感觉到很舒服,但是在发怒的同时,肯定心是不舒服的,那个时候受是属于忧受。

我们可以通过这第一种方法来修习,观照受。当我们可以见到受之后,再观受的无常,为什么呢?因为受是跟心一起生起的,它是在心路过程里面发生的,但是心有多快,大家知道吗?一弹指或者一眨眼,有多少个心识刹那已经生灭过去呢?依据《阿毗达摩》,有几万亿个心识刹那已经生灭过去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诸比库,我不见有任何一法的生灭比心更快速,我不见任何一法比心更无常的。」

心是最无常的,这里的心也包括心所,为什么?因为心跟心所是同生同灭的。它不可能单独生起单独灭去,它是同生同灭的。所以,世间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它的无常会比心更快。这个时候我们应当观照心的无常,同时受也是无常的,因为它极其快速地生灭、生灭……哪有可能是永恒的呢?

由于它一直都受到生灭的煎迫、逼迫,所以是苦的;同时,心一直都是在生灭、生灭的,哪里有一种可以称为永恒的、称为我的、自我的心?可以称为真心的、永恒的、常的心呢?可以称为我的心呢?所以我们应当观照心也是无我的。这是第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如何观受的方法。因为受肯定是伴随着心生起的,这个时候可以观照以受为主的那种方法,这个是修vipassanà以及观受的方法,这是第一种。

还有第二种观法,佛陀曾经说过:「诸比库,应当观照乐受是苦,应当观照苦受是刺,应当观照不苦不乐受是无常。」

这是另外一种观法。为什么说观照乐受是苦呢?我们也换一句话来说,苦一共有三种苦:

第一是苦苦;

第二是坏苦;

第三是行苦。

这正好对应三种受。我们说到的乐受,应观乐受是苦,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坏苦,因为乐受必须得依靠因缘而生,它要有好的外缘,可意的缘才能够生起乐受,或者说自己造作想一些东西来自我陶醉,这样的话就会有乐受生起。但是,因为外缘的转变,外缘是无常的,外缘不可能永恒的,一旦转变了,那么这种乐受就会消失,是不是?所以佛陀也说:「乐受消失的时候,会感受到苦。」这是属于坏苦。

因为这里的乐受所建立起来的是很无常的,是因缘和合的,很虚假的东西,是不可靠的,就正如说一个人在一块冰块上,在大海上漂,他洋洋得意,当冰块一融掉了,怎么办?同样地,乐受也是,它所依仗的是那些外缘,外缘一转变,乐受就消失,乐受一消失接着生起的就是属于苦受。因此佛陀说:「诸比库,应观乐受为苦。」这是一种观法,为什么?因为它是坏的、变异的。

佛陀又说:「应观苦受为刺。」为什么?或者说象箭一样,因为苦受本身都能够煎迫、煎熬我们的身心,是不是?特别是可以煎迫我们的心,就好象一种刺,刺痛我们的心一样,苦受本身就是一种叫苦苦的。

通常人家、特别是那些外界的人他们会误解佛教,佛教一说到苦,比如说苦圣谛的苦,甚至说苦啊!苦啊!佛陀的教法说只有苦而没有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佛陀说到的苦圣谛的苦,或者我们一般提到的苦,并不是说苦受的苦,佛说到的苦有三种苦,就是刚才所说到的,坏苦是属于乐受,苦苦、坏苦跟行苦,但是特别提到的是属于苦苦,这一种苦受的本质就是属于苦的,就是我们说的痛苦、苦触,这是属于苦受的苦,因为它的本质是苦的,所以称为苦苦。

还有另外一种不苦不乐受,它也是属于苦,为什么呢?因为不苦不乐受不可能永恒的。所以佛陀说:「当一个人能够体验到不苦不乐受时,他是乐;当这种不苦不乐受消失的时候,他将会体验到苦受。」所以不苦不乐受也是不能永恒的,它也是生灭的,因此佛陀说:「诸比库,应当观照不苦不乐受为无常。」这是一种观法,也是修受念处的一种观法。

然后佛陀还教导另一外种修习受念处的方法,这种修受念处的方法,记载于《长部》的《长爪经》(Dãghanakha Sutta),长爪梵志是沙利补答(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的外甥,在北传佛教说是沙利补答尊者的舅舅,南传佛教说是他的外甥。这部经是佛陀在猪掘洞(såkarakhata cave)里面对长爪梵志所说的,佛陀先教他观色法,然后再观受,对受就讲到了应当如何观照的方法。佛陀说:

「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当一个人体验到乐受的时候,苦受跟不苦不乐受不会生起;当一个人体验到苦受的时候,乐受跟不苦不乐受不会生起;当一个人体验到不苦不乐受的时候,乐受与苦受也不会生起。」

当苦受不存在的时候,那么他将会体验到乐,但是当他在体验苦的同时,并没有乐受跟苦受,因为受是不能够并存的,在一个心识刹那里面只有一种受,不可能说,在一个心识刹那里面两种受同时生起,如果说生起的话,那也只是在不同的心路过程里面生起,因此佛陀说:

「当乐受生起的时候(体验到乐受的时候),就不会有苦受跟不苦不乐受,当体验到苦受的时候,不会有乐受跟不苦不乐受。然而呢,苦受也是无常的、是毁坏之法、是坏灭的法、是有缘的(就是因缘合和的法)、是有为的、是坏灭之法、是灭法、是离法。

乐受也是,它是无常的、是有为的、是有缘的、因缘合和的,所以它也是毁坏的、坏灭的、是灭尽的、离的。

对不苦不乐受也是无常的、有为的、有缘的、毁坏的、是坏灭的、是离的、是灭尽之法。」

在这里佛陀就教导长爪梵志如何观照受,当佛陀说完了这部经之后,长爪梵志就证得了初果,而受益最大的是沙利补答尊者,因为这部经是沙利补答尊者在佛陀的座下出家半个月之后所说的。那个时候,沙利补答尊者正在佛陀的身后帮佛陀扇扇子,佛陀就对他的外甥长爪梵志说了这部经。当佛陀讲这部经的时候,沙利补答尊者就依照佛陀所说的来观照,观照受,观照受的无常、苦、无我,观照它的因缘合和之法。这个时候其实是在修缘摄受智的阶段,之后再观照受的离、灭尽、坏灭,这个是坏灭随观智的方法,然后再离、灭尽,这是更高的观智。结果当佛陀说完这部经的时候,沙利补答尊者就证得了阿拉汉果,这也是一种观受的方法。

所以,有三类的观受的方法:

第一类是依照佛陀在《触相应》、在《界相应》里面所讲的依照根、净、识三事和合而生触,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这种方法是依六触门来观受的;

第二类是依照观乐受为苦,观苦受为刺,观不苦不乐受为无常,这种方法;

第三类是观当苦受生起的时候,乐受跟不苦不乐受不会生起;当乐受生起的时候,苦受和不苦不乐受不会生起;当不苦不乐受生起的时候,乐受与苦受不会生起。它们是一生起就灭掉的,它们不会并存的。

然而这三种受我们都可以体验到,但是他不懂体验,为什么呢?当我们体验到乐受的时候,苦受已经坏灭了,已经灭尽了;当我们体验到苦受的时候,乐受已灭尽了;当我们体验到不苦不乐受的时候,乐受与苦受都灭尽了,是不是?所以也是以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因此,这也是一种观照受、依受念处修行的方法。

那当我们讲到三种观受的方法之后,我们再来看经文:

「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在这里提到的「有物染」以及「无物染」,有物染巴利叫做sàmisa,sa是有的,àmisa是味道、食、财、利益、功德的意思,所以说sàmisa意思就是有味的、是物质的、肉体的、有爱染的;无物染巴利叫做niràmisa,它的意思是无味的、非物质的、没有爱染的。那什么是属于有物染的乐受、有物染的苦受跟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呢?

说到有物染的乐受、苦受跟不苦不乐受,是指这种受是依止于享受五欲功德的六种俗家依止的受。对于乐受它是愉悦的受;如果是对于苦受它是属于忧受;对于不苦不乐受它是属于舍受。

什么是五欲功德呢?是:色、声、香、味、触,这称为五种欲乐的目标。什么是六种俗家依止的愉悦感受呢?是依止于眼、依止于耳、依止于鼻、依止于舌、依止于身、依止于意这六种依止,而产生的那种愉悦的感受。

比如说,眼睛看到了漂亮的东西,这个时候产生了乐受,称为有物染的乐受。比如说,耳朵听到了好听的东西,这个时候产生的乐受,是属于有物染的乐受。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看到了钱,一看到了钱眼睛就发亮,假如这个钱是自己的,比如说,去领工资或者说赚到了一大笔钱,这个时候大家高不高兴啊?高兴的,对于师父来说发放工资的时候高不高兴啊?这种乐受是有物染的乐受。

当大家在看戏的时候、看VCD、看DVD、看那些西部大片的时候,或者看那些爱情片的时候或者什么他们喜欢的,这个时候所产生的乐受,心陶醉在其中所产生的乐受是属于有物染的乐受。听音乐,很美妙很动听,这个时候生起的乐受,是属于有物染的乐受。比如说,自己所贪爱的儿子或者自己女儿考上了大学,这时候感到很高兴,这种也是有物染的乐受,为什么?因为他不外乎依止于色、声、香、味、触,不外乎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是不是?所以,这种称为俗家依止的乐受。

对于苦受也是,比如说,钱丢了或者在外面手机给人偷了,这时候,是不是感觉到心里很不好受啊?是不是?或者说,人家骂你一句,或者说在公司里面给老总说了几句,自己心里感觉到不好受,或者说扣你的工资了,这个时候所感受到的苦受,是属于有物染的苦受,是不是?

对于不苦不乐受,也是这样。比如说,自已回到了家里面,不会有那种特别高兴的感受,也不会有特别伤心的感受,但是你很执着自己的家,或者说你见到了自己的老公,不可能象以前谈恋爱那么样,一见到他就生起乐受吧,是不是?所以这种也是属于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或者说自己穿上了一件比较旧的衣服,自己对这件衣服还是有贪爱的,还是比较执着,但由于它已经变旧了,穿上去,没有很快乐的感觉,这种也是属于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那什么是无物染的乐受、无物染的苦受跟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呢?说到了无物染的乐受,就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出家,他很喜欢、很向往出家的生活,结果他很荣幸地出了家,这个时候高不高兴啊?现在没有感觉,大家想想刚出家的时候,有没有?会不会感觉到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这种是属于没有物染的,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无物染的乐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愉悦的感受,称为无物染的乐受,无论受是有物染的、还是无物染的,它都必须要依照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但是,如果一个人体验到出离的乐,这种乐由于离开了物质的,离开了世俗的那些五欲的功德,所以称为没有物染的。

有几种出离:

我们首先说到的出家其实就是一种出离,为什么呢?出家是出离了世俗的生活,是不是?出离了欲乐的,在家欲乐的生活,因为出了家了,大家就不能够听音乐了,不能够看戏了,不能够跟女人在一起呀,不能够谈恋爱呀,是不是?不能够吃晚餐了,是不是?在家的时候可以吃宵夜、可以去听摇滚、可以去上网聊天,出家了这些都不行了,出家应当出离这些,过着出家无欲的生活,这称为出离(nekkhamma),这是第一种出离。

第二种出离是初禅,也称为出离。为什么呢?初禅也有另外一句话叫做什么?离生喜乐,对,这里的离是离什么?离了五盖、离了欲界。由于心已经离开了五盖,离开了种种的恶不善法,他心里体验到那种离了五盖、离了欲之后的喜与乐,称为离生喜乐,这是指初禅。

第三种是属于涅槃,涅槃也是出离,为什么呢?涅槃是离了一切的贪、嗔、痴,离了有为法,离了因缘造作之法、因缘和合之法,完全地离了一切的烦恼,就称为涅槃,所以涅槃也是一种出离,涅槃是最高的出离。

还有另外一种离,是一切的善法,比如说我们持戒,持戒是不是一种离呢?对,当我们持戒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离了我们可以放逸的那些行为跟语言。

当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是不是一种离呢?布施是让我们暂时离了悭吝;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即使还没有证得禅那,也是一种离。所以说一切的善法都是一种出离,因为在我们心生起善法的时候,那个时候不善法暂时不会生起,因此,一切的善法也是一种离。

所以,这几种是称为没有物欲的出离,如果是依出离而生起的乐,称为没有物染的乐受,特别是证得了第三禅,所有进入禅那,初禅、第二禅、第三禅,这三种禅那他都能够体验到很强的乐受,这种乐受特别是指在这里讲到的没有物染的乐受。当然了当我们欢喜地去行善法、做布施、持戒、禅修、听闻佛法、去见大长老、礼敬僧团、礼敬比库,如果你的心是很欢喜那种,这也是一种没有物染的乐受。

那什么是没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呢?这种就是说,包括我们中舍地去做善事,没有很高兴,就是说,现在今天晚上要听经了,听就听吧,有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就很没有感觉地来这边听经,这个时候这种就是没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或者说要上课了,虽然并不是很愿意,或者大家正在打游戏,突然间要上课了,去吧,去听吧,这个时候是没有物染的舍受。

那我们接着讲没有物染的苦受,我们说没有物染的苦受是属于善的还是不善的呢?是善心还是不善心?这里所说的苦受还是属于忧受,因为说到的没有物染的苦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忧受,义注里面说到。这种受也是属于不善的,但是这种受我们也应当培育。大家可能会奇怪,不善的我们也要培育?这是唯一我们应当培育的不善,为什么呢?我想问问大家,修行苦不苦啊?修行是很快乐还是很苦的一件事?苦还是乐?如果赞成快乐的举手,竟然还有一个人举手,好。那赞成苦的请举手,我看看。哦,原来很多人都是不苦不乐受,是吧?还是说对修行没有感觉啦?

其实修行可以说是很辛苦、很艰苦的一段路程。很多人都感觉到修行真的是很苦,不过这种苦是有尽头的,如果我们不修行,我们肯定要继续轮回,继续生、死;生了又死;生了又死……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

也许我在这里讲一个古代一位大长老的故事,大家可能更明白。摩呵尸婆大长老(Mahàsiva),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藏师跟三藏师。他能够背诵三藏,他对教理和三藏非常的精通,同时他也教导十八个僧团的人,教导他们禅修和教理,他教导了许许多多的弟子都已经证得了阿拉汉果。

有一天,有一位阿拉汉弟子知道自己的老师还是凡夫,然后他就劝他说:「老师啊!不要做牧羊人啊,您应当好好地禅修,就是不要再继续说食数宝了,应当为自己的利益好好地去努力了。」当时他生起了悚惧感,然而他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他说:「如果一旦我决定要修行的话,我可以在短短几天内我就证得阿拉汉果。」然后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就一个人到森林里面去禅修。

他决定说:「我要在雨安居来临之前,我要证得阿拉汉果。」于是他就非常精进地修习止观。到了雨安居来临之后,结果他没有证得任何的道果。然后他又下决心:「我要在这个雨安居里面,非常精进地修行三个月,我争取在雨安居结束之前我就要证得阿拉汉果。」然后他在那三个月当中,他非常精进地禅坐和经行,持续地修习止观。到了那一年的雨安居结束之后,他仍然没有证得任何的道果。

在雨安居结束那天晚上,就是僧团做自咨的那天晚上,他非常伤心地哭了。他哭这种受是属于乐受还是喜受?是属于忧受是不是?他很伤心,他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他仍然没有任何的成就。他非常精进地修行,但是没有任何的成就,那时他的心里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他教导了很多弟子、大部分都已经证得了很高的果位,乃至断除了烦恼。而他自己还是凡夫,虽然他通达经论,通达禅修,但是他自己还是凡夫。

他对自己的凡夫地位很不满,他对自己仍然具有任何的烦恼他都有,具足有贪嗔痴他很不满,所以他很伤心地哭了。然后他决心:「我要在第二年的雨安居里面证得阿拉汉果。」然后他那一年又开始非常精进地又修习止观,到了第二年雨安居结束,僧团又做自咨,在那一天月圆日的晚上,他仍然没有证得任何道果,他又伤心地哭了。

第三年还是这么样。然后又在雨安居结束的那天月圆日的晚上,他又哭了。这样一直坚持精进地修行,修了三十年,在第三十年的雨安居月圆日,僧团做自咨的时候,他仍然没有证得任何道果。那个时候他又在那里很伤心地痛哭,当他在哭的时候,突然他听到怎么在旁边还有另外一种哭声呢?怎么回事?

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也在哭,于是他就说:「喂!你是谁?」结果有一个声音说:「大长老,我是住在您经行道尽头的树的树神。」然后他说:「为什么哭呢?」它说:「大长老啊!据说哭可以证得圣道与圣果,所以我也哭了。」那这位大长老就想:「哎呀,连树神都在取笑我了,好,我一定要精进地禅修。」结果那一天晚上,他彻夜地经行,然后就在那天晚上即将天亮(即后夜时分的末端),他终于证得了阿拉汉果。这三十年的禅修,他终于圆满达成了他的愿望。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就说明了两样事情:

第一个就是说禅修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够急功近利,我们只应当持续地禅修,应当努力。只要我们修行的方法是正确的,目标是正确的,我们为了修行,为了这样的目标奋斗都是正确的,这叫做正精进。这是第一点我们应当要清楚的。

第二点就是这种忧受其实也是应当有的,如果这种忧受没有的话,那么一个人没有悚惧感,不会怕,不会怕生,不怕生死,是不是?有了这种忧受,它可以推动我们不断地精进,为自己现在的状况而惭愧,为自己现在还有烦恼,还继续轮回,这样的现状而感到羞耻跟惭愧。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这一种没有物染的苦受是我们应当培育的。这也是我们唯一应当培育的不善法。

接着佛陀继续说:

「如此,或于内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内外受随观受而住。」

这就是讲到修行vipassanà的方法。因为观受是属于纯修观的方法,所以他必须得观自己的受和观他人的受,然后一时内观、一时外观。

「或于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

这也是三种观的缘摄受智、思维智跟生灭随观智的阶段。

「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这就是从坏灭随观智一直到证悟阿拉汉果的观智的过程。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受随观受而住。」

「受随观结束。」

我们在这里就依照《大念处经》相对简单地讲了受随观的方法,也就是受念处的方法。因此当我们在观受的时候,不是说这里痛、痛、痛……一直想痛。如果是这样的话变成了不是真正的受行,真正的受是你必须得观照到究竟的色法,然后再观照心路过程。在喜心路过程里面,受最明显的这种心所来观照,之后再知道,当乐受生起的时候,我了知「有乐受」;苦受生起的时候,了知「有苦受」;不苦不乐受生起的时候,了知「不苦不乐受」。依这样的方法来观,这就是佛陀在这部经里面说到的受随念的意契。好,今天晚上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向功德: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Buddha§ på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Dhamma§ på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Saïgha§ påjemi

Addhàimàyapañipattiyàjàñi-jarà-maraõamhàparimuccissà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念处经》开示(十一)
下一篇:《大念处经》开示(九)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