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十念法门
2012-12-29 15:07:05   来源:   评论:0 点击:

阿含经十念法门隋唐以前,出家在家修持证果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出家方面,在神僧传、神尼传中,都可以看到。而那时禅宗及密宗,都还没有传到中国来。学佛的人并没特别讲究奇经八脉之类的事,不过有神通的人很多。...

阿含经十念法门

隋唐以前,出家在家修持证果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出家方面,在神僧传、神尼传中,都可以看到。而那时禅宗及密宗,都还没有传到中国来。学佛的人并没特别讲究奇经八脉之类的事,不过有神通的人很多。那时的修持,差不多都走阿含经路线,走的是“念”的路子,以八正道来说,即是正念。

阿含经有十念法门。什么叫念呢?就是对于心灵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自己的心灵,采用“念”的方法。

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就是密宗、道家的炼气法)、念身、念死。这十念包括了一切修持的方法。大乘佛法是发小乘为基础,小乘做不到,免谈大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只要一个方法做得好修行就对了,一切的善也都成功了。得甘露味,是得无上佛法的法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心无所住之后,日久功深,真空自然生妙有,神通就来了,不骗你的啊!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一切妄念都去了,罗汉的果位就达到了。自此一路下去,自然就到了涅槃的果位。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这一法,就是讲念佛的法门。

这几句是公式话,差不多十个法门之中,每个都有这几句。我们学佛看不起小乘经典,又不作研究,这是不对的。现在的人都说:“唉呀!我是走大乘路子,不谈神通。少吹牛了!每个人都喜欢神通,而且喜欢假神通。绝对不理神通的人,差不多可以顿悟了,那是大菩萨见地的人。其余哪个不喜欢神通?嘴里说不喜欢,心里可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要严格地反省,既然好神通,那该如何求呢?要想得果位,佛告诉你只要一门深入,好好修持,都可以得到果位。
  
第一位法门是念佛。念佛法门包括了净土宗、密宗所有诸佛菩萨的观想方法。不是后世的念佛啊!后世的念佛法门,是由慧远法师所创根据大乘经典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而来的。而这个十念中的念佛,可不是阿弥陀佛啊!据阿含经所述,这是心心念念仰慕、追随、信奉、追求佛的成就,以佛来警策自己的一种法门。

慧远法师创立净土宗,采用净土三经,其目的是求长生不死。慧远在出家学佛前,学的是道家;后来觉得,道家求长生不死的修炼方法不够究竟,所以转到佛法里追寻,结果找到了精诚一念,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他便采用这个法门,创立了净土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说是长生不死,但没有彻底“了”生死。要往生那里继续修持,成就了以后,再到十方世界度众生。这是大乘路子,同时也包括了小乘的念佛法门。

第二个法门是念法。小乘的基础,告诉我们人生无常、苦、空、无我。这就是法,先要了解清楚。小乘经典告诉我们: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最乐。这是法。人生八苦、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这些都是法。一般人不能把学佛、佛学、佛教三者合一,真能合一,就是念法。若只晓得学理,而没有把这些学理用到自己身心上,没有和修证配合起来,这就没有“念法”。什么叫念法?就是你专心用这些道理来体会人生,以及身心变化的种种。但我们尽管研究佛学,打起坐来,并没有把佛学的道理,跟打坐用功合在一起,看经时,唔!很有领悟,打起坐来还是坐在那里哼啊哈的,这里气动,那里气不动的。佛法并没有叫你搞气脉,佛法是叫你穷理,正思维,不是不可以思维啊!绝对可以思想,佛法的理,就是正思维,正思维就可得禅定。

第三个念僧。别以为是念和尚啊。那怎么能算是念僧呢?念僧是至心皈依圣贤僧众,一切圣贤僧,就是沙门,证道的果位上人。如马祖、百丈禅师如何出家?如何参禅?如何成道?或憨山大师的修持经过,我们佩服他们,模仿他们,就是念僧法门。先辈的圣贤们,走什么路子,有什么成就,我们依法修行,就是“念僧”。但现在的人们,非但不看前辈修行传记,不学习他们的修行;即使看了他们的传记,也用客观的眼光去研究它,甚至批判它,这不是修人应有的态度。

第四个念施。什么是念布施?禅宗所讲:“放下!”就是内布施,什么都放下了,把心中杂念妄想都布施掉,这样也可以到家,可以得神通啊!这是佛告诉你的,是修法的大原则。更扩而充之,心心念念反省自己的过错,把不好的心行通通去掉,起心动念一点错误都没有,这就是念施。

第五个念天。天有什么可念的?释迦牟尼佛承认有天主的,甚至介绍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二十八天。你们不要小看了天道,功夫、善行不到,还不容易升天呢!佛也承认有神仙,可以活到几万岁。怎么炼成的?楞严经也告诉你了。佛并没有说他们不对,只是说他们还没有得正觉。因为他们没有悟到本体,如果他们得了菩提正觉,就不叫外道了。人没有善行的话,随便你有什么功夫也进不了天堂。佛对天道说得很详细,譬如欲界天有多少天——当然并不在地球上,而是在另外的星球。人死后想往生这个天道,还真不容易呢!至于人如何升到色界天道中去,除积善累德之外,还要靠禅定的功夫。四禅八定做不到,是升不了天道的。我们修行了半天,初禅都没有到达,来生能再得一个人身都不容易。楞严经里已经告诉你,如何修定升到六欲天。西方宗教有天堂之说,那是正确的修天道,不是不对,不要看不起西方这个法门,学佛的人,不应该对西方宗教有偏见。金刚经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各个宗教的真理,都是对的,只是证道的程度有深浅,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况且佛教小乘,也有念天法门。说起来难为情,我们一般人修持,死后能不能升天,还是个问题,更别谈住生西方了。由“念天”来说,与我们有绝对切身的关系;四禅八定最高的果位,并没有脱离三界天。所以真想成佛,跳出三界外,可真太不容易了。

第六个念休息。这可不是光睡觉,而是万缘放下。实际上真得休息就是禅定。真得休息,可以证果,为什么?楞严经也告诉你八个字: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中国话 “歇”就是休息。大休息就可以证菩提。我们睡觉是假休息,身心皆空,万缘放下,才是真休息。身也休息,心也休息,空也休息,把空的境界都休息掉了,那才叫大休息。所谓念休息,是要你行、住、坐、卧,随时随地,念念放下。

第七个念戒。念戒要把戒条一条一条都熟记的心,连开步走,或做任何事,都要念着戒。这样,你的行为,处处都合于法度,心心念念如此,做得到吗?戒又有遮戒、性戒之分。因时间、地点不同,可以权宜变更的戒条,叫做遮戒,世俗间的党纪国法,也属于遮戒的范畴。像杀、盗、淫这三大戒,是永远不能违犯的,这些就是性戒。念戒就是随时严重地告诉自己要守戒,看住自己的思想、念头,只能起至善的念头;至于坏念头、恶念头,绝对动都不能动。年轻人若真做到,七天规规矩矩念戒,一定会证法门果。证了这个果位后,修持的路就好走了。四无量心也在戒的范围,经与戒是合一的。学密宗的人,守戒方面就更严谨了。每次修四无量心:众生一切的痛苦,自己来担;修法不为自己修,希望修成了以后能度众生;所有的功德回向众生,自己完全不要。发菩提心、四无量心等等,这些都属于念戒法门。真正的密宗,在心理的行为,道德的反省上,是非常严肃的。一般人听到密宗,都想到男女双修,把密宗给糟蹋了,也糟蹋了佛法。任何一个宗派,都不是这么简单。

第八个念安般。安般也叫安般守意。这个要注意了!非常重要。念安般就是念出息、入息、修持气息。后来天台宗的止观,讲究出入息的方法,也就是从安般守意来的。安般守意不是释迦牟尼佛创的,印度的婆罗门教、瑜珈术里早都有了,只不过佛用佛学的方法,将它与般若观行融会在一起。传到中国以后,又跟道家打成一片,守窍、炼气都与它有关系。中国的高僧,有神通证果位的那么多,都同这个念安那般那有关系.修气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生在这个时代,物质文明那么发达,未来的时代更忙碌了,最好是采用这个方法,不走这条路子,修行想得果位很难。如何念安般呢?佛说: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出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第九个是念身。
这里的念身法门,是就显教而言,不讲密教。后世的中国道家及密宗,走的是密教路线,偏重于修身的法门。但在最后,往往不知道把这个法门解脱,而过于执著了修身,就是外道。如果知道把这个法门解开,就不是外道。唐宋以前修持证果的人很多,修念身法门的也特别多,如不净观、白骨观、心意拳,都是念身法门 

第十个是念死。
人生都要死,尤其是老年人,真看通了生死,才能放下,同时鞭策自己,赶快努力修持。该法可参普贤菩萨的偈子来修: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常精进,如救火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现代佛法 原序 译序
下一篇:佛陀解释的二十种萨迦耶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