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记得你--六可念法(喜戒禅师著)
2012-12-29 15:26: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让人记得你六可念法喜戒禅师著 香光庄严编译组 译--------------------------------------------------------------------------------如何让他人将我们铭记于心?如何促进团体的和谐?佛陀教导我们有六种方法...

让人记得你

六可念法

喜戒禅师著  
香光庄严编译组  译 

--------------------------------------------------------------------------------

如何让他人将我们铭记于心?如何促进团体的和谐?

佛陀教导我们有六种方法,

让他人记得我们,记得我们的爱。

--------------------------------------------------------------------------------


每天早晨,我们练习慈心观—这即是在练习一种心智的活动。慈心观是止禅(又称奢摩他)的一个所缘,而所有禅修的修持都归属在意业(manokamma)之下,那意指心的活动,也就是你内心的造作。另外,有两种业或两种造作—身业和口业,即身体的造作和言语上的造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慈心观视为心的活动,也就是意业,以致于我们很难察觉到,其实它也可以表现在行为和语言上。

佛陀教导比丘们:身、语、意的这三种活动,是可以伴随慈心而生的。换句话说,佛陀教导三种慈心—表现在行为上的慈心,表现在言语上的慈心,表现在意念上的慈心。

之后,佛陀又增加了另外三种练习。他称之为六个特质或六个可念法。「SaraNIya」意谓使人们能够记得,即这部经典〔1〕中所说的六种特质,将使得修行者被社会其它人所铭记在心。

佛陀也提到这些特质,有助于一个团体的融合。一次,两位比丘为了一条小戒律互相争辩,他们争论得忘失了对彼此的慈心。后来甚至发展到他们各自的弟子们、信徒、在家信众也跟着对立了,据说连天界众生、天神也分成了两派。

一开始佛陀无法调解,他们不听佛陀的劝导。随后,佛陀便在其它的事情中,教导他们这六种特质或六种修持。

特别是表现在行为及言语上的慈心,应该要随时培养。我认为在现今充满了诸多不和谐、憎恨、暴力的世界中,慈心是更加需要的。

这六种方法,是哪六种呢?佛陀说:「比丘们,有六种观照的方法。这六种修持能让修行者被社会大众铭记于心,这六种是什么呢?一位比丘,在僧团生活中,无论是公开或私底下,皆能与他的同修建立慈心的行为。」

佛陀总是说「公众或私底下」,那意指在人前人后,这个人都能一致地表现慈心。第一个特质是练习行为上的慈心或练习肢体上的慈心,藉由肢体去表现慈心;第二个练习是藉由言语去表现慈心;第三个是在思惟上展现慈心。

第一可念—慈心的身行

首先是行为、肢体动作上的慈心。我们应该如何将慈心表现在身体的行动上呢?当你看见某人身负重物,你上前去帮他,那就是行为上的慈心。如果有残障人士或小孩子要过马路时,你上前去协助他过街,那也是表现在行为上的慈心。

「在僧团中表现慈心的行为。」就年轻的僧侣而言,对自己的老师们尽义务,或协助浸染、清洗僧袍,如此就是慈心的行为表现。同时,若有某些事要做,而你帮助其它人去完成那份工作,那也是慈心的行为。有时候,某人可能把东西放错地方,而你将它放回正确的位置,这也是慈心的展现。所以,有很多藉由身体的行动来表现慈心的方法,所有的这些行动都伴随着慈心。因此,它们被称为慈心的身行。身为在家众,你也可以用许多方法来练习慈心。

以上这些是在众人面前的慈心练习,在他人背后,又该如何练习慈心的行为呢?有时候,某人可能先离开,并留下一份尚待完成的工作,如果你可以继续将工作完成,就是一个表现慈心行为的方法。有时你将物品按次序排在物品原来的地方也是一种慈心。

慈心的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经常总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慈心。尊者舍利弗并不与其它僧侣外出托钵,他总是留到所有僧侣都离开后,巡看整座寺院,四处检查。当东西放错位置或次序紊乱,他会将它们放回正确的位置,然后才外出托钵。这就是行为上的慈心展现。

施予他人食物,也是在行为上展现慈心。有许多方法可让我们藉由身体的行动来展现慈心。当在家众招待或提供食物给僧侣,对僧侣礼貌地说再见;僧侣要返回寺院时,与他们同行一小段路。所有这些友好和善的举动或爱,都是透过肢体实际表达慈心的方法。

佛陀说这些特质会让人们记得你。当你对某人做好事,以真诚的慈心处事,这些人将记得你及你的爱。当你对人们做些好事,他们也以爱回报你,这将使你与那些人融合。如果所有成员都以此方式修行,这将有助于团体的和谐。慈心展现在肢体上,是使社会生活融合成一体的原因。在团体里我们应该以此方式提升慈心的练习。

第二可念—慈心的口行

第二个特质是透过言语所展现的慈心。与人说话时,使用温和慈心的字句,礼貌地称呼他为先生、尊者等等。若处在一个被人谴责、被人批评的场合,也能柔软地与他们说话,即使是面对他们的错误,亦能以温和的言语来说服他们。这些就是透过言语来表现慈心。

在私下,你可以练习言语上的慈心:经由转述他人的善行,或借着提到他们。如此,我们能藉言语练习心口一致的慈心。慈心应该在人前或人后一致地练习。

第三可念—慈心的意行

慈心的行为、慈心的话语,若缺少了内在的慈心是不能完成的。如果没有慈心的意念,我们便无法在言行上表现出真正的慈心。第三种练习就是心的慈心,这被当作是一种可以每日练习的禅修,就像我们在这儿所做的,我们可以祈求全人类快乐安详。

你要如何在他人面前表达由衷的慈心呢?你可以看着那个人,对他说:「愿你一切平安、快乐、自在。」你也可以以慈心的眼神看着他,透过眼神来表达慈心。你不必开口说任何话,但你希望他平安,并以愉悦的眼神看着他,这就是在他人面前表达心中的慈心。当他人离开时,以心念将慈心传递给他,这是当他人不在现场时的慈心练习方式。

我们可以用肢体动作、言语、心念来表达慈心。但令人难过的事实是,这些特质在现代社会逐渐消失,人们似乎早已忘记这些特质,这也是我认为现今社会有那么多不和谐与暴力的原因。

有时候是整个体制出了问题。就像有孩童到你家,你很害怕请他吃东西,因为只要食物出了差错你就会被控告,这就是体系造成人们彼此之间的冷漠。你想要友善一点,但不敢,你害怕万一有什么差错会被诬告。像有人在路上跌倒,在去扶他之前你会有所顾虑,担心因此而被反咬一口,事情严重的话还得上法庭。这样的体制让人们彼此间丧失慈心,人们害怕对他人表达慈心,因为可能会惹上一些麻烦。这是其中一件关于一些「本应为却不敢为」的事。法律是为了保护好人而制定,但有时却遭到人们的误用、滥用,而反过来利用这些法律,只要受到一点点的挑衅、刺激就控告对方,这些法律让人们彼此之间无法表现慈心。

还有,孩子们被告诫不能忍让,要反抗、反击、报复。当他们以这种方式被教导,他们如何能练习慈心呢?如果社会的每一成员都不练习慈心的言语及行为,这个社会怎能成为一个平和的社会呢?另外,媒体充斥着暴力,也是另一个导致人们彼此间没有慈心存在的因素。

现在奥克兰这个城市有了麻烦,人与人之间充满很多暴力。这城市的市民已经组织起来,想找法子去纠正这种情形,我认为除非朝问题根源努力,否则事情很难解决。这根源得回归家庭和学校,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老师应该教育学生这些练习与这些特质,只有当孩子们内心充满这些特质,他们的行为表现才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唯有如此,大家才能生活在安居和乐的社会中。所以,当人年纪还小,可塑性高时,在家庭、学校接受这些特质的练习是很重要的。

这些练习并不困难,也不需要花费什么,你可以不用花一毛钱练习慈心,就能带来非常好与理想的结果。它能改善团体、城市、国家甚至世界,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热爱生活,他们也可以更安全地过日子,他们可以住得更舒适与安详。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教导有关慈心的教法,在今日依然被运用着。我们将由练习这些特质得到很好的结果。这三项特质就是经由身、口、意来表现慈心。

当你走路时,你站在一旁先让别人经过,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慈心。或者你可藉由尊敬比你年长的人来表达慈心。有许多方式可以表现尊敬、显现慈心、表达慈心。

当一个人传递予人慈心,人们也以慈心回报他,慈心就像是一种共鸣的振动,它是来回双向的,如果你给别人爱,对方也将回报给你。

当我们以言语表达慈心时,我们使用着柔软善良的话语。这是非常棒的,在这国家人们常说:「祝你有个美好的一日。」或「祝你旅途愉快。」或「早安!」这些可能被认为是琐碎的,但它们有助于沟通顺畅,或搭起人们之间的桥梁。

人际关系的润滑油

慈心这个字被定义为凡是有「黏性」的、「黏稠性的」。当慈心存在时,你能使两件事顺利结合。当缺乏慈心时,没有任何事能联结在一起。

我总把慈心比喻成引擎里的润滑油。如果你知道车子里面没有润滑油,你绝对不会去发动车子,因为你知道那将会损伤引擎。但大多时候,我们忘记放一些润滑油在人际的沟通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冲突的原因。所以,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中,放些慈心的润滑油是很好的。

但当我们说「祝你有个美好的一日。」或「多照顾自己。」这些的话语时,必须发自内心而不仅是借着我们的嘴唇说出来。人们是这么习惯地将这些事放在嘴边说说而已。有些时候,那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意思,尤其是那些职务上必须这么说的人。在日本的百货公司里,每个电梯口都有一位电梯小姐,她的职责是说:「留心您的脚步。」当人们使用电梯时,这是她的责任,她可能一天要说一千次:「留心您的脚步。」但有时那不是她心中真正的意思。当我们说一些事,诸如「祝你有个美好的一日。」必须是发自我们内心,而非只是随口说说,这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们在与人沟通中,放进「慈心」的润滑油,沟通将会运转得非常平顺,如此,不论身在何方,我们都能生活在和谐安详之中。

第四可念—与人分享

「那些依照戒法正当获取的东西,纵使是残羹剩饭,他都乐意无差别地与人分享,和僧团中那些品格崇高的同修共享这些东西。」

六项特质中的第四项是针对比丘来说的。这部经的开示大多是针对比丘而来,所以大多数是比丘生活中的实践。但是这些教导也能适用于在家众的生活。

「那些依照戒法正当获取的东西。」比丘所得到任何东西都必须依照律法,他不能以不适当的方法得到东西。对比丘而言,最适当的方法是:出外托钵获得食物或其它东西。当人们向比丘靠近时,以他们的自由意志决定是否提供他一些东西,而比丘可以坦然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以适当方式获取」。

但是,如果一位比丘帮人医病给药或算命并收取回报,这就会被说成是不适当的获取。在这我们所说的「依照法规而得」,指的是依照戒律的戒法得到。

「他都乐意无差别地与人分享,和僧团中那些品格崇高的同修共享这些东西。」比丘被鼓励不论得到什么,都能与团体中的成员共享。

有一个可念法的修行方式非常困难,或许时下已无人练习实践。若有僧侣要修习这种可念法,他在外出托钵返回僧团时,不论获得什么,都必须无条件地奉献给生病的僧侣;或给年纪较轻还未完全适应出家生活的僧侣。当还有剩下的食物,他必须与其它僧众分享,只能在其它人都吃过了还有剩下时,他才能吃。如果完全没有剩余的食物,就得再回到村庄,进行另一次的托钵。所以,这种修炼的目的就是─不论得到什么,他都必须先提供给其它僧众。当其它僧众从他的钵碗中取走食物时,他必须满怀欢喜心,无论如何,任何时候都不能表现沮丧失望,这点真的非常困难。

分享时必须毫无分别心,「毫无分别心」表示他不能说:「这样食物我愿意分享,那样食物我不愿意分享。」或者「我将分享给这种人,而不愿分享给那种人。」必须做到没有差别对待,与所有僧众分享自己所有的食物。这也意指他所分享的所有僧众都是品德高尚,或是经由正当受持戒律,能达到持戒清净。

据说这项修炼必须修行12年。如果在第12年的最后一天,当其它僧众拿取他的食物时,他却在最后关键的一天显露出失望的表情,那么,他的誓言就失败了,他必须再一次重新开始另一个12年的修炼。所以,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修行。如果有人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修行,那么,无论任何事物将永不匮乏。甚至在饥荒或粮食短缺时,他仍旧可以得到丰富的东西。甚至当进入无人的森林中修行,他也能获得丰富的衣服,因为诸神会照护他。

这里所强调的精神是「分享」,不论你得到什么东西,都必须与团体中的成员分享。这是个非常好的修行方式。如果你想让这项修行更上一层楼,你可以练习让其它人先使用事物,然后你再使用。

不论得到什么都能和他人分享,是善待他人。如果你与人们分享,他们在未来的美好回忆中也会永远记得你。分享是僧团生活和合的重要因素。

在现今,人们不愿意彼此分享,他们认为:「我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这个,为什么我应该跟人分享呢?我好不容易才挣得那么多,我自己享受就好了,我不要与其它人分享。」我们必须教导年轻人「分享」的观念,我们必须教孩子们「分享」,让他们从小就能养成乐于与人分享的习惯。

分享也能使人们的心柔软,他人自然地就会喜欢你,在这分享的修行上,充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果比丘想在既有的僧团中,被他人喜爱和融洽无间地生活,「分享」或布施是比丘第四项必要的修行。

第五可念—持戒

「这些不被破坏、缺失、无污点、没有沾污的美德将带来自在,为智者所称赞,不易被腐化,能趋向『定』。同修在僧团公开或私下的生活中,由于戒法他能在同修中安住。」

第五项修行是持戒,严格持守道德上的戒律。这也是让修行者被人记住的重要特质。这同时使戒律能继续持守,好的德行能继续保存。

你必须学习像圣者般地持守戒律。圣者指的是在修行中已证悟了任何一个阶段的人。如果一个凡人已修行至开悟的第一阶段,他将不会打破五戒中的任何一条。甚至在陷于危险之时,也绝不会破戒。如果,这位圣者是位比丘,他也绝不会打破227条戒律中的任何一项。

他们必须做到不破戒,没有缺失,毫无污点、瑕疵。这意谓着不论身处何地、或在持戒的开始、结束或进行中,甚至遇到不能同时兼顾两条戒律的情况等,所有的戒律都不能违犯,都必须持守。只有严守不犯戒律,这个人的持戒才像圣者。即使你还未达到开悟的任何一个阶段,你试着去持守、不违犯这些戒律,尽可能地做到清净,如此,将更接近那些已证悟的圣者。

持守戒律会被智者所称叹,智者赞叹那些持守戒律的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持清净,不犯任何道德上的错误,能使他人愉悦及获得敬爱。人们会记得他努力持守戒律,如此,则将因持戒而产生了和谐的效应。

必须不犯戒才能导向「定」,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亦步亦趋,在修行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第一步就是道德的行为或持戒。我们必须持戒清净,若持戒不清净,就不可能得到「定」。因为,修行不清净,会产生罪恶感,而罪恶感会干扰我们的禅修。练习禅坐时,我们想让自己的意念更清净,此时,那些罪恶的想法或悔恨自责会朝向我们而来,并干扰禅修,如此就不能达到「定」。若无法达到「定」,就没有希望看透事物的真实本性,和最终所要达到的证悟。保持意念清净、持戒清净和行为纯正,是一个人修行的开始。

当持戒清净无杂念,就能通往「定」。即意念清净,就容易达到「定」的阶段。所以,出家众被鼓励或被嘱咐持守出家戒律,而在家众也被鼓励至少要持守五戒。

我们在背地里、私底下,都不能犯戒。有时四下无人,可能会禁不住诱惑而破戒。我们可能会想:「反正没人看见我,所以我犯戒没关系。」但是不论是在人前或人后,都不能犯任何戒条,而且要尽力不破戒、持戒无损。

在《本生经》(JAtaka)中有个菩萨拒偷珠宝的故事,因为纵使无人看见,也难逃自己良心的谴责,他知道这样是不对的。

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曾经有一个伟大的导师,他有500名弟子。老师有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女儿,他想把女儿许配给众多学生中最值得托付的一位。有一天,他集合所有学生并告诉他们:「我有一位美丽又聪明的女儿,想把她许配给你们当中最有资格拥有的。我希望她在结婚那天戴上珠宝,所以去拿些珠宝来吧,从人群中带走珠宝,但不要让人知道。」意思就是去偷些珠宝。宣布后,许多弟子带了许多珠宝回来,事实上,有499位弟子带回珠宝,只有1位空手而回。

那位导师问他:「为什么你不照我的话,带些珠宝回来?」菩萨回答:「您说取走珠宝而不让任何人知道。我明白这就是偷,不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因为我就是『那位知道的人』。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使我犯道德上的错误。所以,我不带任何东西回来。」

那位导师非常欢喜地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学生。

当我们持守戒律,应该做到:不管是否有人看到,人前人后都要一致。在任何地方,我们都持守道德上的戒律。无论我们居住在哪一个僧团,这种道德上的持戒,都能使我们更亲近我们的同修,它有助于团体的和谐。如果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融洽的社会,这也是他们应该努力的特质。

第六可念—修持观禅以得到智慧

「依照圣者的见解或证悟,引领他彻底地灭苦,在僧团公开或私下场合,在同修中他安住在此观智中。」

最后一项则是「慧」,一个人必须像那些已证悟的人般,试着去获得智慧和体悟。为了如已证悟者般地获得智慧,你必须努力达到证悟。在证悟的当下所流露的智慧是最好的。为了要得到智慧,你必须修持观禅。所以,第六项特质─得到智慧,意指练习禅修。

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引领他彻底地灭苦,这练习会带领他至苦的彻底寂灭,它将带领他行动、修行。也只有当如此练习时,这样的练习才会带领我们到苦的彻底寂灭。如果不练习,是无法带领我们到达苦的寂灭。这是重要的─了解修行是导向苦的寂灭道路的方法,而我们必须练习。如果不练习,就不能期待会从这条路上得到什么。

圣者的见解或圣解是依修持而来,它必须被理解,而非只是被读到或听到。为了要得到智慧─证悟的智慧,我们必须修持观禅。当人们禅修,他们之间将不会有冲突。人们喜欢禅修者,即使他们自己不禅修,但他们欢喜别人修习。有很多人自己不禅修,但愿意帮助别人禅修,提供禅修者食物、机会等等。而那些练习禅修的人,更容易亲近许多人。若人们练习禅修,他们之间将没有冲突,会更团结和平,这特质或因素促成社会安宁与和谐。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发展这六个特质,并以此创造一个安宁的团体、一个安详的社会。这些是慈心的三种显现:分享或布施、好的行为举止、得到智慧或修持观禅。这些是带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生活的六个方法,而也是这些特质,使得修行者为人们所深记。

如果这六项都能修持是最好不过的!若不能修持观禅,也要修行其它五项;再不行,也应该练习在身、口、意上表现慈心。

人们若能修行如此简单的教导─这些都非常容易懂,且实践起来不困难─我认为这个世界,会变得比现在更好。若想为这世界做些好事,我们自己就必须修行这些特质,而且也鼓励别人修行这些特质。若能继续不断地在我们的社会中保持这些特质,将使这个社会转变得更安宁祥和、无摩擦,且无压力。每个人至少应该尽一己之力来修持前三项,然后练习分享、持戒,最终我们必须再练习观禅,而且试着达到证悟。

【编注】

〔1〕《念可品》

诸比丘!此等,是六可念法。以何为六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于同梵行者中,或显、或隐,现起慈之身业,是可念法。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于同梵行者中,或显、或隐,现起慈之语业,是可念法。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于同梵行者中,或显、或隐,现起慈之意业,是可念法。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于一切法得如法之利养,下于钵中所受之量,如是之利养,皆与有戒同梵行者共受用,无不分而受用,是可念法。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于一切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自在、智者称赞、无执、能发三摩地之戒,以其戒,或显、或隐,遵同戒律,与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于所谓令出离之圣见,令起彼正见而至于苦尽,以其见,或显、或隐,具同见解,与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诸比丘!此等六者,是可念法。

(《汉译南传大藏经》,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增支部四,第廿二册,289。)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感受慈爱
下一篇:工作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