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佛学问答-5
2013-02-26 18:44: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问47: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享有...
问47: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论是什么?诸欲的过患是什么?

答47:这种教法称为「次第说法」。佛陀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以这种系列来说法。对于戒与定都已达到清净的比丘,佛陀直接教导观禅;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们都证得须陀洹果之后,佛陀为他们开示《无我相经》,单纯只教导观禅,没有谈到戒与定。对于持戒已达到清净,但是定力还不够强的比丘,佛陀就从禅定的修行方法开始教起,《小空经》就是一个例子。在《小空经》里,佛陀教导世间的八定及灭尽定。对于持戒还未清净的人,佛陀就从戒开始谈起,例如《意愿经》。对于需要听闻布施论、持戒论、天论等的人,尤其是对于在家居士,佛陀才开示「次第说法」。

至于获得好福报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别经》提供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在那部经中佛陀列举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从对佛陀的布施谈到对没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对畜生的布施。每一种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带来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给同一类的接受者,其利益还依照布施者的动机而有不同:例如,以不期待回报的清净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过以期待回报的不清净心所作的。

布施可以由于布施者或接受者或双方的清净德行而得到净化。净化了的布施能带来殊胜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获得殊胜的果报,应当具足五项条件:

布施者戒行清净;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的心清净无染(不期望回报);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戒行清净。

具足这五项条件的布施能够产生很大的果报。然而,佛陀并不十分称赞这种布施,因为这种布施还会造成未来的投生。只要还有投生,就肯定还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佛陀赞叹另一种布施。他在《布施分别经》中如此开示:

「诸比丘,当一位阿罗汉以清净无染的心,相信业果的殊胜,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给另一位阿罗汉,那么此布施是世间所有布施当中最崇高的一种。」

这种情况有五项条件:

布施者是阿罗汉;

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具有清净无染的心;

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阿罗汉。

这种布施不会产生未来世的投生,也就不再会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就是佛陀赞叹说这种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还不未证得阿罗汉果,他如何能行这种布施呢?在《难陀母经》中,佛陀教导两种可行的方法:当布施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已经远离贪、瞋、痴,或者当双方都在为了灭除贪、瞋、痴而精进修行。这种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这种情况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时修行观禅,观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他还必须观照布施前、布施时与布施后的善名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布施通常不会造成未来世的投生。若想解脱生死轮回,最好能行这种布施。

至于持戒,比丘应当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应当持守五戒。能够终身谨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时地违犯戒律则是不好的。在家居士若有适当的机缘,也应当持守八戒或九布萨支。所谓「九布萨支」就是持守八戒时也修行慈心观。这是《增支部.九法集》里记载的。持戒可以避免人遭受地狱的烧烤之苦。当戒行被禅定与观智所围绕时,这种戒行变得更殊胜与有力,更能避免人堕入地狱。如果能获得圣者所喜之戒,意即证得圣果,那么就肯定不会再堕入地狱。

天论是指谈论天界的快乐、福报。我们无法衡量天界的快乐。如果你想要知道,你应当亲自去那里看。例如他们的宫殿非常华丽,以金、银及各种珠宝建造而成,依照个人过去的业力而有不同。有些宫殿长宽各三由旬;有些乃至长宽各四十由旬(一由旬大约相当于十一公里)。

至于诸欲的过患,佛陀以种种方式加以讲解。在《中部.哺多利经》中,佛陀举出几种譬喻来说明沉迷于欲乐的危险:一只饥饿的狗无法因为啃没有肉的骨头而消除饥饿与虚弱;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没有肉的骨头一样。当一只秃鹰口中叼着一块肉而飞行时,牠会被其他群鹰攻啄与抓攫,因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块肉一样。当一个人握着炽燃的草扎火炬逆风而行时,他会被火炬焚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样。当一个人掉入充满灼热火炭的坑陷时,他会被灼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样。一个人梦见可爱的花园,醒来之后则丝毫见不到那花园的迹象;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梦一样。一个人向别人借物品来使用,物主将物品要回去之后此人会感到很沮丧;感官欲乐就好比是借来的物品一样。一个人爬上果树去摘果实,当那棵果树被人从根部砍断而倒下来时,树上的那个人会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棵果树一样。因此,感官欲乐带来许多痛苦与绝望;感官欲乐当中潜藏着很大的危险。这就是诸欲的过患。

在《中部.摩犍地耶经》中,佛陀所举的例子之一是:

「摩犍地耶,假设有一个麻疯病患者,四肢长满了脓疮与水泡。由于被种种虫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将伤口上的痂疤抓下来,并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体。他愈抓伤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体,他身上的伤口就愈肮脏、愈发臭、愈受感染;然而在他抓自己身上伤口的时候,他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同样地,摩犍地耶,未脱离感官享乐之欲的众生,受到欲爱的折磨,受到欲热的烧烤,却仍然沉溺于感官享乐。这样的众生愈沉溺于感官享乐,他们的欲爱就愈强烈,他们就愈受到欲热的烧烤;然而在他们沉溺于五欲之乐时,他们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

因此,感官欲乐的过患之一是它会使人沉迷得愈来愈深,无法自拔。最后只有趋向灭亡与遭受长久的恶道苦报。

佛陀在《六处相应.燃火之教经》中谈到执取尘相的危险。他说:

「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红的、燃烧的、炽烈的、灼热的铁钉刺穿眼根,仍然好过于执取眼根所对的色尘之相状与特征。因为如果心识系缚于对那相状或特征的欢喜,而万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话,他就可能投生于二趣之一,即地狱或畜生道。由于见到这种危险,所以我如此说。」

然后佛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执取声音、气味等的危险。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狱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当中最后一个速行心──临死速行心──会决定下一世的投生。如果由于爱欲或其他烦恼的缘故,使得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后他会投生于恶道。举例而言,苏巴玛天神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乐时死亡,死后投生于地狱。由于对感官享乐的爱欲,她们的临死速行心是与贪相应的不善心。那成熟的不善业力引导她们到地狱,这种业称为「近业」,意即临死时回忆起过去所造之业或临死时所造之业。苏巴玛天神见到她们的不幸遭遇,并且发现自己在七天之后也将投生到同样那个地狱,他感到非常忧虑。于是他带着剩下的五百位天女来向佛陀求助。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他们全部证得须陀洹果,因此永远免离堕入恶道的危险。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诸欲的过患及脱离诸欲的重要性。

问48:阿罗汉是自了汉吗?

答48:根据巴利文,阿罗汉───「阿罗汉」意为杀敌,即杀死烦恼之意。是否要积极地帮助别人决定于阿罗汉自己的意愿。大多数阿罗汉都很积极地帮助别人,如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有些阿罗汉则独自住在森林里,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如憍陈如尊者。然而,即使是不积极帮助别人的阿罗汉也还是带给别人很大的利益:当他们托钵时,供养食物给他们的施主获得非常殊胜的功德。即使像憍陈如尊者住在森林时并不外出托钵,但是供养他食物的大象与天神都因而得到很殊胜的功德。

在佛陀的圣弟子当中,阿罗汉是最高的阶位。我们所皈依的三宝之一就是佛陀的圣僧团。圣僧团由四对或八种出家圣众所组成(即所谓四双八辈);换句话说就是达到四道与四果的四类圣者。这四类圣者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如果将圣道与圣果分开来说时,这四类就分成八种。佛陀开示说这四类或八种圣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而阿罗汉果圣者正是他们当中最高的一种。即使只是对阿罗汉表达恭敬或赞叹都已经得到很大的利益。因此,就算阿罗汉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自然也已经在利益世间的众生了;积极帮助别人的阿罗汉就更不用说了。

我想列举阿罗汉积极地帮助他人及为众生安乐而努力的例子:巴利圣典中有许多部经是舍利弗尊者所开示的,如《大象迹喻经》。有时在他的一次开示当中,成千上百位听众证悟圣果。他教授了对禅修很重要的《无碍解道》。当他托钵时,在每户居士家门口他先站着入灭尽定,出定后才接受食物。正是为了使施主能获得崇高与殊胜的利益,所以他才如此做。

摩诃目犍连尊者往往会到天界去问诸天人是什么善业造成他们投生天界。然后他回到人间,向众人开示说如果他们想要生天,就应当奉行如此这般的善业。有时他到地狱去,问地狱的诸众生是什么恶业造成他们投生地狱。然后他回到人间,向众人开示说如果他们不想投生地狱,就应当避免造作如此这般的恶业。如此,他使许多人舍离诸恶,奉行众善。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是善于说法第一的大弟子。他在许多场合开示佛法。由于他善巧的阐述,许多人因而证得圣果或在信心与修行方面获得提升。例如阿难尊者就是在听闻富楼那尊者说法之后证得须陀洹果的。

摩诃迦旃延尊者是将佛陀的简要开示详尽解释第一的大弟子。他在偏僻的国家持续地弘法,使无数人获得法益。他开示了《导论》,这是批注藏经的一部著作,详尽地解释几部深奥的经,对佛教徒理解佛陀的教法有很大的帮助。

有一个非常要紧的重点我们必须谨记在心,那就是:阿罗汉弘扬佛法与延续佛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佛陀般涅盘后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们还能听闻与修行佛法的原因。关于这点,我想再稍加解释:

最初的五比丘听闻《无我相经》而证得阿罗汉果之后,耶舍与他的五十四位朋友也先后地出家,然后证得阿罗汉果。于是包括佛陀在内,世间有了六十一位阿罗汉。当时佛陀嘱咐他们要四处游方,弘扬佛法。佛陀说:

「诸比丘,我解脱了人、天的一切陷阱,你们也解脱了人、天的一切陷阱。去游方,诸比丘!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安乐,出于对大众的悲悯,为了诸天与人的利益、幸福与安乐,切勿两个人同行在一条路上。诸比丘,开示初善、中善、后善,具足义理与文句的佛法,显示圆满具足的梵行。众生当中有尘垢较浅的人,若没有机缘听闻佛法则会退堕,若听闻了佛法则能了悟。」

于是,那些阿罗汉担负起佛陀所交代的弘法任务,无论走到那里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弘扬佛法。

从那时候开始,一代接一代的阿罗汉继续弘法的重任;佛陀在世时是如此,佛陀般涅盘后亦然。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由摩诃迦叶尊者为首的五百位阿罗汉完成,第二次圣典结集由离婆多尊者为首的七百位阿罗汉完成,第三次圣典结集由目犍连子帝须尊者)为首的一千位阿罗汉完成,这些就是着名的例子。他们甚至不辞辛劳地将佛法弘扬到其他国家去。他们清净的戒、定、慧不时地照耀世间,感动人们来皈依佛教。如果没有他们持续不懈的努力,我们今天甚至连佛、法、僧的名称都听不到。他们为了利益众生而做出的辉煌事迹是记载不尽的;他们为了保护佛法而做出的宝贵贡献是赞扬不尽的。了解了这些历史的事实之后,你还会想要说阿罗汉是自了汉吗?

事实上,批评圣者是不善业。如果不道歉的话,这种不善业会障碍你修行的进步。关于这一点,《清净道论》里记载如下的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次,有一位长老和一位年轻比丘进入村子托钵。来到第一户人家时,他们各获得一勺子的热粥。当时长老因为胃中生风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里想:「这粥对我有利益,我应该在它还未冷却之前喝了。」居士们就拿了一张木凳到门外。长老坐下来喝粥。年轻比丘看了感到厌恶,而说:「这老人被他的饥饿击败了,竟然做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

长老托完钵回到寺院时问年轻比丘说:

「贤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么立足处吗?」

「有的,尊者,我是须陀洹。」

「贤者,那么你就不必再为证悟更高的圣道努力了,因为你冒犯了漏尽者。」

当时那位年轻比丘立刻向长老请求原谅,因而去除了由于冒犯圣者导致不能证悟更高圣道的障碍。

若有人批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任何道果;若果位较低的圣者批评果位较高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更高层次的道果。其实批评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为我们无法知道那人是不是圣者。最好是止息自己内心的烦恼,而不要去挑剔别人。

当你批评阿罗汉是自了汉时,你不但抹杀了他们对佛教有重大贡献的史实,而且对你自己的解脱制造了障碍。为了你长远的利益着想,我想建议你舍弃这种错误的想法。

问1-1:请问禅师:无我与空是否在层次上有所不同?

答1-1:在法句经中,佛陀开示说:「一切法无我」,这里的一切法指的是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包括所有的名色法,而无为法就是涅盘。当禅修者修行观禅,体验名色或五蕴为无常、苦、无我时,他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我。当他证悟道智与果智时,他就会进一步了解到涅盘也是无我的。

至于空,它的意义比较广泛。例如:在《中部小空经》中,佛陀说:当比丘居住在森林时,他对森林的想是空去大象、牛、驴、金、银、男女群众集会的。当比丘修行地遍时,他对地的想是空去森林的。当比丘修行空无边处定时,他对无边虚空的想是空去地想的。至于其他更高的无色界定,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它们的空。当比丘修行观禅时,他的想是空去常、乐和我的。当比丘证悟涅盘时,他就见到了真正的空,因为涅盘空去名与色,空去常与我,空去贪、瞋与痴。

问1-2:在《如实知见》一书中(第170页)禅师曾提到:「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的阿罗汉道与上首弟子的觉智相应,而婆酰的阿罗汉道只与大弟子的觉智相应;上首弟子的觉智高过大弟子的觉智。」除了积聚波罗蜜所需时间的长短之外,还有其他因素造成他们之间的差异吗?为何同样是阿罗汉却有如此的差距?

答1-2:就证悟阿罗汉果这个方面来说,他们都是相同的。然而,正如佛陀在《中部个别经》中所说的:舍利弗尊者具有高超的智慧、广大的智慧、可喜的智能、快速的智

慧、敏锐的智慧和通达的

相关热词搜索: 禅师

上一篇:帕奥禅师佛学问答-4
下一篇:禅修业处导师——帕奥禅师简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