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法 > 名词 > 正文

近行定
2012-12-29 11:27: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上座部佛教百科的禪觀類別條目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禪修指導。任何关于實證的問題應諮詢有資格的導師。近行定(巴利语:upacāra-samāpatti)是在进入禅那(安止定)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欲界定,属于九定行...

近行定(巴利语:upacāra-samāpatti)是在进入禅那安止定)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欲界定,属于九定行之中的一种。四十种业处都可以修成近行定[1],近行修习是到达安止定以前的一个欲界速行心,因为近于安止,故名近行定。[2]

目录

论藏註釋出處

覺音尊者对《論事·第十八品·第六章·入禪定論》的註釋[3]

今名入禪定論。此處,言「諸比库!比库而離欲…乃至…達初禪定而住,尋伺寂靜…乃至…達第二禪定…乃至…第四禪定而住」,如是依止順次而說,近行各各之禪定而轉,由禪定而〔直〕入禪定者,乃化地部及一分安達派之邪執。

对沙门果经的注释

长部·沙门果经》:

76. 当他见到内心的五盖已被镇服时,内心就会生起愉快。当他内心愉快时,喜悦就会生起。当他内心充满喜悦时,身体就会变得轻安。身体轻安之后,他就会感到快乐。由于快乐,他的心就会变得专注。

77. 他远离感官欲乐,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有寻有伺、充满由远离而生起之喜乐的初禅。他以由远离而生的喜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他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喜乐所充满。

长部新复注》(abhinavaīkā)[4]

“他体验身心的快乐”:透过上述的遍作修习,他体验心的快乐,并且由于他的身体被该心的快乐所产生的殊胜色法遍满了,他也体验身体的快乐。

这种“出离乐”(nekkhammasukha):近行定之乐称为出离是因为它已经脱离了烦恼与诸盖,安止定之乐称为出离则是因为它属于初禅。由于定力以这两种方式产生,所以说:“透过近行及安止的方式。”

在此,这是它的要旨。从去除贪欲至身轻安者体验乐的阶段是禅修的遍作修习(预作修习),而不是安止。但“体验乐者的心变得专注”则包括遍作定及安止定两者,因为乐是安止的原因,也是近行修习的原因,也因为初禅等安止是通过因果关系而达到的。或者,跟遍作乐一样,安止乐也是安止定的原因;如是,护法论师接受安止乐为安止定的其中一个原因。

上一节经文的尾端提到“由于快乐,他的心变得专注。”这指出透过近行安止两种方式令心专注。在这种情况里,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始于‘他远离感官欲乐’等的教法有什么目的?”论师给予上述的话作为回答。

“为了显示更高层次的成就”:那就是为了显示将会证得的成就:高过近行定的初禅等等;高过初禅的第二禅等等。因为初禅等这些成就必须透过先成就近行定才能达到,没有近行定的话就不能达到,而且顺序地发生的愉快等各种原因也是成就第二禅的必备条件。

其他注释书

阿毗达摩义广释》(Vibhv.)[5]

非常接近、不太远、接近之称;运行于靠近了安止,称为“近行”。

自从镇伏五盖以来,到种姓心的尽头,在欲界的修习,称为“近行修习”。

清净道论·说取业处品》:

六随念处死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四界差别等所得的心一境性,以及于安止定前分的一境性为“近行定”。

摄阿毗达摩义论·第四·摄路分别品》[6]

此处(安止心路过程)即在八个智相应欲界速行心中的任何一个生起四次或三次,次第的名为遍作(Parikamma)、近行(upacāra)、随顺(anuloma)和种姓心(Gotrabhū)。

如何修近行定

止乘(samathayāna)行者,以世间定修习法修习止禅,取《清净道论》所说的四十种业处之一为所缘,培育心的一境性,当心持续专注于所缘一段世间,将会有禅相出现。所有四十种业处都可以获得遍作相取相,但只有二十二种业处可获得似相。这二十二种业处是: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保护似相,成就安止定的方法,详见安止定;如果修行者专注相的定力很强,但是有时仍会落入有分,我们可以说此时的定力是近行定。

近行定与安止定的不同之处

按所属的三界不同

近行定修习是到达安止定以前的一个欲界速行心。

安止定修习是属于无色界的速行心。[2]

行相不同

近行定是于近行地以舍断诸盖而等持于心。

安止定是于获得地(安止地)以诸支现前而等持于心。[7]

定的作用不同

于近行定,诸支是不强固的,因为诸支未生强力之故。譬如幼孩,引他站立而屡屡跌倒在地,如是于近行生起时,他的心有时以相为所缘有时堕于有分。

于安止定则诸支强固,因为有强力之故。譬如有力之人,从坐而起,可以整天的站立,如安止定生起之时,则他的心一时断绝有分,整夜整日亦可持续,因以善的速行次第(相续)作用。[7]

近行定的掉退与提升

如果禅修者不重视他的禅修,而重视似相以外的其它对象,那么将有许多障碍(nivarana )会发生。许多依贪欲及瞋恨的妄想会产生,这些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不明智的注意)。这些不同的对象会削弱定力,因为善法不善法一向是对立的,当善法强而有力时,不善法会远离;反之,因为不如理作意而造成不善法强而有力时,善法会远离。善法与不善法不能同时存在一个心识剎那心路过程中。

因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禅修之时,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则五盖烦恼也必然会生起。它们是不善法,这些不善法会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与退失。

平衡五根及平衡七觉支,当精进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时,又一再地以如理作意观察修行的对象,那么善法将会增长,定力将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禅那)。例如:入出息念似相,这是如理作意。如果培育如理作意达到完全的强度,那么禅修者将从近行定进入安止定。[8]

  • 心清净门:持戒清净者如恒修定(samatha kammahāna),诸如观息出入,则其心不会散乱,能定于一境,历近行定(upacāra samādhi)及安止定(appanā samādhi)而成就心清净[9]

纯观乘的近行定

纯观乘suddha-vipassanāyāna)修持法,并未以修止作为修观的基础,而是在令戒清净之后,直接以正念观察自己所经验的身心变化过程(四念住)。当观照有力量且精准时,心变得自然而然地,以相当于近行定的定力,专注于恒常变化经验之流。这种一剎那接着一剎那地将心固定在当下的名色过程,称为“剎那定”(khaika-samādhi)。因为它包含相当于近行定的安定性,这剎那定被认为是“观乘行者”(vipassanāyānika meditator)的心清净,采取这种方法的人也被称为“干观行者”(sukkhavipassaka meditator),因为他修观时没有禅那的“滋润”。[10][11]

近行定的异名

近行定相当于有部的“近分定”,有的翻译为“未到地定”;

近行定亦是《解脱道论》所说的“外定、禅外行”。

注释与引用

  1. 《清净道论导读》 护法法师口述 陈水渊整理
  2. 2.0 2.1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业处分别品注释
  3. Kathāvatthu-ahakathā
  4. 《沙门果经注释》菩提尊者编译:《沙门果经》的主要注释记载于长部义注《吉祥悦意》──《长部》的完整注释,这是觉音尊者的著作。据说《长部复注》是大约第六世纪时,来自靠近马德拉斯(Madras)的巴达拉帝达(Badaratittha)的护法论师(acariya Dhammapàla)所著。复注的目的是为了阐明义注里隐晦不明之处,进一步分析与解释它们,以及阐明一些被注释略过不提的经文课题。由于护法论师的复注时常很简略,因此在十八世纪后期,缅甸的乌.智史大长老(Sayadaw U āabhivasa)编著的《长部新复注》(abhinavaīkā)。这部著作名为《善美》(Sādhuvilāsina),包含原义注和复注的内容,但更进一步解释它们,使它们更清楚,而且还增加许多批注来解释被旧注释略过的注释课题。
  5. 《阿毗达摩义广释》(Vibhv.):是沙利子尊者的弟子锡兰苏门迦罗论师著,他是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这是古代注释书中一部权威的作品,广泛地被学者们用为研究本论的主要参考书。缅甸的阿利耶文率在奈罗巴奈王时代(1442~1468)曾为《阿毗达摩义广释》写了一部解疏,题名为《精义宝匣》。
  6. 著者阿耨楼陀尊者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
  7. 7.0 7.1 《清净道论》.说地遍品
  8. 《止观禅修指导与问答》(缅甸帕奥禅师)问3-5:什么情况下禅修者会从安止定掉或退到近行定?什么情况下在近行定的禅修者能进入安止定?
  9. 《七净门与禅观诸境》缅甸马哈希尊者著
  10.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九章.第29节.心清净》菩提尊者编译
  11. 《清净道论导读》:“一般而言,初修止与观,修止与修观有先后的必然次第。但也有特殊利根的人(可能是修集诸多波罗蜜或前世有经验)直接先修观,其修观成就得刹那定,定力同于近行定。”

参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止定
下一篇:增上心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