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法 > 名词 > 正文

五百零一、什么是十法?
2013-05-12 18:56: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五百零一、什么是十法?答:十依因法:于此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如是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
五百零一、什么是十法?答:十依因法:于此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如是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此是依因法;复次,有比丘多闻而持闻、积集闻、诸法之初善、中善、后善、义、文具足,一向圆满而开示清净之梵行,多闻、持、唱诵积集、专意观察、依见善通达如是类之诸法,有如是比丘多闻…依见善通达如是类之诸法,此是依因法;有比丘为善友、善伴、善伴党,此是依因法;有比丘是善言者,而具足、堪忍善言之因法,善易意解诸教法,此是依因法;有比丘是为同梵行者种种之所作业,彼于此等,作此,有精巧、精勤、成就此,具足一切方便及思虑,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具法欲,于喜谈、胜法、胜律有大欢喜,此是依因法;有比丘随所与之衣服、饮食、床座、病为缘而喜足医药,资具,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勤精进而住,为断诸不善法,为成就诸善法,有势力,有精勤,于诸善法常不废忍持,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具念而能具足最上念,于远所作及远所说,俱善忆念性、随念性,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具慧而顺生灭之意解,圣而顺择,具足趣于正尽苦之慧,此是依因法。十遍处:有人想地遍,上、下、横无二无量也;有人想水遍…有人想火遍…有人想风遍…有人想青遍…有人想黄遍…有人想赤遍…有人想白遍…有人想空遍…有人想光明遍,而上、下、横,无二、无量也。十不善业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邪见。十善业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十圣居:于此有比丘,断五支,具足六支,有一护,有四依,舍自谛,求之断尽,于思无浊,身行寂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也。然者,有比丘断五支者何耶?友!于此比丘断爱欲,断嗔恚,断惛沈、睡眠,断掉举、恶作,断疑,此是比丘之断五支;然者,友!有比丘具足六支者何耶?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已,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正知也;以耳闻声已……以鼻臭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所触已……以意识法已,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正知,此是比丘之具足六支;然者,友!有比丘有一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具足念所护之心,友!此是比丘之一护;然者,友!比丘有四依者何耶?于此有比丘,熟思而追求一法,熟思而忍受一法,熟思而遣除一法,熟思而远避一法,此是比丘之有四依;然者,友!比丘舍自谛者何耶?于此有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诸杂于自各有谛,彼舍、弃、除、吐遣、放舍、断、远离其一切,此是比丘之舍自谛;然者,比丘之求断尽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欲求,断有求,寂止梵行求,友!此是比丘之求断尽;然者;友!比丘于思无浊者何耶?于此有比丘,断欲思,断恚思,断害思,友!此是比丘于思无浊;然者,比丘身行寂静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乐,断苦,灭于前所有之喜、忧而无苦、无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比丘之身行寂静;然者,友!比丘心善解脱者何耶?于此有比丘,由贪心解脱,由嗔心解脱,由痴心解脱,此是比丘心善解脱;然者,比丘有慧善解脱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了知“我已断贪,恰如断根、截头之多罗树,令趣于无有,令当来为不生之法,”此是比丘之慧善解脱。十无学:无学之正见、无学之正思惟、无学之正语、无学之正业、无学之正命、无学之正精进、无学之正念、无学之正定、无学之正智、无学之正解脱也。
 
五百零二、什么是一法应多所作,一法是应当修,一法是应遍知,一法是应断,一法是有舍分,一法是有胜分,一法是难解,一法是应胜知,一法是应作证?答:于诸善法中不放逸,此一法是应多所作。可意俱行之身念,此一法是应当修。有漏有取之解,此一法是应令遍知。有我之慢,此一法是应令断。不正思惟,此一法是有舍分。正思惟,此一法是有胜分。无间心定,此一法是难解。不动之智,此一法是应令生。一切有情是依食而住,此一法是应胜知。不动心解脱,此一法是应作证。此等之十法,是实、真、如是而非不如是,不依他,平等,是如来所等觉也。
 
五百零三、什么是二法应多所作,二法是应当修,二法是应遍知,二法是应断,二法是有舍分,二法是有胜分,二法是难解,二法是应胜知,二法是应作证?答:念与正知,此等二法是应多所作。止与观,此等二法是应当修。名与色,此等二法是应遍知。无明与有爱,此等二法是应断。恶言与恶友,此等二法是有舍分。善言与善友,此等二法是有胜分。诸有情染因及缘,与诸有情之清净因及缘,此等二法是难解。尽智与无生智,此等二法是应令生。二界,即无界与无为界,此等二法是应胜知。明与解,此等二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四、什么是三法应多所作,三法是应当修,三法是应遍知,三法是应断,三法是有舍分,三法是有胜分,三法是难解,三法是应胜知,三法是应作证?答:与善士交友,正法之听闻,法随法行。此等三法是应多所作。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此等之三法是应当修。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此等三法是应遍知。欲爱,有爱,无有爱。此等三法是应断。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等三法是舍分。无贪善根,无嗔善根,无痴善根。此等三法是胜分。出离欲界,出离色界,出离无色界,而彼有、有为、有缘、缘生者,由此出离、灭。此等三法是难解。过去智,未来智,现在智也,此等三法是应令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此等三法应胜知。随念宿世智明,对诸有情之生死智明,对诸漏尽之智明。此等三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五、什么是四法应多所作?答:住于中国,亲近善士,有自正愿,于宿有所作福。此等四法是应多所作。四念处:于此有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精勤而有正知、正念,以断世间之贪、爱…于受……于心……于法随观法而住,精勤而有正知、正念,以断世间之贪、忧。此等四法是应当修。四食:若粗若细之段食,第二是触食,第三是意思食,第四是识食。此等四法是应遍知。四瀑流: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此等四法是应断。四轭: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也。此等四法是舍分。四离轭:欲轭之离轭,有轭之离轭,见轭之离轭,无明轭之离轭。此等四法是有胜分。四定:舍分定,止分定,胜分定,决择分定。此等四法是难解。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此等四法是应令生。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趣苦灭道圣谛。此等四法是应胜知。四沙门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此等四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六、什么是五法应多所作?答:五勤支:于此有比丘,具信而…具无病而…具真实而…具精进而…具慧而…此等五法是应多所作。五正定支:喜遍满,乐遍满,心遍满,光明遍满,相观察。此等五法是应当修。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此等五法是应遍知。五盖:欲贪盖,嗔恚盖,睡眠、昏沉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此等五法是应断。五心芜。即:于此有比丘,于大师有疑…此等五法是有舍分。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等五法是有胜分。五出离界:于此有比丘,虽思惟欲时,其心不趣入于欲……此等五法是难解。五正定智:‘彼定于现乐而于当来亦复有乐异熟’智之自生,‘彼定是圣、是出世’智之自生,‘彼定是唯贤善士夫所随行’智之自生,‘彼定是清凉殊妙、获寂静、轃心一趣而非有行,非违戾,非有碍’智之自生,‘我正是以正念入此定’、‘我正念而出此定’智之自生。此等五法是应令生。五解胜处:友!于此有比丘,大师或有随一尊重之同梵行者,而为说法…此等五法是应胜知。五法蕴: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此等五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七、什么是六法应多所作?答:六和敬法:友!于此有比丘,于同梵行者间,于正于负兴起慈身业…此等六法是应多所作。六随念处:佛随念,法随念,僧伽随念,戒随念,施随念,天随念。此等六法是应当修。内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此等六法是应遍知。六变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此等六法是应断。六不恭敬:于此有比丘,于大师不恭敬、不恭顺而住,于法……此等六法是有舍分。六恭敬:于此有比丘,于大师有恭敬、恭顺而住,于法……此等六法是有胜分,六出离界:于此有比丘,是如是言:‘我修习慈心解脱,多所作、所乘及作……此等六法是难解。六恒住:于此有比丘,眼见色已而不喜又不忧,舍心而住,有念、有正知;耳闻声已……此等六法应令生。六无上支:见无上,闻无上,利无上,戒无上,行无上,忆念无上。此等六法是应胜知。六通:于此有比丘,行无量神变…虽至梵众天,身亦转自在力,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具闻天、人之或远或近之声,依自心谅知其他诸有情、其他诸人之心,谓:有贪心为有贪心…不解脱心为不解脱,随念自之无量宿住,谓:一生、二生……乃至……。随念如是诸相、诸征知自已之无量宿住;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界…谅知如其业受报诸有情,于现法中,自胜知、作证、成就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而住。此等六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八、什么是七法应多所作?答: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此等七法应多所作。七觉支: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等觉支,喜等觉支,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此等七法是应当修。七识住:于此有诸有情,具种种身,具种种想……此等七法是应遍知。七随眠:欲贪随眠,嗔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此等七法是应断。七非正法:于此有比丘,不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慧。此等七法是有舍分。七正法:于此有比丘,有信,有惭,有愧,多闻,勤精进,念现前,具慧。此等七法是有胜分。七善士法:于此有比丘,知法,知义,知自己,知量,知时,知众,知人。此等七法是难解。七想: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过患想,断想,离贪想,灭想。此等七法是应令生。七殊妙事:于此有比丘,于热求护持学处,于当来亦……此等七法是应胜知。七漏尽力:友!于此有比丘,于如实正慧,正观一切行是无常,友!如是漏尽比丘,以如实正慧,正观一切行无常者,此乃漏尽比丘之力,漏尽比丘得此力已:‘我诸漏之尽’而自知诸漏之尽。复次,漏尽比丘,以如实正慧,观诸欲喻炎燃之炭聚。而…复次,漏尽比丘,其心,由一切漏处之诸法趣于离、倾于离、向于离、目的于离、喜出离,为远离性…复次,漏尽比丘修四念处,善修。而…复次,漏尽比丘修五根,善修…漏尽比丘修八圣道,善修。如此漏尽比丘修八圣道之善修者,此乃漏尽比丘之力,漏尽比丘得此力已:‘我诸漏尽’而自知诸漏之尽。此等七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九、什么是八法应多所作?答:有八因、八缘,根本梵行之慧,未得而获得,得已而倍增、令广大、增修而令至圆满。谓:亲近大师或随一尊重之同梵行者而住,而且对彼树立诚恳之惭愧,受、恭敬亦然,此为第一因、第一缘,是根本梵行之慧,未得而获得,已得而倍增、令广大、增修而令至圆满。复次,亲近彼大师或随一尊重之同梵行者而住,而且对彼树立诚恳之惭愧,受、恭敬亦然。并时时谓彼等之处求教疑义,求教疑义:‘尊者此云何?’‘云何为此义?’而对彼,彼等诸尊者,蔽者除弃所蔽,闭者除弃所闭,且于无量疑处之诸法,能断之。此为第二因、第二缘,是根本梵行之慧,未得而获得,已得而倍增、令广大、增修而令至圆满。复次,闻彼法已,成就二寂静,谓:身寂静及心寂静,此为第三因、第三缘……。复次,于此有比丘,具戒能守护别解脱律仪:所行乞食具足,于微小罪能见怖畏,于诸学处能受持修学。此为第四因、第四缘…有比丘多闻,能持所闻、积聚所闻,若诸法之初善、中善、终善而有义,具文字之相,宣说纯粹圆满清净之梵行,多闻受持如是之诸法,依语而搜集,以意而观察,依见能通达,此为第五因、第五缘…有比丘勤精进而住,为断诸不善法,成就诸善法故,有势力、有精勤、于诸善法,忍耐不舍,此为第六因、第六缘…有比丘具念而具足最上之念明,俱能忆念、随念久远之所作、久远之所说,此为第七因、第七缘…有比丘能于五取蕴观察生灭而住,谓:‘色是如是,’‘色之集是如是,’‘色之灭是如是,’‘受是如是,’……‘想是如是,’……‘行是如是,’……‘识是如是,’……‘识之集是如是,’‘识之灭是如是,’此为第八因、第八缘,是根本梵行之慧未得而获得,已得而倍增、令广大、增修而令至圆满。此等八法是应多所作也。八圣道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等八法是应当修。八世法。即:得,不得,名声,恶名声,诽,称誉,乐,苦也。此等八法是应遍知。八邪。即: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也。此等八法是应断。八懈怠事:于此有比丘,有应作之事业…此等八法是有舍分。八精进事:于此有比丘,有应作之事业…此等八法是有舍分。梵行住之八不时不节:…九梵行住之不时不节中除第四阿修罗众中之生…此等之八法是难解。八大人觉:此法是少欲者所有,此法非是多欲者所有;此法是喜足者所有,此法非是不喜足者所有;此法是独居者所有,此法非是乐众居者所有;此法是勤精进者何所有,此法非是懈怠者所有;此法是现念者所有,此法非是多忘者所有;此法是定者所有,此法非是不定者所有;此法是具慧者所有,此法非是无慧者所有;此法是乐离戏论者、喜离戏论者所有,此法非是乐戏论者、喜戏论者所有。此等八法是应令生。八胜处:…此等八法是应胜知。八解脱:…此八法是应作证。
 
五百一十、什么是九法应多所作?答:九正思惟根:正思惟者欣生,有欣者喜生,有喜心者身寂静,身寂静者乐生,有乐者心定,心定者知、见如色,知、见如实已而起厌,厌已而离欲,由离欲而解脱。此等九法是应多所作。九清净勤支:戒清净清净勤支,心清净清净勤支,见清净清净勤支,度疑清净清净勤支,道非道知见清净清净勤支,行知见清净清净勤支,知、见清净清净勤支,慧清净清净勤支,解脱清净清净勤支。此等九法是应当修。九有情居:……此等九法是应正遍知。九爱根法:缘爱而有求,缘求而有得,缘得而有分别,缘分别而有欲贪,缘欲贪而有取者,缘取着而有执持,缘执持而有悭,缘悭而有守护,缘守护而生起执杖、执兵器、诤讼、争论、相违、离间语、虚诳语等无量罪、不善法。此等九法是应断。九害心事…此等九法是有舍分。九害心调伏…此等九法有胜分。九种种:缘种种界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而生种种受,缘种种受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而生种种思,缘种种思而生种种欲,缘种种欲而生种种热,缘种种热而生种种求,缘种种求而生种种得。此等九法是难解。九想:不净想,死想,食厌忌想,一切世间不乐想,无常想,无常者苦想,苦者非我想,断想,离贪想他。此等九法是应令生。九次第住…此等九法应胜知。九次第灭…此等九法应作证。
 
五百一十一、什么是十法应多所作?答:十依因法:…此等十法应多所作。十遍处…此等十法应当修。十处: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此等十法是应遍知。十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此等十法是应断。十不善业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邪见…此等十法是有舍分。十善业道…此等十法是有胜分。十圣居:……此等十法是难解。不净想,死想,食厌忌想,一切世间不乐想,无常想,无常者苦想,苦者非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此等十法是应令生。十尽事:由正见而灭尽邪见,而且凡缘邪见者,无量罪、不善法生,其等亦由彼而灭尽,又缘正见,无量之善法,趣向于修之圆满;由正思而灭尽邪思……由正语而灭尽邪语……由正业而灭尽邪业……由正命而灭尽邪命……由正精进而灭尽邪精进……由正念而灭尽邪念……由正定而灭尽邪定……由正智而灭尽邪智……由正解脱灭尽邪解脱,而且凡缘邪解脱者,无量罪、不善法生,其等亦曲彼而灭尽,又缘正见,无量善法,趣向于修之圆满。此等十法是应胜知。十无学法:…此等十法是应作证。
 
五百一十二、什么是蕴以及五蕴?答:「蕴」是形容被如此分类之法。而在许多地方都可看到「蕴」这个字,用来表达「集聚」、「堆」、「美德」、「概念」、「分类」。在诸如此类的经文里:「诸比丘,就有如要量大海洋的水是不容易的,不能说它是这么多容量的水,或几百倍这么多容量的水,或几千倍这么多容量的水,或几十万倍这么多容量的水,而只能称它为一堆不可计数的水《相应部.大品》,它基于「堆」的含义而被称为蕴。因为一点点的水不能被称为一堆水,而只有大量的水才能如此称之。同样地,少量的灰尘不能被称为一堆灰尘、少数几只牛也不能被称为一堆牛、少量的兵力也不能被称为一堆兵力、少量的福业也不能被称为一堆福业,因为只有大量的灰尘才能被称为一堆灰尘;只有许多牛等才能被称为一堆牛、一堆兵力及一堆福业。但在诸如此类的经文里:「戒蕴、定蕴」,它是基于「美德」的含义而被称为蕴。但在诸如此类的经文里:「世尊看到一大捆的木头被恒河之流冲走」《相应部.六处品》,它是基于「概念」的含义而被称为蕴。在诸如此类的经文里:「心、意、心智…识是属于识蕴」(《法聚论》节6),它是基于「分类」的含义而被称为蕴。在此 它指的是「堆」。蕴的这一项含义包含了球、量、群及堆的含义;因此当视诸蕴为拥有「堆」之相。也可说它为拥有「部份」的含义。因为在这世上,有些人在还债时说:「我们将分两期(蕴)还债;我们将分三期还债」;所以也可说诸蕴拥有「部份」之相。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于此,「五」是分组的数目。透过这一点,它显示没有比它更低或更高的数目。在此,「色蕴」是指色堆或色的部份。「受蕴」是指受堆或受的部份,而想蕴等的含义也应当以此类推。于这点,以「过去、未来与现在」为始的十一个方式分类的「四大元素及四大所造色」、分为廿五部份的色法及九十六部份的色法是色堆,而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色蕴的名下。对于四界的受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乐受、苦受及不乐不苦受」。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受蕴的名下。对于四界的想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眼触生想、耳、鼻、舌、身触生想、意触生想」,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想蕴的名下。对于四界的思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眼触生思、耳、鼻、舌、身触生思、意触生思,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行蕴的名下。对于四界的心堆,即以同样十一个方式分类的「眼识、耳识、识鼻、舌识、身识、意界、意识界」,世尊在开示时把这一切都归纳于识蕴的名下。再者,一切四种起源的色法是色蕴。与从八欲界善心为始的八十九心俱生的受是受蕴。类似的想是想蕴。以触为始之法是行蕴。八十九心是识蕴。如是当依五蕴理解诸法的分类。
 
五百一十三、什么是善法?答:喜俱智不相应而以色为所缘;若以声为所缘,以香、味、触、法为所缘,若又依彼彼令欲界善心生起之时,其时有触、受、想、思、心,有寻、伺、喜、乐、一境性、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欲、无瞋恚、正见、惭、愧、有身轻安、心轻安、身轻性、心轻性,有身软性、心软性、身适应性、心适应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及念、止、勤励、不散乱,其时所有之或又有他缘已生无色之诸法,是等为善法。其时更有四蕴、二处、二界、三食、七根、五支静虑、四支道、六力、二因、一触……乃至……有一法处、一法界,其时更有所有之他缘已生之无色之诸法。是等为善法。
 
五百一十四、什么是行蕴?答:其时有所有之触、思、寻、伺、喜、乐、一境性、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欲、无瞋恚、正见、惭、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性、心轻性、身软性、心软性、身适应性、心适应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念、正知、止、观、勤励、不散乱,其时除色蕴、受蕴、想蕴、识蕴或又有他缘已生之无色诸法。是等为行蕴。
 
五百一十五、什么是一切之色?答:即四大种与四大种所造之色是言一切之色。一切之色即非因、无因、因不相应、有缘、有为、恼坏、世间、有漏、顺结、顺系、顺暴流、顺轭、顺盖、己取着、顺取、顺杂染、无记、所缘、非心所、心不相应、非异熟非异熟法法、不已杂染不顺杂染、非有寻有伺、非无寻唯伺、无寻无伺、非喜俱行、非乐俱行、非舍俱行、非见非修所断、非见非修所断因、非流转非还灭、非有学非无学、小、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所摄、非非所摄、不定、不出、已生、六识所识、无常、老所蔽。如是为一种色聚。
二种色聚:有色取、非色取。有色之已取、色之不已取。有色之已取顺取、色之不已取顺取。有色之有见、色之无见。有色之有对、色之无对。有色之根、非色之根。有色之四大种、非四大种。有色之表、非表。有色之心等起、非心等起。有色之心俱在、非心俱在。有色之心随转、非心随转。有色之内、色之外。有色之粗、色之细。有色之远、色之近。有色之眼触事、非色之眼触事。有色之眼触所生受...想..患..眼识之事、非眼识之事。有色之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之事、非身触之事。有色之身触所生受...想..思..身识之事、非身识之事。有色之眼识所缘、非眼识所缘。有色之眼触所生受...想..思..眼识所缘、非眼识所缘..有色之女根、非女根。有色之男根、非男根.有色之命根、非命根。有色之身表、非身表。有色之语表、非语表。有色之空界、非空界。有色之色轻性、非色轻性。有色之色软性、非色软性。有色之色适应性、非色适应性。有色之色增广、非色增广。有色之色相续、非色相续.有色之色老性、非色老性。有色之色无常性、非色无常性。有色之搏食、非搏食。如是为二种色聚。三种色聚:即所有色之内者为取,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取、非取。所有色之内者为已取,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己取、不已取.所有色之内者为已取顺取,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已取顺取、不已取顺取。所有色之内者为无见,所有色之外者为有有见、无见。所有色之内者为有对,所有色之外者有有对、无对。所有色之内者为根,所有色之外者为有根、非根。所有色之内者为非四大种,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表,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表、非表。所有色之内者为非心等起,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心等起、非心等起。所有色之内者为非心俱在,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心俱在、非心俱在.所有色之内者非心随转.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心随转、非心随转。所有色之内者为粗,所有色之外者为有粗、细。所有色之内者为近,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近、远。所有色之外者为非眼触事,所有色之内者为有眼触事、非眼触事。所有色之外者为眼触所生之受....非身识事,所有色之内者为身识事、非身识事。所有色之内者为眼触非所缘,所有色之外者为有眼触所缘、眼触非所缘。所有色之内者为眼触所生之受....非身根,所有色之内者为有身根、非身根。所有色之内者为非女根.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女根、非女根.所有色之内者为非男根,所有色之外者为有男根、非男根。所有色之内者为非命根,所有色之外者为有命根、非命根。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身表,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身表、非身表。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语表,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语表、非语表。所有色之内者为非空界。所有色之外者为有空界、非空界。所有色之内者为非水界,所有色之外者为有水界、非水界。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轻性,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轻性、非色轻性。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软性,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软性、非色软性,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适应性.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适应性、非色适应性。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增广,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增广、非色增广。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相续,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相续、非色相续。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老性,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老性、非色老性。所有色之内者为非色无常性,所有色之外者为有色无常性,非色无常性。所有色之内者为非搏食,所有色之外者为有搏食、非搏食。如是为三种色聚。四种色聚:即于所有色之取者为有已取、不已取,于所有色之不取者为有已取、不已取。于所有色之取者为有已取顺取、不已取顺取,于所有色之不取者为有已取顺取、不已取顺取。于所有色之取者为有有对、无对,于所有色之不取者为有有对、无对。于所有色之取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非取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取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非取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已取者为有有见、无见,于所有色之不已取者为有有见、无见。于所有色之已取者为有有对、无对,于所有色之不已取者为有有对、无对。于所有色之已取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于所有色之不巳取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于所有色之已取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不取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已取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不已取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已取顺取者为有有见、无见,于所有色之不已取顺取者为有有见、无见.于所有色之已取顺取者为有有对、无对,于所有色之不已取顺取者为有有对、无对。于所有色之已取顺取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于所有色之不已取顺取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于所有色之已取顺取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不已取顺取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已取顺取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不已取顺取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有对者为有根、非根,于所有色之无对者为有根、非根。于所有色之有对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于所有色之无对者为有四大种、非四大种。于所有色之根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非根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根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非根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四大种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非四大种者为有粗、有细。于所有色之四大种者为有远、有近,于所有色之非四大种者为有远、有近。有见、闻、觉、识之色。如是为四种色聚。
 
五百一十六、什么是色取?答: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女根、男根、命根、身表、语表、空界、色轻性、色软性、色适应性、色增广、色相应、色老性、色无常性、搏食。
 
五百一十七、什么是色之眼处?答:为所有眼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我所摄、不可见、有对之物-----由其不可见、有对之眼,于可见、有对之色,或已见、正见.当见、应见-----亦是为眼、眼处、眼界、眼根、世间、门、海、白、田、事、道路、引导、此岸、空村-----是为色之眼处。
 
五百一十八、什么是色之耳处?答:为所有耳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我所摄、不可见、有对之物-----依其不可见、有对之耳.或巳闻、正闻、当闻、应闻不可见、有对之声-----亦是为耳、耳处、耳界、耳根、世间、门、海、白、田、事、此岸、空岸-----是为色之耳处。
 
五百一十九、什么是色之鼻处?答:为所有鼻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我所摄、不可见、有对之物-----依其不可见、有对之鼻,于不可见、有对之香,或已嗅、正嗅、当嗅,应嗅-----亦是为鼻、鼻处、鼻界、鼻根、世间、门、海、白、田、事、此岸、空村-----是为色之鼻处。
 
五百二十、什么是色之舌处?答:为所有舌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我所摄、不可见、有对之物-----依其不可见、有对之舌.于不可见、有对之味,或已味、正味、当味、应味-----亦是为舌、舌处、舌界、舌根、世间、门、海、白.田、事、此岸.空村-----是为色之舌处。
 
五百二十一、什么是色之身处?答:为所有身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我所摄、不可见、有对之物-----依其不可见、有对之身,于不可见、有对之触.或已触、正触、当触、应触-----亦是身、身处、身界、身根、世间、门、海、白、田、事、此岸、空村-----是为色之身处。
 
五百二十二、什么是色之色处?答:为所有色之四大种所造之如颜色、可见、有对之物-----青、黄、赤、白、黑、茜、哈利、哈利色、嫩芽色、长、短、小、大方、圆、四方、六方、八方、十六方、低、高、影、光、明、暗、云、雾、烟、尘、月轮如颜色、曰轮如颜色、星如颜色、镜轮如颜色、宝珠、宝螺、真珠、琉璃如颜色、金银如颜色----或亦有他色之四大种所造之如颜色、可见、有对----其可见、有对之色由不可见、有对之眼或已见、正见、当见、应见,亦是为色、色处、色界----是为色之色处。
 
五百二十三、什么是色之声处?答:为所有声之四大种所造之不可见、有对之物-----即大鼓声、杖鼓声、螺声、锣声、歌声、乐声.铜铃声、手声、众生音声、物触发声、风声、水声、人声、非人声也-----或亦有所有之他声四大种所造之不可见、有对之物-----其不可见、有对之声.由不可见、有对之耳,或已闻、正闻、当闻、应闻-----亦是为声、声处、声界-----是为色之声处。
 
五百二十四、什么是色之香处?答:为所有香之四大种所造之不可见、有对之物-----即根香、茎香、枝香、叶香、花香、果香、生之香、嗅香、好香、恶香也,或亦有他香之四大种所造之不可见、有对之物-----其不可见、有对之香,于不可见、有对之鼻,或已嗅、正嗅、当嗅、应嗅-----亦是为香、香处、香界-----是为色之香处。
 
五百二十五、什么是色之味处?答:为所有味之四大种所造之不可见、有对之物-----即根味、茎味、枝味、叶味、花味、果味、醋、甘、苦、辛、咸、咸味、涩味、收敛味、美味、恶味也,或亦有所有他味之四大种所造之不可见、有对之物-----其不可见、有对之味,由不可见、有对之舌,或已味、正味、当味、应味-----亦是为味、味处、味界------是为色之味处。
 
五百二十六、什么是有身见?答:即此处为无闻之异生----不见圣者、不知圣法,于圣法而不调顺。不见善士、不知善士之法,于善士之法而不调顺者,以色为我而等随观,或以我有色而等随观、或于我以色、或于色以我而等随观;以受为我而等随观,或我有受、或于我以受、或于受以我而等随观;以想为我而等随观,或以我有想、或于我以想、或于想以我而等随观;以行为我而等随观.或以行为有行、或于我以行、或于行以我而等随观;以识为我而等随观,或我有识、或于我以识、或于识以我而等随观。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有身见。
 
五百二十七、什么是疑?答:即于佛、法、僧、学疑惑,于前边、后边、前边后边疑惑,或于相依性缘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犹豫、疑、二分、二路、踌躇、非一向执,怀疑、迟疑、不没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为疑。
 
五百二十八、什么是戒禁取?答:即依佛教以外诸沙门、婆罗门之戒,净禁、净戒禁而为清净,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戒禁取。
 
五百二十九、什么是过去法、未来法、现在法?答:即诸所有之法为过去、已灭、已变易、已没、已去、生已离去、摄于过去,以及过去部份之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等为过去法。诸所有之法为末已生、末已存在、未已等生、未已转生、末已现转生、末已现起、末已生起、末已等生起、末已起、末已等起、末来,摄于未来部分之色、受、想、行、识----是等为未来法。诸所有之法为已生、已存在、已等生、已转生、已现转生、已现起、已生起、已等生起、已起、已等起、现在,摄于现在部份之色、受、想、行、识-----是等为现在法。
 
五百三十、什么是因法?答:即三善因、三不善因、三无记因、九欲界因、六色界因、六无色界因、六非所摄因。云何为三善因?即无贪、无嗔、无痴。云何为无贪?即所有之无贪,无贪着、无已贪着性、无偏贪、无恋着、无已恋着性、无贪欲、无贪、善根----此言为无贪。云何为无瞋?即所有之无瞋、无污辱、无已污辱性、慈、慈性、已慈性,哀愍、哀哀愍、已哀愍性、哀怜、悲愍、无嗔恚、无恼、害、无瞋、善根----此言为无瞋。云何为无痴?即于苦之慧、于苦集之慧、于苦灭之慧、趣苦灭道之慧、于前边之慧、于后边之慧、于前边后边之慧、于相依性缘起法之慧-----如是所有之慧,智慧、择、思择、择法、解了、近察、各察、聪睿、善巧、审悉、审察、思、近解、睿智、伶俐、遍察、观、正知、导慧、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宫殿、慧明、慧现、慧光、慧宝、无痴、择法、正见----此言为无痴。此等为三善因。
 
五百三十一、什么是三不善因?答:即贪、瞋、痴。云何为贪?即所有之贪、等贪、随贪、亲、喜、喜贪、心之等贪、欲求、迷闷、耽着、饕、贪着、结、淤泥、诱惑、谄、母、产出、缝着、网着、河,渴爱、丝、浸、龌龊者、伴侣、大望、有导者、林、下生、亲交、爱着、愿望、连结、希望、豫期、豫期性、色希望、声希望、香希望、味希望、触希望、利得希望、财希望、儿希望、活命希望、思望、欲望、热望、渴望、渴望性、贪望、贪婪、贪婪性、动摇、欲好性、非法贪、背理贪、志愿、愿望、欲愿、羡望、切愿、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系、取、覆、障、盖、欲、缚、随烦恼、随眠、缠、蔓草、吝悭、苦根、苦缘、苦生、魔绢索、魔钩、魔境、爱、喜中贪、欲网、欲革纽、海、欲贪、贪之不善根----此言为贪。云何为嗔?即已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现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当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已为损害于我之可爱者、可意者之嫌恨生..为损害之嫌恨生,已为利益于我之不可爱者、不可意者..为利益于之嫌恨生、或于非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愤发、愤恚、逆意、怒、极怒、等极怒、嗔恚、极嗔恚、等极嗔恚:心之害恶、意极嗔害、忿、忿怒、忿怒性、嗔恚之污秽、已污秽性、害恶、恚害、恚害性、违、逆、暴恶、心之非悦性----此言为嗔。云何为痴?即于苦无智、于苦集无智、于苦灭无智、于趣苦灭之道无智、或于前边无智、于后边无智、于前边后边无智、于相依性缘起法无智----如是所有之无智、无见、非现观、非随觉、非等觉、不通达、不令解、不洞察、不等观、不妙观察、不现前业、不净明、童痴、不正知、痴、极痴、等痴、无明、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随眠、无明缠、无明棚、痴之不善根----此言为痴。是等为三不善因。
 
五百三十二、什么是见漏?答:即世间是常住、或世间是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即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着、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见漏---一切之邪见亦为见漏。
 
五百三十三、什么是无明漏?答:即于苦无智、于苦集无智、于苦灭无智、于趣苦灭之道无智、于前边无智、于后边无智、于前边后边无智、于相依性缘起法无智,如是所有之无智、无见、非现观、非随觉、非等觉、不通达、不令解、不洞察、不等观、不妙观察、不现前业、不净明、童痴、不正知、痴、极痴、等痴、无明、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随眠、无明缠、无明栅、痴、不善根-----此言为无明漏。是等为漏法。
 
五百三十四、什么是欲贪结、恚结?答:即于所有诸欲之欲欲、欲贪、欲喜、欲爱、欲亲、欲闷、欲渴、欲恼、欲着----此言为欲贪结。云何为恚结?即已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现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当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已为损害于我之可爱者、可意者..现为损害..当为损害之嫌恨生,已为利益于我之不可爱者、不可意者..现为利益..当为利益之嫌恨生,若于非处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愤发、愤恚、逆意、怒、极怒、等极怒、瞋恚、极瞋恚、等极瞋恚、心之害恶、意极嗔恚、忿、忿怒、忿怒性、嗔恚、污秽、已污秽性、害恶、恚害、恚害性、违、逆、暴恶、心之非悦性-----此言为恚结。
 
五百三十五、什么是慢结、见结?答:即我为胜之慢、我为等之慢、我为劣之慢,如是所有之慢、自慢、自慢性、慢心、高慢、自取、心之尊大性----此言为慢结。云何为见结?即世间是常住、或世间是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即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见结。除戒禁取结,一切之邪见者为见结。
 
五百三十六、什么是疑结、戒禁取结?答:即于佛疑惑、于法疑惑、于僧疑惑、于学疑惑、于前边疑惑、于后边疑惑、于前边后边疑惑、于相依性缘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犹豫、疑、二分、二路、踌躇、非一向执、怀疑、迟疑、不没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为疑结。云何为戒禁取结?即依佛教以外之诸沙门婆罗门之戒、净禁、净戒禁而为清净,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戒禁取结。
 
五百三十七、什么是有贪结、嫉结、悭结、无明结?答:即于所有诸有之有欲、有贪、有喜、有爱、有亲、有闷、有渴、有恼、有着----此言为有贪结。云何为嫉结?即所有他之利养、恭敬、敬重、尊崇、礼拜、于供养之嫉、嫉妒、嫉性、妒、妒羡、妒性----此言为嫉结。云何为悭结?即住处悭、家悭、利养悭、色悭、法悭,如是所有之悭、悭吝、悭吝性、贪悭、吝、吝啬、心之吝啬性----此言为悭结。云何为无明结?即于苦无智..于趣苦灭之道无智、于前边无智、于后边无智、于前边后边无智、于相依性缘起法无智----如是所有之无智、无见、非现观,非随觉、非等觉、不通达、不领解、不洞察、不等观、不妙观察、不现前业、不净明、童痴、不正知、痴、极痴、等痴、无明、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随眠、无明缠、无明栅、痴、不善根----此言为无明结。
 
五百三十八、什么是贪身系?答:所有之贪、等贪、随贪、亲、喜、喜贪、心之等贪、欲求、迷闷、耽着、饕、贪着、结、淤泥、诱惑、谄、母、产生、缝着、网着、河、渴爱、丝、漫、龌龊者、伴侣、大望、有导者、林、下生、亲交、爱着、愿望、连络、希望、豫期、豫期性、色希望、声希望,香希望、味希望、触希望、利得希望、财希望、儿希望、活命希望、思望、欲望、热望、渴望、渴望性、贪望、贪婪、贪婪性、动摇、欲好性、非法贪、背理贪、志愿、愿望、欲愿、羡望、切愿、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系、取、障、盖、欲、缚、随烦恼、随眠、缠、蔓草、吝悭、苦根、苦缘、苦生、魔绢索、魔钩、魔境,爱、喜中贪、欲网、欲革纽、海、欲贪、贪、不善根-----此言为贪身系。
 
五百三十九、什么是瞋身系、戒禁取身系?答:即已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现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当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已为损害于我之可爱者、可意者..为损害.为损害之嫌恨生,已为利益于我之不可爱、下可意者.为利益之嫌恨生、若于非处而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愤发、愤恚、逆意、怒、极怒、等极怒、瞋恚、极瞋恚、等极瞋恚:心之害恶、意极瞋恚、忿怒、忿怒性、瞋恚、污秽、已污秽性、害恶、恚害、恚害性、违逆、暴恶、心之非悦性----此言为瞋身系。云何为戒禁取身系?即依佛教以外之诸沙门婆罗门之戒、净禁、净戒禁而为清净,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戒禁取身系。
 
五百四十、什么是执取身系?答:即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或世间是无常,唯此为真实其蜍为痴妄;或世间是有边,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或世间是无边,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或命即身。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或命与身异,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若如来死后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若如来死后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若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若如来死后非存在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余为痴妄----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迈处、颠倒执----此言为此实执取身系。除戒禁取身系,一切之邪见者为此实执取身系。此等为系法。
 
五百四十一、什么是欲欲盖、瞋盖?答:即于诸欲所有之欲欲、欲贪、欲喜、欲爱、欲亲、欲闷、欲渴、欲恼、欲着----此言为欲欲盖。云何为瞋盖?即已为损害于找之嫌恨生,现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当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已为损害于我之可爱者、可意者..为损害之嫌恨生,已为利益于我之不可爱者、不可意者..为利益之嫌恨生,若于非处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愤发、愤恚、逆意、怒、极怒、等极怒、瞋恚、极瞋恚、等极瞋恚、心之害恶、意极嗔恚、忿.忿怒、忿怒性、瞋恚、污秽、已污秽性、害恶、恚害、恚害性、违逆、暴恶、心之非悦性----此言为嗔盖。
 
五百四十二、什么是昏沉睡眠盖?答:即昏沉、睡眠。云何为昏沉?所有心之重性、不堪忍性、下劣、等劣、昧劣、劣、劣性、昏沉、昏、心之昏沉性,是谓为昏沉。云何为睡眠?所有身(心所)之重性、不堪忍性、妨碍、内防、睡眠、眠、假眠、眠梦、梦性,此言为睡眠。以上是为昏沉与睡眠。此言为昏沉睡眠盖。
 
五百四十三、什么是掉举恶作盖?答:即掉举、恶作。云何为掉举?即心之掉举、不寂、心之不静、心之骚乱性----此言为掉举。云何为恶作?即许非许之想性、非许许之想性、罪无罪之想性、无罪罪之想性。如是所有之恶作、悔、悔性、心之后悔、留心意----是谓为恶作。以上是为掉举与恶作。此言为掉举恶作盖。
 
五百四十四、什么是疑盖、无明盖?答:即于佛疑惑,于法疑惑,于僧疑惑,于三学疑惑,于前边疑惑,于后边惑,于前边疑惑,于相依性缘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犹豫、疑、二分、二路、踌躇、非一向执、怀疑、迟疑、不没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为疑盖。云何为无明盖?即于苦无智..于前边无智、于后边无智、于前边后边无智、于后边焦智、于前边后边无智、于相依性缘起法无智----如是所有无智、无见、非现观、非随觉、非等觉、不通达、不领解、不洞察、不等观、不妙观察、不现前业、不净明、童痴、不正知、痴、极痴、等痴、无明、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随眠、无明缠、无明栅、痴、不善根,此言为无明盖。是等为盖法。
 
五百四十五、什么是所缘法、非所缘法?答: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等为有所缘法。云何为非所缘法?即一切色与无为界----是等为非所缘法。
 
五百四十六、什么是心法、非心法?答: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界、意识界----是等为心法。云何为非心法?即受蕴、想蕴、行蕴及一切之色与无为界-----是等为非心法。
 
五百四十七、什么是心所法、非心所法?答:即受蕴、想蕴、行蕴----是等为心所法。云何为非心所法?即心与一切之色与无为界-----是等为非心所法。
 
五百四十八、什么是心相应法、心不相应法?答:即受蕴、想蕴、行蕴----是等为心相应法。云何为心不相应法?即一切之色与无为界----是等为心不相应法。心者虽与心相应,但不可言与心不相应。
 
五百四十九、什么是心等起法、非心等起法?答:即受蕴、想蕴、行蕴、身表、语表,其他更亦有心所生、心所因、心等起之色,或为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空界、水界、色轻性、色软性、色增广、色相续、搏食,是等为心等起法。云何为非心等起法?即心与余色与无为界,是等为非心等起法。
 
五百五十、什么是欲取、见取?答:即于所有诸欲之欲欲、欲贪、欲善、欲爱、欲亲、欲闷、欲渴、欲恼、欲着----此言为欲取。云何为见取?即无施与、无献供祀、无烧供、无善作与恶作主业果异熟、无母无父、无化生之有情,无自觉世中之此世及他世、无能作证说示正行之沙门婆罗门,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着、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见取。除戒禁取及我语取,一切之邪见亦为见取。
 
五百五十一、什么是戒禁取、我语取?答:即依佛教以外之诸沙门婆罗门之戒、净禁、净禁而为清净,如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戒禁取。云何为我语取?即此处为无闻之异生----即不见圣者不知圣法,于圣法而不调顺,不见善士不知善士之法,于善士之法而不调顺者----即以色为我而等随观,或我有色而等随观、或于我以色、或于色以我;或以受..想..行...以识为我而等随观,或我有识,或于我以识、或于识以我为等随观;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我语取。
 
五百五十二、什么是烦恼法?答:即十烦恼事----贪、瞋、痴、慢、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此中云何为贪?所有之贪、等贪、随贪、亲、喜、喜贪、心之等贪、欲求、迷闷、耽着、饕、贪着、结、淤泥、诱惑、谄、母、产出、缝着、纲着、河、渴爱、丝、漫、龌龊者、伴侣、大望、有道师、林、下生、亲交、爱着、愿望、连络、希望、预期、预期性、色希望、声希望、香希望、味希望、触希颦、利得希望、财希望、儿希望、活命希望、思望、欲望、热望、渴望、渴望性、贪望、贪婪、贪婪性、动摇、欲好性、非法贪、背理贪、志愿、愿望、欲愿、羡望、切愿、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系、取、障、盖、欲、缚、随烦恼、随眠、缠、蔓草、吝悭、苦根、苦缘、苦生、魔绢索、魔钩、魔境、爱、喜中贪、欲纲、欲革纽、海、欲贪、贪、不善根-----此言为贪。
 
五百五十三、什么是嗔?答:即已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现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当为损害于我之嫌恨生,已为损害于我之可爱者、可意者..为损害..为损害之赚恨生。已为利益于我之不可爱者、不可意者..为利益之赚恨生,若于非处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愤发、愤恚、逆意、怒、极怒、等极怒、嗔恚、极嗔恚、等极嗔恚、心之害恶、意极嗔恚、岔、忿怒、忿怒性、嗔恚、污秽、已污秽性、害恶、恚害、恚害性、违逆、暴恶、心之非悦性-----此言为瞋。
 
五百五十四、什么是痴?答:即于苦无智、集无智、灭无智、道无智..于前边无智、于后边无智、于前边后边无智。于相依性缘起法无智----如是所有之无智、无见、非现观、非等觉、不通达、不领解、不洞察、不等观、不妙观察、不现前业、不净明、童痴、不正知,痴、极痴、等痴、无明、无明暴流、无明轭、无明随眠、无明缠、无明栅、痴、不善根----是谓为痴。
 
五百五十五、什么是慢、见、疑?答:即我胜之慢、我等之慢、我劣之慢----如是所有之慢、自慢、自慢性、慢心、高慢、自取、心之尊大性----此言为慢。云何为见?即世间是常住、或世间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命即身、命与身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夹死后存在又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取、执取、现贪、取见、恶道、邪路、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此言为见。一切之邪见亦为见。云何为疑?即于佛疑惑、于法疑惑、于僧疑惑、于学疑惑、于前边疑惑、于后边疑惑、于前边后边疑惑、于相依性缘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犹豫、疑、二分、二路、踌躇、非一向执、怀疑、迟疑、不没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为疑。
 
五百五十六、什么是昏沉、掉举、无惭、无愧?答:所有心之重性、不堪忍性、下劣、等劣、味劣、劣、劣性、昏沉、昏、心昏沉性----此言为昏沉。云何为掉举?即心之掉举、不寂、心之不静、心之骚乱性,此为掉举。云何为无惭?即不惭应惭之事、不惭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惭。云何为无愧?即不愧应愧之事、不愧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愧。
 
五百五十七、什么是‘以烦恼法为烦恼相应’?答:即贪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贪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瞋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瞋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慢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慢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见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见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疑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疑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昏沉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昏沉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掉举以烦恼而为烦恼相应,无惭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贪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贪以烦恼为烦恼相应.嗔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嗔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慢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慢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见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见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疑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疑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昏沉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昏沉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贪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贪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瞋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嗔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慢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慢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见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见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疑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疑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昏沉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昏沉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贪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贪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瞋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瞋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痴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痴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慢园无傀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慢以烦恼为烦恼相应;见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见以烦恼为烦恼相应;疑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疑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昏沉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昏沉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掉举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掉举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惭因无愧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无愧因无惭以烦恼为烦恼相应-----是等为‘以烦恼法为烦恼相应’。
 
五百五十八、什么是定法、不定法?答:即五无间业及所有邪见之定与非所摄之四道----是等为定法。云何为不定法?除彼之定法,其余为善、不善、无记法之欲界、色界、无色界、非所摄之受蕴..识蕴,及一切之色与无为界-----是等为不定法。
 
五百五十九、什么是增语法?答:即彼等法诸所有之名目、约束之言语、施设、言语、名、名称、立名、词、文、立论言----是等为增语法。一切法即增语路。
 
五百六十、什么是词法、施设法?答:即彼等法诸所有之名目、约束之言语、施设.言语、名、名称、立名、词、文、立论言----是等为词法。一切法即词路。云何为施设法?即彼等法诸所有之名目、约束之言语、施设、言语、名、名称、立名、词、文、立论言----是等为施设法。一切法即施设路。
 
五百六十一、什么是名?什么是色?答: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无为界-----是言为名。云何为色?即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是言为色。
 
五百六十二、什么是质直、柔和、堪忍、可乐?答:即质直性、不歪性、不曲性、正直性----是言为质直。云何为柔和?所有之软性、柔和性,不硬性、不坚性、心之谦让性----是言为柔和。云何为堪忍?所有之堪忍、忍耐性、受容性、不逆性、非暴恶性、心之喜悦性----是言为堪忍。云何为可乐?所有身之不过、语之不过、身语之不过----是言为可乐。
 
五百六十三、什么是和顺、供养?答:所有之舍离以粗恶、粗暴之语而苦他、怒他,与忿怒其而不益于定语,如斯则有温顺而顺耳、可乐、彻心、可爱、爱于多人、乐于多人之语。其处有优雅之语、亲密之语、柔和之语---是言为和顺。云何为供养?即二种供之养----食供养与法供养。此处或有供养者。即依食供养或依法供养,是为供养。
 
五百六十四、什么是不护根门?答:此处有人。由于眼见色已,取相、随好,不防眼根而住,故贪、忧、恶不善法之流入。为防彼故不行、不守护眼根,于眼根而不防护。由耳而闻声已..由鼻而嗅香已..由舌而味味已.由身而触所触已..由意而识法已,取相、随好,不防意根而住,故贪、忧、恶不善法之流入。为防彼故不行、不守护意根,于意根而不防护。是等不护、不守护、不拥护、不防护六根者----是言为不护根门。云何为能护根门?此处有人。由于眼见色已,不取相、随好、不防眼根而住,故贪、忧、恶不善法之流入。为防彼故行、守护眼根,于眼根而防护,由耳而闻声已..由鼻而嗅香已..由舌而味味已..由身而触所触已.由意而识法已,不取相、随好,不防意根而住,故贪、忧、恶不善法之流入。为防彼故行、守护意根、于意根而防护。是等护、守护、拥护、防护六根者-----是言为能护根门。
 
五百六十五、什么是食不知量?答:此处有人为游戏、为傲逸、为装饰、为严饰而不思择不如理摄食。其处于食有不知足之性、不知量之性、不思择者----是言为食不知量。云何于食知量?此处有人。非为游戏、傲逸、装饰、严饰乃至唯为此身之住、为活、为害之息、为修梵行而思择如理摄食,如斯我旧受亡而新受不生。我亦可生存、无罪、住于安稳,其处于食有知足性、知量性、思择者-----是言为于食知量。
 
五百六十六、什么是失念、不正知?答:所有之不念、不随念、不专念、不忆念、不忆持、浮游性、忘性-----是言为失念。云何为不正知?所有之无智、无见..无明栅、痴之不善根-----是言为不正知。
 
五百六十七、什么是正念、正知?答:所有之念、随念、专念、忆念、忆持、不浮游性、不忘性-----是言为正念。云何为正知?所有之慧、智慧、思择力、无痴、择法、正见-----是言为正知。
 
五百六十八、什么是破戒?答:所有身之过失或错误、语之过失、身语之过失----是言为破戒。一切之恶戒亦为破戒。云何为具戒?即身之无过失或无错、语之无过失、身语之无过失----是言为具戒。一切之戒律仪亦为具戒。
 
五百六十九、什么是破见?答:即无惠施、亲爱、祠祀、无妙行、恶行之业果异熟,无此世、他世,无母、无父、无化生之有情;于世间无自通达此世、彼世,作证教他正至正行之沙门婆罗门,如斯见、成见....颠倒执---是言为破见。一切之邪见亦言为破见。云何为具见?即有惠施、亲爱、祠祀,有妙行、恶行之业果异熟,有此世、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之有情,于世间有自通达此世、彼世,作证教他正至正行之沙门婆屋门,如斯有慧、智慧..无痴、择法、正见-----是言为具见。
 
五百七十、什么是小所缘法?答:即一切欲界之异熟所应作意界、所应作因、意识界善俱行----是等为小所缘法。云何为大所缘法?即识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是等为大所缘法。云何为无量所缘法耶?即四道非所摄及四沙门果-----是等为无量所缘法。由欲界善之四智不相应心之生起,由所应作之四智不相应心之生起,一切之不善-----是等之诸法者即应为小所缘、大所缘、非无量所缘。色及涅槃者为无所缘。
 
五百七十一、什么是劣法?答:即十二不善心之生起----是等为劣法。云何为中法?即于三地之善、于三地之异熟、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及一切之色法,是等为中法。云何为胜法耶?即四道非所摄及四沙门果及涅槃----是等为胜法。
 
五百七十二、什么是已生法?答:即于四地之异熟及色之业说作而成,是等之诸法者即应为已生,应为当生,不可言为不已生。于四地之善、不善,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及色之非业所作而成----是等之诸法者即可为已生,可为不已生。不可言为当生。涅槃者即不可言为已生、不已生、当生。除涅槃,一切之诸法者即应为过去、未来、现在。涅槃者不可言为过去或未来或现在。
 
五百七十三、什么是未来所缘法?答:即二之五识及三之意识界----是等为未来所缘法。由欲界善异熟之十心生起,由不善异熟之意识界舍俱行所应作因意识界喜俱行----是等之诸法者即应为过去所缘、未来所缘、现在所缘。由欲界善不善所应作之九心生起,由色界第四静虑之善及所应作而成,是等之诸法者即应为过去所缘、未来所缘、现在所缘,不可言为过去所缘或未来所缘。由色界三法四法静虑之善异熟、所应作及第四静虑之异熟、虚空无边处、无所有处、四道非所摄及四沙门果----是等之诸法者即不可言为过去所缘或未来所缘或现在所缘。色及涅槃者即为无所缘。
 
五百七十四、什么是因法?答:即三善因、三不善因、三无记因。无贪者为善因、无瞋者为善因、无痴者为善因。是等于四地之善生,无痴之善因者即除自欲界善之四智不相应心之生起而于四地之善生。贪者即于八贪俱行心之生起而生。嗔者即于二忧俱行心之生起而生。痴者即于一切之不善而生。无贪者为异熟因,无瞋者为异熟因。是等除由欲界异熟之无因心之生起而于四地之异熟生。无痴之异熟因者即除由欲界异熟之无因心,除四智不相应心之生起而于四地之异熟生。无贪者为所应作因,无瞋者为所应作因。是等除自欲界所应作之无因心而于三地之所应作生。无痴之所应作因者除由欲界所应作之无因心生起、除四智不相应心之生起而于三地之所应作生----是等为因法。云何为非因法?即除因于四地之善不善、于四地之异熟、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色及涅槃----是等为无因法。
 
五百七十五、什么是结法?答:即十结----欲贪结、嗔结、慢结、见结、疑结、戒禁取结、有贪结、嫉结、悭结、无明结。欲贪结者于八贪俱行心之生起而生,瞋结者于二忧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慢结者于四成见不相应贪俱行心之生起而生,见结者于四成见相应心之生起而生,疑结者于疑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戒禁取结者于四成见相应心之生起而生.有贪结者于四成见不相应贪俱行心之生起而生,嫉结及悭结者于二忧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无明结者于一切之不善而生-----是等为结法。
 
五百七十六、什么是非结法?答:即除诸结、余之不善,于四地之善,于四地之异熟,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色及涅槃----是等为非结法。云何为系法?即四系----贪声系、嗔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取身系。贪身系者于八贪俱行心之生起而生,嗔身系者于二忧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戒禁取系及此实执取身系者于四成见相应心之生起而生----是等为系法。云何为非系法?即除诸系,余之不善,于四地之善,于四地之异熟,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色及涅槃-----是等为非系法。
 
五百七十七、什么是盖法?答:即六盖----欲贪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无明盖。欲贪盖者于八贪俱行心之生起而生,瞋恚盖者于二忧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昏沉睡眠盖者于有行之不善而生,掉举盖者于掉举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恶作盖者于二忧俱行心之生起而生,疑盖者于疑俱行心之生起而生。无明盖者于一切之不善而生----是等为盖法。云何为非盖法?即除诸盖,余之不善,于四地之不善,于四地之异熟,于三地之所应作无记、色及涅槃-----是等为非盖法。
 
五百七十八、什么是有缘法?答:即于四地之善不善,于四地之异熟,于二地之所应作无记--是等为有缘法。云何为无缘法?即色及涅槃--是等为无缘法。
 
五百七十九、什么是心法?答: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界、意识界,是等为心法。云何为非心法?即受蕴、想蕴、行蕴、色及涅槃,是等为非心法。
 
五百八十、什么是心等起法?答:即受蕴、想蕴、行蕴、身表、语表,其他更亦有色之心生心因,心等起者为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空界、水界、色轻性、色软性、色适应性、色积集、色持续、搏食----是等为心等起法。云何为非心等起法?即心与余色及涅槃--是等为非心等起法。
 
五百八十一、什么是十恶业?答:十恶业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嗔恨、邪见。当中,‘杀生’是指快速或残暴地杀害生命,意即屠宰或杀害众生。在此,于普通用语,‘生命’(pana,直译为有呼吸者)是指有情;在究竟界上则是指‘命根’。‘杀生’一词则是指人虽明知该有情是活的,却依旧刻意通过身门或语门致力于截断该有情的命根。对于毫无德行的畜生,杀害小的生物是轻微的恶业,杀害大的生物则是重大的恶业。为何?因为所付出的努力大;若是付出相等的努力,则因为对象的体积大。对于人类等等,由于他们能具备德行,杀害德行低劣者恶业较轻微;杀害德行高尚者恶业深重。当被杀者的德行相等时,恶业之轻重则有视凶手的烦恼是强或弱,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是大或小。杀生有五个条件:活着的生命、明知该有情是活着的、杀意、致力杀生、结果对象被杀死了。而六种致力的方法是:亲手、煽动、抛掷、固定的陷阱、诡计及超能力。有意知其详细解说者应参考律藏的注疏──《普端严》。
‘偷盗’是指‘不与而取’;亦即偷他人的东西、抢劫或当盗贼。在此‘不与’是指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或财物。若别人对某件财物有自主权,可以任意使用而不会受到惩罚或谴责,该物即是属于那人的。明知该物是属于他人所有,而怀着贼意地致力获取该物即名为‘偷盗’。若属于他人之物低劣,所造的恶业即轻微;若属于他人之物珍贵,所造的恶业即重大。为何?因为其物珍贵。若它们的价值相等,偷属于品德高尚者之物即恶业较重,偷属于品德低劣者之物即恶业较轻。(偷盗)有五个条件:他人之物、明知是如此、贼意、致力及结果移动了该物。方法则有六种,即:亲手等等。每一种偷盗的方法都能依以下的情况进行:吃秤头、强硬手段、隐瞒、设计或伪造。
‘邪淫’里的‘欲乐’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贱及实应受到谴责的行为’。‘邪欲乐行’的特相是生起于身门的思(意愿),具有侵犯自己无权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于此,男人无权与之行房者是:(甲)十种未婚女人,即:一、为母所护;二、为父所护;三、为父母所护;四、为兄弟所护;五、为姐妹所护;六、为亲戚所护;七、为族人所护;八、为宗教导师所护;九、已订婚;十、正受惩罚;以及(乙)十种已婚女人,即:一、以钱财买来的妻子;二、自愿为人妻者;三、为了财富而为人妻者;四、为了服饰而为人妻者;五、由双亲执行婚礼,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只碗里的水,而如法地成为人妻者;六、从社会阶级较低阶层里获得的妻子;七、奴隶妻;八、佣人妻;九、战俘妻;十、短暂的妻子。当中,有十二种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订婚和正受惩罚的女人,以及后面十种已婚女人。所造的恶业之轻重有视被侵犯的对象是否有持戒等德行。此恶业有四个条件:有心想要享受不可侵犯的对象、致力于享受、设计占有、结果占有了。方法则只有一个,即:亲身体验。
‘妄语’是欲欺骗他人者的身或语的行动,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怀有欺骗他人的意念,而致使采取身体或言语行动去欺骗的思,名为妄语。另一个定义:‘妄’是不真实或不存在的事物;‘语’是表达它为真实。‘妄语’的特相是想要让他人以为不真实的为真实,而又造成相符的表达的思。此罪业是重是轻有视他人受到损害的利益是大是小。或者,对于在家居士,若他们由于不想施舍自己的东西,而骗说:‘我没有那东西’,这是轻罪;若作为证人却发伪誓,以致他人遭受损失则是重罪。若沙门在只得到些少油或奶油时,开玩笑地以反语说:‘我想,今天是有条油河流进了村子’,这是轻罪;若对未曾见过的事物说为有见过则是重罪。此罪有四个条件:不真实之事、欲欺骗的意念、致力欺骗、传达该事给其他人。方法只有一种,即:亲自行动;当知这是通过身体、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语的欺骗行动。若该行动令到他人明白其意,产生该行动的思在当下即成为欺骗的行为。人能通过行动、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语欺骗他人,同样地,人们亦能煽动第三者道:‘跟他这么说’,或把一片写了字的贝叶放在他人面前,或永恒性地写在墙上等,期望‘(他人)会因此明白其意’,这些都是欺骗他人。所以把煽动、传达和永恒的记录视为这种恶业亦是有理。然而注疏并没有提到这点,所以应当深入检讨后才好接受。
‘两舌’是指诽谤的言语,说了之后会导致对方对另一者之爱降至零点。令到自己粗野的言语,或导致他人粗野的言语,它本身即是粗野的,不悦耳亦不令心欢喜;这种言语名为‘恶口’。‘绮语’是说毫无意义且无用的废话。当知称为‘两舌’等的即是作为这些言语之根源的思。以邪恶之心,通过身行言语播下挑拨离间的种子之思,或向他人谄媚之思即是两舌之思。其罪之轻重有视受离间者之德行是低劣或高尚。此罪的四个条件是:一、有受离间的人;二、有‘让他们分裂’的目的;三、付诸实行;四、表达交流。但若他人并没有因此决裂,那么,该罪是不足罪,是‘未足道之业’;只有在导致决裂时才是足罪。‘恶口’是指粗野之思,致使实行于身或语,给与他人致命伤般的重击。以下的故事可以说明这点:据说有位男孩不听母亲的话而去到森林里。由于无法制止他,其母即诅咒他道:‘愿有只野母水牛追你!’果真即有一只母水牛因此而出现在森林里。该男孩即宣说真实语之后发愿道:‘愿我母亲所说的不会发生;愿她心中所想的发生!’而该水牛就有如无法动弹般站着。所以,虽然她的话看似凶恶,但其实并不粗野,因为她的心是柔软的。虽然有时父母会对自己的儿女说:‘希望贼把你们切成许多块!’但其实他们甚至不愿看到一片荷叶掉在儿女的身上。教师及宗教导师有时也会对学生们说:‘这些无耻鲁莽的小伙子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把他们赶出去!’然而他们还是希望学生们能获得成就。言语能因柔软之心而不成粗野,故此言语并不一定因为说得柔软即温如。譬如想要杀人时说:‘让他舒适地睡觉’,这话即毫不温和;由于其心粗野,故其语亦粗野。恶口的恶业轻重与被辱骂者的德行成相对比。此罪的三个条件是:有受辱骂的人、嗔念及辱骂。造成身或语作出无意义的表达之不善思名为‘绮语’。其罪之轻重有视是否时常如此作为。造成此罪的两个条件是:一、心倾向于毫无意义的话题,如:巴拉达之战、悉达绑架案等故事;二、叙说这些故事。但若他人并不接受这些故事则不成足罪,即不成‘足道之业’,只有在他人接受这些故事时才成足罪。
‘贪婪’是贪要,即看到他人的财物时想要拥有它们。其特相是如此的心思:‘噢,如果这是我的那该多好!’其罪轻重之分与偷盗罪类似。它有两个条件:他人的财物及令自己倾向于获得它。虽然贪欲可能会在看到他人的财物时即生起,但只要他还没有想:‘噢,如果这是我的那该多好!’,它还不是完全达到这种恶行的阶段。毁坏他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即是‘嗔恨’。其特相是想要伤害他人之恶念。其罪轻重之分与恶口罪类似。它有两个条件:另一者及想要伤害之念。只是嗔怒还未完全达到这种恶行的阶段,只要没有欲毁坏之念,如:‘愿他被砍到死掉!’‘邪见’是不依正见的错见。其特相是颠倒之见,如:‘布施并没有作用。’其罪轻重之分与绮语罪类似,或依据其邪见是暂时性或长久性。它的两个条件是:一、颠倒对事物的正确知见;二、它依其所持的邪见显现于心中。已达到这种恶行阶段的邪见是:认为一、没有果报;二、事情的发生是无因的;三、没有造作这回事。其他的错见,则不算在内。
对于这十种恶业,我们可以在五个方面确定它们,即:一、依究竟法;二、依组;三、依目标;四、依受;五、依因或根。(一)十恶业的首七种恶行只是思;从贪婪开始的三恶行是与思相应之心所法。(二)首七种及邪见八法是行,不是因;但贪婪与嗔恨既是行亦是因。贪婪是不善的贪因或贪根;嗔恨则是不善的嗔因或嗔根。(三)杀生的目标是缘生法,因为它的目标是命根。偷盗的目标是有情或东西。邪淫的目标是缘生法,因为它是触所缘,有些人则说它是有情。妄语的目标是有情或缘生法;两舌也是如此。恶口的目标只是有情。绮语的目标是有情,或依所见、闻、感受及想的事物则是缘生法;贪婪也是如此。嗔恨的目标是有情;邪见的目标则是三界里的缘生法。(四)杀生与苦受相应。因为即使国王看到小偷时可能会笑着说:‘把他给杀了!’,下决定的思心所肯定只与苦受相应。偷盗能与三种受相应。看到他人的财物时,若愉快地偷取即与乐受相应;若惊惧地偷取,则与苦受相应,若在省思其恶果之下偷取也是与苦受相应;若中舍地偷取,则与舍受相应。邪淫与两种受相应,即:乐受与舍受;但在下决定时则不可能是舍受。妄语能与三种受相应;两舌亦是如此。恶口只与苦受相应;绮语则能与所有三种受相应。在此举例阐述:在讲悉达绑架案、巴拉达之战等故事时,若听众对他喝彩及把自己的头巾抛上空中等,讲故事者即会有乐受。当如此对他喝彩的人过后走向前去对他说:‘再从头讲给我们听。’讲故事的人即会对该建议感到不快,心想:‘我是否应该讲其他不相关的事?’在这情形之下,讲故事时即会有苦受;若他中舍地讲则会有舍受。贪婪与两种受相应,即乐受及舍受;邪见亦是如此。嗔恨则只与苦受相应。(五)杀生有嗔与痴二因。偷盗亦有嗔与痴二因,或贪与痴二因;妄语也同样是有嗔与痴或贪与痴二因。邪淫有贪与痴二因;两舌与绮语亦是如此。恶口有嗔与痴二因。贪婪只有痴一因;《殊胜义注》说明计算‘因’时不能把本身包括在内。由于贪婪是贪心所,也就是贪因或贪根,所以它只有痴一因。嗔恨也是如此。邪见则有贪与痴二因。
 
五百八十二、什么是四种业的例子?答:《阿毗达摩要义》举了提婆达多的例子以说明四种业:‘提婆达多的善令生业使到他投生在皇族里。由于该令生业及支助业,他得以继续活在幸福的生活里。当他被僧团隔绝时,阻碍业即开始生效。而他造成僧团破裂的重业则是毁坏业,致使他投生到阿鼻地狱里。’又举出一个牛栏的例子以形容四种业:‘譬如有许多牛在晚上时被关在一个大牛栏里。在早上时才打开栏栅以让它们出去吃草。如是那一只牛会先出去?全部的牛都想要尽早出去。其时,若有一只是特别的强壮,这只牛即能够很轻松地先走出去外面。这就有如没得竞争的重业,肯定会先成熟以产生下一世。若没有特别强壮的牛,最接近栏栅的牛即有可能会先出去;这就有如产生下一世的临死业。有时,时常保持清醒、注意栏栅几时打开的牛会在即将打开栏栅之前走近该处,而在栏栅一打开即走出去外面。这就有如产生下一世的惯行业。有时某只弱小的牛在强壮的牛推挤之下,而意外地先走了出去。这就有如某个意外的已作业获得机会产生下一世。’再举出锡兰苏纳尊者的父亲作为例子来说明临死业:‘苏纳尊者的父亲以打猎为生。当老得不能再打猎时,他即去他儿子的寺院里出家为比丘。不久之后他即患了重病,而看到地狱的狗上山来咬他的影像。他感到很害怕,所以要他的儿子赶走它们。他的儿子苏纳尊者是一位阿罗汉,他知道其父亲是见到了趣相,即将投生到地狱里去。因此他即赶快叫其弟子们拿了一些鲜花,把它们散置于寺院里的佛塔四周。之后他们再连床把他的父亲抬到该佛塔前。其时,苏纳尊者即提醒他父亲顶礼佛塔及对以他名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该老比丘的心即时获得平静,他顶礼佛塔,且对以他名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其时他的趣相即时改变。他告诉儿子道:“你那美丽的后母从天界下来迎接我上去。”他儿子也就对自己的努力感到满意。这是子女们报答双亲的一个好办法。’
 
五百八十三、什么是喜及乐之间的差别?答:有喜必有乐,但有乐未必有喜。喜是属于行蕴;乐则属于受蕴。其详细譬喻如下:喜就有如一位疲惫的旅人,于夏天在沙漠里时看到或听到有水或阴凉的树林;乐就有如他在享用水或进入树林里乘凉。当人走在大沙漠里,受到炎阳暴晒、口渴且极渴望喝水时,若看到前面走来了一个人,他即会问道:“那里有水?”另一人即会说:“越过那一片树林即有一座大森林,里面就有座天然的水池。你去到那边就会有水喝。”听了这些话他感到很欢喜。当他再往前走时,他看到掉在地上的荷叶等,而感到更欢喜。继续往前走时,他看到有好些人衣服及头发都湿湿的,又听到野鸡的叫声等、看到一座有如宝石网般的茂密翠绿的森林,其中有座天然的水池,又看到长在池中的睡莲、荷花、白莲等,及看到清澈的池水,如此他愈是感到欢喜。他即下去水池里,尽情地冲凉与喝水。清除了一切的困顿之后,他再享用莲茎、以蓝莲花装饰自己、把莲藕负在肩上,从水池出来之后,穿上衣服、把湿衣晒在太阳下,然后去到有阵阵凉风轻拂而来的树荫下躺着,说道:“真是快乐、真是快乐!”当如此解释该譬喻:从他听到有座天然水池及茂密的森林开始,直至他看到清澈的水时所感到的欢喜即是:看到目标时感到欢喜的“喜”。而他冲凉、喝水及随后躺在树荫下直说:“真是快乐、真是快乐!”就有如不断增强的“乐”,正在享受目标之味。’
 
五百八十四、什么是悚惧智?答:悚惧智是觉知一、生之厄难,即结生生起的苦难;二、老之厄难,即老的苦难;三、病苦;四、死苦;五、堕恶趣之苦;六、过去生死轮回为基因之苦;七、未来生死轮回为基因之苦;八、寻食苦,即在今世为了寻食与财富之苦。省察这八项时,与愧相应而生起的智是‘俱愧智’,亦名为‘悚惧’。由于具有此悚惧智者多数会很热忱且精进地修善,如布施、持戒、禅修等等,因此悚惧智是导致精进的近因。
 
五百八十五、什么是八精进事?答:一、远行之前省思远行时没有时间修行,所以在远行之前加倍精进。二、远行之后省思远行时没能好好修行,所以在远行之后加倍精进。三、工作之前省思工作时没有时间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前加倍精进,四、工作之后省思工作时没能好好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后加倍精进。五、生病时省思病情可能会恶化,所以趁早修行。六、病愈后省思生病时没能好好修行,所以在病愈之后加倍精进。七、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时,省思吃得少即身轻好修行。八、得到许多食物时,省思吃得饱有力气修行。
 
五百八十六、什么是十种嗔怒事?答:当想到‘过去他曾做了对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当想到‘现在他正在做对我不利的事’感到生气。当想到‘未来他将会做对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当想到‘过去他曾做了对我亲爱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当想到‘现在他正在做对我亲爱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当想到‘未来他将会做对我亲爱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气。当想到‘过去他曾利益我的敌人’而感到生气。当想到‘现在他正在利益我的敌人’而感到生气。当想到‘未来他会利益我的敌人’而感到生气。对不应生气之事感到生气,即无理之怒。无理之怒是毫无理由地生气,《殊胜义注》有提及性格易怒者:想到‘雨下得太多了’而感到生气。想到‘没有下雨’而感到生气。想到‘天气太热’而感到生气。想到‘天气不热’而感到生气。想到‘起风了’而感到生气。想到‘没起风’而感到生气。由于不想扫地而对掉在地上的树叶感到生气。由于风太强,使到自己不能整齐地穿袈裟,而感到生气。由于不小心踢到树桩跌倒,而对它感到生气。这些都是无理之怒。
 
五百八十七、什么是事欲?答:欲之对象,名为事欲。譬如:适意之色、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触、敷物、衣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园、宅地、金银、货币、村、街、城市、国家、地方、四兵之营舍、仓库及一切可染爱之事物乃是事欲。又有过去之事欲,有未来之事欲,有现在之事欲。有内之事欲,有外之事欲,有内外之事欲。有劣之事欲,有中之事欲,有胜之事欲。有恶趣之事欲,有人间之事欲,有天人之事欲。有现起之事欲,有被化作之事欲 ,有依他而化作之事欲。有遍取事欲,有非偏取事欲。有我执事欲,有非我执事欲。欲界一切之诸法,色界一切之诸法,无色界一切之诸法亦为渴爱之据所、渴爱之所缘,依欲爱之义,依染爱之义,依起骄之义而为事欲。此等谓之事欲。
 
五百八十八、什么是烦恼欲?答:欲是烦恼欲,贪欲是烦恼欲,思惟是烦恼欲,贪是烦恼欲,思惟贪是烦恼欲。彼对色声等之五种感官欲是欲欲、欲贪、欲喜、欲爱、欲爱惰、欲热恼、欲昏迷、欲缚著、欲暴流、欲轭、欲歌、欲贪盖。欲!我见汝根本,欲!汝由思惟生,欲!我不思惟汝,如斯汝无有,此等谓烦恼欲。以欲且有欲者,以欲而欲、欲求、乐、冀求、希望、热望。
 
五百八十九、什么是喜意?答:五种感官欲相应之喜、悦喜、欢喜、喜悦、笑、笑喜、幸福、满足、雀跃、心之快适,心之满悦。“意”者,乃心、意、意所、心脏、净白心、意、意处、意根、识、识蕴、触等之法随顺于意识界。此言“意”也。此意乃与喜俱起、俱生、相合、相应、同时起、同时灭、一所依,一所缘。言意喜者,乃意之喜、意满足、意笑、意笑喜、意适、意雀跃、意之喜、意喜悦。
 
五百九十、什么是镇伏诸欲?答:欲依受乐少之义如见无味骨聚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众多者炊通之义,如见肉块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次第烧身之义如见手握稿炬火之烧手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大热恼之义如见火坑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暂时现起之义如见梦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一时之义如见借用物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折裂之义如人取树果而见树枝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斩斫之义如见屠杀所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贯刺之义如见剑戟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有怖畏之义如见蛇头者,镇伏而回避诸欲。欲依大焦热之义如见火聚者,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佛随念者亦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法随念者…修习僧随念者,修习戒随念者,修习舍随念者,修习天随念者,修习安般念者,修习死随念者,修习身至念者亦镇伏而回避诸欲。修习寂止随念者、修习初禅者、修习第二禅者、修习第三禅者、修习第四禅者,修习空无边处定者、修习识无边处定者、修习无所有处定者、修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亦镇伏而回避诸欲。
 
五百九十一、什么是正断诸欲?答:修习须陀洹道者可不坠恶趣正断而回避诸欲。修习斯陀含道者亦正断而回避粗诸欲。修习阿那含道者亦正断回避微俱之诸欲。修习阿拉汉道者亦诸普遍、一切、无残、无余、正断回避诸欲。
 
五百九十二、什么是爱着?答:即贪、染贪、随导、随和、喜、喜贪、心之染贪、欲求、昏迷、缚着、贪求、遍贪、执着、污泥、能动、幻、能生轮回、苦生因、缝贪、有网、流贪、绵綖、染着、营务、伴侣、愿、导有者、贪林、爱林、亲睦、爱情、期待、结缚、望、望求、望欲、色望、声望、香望、味望、触望、得望、财望、子望、命望、觅、遍觅、热望、觅望、觅食、觅欲、动贪、动转贪、动欲贪、媚贪、善欲性、非法贪、不等贪、欲求、欲望、冀求、希望、求望、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缚、取、障、盖、欲、结缚、随烦恼、随眠、缠、蔓、种种欲、苦根、苦因缘、苦生、魔罟、魔钩、魔境、爱河、爱网、爱羁、爱海、贪欲、贪、不善根也。扩大之故是爱着,广大之故是爱着,染着之故是爱着,冒险之故是爱着,夺取之故是爱着,欺语者之故是爱着,毒根之故是爱着,毒果之故是爱着,毒受用之故是爱着,或又彼渴爱之广大而为色、声、香、味、触、施主、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安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可见、闻、觉识之诸法中扩大、扩张。此是爱着之义。
 
五百九十三、什么是有念?答:有念者,依四原因而有念:即对身而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对于受、对于心、对于法修习法随观念处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依不念之回避而有念,当以念行行诸法故而有念,念之对治诸法以念令害破故而有念,勿忘失念因之诸法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具备念故而有念,以念为自在故而有念,于念练达故而有念,由念不退转故而有念。又依他之四原因亦有念:即念之故而有念,为寂故而有念,令寂止故而有念,具备善人之法故而有念。依随念佛而有念,依随念法而有念,依随念僧而有念,依随念戒而有念,依随念舍而有念,依随念天而有念,依念安般而有念,依念死而有念,依念身至而有念,依随念寂止而有念。一切念、随念、现念、忆持、沉潜、不忘失、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觉支、一行道言此为念。具此之念、正具、解、正解、备、善备、使具备者谓之有念。
 
五百九十四、什么是显现之危难?答:当有狮子、虎、豹、熊、豺、狼、野牛、象、蛇、蝎、既遂未遂之凶暴人、百足虫或盗贼等出现,而产生危难。又有眼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头病、外耳病、口腔病、齿病、咳、喘息、外鼻病、热病、老、腹病、气绝、赤痢、腹痛、虎列刺、癞、痈、疱疮、肺病、癫痫、轮癣、疥癣、风癣、抓伤、冻裂、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瘩、溃疡、胆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风等起病;胆汁、痰、风集合病;气候变化所生病、不等姿势所生病、伤害所生病、业报所生病、寒、暑、饥、渴、大便、小便、虻、蚊、风、太阳热、爬行类、虻类之接触。此等谓显现之危难。
 
五百九十五、什么是隐密之危难?答: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苦热、一切不善行,此等谓隐密之危难。
 
五百九十六、什么是危难之义?答:征服善人故是危难:彼等危难征、征服、胜、蹂、夺取、打破彼人。至善法之减退故危难:彼等危难至诸善法之减退、消灭。云何是诸善法?是正行道、随顺之行道、无害敌之行道、随义之行道、法随法之行道、诸戒之完成、诸根之守护、对食知量、警寤之努力、念正知、修习四念处之努力、修习四正勤之努力、修习四神足之努力、修习五根之努力、修习五力之努力、修习七觉支之努力、修习八支圣道之努力。至此等诸善法之减退、消灭。如是“至减退故是危难”。(三)其处不善法之依所故是危难。于其处,此等之恶不善法生起而依止于自体。譬如以洞穴为依所之生物横卧于洞穴,以水为依所之生物生存于水中,以林为依所之生物生存于林中,以树为依所之生物生存于树上。如是于其处,此等诸不善法生起而依止于自体。又世尊宣示:“于人有三法之生起。彼等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云何为三法?于人有贪之生起,彼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于人有嗔之生起,彼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于人有痴之生起,彼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于人有此三法之生起,彼等于内生起而至不利益、苦、不乐住。”如是其处为依所,故是危难。
 
五百九十七、什么是彼岸?答:彼岸者,是不死甘露、谓之涅槃。即,彼之一切行之止寂、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灭尽、离贪、灭、涅槃也。欲到达、现到达、已到达彼岸者为到彼岸者。阿拉汉圣者乃依通达到彼岸者,是依遍知到彼岸者,依舍断到彼岸者,依修习到彼岸者,依作证到彼岸者,依等至到彼岸者。即依一切法之通达到彼岸者,依一切苦之遍知到彼岸者,依一切烦恼之舍断到彼岸者,依四圣道之修习到彼岸者,依灭之作证到彼岸者,依一切等至之等至到彼岸者。彼于圣戒得自在、得完全。于圣定得自在、得完全。于圣慧得自在、得完全。于圣解脱得自在得完全。彼到彼岸,彼达彼岸,到终边,达终边,到终点,达终点,到究竟,达究竟,到最终,达最终,到救护所,达救护所,到避难所,达避难所,到归依所,达归依所,到无畏,达无畏,到无死,达无死,到不死甘露,达不死,到涅槃,达涅槃。彼梵行已成,所作已办,过去轮回道,到涅槃之方域,到终点,护梵行,达最上之见,修习道,舍断烦恼,通达不动之阿拉汉果,作证涅槃。于彼遍知苦,舍断集,修习道,作证灭,通达应通达,遍知应遍知,舍断应舍断,修习应修习,作证应作证。彼放舍障碍,埋没轮回之濠,拔除爱求,断去五下分结,为圣道而卸慢幢,卸重担,离系,舍断五盖,具备六支舍,守护一念,依慧有习行、回避、除去、舍断之四依,除去偏见,遣完全求觅,有不混浊之思惟,有安息身行,有善解脱之心,有善解脱之慧。独存而已住于梵行,最上人、第一人而得达第一之得达。彼无积善恶之报、无所除之事,已除而为住立。无执取、已舍断烦恼而住立。无由烦恼离,无依慢而高傲,已离慢而住立。令具备无学之戒蕴故而住立,令具备无学之定蕴、无学之慧蕴、无学之解脱蕴、无学之解脱智见蕴故而住立。体得真谛而住立,超越动摇而住立,消尽烦恼火而住立,不返行轮回而住立,取幸运而住立,依解脱习行而住立。依慈遍净而住立,依悲、喜、舍遍净而住立,依究竟清净而住立,依无烦恼性遍净而住立,解脱故而住立,知足故而住立。蕴之终边而住立,界之终边而住立,处之终边而住立,趣之终边而住立,有之终边而住立,轮回之终边而住立,轮转之终边而住立,最后有而住立,最后之人界而住立。最后之持身者是阿拉汉。“此为最后有、此为最终身;生死之轮回、无有再有事。”此为到达彼岸者之义。是故世尊宣示:故人常有念、诸欲应回避;如汲出船垢、到达彼岸者;彼等舍诸欲、应可度暴流。
 
五百九十八、什么是远离?答:有三种远离——身远离,心远离,依远离。身远离者云何?此处有比丘,远离坐卧所,即亲住于阿练若、树下、山岳、溪谷、山窟、冢墓、森林、露地、旷野,是身住远离。彼独行、独住、独坐、独卧、独入村行乞、由行乞独归、独私禅坐、独经行、独行、住、动作、作为,护四威仪而生活。此是身远离。心远离者云何?入初禅定者之心,远离五盖。入第二禅定者之心,远离寻、伺。入第三禅定者之心,远离喜。入第四禅定者之心,远离苦和乐。入空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入识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空无边处想。入无所有处定者之心,远离识无边处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之心,远离无所有处想。须陀洹之心,远离有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斯陀含之心,远离粗欲贪结、嗔恚结、粗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阿那含之心,远离微俱之欲贪结、嗔恚结、微俱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共同之诸烦恼。阿拉汉之心,远离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及与彼等共同诸烦恼及外之一切相。此是心远离。依远离者云何?云依烦恼、蕴、行。不死涅槃是云依远离。彼是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舍遣、爱之灭尽、离贪、灭也。此是依远离。于人人引循其身乐出离而身远离,于人人达心遍净第一净白者是心远离,于人人无依离行者是依远离。
 
五百九十九、什么是渴爱?答:欲求者渴爱也。即是贪、染贪、随导、随和、喜、喜贪、心之染贪、欲求、昏迷、缚著、贪求、遍贪、执著、污泥、能动、幻、能生轮回、苦生因、缝贪、有网、流贪、爱著、线挺、染著、营务、伴侣、愿、导有者、贪林、爱林、亲匿、爱情、期待结缚、望、望求、望欲、色望、声望、香望、味望、触望、得望、财望、子望、命望、觅、遍觅、热望、觅、觅望、觅欲、动贪、动转贪、动欲贪、媚贪、善欲性、非法贪、不等贪、欲求、欲望、冀求、希望、求望、欲爱、有爱、无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暴流、轭、缚、取、障、盖、欲、结缚、随烦恼、随眠、缠、蔓、种种欲、苦根、苦因缘、苦生、魔罟、魔钩、魔境、爱河、爱水、爱羁、爱海、贪欲、贪、不善根。
 
六百、什么是六乐?答:有一之有乐,是乐受;二之有乐,是乐受及耆好之事物;三之有乐,是青壮、健康、生命;四之有乐,是利得、名声、赏赞、乐;五之有乐,是适意之色、适意之声、适意之香、适意之味、适意之触;六之有乐,是眼之完具、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于有乐之事物难解脱者云何?乐受是难脱,耆好之事物是难脱,青壮是难脱,健康是难脱,生命是难脱,利得是难脱,名声是难脱,赏赞是难脱,乐是难脱,适意之色是难脱,适意之声、香、味、触是难脱,眼之完具是难脱,耳之完具、鼻之完具、舌之完具、身之完具、意之完具是难脱,解脱难,令脱难,令解脱难,破碎难,脱离难,度难,越度难,超越难,离越难。
 
六百零一、什么是自脱非他脱?答:若欲脱六乐、离越欲乐、脱离烦恼者,只能依自己之力气,依自己之精进,依自己之勇猛,依自己之坚固力势,依自己之坚固力,依自己之坚固精进,依自己坚固勇猛行道、自己之正行道、随顺之行道、无害敌之行道、随义之行道、法随法之行道者可脱之。即如世尊所说:“纯陀!实彼自陷泥沼能救出他人陷泥沼者,是无道理。实彼自不调御、不调伏、不寂灭,能使他人调御、调伏、寂灭者是无道理。”又世尊如是宣示:“如是,婆罗门!涅槃是存在,至涅槃之道亦存在,宣教者之我亦存在,而且我诸弟子乃于我如是所教诫,如是所教示,一部份者究极成满涅槃,一部份者未成满。婆罗门!此时我是为何耶?婆罗门!如来是说道者,佛唯是宣说者,学人自行道而无不解脱”。如是亦为‘自脱非他脱’之义。
 
六百零二、什么是热中于欲?答:热中者,是求诸欲,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求色、贪求、遍求、求声、香、味、触,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获得色、获得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受用色、受用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成为热中于欲。譬如行吵架者热中于喧哗,行作业者热中于作业,行于行处者热中于行处,行禅者热中于禅,如是求欲、贪求、遍求、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获得色、获得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以彼为主众人亦是热中于欲。又依渴爱而受用色、受用声、香、味、触,行彼,屡屡为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依彼为主之众人亦是热中于欲。昏迷者,诸多之天与人对于五种欲而愚、暗愚、蒙愚、愚化、暗愚化、蒙愚化,依无明而彼昏、被遮障、被防障、被闭塞、被蔽、被隐蔽也。此是‘对诸欲贪求热中昏迷’之义。
 
六百零三、什么是吝啬?答:行下四恶趣故是吝啬。悭亦被云为吝啬。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故亦是吝啬。行下恶趣故是吝啬者云何?行下者是行于地狱,行于畜生界,行于饿鬼界,行于阿修罗界也。悭亦云吝啬者云何?有五悭:住处悭、施主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所有如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者,此云为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也。把持者此云为悭。具备此之悭、吝啬之众人是放逸也。如是‘悭云是吝啬’之义。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故为吝啬者云何?不取佛、佛弟子之语、语路、说示、教说,不倾耳、不欲听、不起欲知之心、不听教诫、为他而听亦不语此、有逆戾之行动,语相异之方面。
 
六百零四、什么是住着不正?答:住着不正者,是住着于不正之身业、不正之语业、不正之意业,住着于不正之杀生、不正之偷盗、不正之邪淫、不正之妄语、不正之两舌、不正之恶口、不正之绮语,住着于不正之贪欲、不正之嗔恚、不正之邪见,住着于不正之诸行,住着于不正之五种欲,住着于不正之五盖,住着于不正之思、不正之希望、不正之愿,乃是住立、系着、近着、缚着、信解、悬、悬着,碍着者之义。
 
六百零五、什么是三增上学?答:即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增上戒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具戒、住防护别解脱律仪、具足正行及行处,虽于微细之罪亦生怖畏,受持而学诸学处。小戒蕴、大戒蕴、戒、住立、初行、自制、律仪、诸善法得达之首先、最先,此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之止息故,成为内净,心之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喜之舍离故,而有舍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乐──彼诸圣者说:“有舍有念而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故,舍断苦故,以灭没喜、忧故,成为不苦不乐,依舍念之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者云何?此处有比丘,具慧、──为圣之决择,正至苦之灭尽──具备生灭之慧。彼如实知解此是苦,如实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实知解此是苦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苦灭之道;如实知解此是漏,如实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实知解此是漏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漏灭之道。此是增上慧学。于此等三学应学顾念而学,应知而学,应见而学,应观察而学,于心应决意而学,以信应信解而学,应励精进而学,应令念现起而学,应等持心而学,以慧应知解而学,以知通应知通而学,以遍知应遍知而学,以舍断应舍断而学,以应修习应修习而学,以作证应作证而学,应行,应修行,应正行,应行正持。
 
六百零六、什么是命?答:命者,长寿、存续、持续维持、动作、活动、护持、命、命根也。而依二理由命是短少,即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又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过去心刹那之有情已生存者而非于现生存,非当生存。未来心刹那之有情是于当生存者,而非于现生存,已非已生存。现在心刹那之有情是现生存者,而非于已生存,非于当生存。‘命与身体苦乐受、单于一心之刹那,此世不过是相应、刹那之间急速转。八万四千小劫间、存续所有之诸天,彼等尚亦为一心、不由二心而生存。于此世间之死者、又存续者已亡灭,诸蕴一切皆相等、已经去者不结生。诸蕴直前已破坏、未来诸蕴亦应然,彼于中间灭诸蕴、诸蕴坏相无别异。心若不生则无生、心之现起有生存,心灭之故世间死、此为第一义设施。譬如水之至低处、随欲所为被左右,心以六处为所缘、断绝无暇可转起。已坏之者无止在、未来之者无有聚,惟现在者为存续、犹如锥尖芥子粒。彼之现生之诸法、破坏已为被预定,彼等存续坏灭法、与前灭法不相杂。破坏之来为不见、破坏之去亦复然,犹如空中起电光、须臾生而须臾灭。如是乃‘存续之少故,命短少’之义。
 
六百零七、什么是自味少故是命短?答:味,即作用之意。自己之作用少故,命短少者云何?命连结于入息,命连结于出息,命连结于出入息,命连结于地、水、火、风四大种色,命连结于暖,命连结于段食,命连结于识。此等出入息、暖、段食等之根本是脆弱,此等之前因亦是脆弱,此等之诸缘亦是脆弱,此等之发生因之渴爱,亦是脆弱,与此等俱存之色法、名法,亦是脆弱,与此等相应之诸法,亦是脆弱,与此等俱生之诸法,亦是脆弱,与起生死努力之渴爱,亦是脆弱。此等诸法相互常是脆弱,此等相互不确立,此等相互将坏灭,然而相互不救护。又此等相互不令存续,又亦无有令生者。又何者比任何者亦不能舍,然而此等所有应为自破坏者。依前之诸法而令此等诸法生,令发生前之诸法是先此灭。前之诸法,后之诸法亦相互决无相见之事。如是乃‘自味少故是命短’之义。又若比于四大王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轻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是不久住。若此于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轻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是不久住。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丘!众人之寿如此短少,忽而为应至来世。故应磨慧,应作善,应行梵行。生者无有不死之事。诸比丘!长命者亦不过百岁内外之生存。人人之寿是短少、善人对彼应轻视,应如行同救头燃、死之事无有不来。昼夜过去无间断、命乃刻刻在坏灭,人人之寿尽之事、如同小川之流水。”
 
六百零八、什么是贤者?答:“贤者”者,乃有坚固之慧故是贤者,坚固具足者故是贤者,为嫌厌恶行、恶语、恶意者,故是贤者,“贤”者,是慧也。即所有之慧、知解、思择、简择、择法、观察、思察、省察、贤明、善巧、巧妙、辨别、思念、普观、广慧、慧、导者、观(毗钵舍那)、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灯、慧宝、不痴、择法、正见也。具备彼之慧者,故为贤者。又五蕴之贤者、十二处之贤者、十八界之贤者、十二缘起之贤者、四念处之贤者、四正勤之贤者、四神足之贤者、五根之贤者、五力之贤者、七觉支之贤者、八圣道之贤者、四沙门果之贤者、涅槃之贤者也。
 
六百零九、什么是劣等人?答:劣等人者,具劣身业故是劣等人,具劣语业故是劣等人,具劣意业故是劣等人。具劣杀生故是劣等人,具劣偷盗、劣邪欲行、劣妄语、劣两舌、劣恶口、劣绮语、劣贪欲、劣嗔恚、劣邪见、劣诸行、劣五种欲、劣五盖、劣思、劣希望、具劣愿故是贱劣、下劣、卑贱、劣小、是小人。此乃下劣人之义。
 
六百一十、什么是此世间续有颤动者?答:于此世间,乃于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颤动。续有颤动者,是依爱动而动,依见动而动,依烦恼动而动,依加行动而动,依异热动而动,依恶行动而动,依贪染而动,依嗔怒而动,依痴昏昧而动,依慢结缚而动,依见取著而动,依掉举而陷于散乱而动,依疑陷于不决定而动,依随眠、奋强而动,依利得而动,依不利而动,依名声而动,依恶名而动,依赏赞而动,依毁訾而动,依乐而动,依苦而动,依生而动,依老而动,依病而动,依死而动,依愁、悲、苦、忧、恼而动,依地狱之苦而动,依畜生界之苦而动,依饿鬼界之苦而动,依人界之苦而动,依入胎原因之苦而动,依在胎原因之苦而动,依出胎原因之苦而动,依随结生者之苦而动,依生者为他所支配之苦而动,依自苦之苦而动,依他所苦之苦而动,依苦苦而动,依行苦而动,依坏苦而动,依眼病之苦而动,依耳病之苦而动,依鼻病之苦、舌病之苦、身病之苦、头病之苦、外耳病、口腔病、齿病、咳、喘息、外鼻病、热病、老、腹病、气绝、赤痢、腹痛、虎剌、癞、痈、疙疮、肺病、癫痫、轮癣、疥癣、风癣、抓伤、皲、出血、糖尿病、痔疾、疙疸、溃疡、胆汁等起病、痰等起病、风等起病、胆汁、痰、风集合病、气候变化所生病、不等姿势所生病、伤害所生病、业报所生病、寒、暑、饥、渴、大便、小便等之苦、虻、蚊、风、太阳热、与爬行类接触所生之苦、母死之苦、父死之苦、兄弟死之苦、姐妹死之苦、亲子死之苦,亲女死之苦,失亲戚之苦、失财富之苦、失健康疾病之苦、失戒之苦、失正见之苦而动、栗动、战动、颤、颤怖、颤骇者、见、睹、眺、省思、普观也。此是‘此世间续有颤动者’之义。
 
六百一十一、什么是我执?答:我执者有二类——爱我执与见我执。爱我执者云何?依渴爱之物,而为“此是我物,彼是我物,如此如彼是我物,唯此是我物,我之色、声、香、味、触、敷物、衣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园、宅地、金银、货币、村、镇、王市、国土、地方、四兵之营舍、仓库”为境界,为限界,为限定,行制限而把持,使限为我执之物。又依一切之大地亦由渴爱而我执,乃至百八使为渴爱之作用物,此是爱我执。见我执者云何?有身见有二十事,邪见有十事,边见有十事,所有如是类之见、恶见、见执、见难路、见曲邪、见异动、见结、执、执取、住著、取、邪道、邪路、邪性、异学处、邪倒执、违邪执、颠倒执、邪执、对不如实为如实执、乃至六十二见。此是见我执。
 
六百一十二、什么是应行无我执?答:舍断爱我执,舍遣见我执,我不执眼,我不执耳,我不执鼻,我不执舌,我不执身,我不执意,我不执色、声、香、味、触、施主家、家、住居、利得、名声、赏赞、安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见闻觉识诸法,不取,不执取,行不住著,应住,应动作,应活动,应护持,应持续,应维持。此乃‘应行无我执’之义。
 
六百一十三、什么是边和欲?答:“边”有一方或极端之意,譬如触是一边,触之集是第二边。过去是一边,未来是第二边。乐受是一边,苦受是第二边。名是一边,色是第二边。六内处是一边,六外处是第二边。有身是一边,有身之集是第二边。“欲”者,是对于五种感官欲之所有欲欲、欲喜、欲爱、欲爱情、欲热恼、欲昏迷、欲缚著、欲流、欲轭、欲取、欲贪盖也。
 
六百一十四、什么是触?答:触者,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增语触、有对触、乐受触、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善触、不善触、无记触、欲界触、色界触、无色界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世间触、出世间触、过去触、未来触、现在触也。如是为所有之触、接触、合触、已合触。以此谓触。
 
六百一十五、什么是依三遍知而知触?答:是依知遍知、度遍知、断遍知而遍知触。知遍知者云何?即知见此是眼触、此是耳触、此是鼻触、此是舌触、此是身触、此是意触、此是增语触、此是有对触、此是乐受触、此是苦受触、此是不苦不乐受触、此是善触、此是不善触、此是无记触、此是欲界触、此是色界触、此是无色界触、此是空触、此是无相触、此是无愿触、此是世间触、此是出世间触、此是过去触、此是未来触、此是现在触也。此是“知遍知”也。度遍知者云何?遍知如触后,可度知触。即度知无常、苦、病、痈、箭、痛、恼、敌、毁、疾、祸、怖畏、灾患、动、坏、不恒、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空缺、空虚、空、无我、过患、变易法、不坚实、痛根、杀戮者、非有、有漏、有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忧恼法、杂染法、集、灭没、不乐味、过患、触,应出离也。此度遍知。断遍知者云何?度知如触后,对于触舍断欲贪、除去、灭除、令之灭无。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丘!对于触所有之欲贪者,须舍断之。如是彼之触被舍断、被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成为未来不生起者。”此是“断遍知”。
 
六百一十六、什么是舍贪?答:贪即不善根、贪求、贪欲、贪、渴爱等不善法。舍断此贪求,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云不贪求者。彼不贪求色,不贪求声,不贪求香,不贪求味,不贪求触,不贪求施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应见闻觉识诸法。不贪结,不昏迷,不结缚,离贪求,越贪求,舍贪求,唾弃贪求,脱贪求,舍断贪求,舍遣贪求,离贪,越贪,舍贪,唾弃贪,脱贪,
 
六百一十七、什么是自呵责?答:“我未作离贪欲”而自呵责。以“我是作嗔恚,我未作离嗔恚”而自呵责。以“我是作邪见,我未作离邪见”而自呵责。以“我未住圆满诸戒”而自呵责,以“我未护诸根门”而自呵责,以“我未知食之量”而自呵责,以“我未住勤励警寤”而自呵责,以“我住未具备念与正知”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四念处”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四正勤”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四神足”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五根”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五力”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七觉支”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八圣道”而自呵责,以“我未住遍知苦”而自呵责,以“我未住舍断集”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修习道”而自呵责,以“我未住作证灭”而自呵责。如是乃“作与不作故而自呵责”之义。如是无可自呵责之业行,不令生,不令发生,不令起,不令生起。此是“无可自呵责之行”之义。
 
六百一十八、什么是不放逸?答:“不放逸”者,是恭敬而作诸善法、常作、坚住而作、不萎缩而行、不放弃行之欲,不放弃责任也。然“我未圆满之戒蕴何时令之圆满?”或“我既圆满之戒蕴于何时令之以助长定?”对于诸善法,于此有所有欲、精进、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热心、精勤、决意、勤励、不放逸。然“我未圆满之定蕴应何时令之圆满慧?”或“我既圆满之定蕴于何时令之以慧助长?”对于诸善法有……乃至……不放逸。然“我未圆满之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应云何令之圆满?”或“我既圆满之解脱智见蕴于何时令之以慧助长耶?”对于诸善法,于此有所有欲、精进、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热心、精勤、决意、勤励、不放逸也。此乃不放逸之义。
 
六百一十九、什么是无所愿?答:乃不愿求此世自己之身体,不愿求他世他人之身体。不愿求此世之自己之色、受、想、行、识,不愿求他世他人之色、受、想、行、识。不愿求此世之六内处,不愿求他世之六外处。不愿求此世之人世间,不愿求他世之天世间。不愿求此世之欲世界,不愿求他世之色界、无色界。不愿求此世之欲界、色界,不愿求他世之无色界。更不愿求生趣、生起、结生、有、轮回又轮转,不欲求,不乐,不冀求,不希望,不热望也。此是无所愿求之义。
 
六百二十、什么是身见、邪见、边见?答:二十事有身见:乃对于色蕴“我中有色”,“色中有我”,“我是色”,“色是我”而执于四种。对受、想、行、识之四蕴亦同样。此对五蕴各执四种,故谓有二十事有身见。十事邪见:一、无布施,二、无献供,三、无祭祀,四、无善作恶作诸业之果报,五、无此世,六、无他世,七、无母,八、无父,九、无化生有情,十、在世间无正当生活、正当行道、且无通达作证此世他世宣说之沙门婆罗门,此成为十事之邪见。十事边见:一、世间是常,二、世间是无常,三、世间是有边,四、世间是无边,五、命与身是同一,六、命与身是相异,七、如来死后存在,八、如来死后不存在,九、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十、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是十事之边执见。
 
六百二十一、什么是为欲所牵?答:为欲所牵者,是依己见、己忍、己意欲、己意见而行,即被导、被运、被带去也。譬如乘象,或乘车,或乘马,或乘牛,或乘山羊,或乘羊,或乘骆驼,或乘驴马而行,而被导、被运、被带去,如是依己见、己忍、己意欲、己意见而行,即被导、被运、被带去也。此为欲所牵之义。“住着意欲者”者,是住着、住立、贪着、近着、缚着于己见、己忍、己意欲、己意见而令信解者。
 
六百二十二、什么是戒与务?答:戒与务乃是于有梵天、魔,亦有刹帝利、婆罗门,亦有毗舍、首陀,亦有天、亦有人的三界世间中,如何容貌,如何业务,如何职分,如何阶级,如何地位,亦于如何法之具备者之义。戒与务者,(一)于戒且为务,(二)务者而有非戒。于戒且有为务者云何?于此有具戒之比丘,防护于别解脱律仪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虽于微少罪亦起怖畏,受持诸学处而学。彼其时之所抑制、律仪、不犯者此是戒。所有受持此为务。依律仪之义是戒,依受持之义是务也。此云“于戒且为务”。务者而有非戒者云何?阿练若、住支、常乞食支、三衣支、次第乞食支、时后不食支、常坐不卧支、随处住支之八头陀支,此云为务而非戒。精进之受持亦云为务而非戒。即“宁使皮、腱、骨干尽,身中之肉、血令涸竭,依丈夫力势,依丈夫力,依丈夫精进,依丈夫勇猛不得应得之物者,不得令精进停止,”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云务而非戒。“无取而由诸漏至我心解脱止,我不解此结跏趺坐,”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不能拔去爱箭、我不食亦不饮,不外出于精舍、亦不横协而卧。”然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无取而由诸漏我心至解脱止,我不由此座起,不下经行处,不外出精舍,不外出偏屋顶家,不外出台观,不外出平屋,不外出山窟,不外出洞穴,不外出小屋,不外出重阁,不外出楼房,不外出圆屋,不外出宝库,不外出集会所,不外出假屋,不外出树下”,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然“于此之晨朝时,我将取得圣法,将正得,将证达,将触达,将作证”,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然“于此正午时、于夕刻时、于初夜、于中夜、于后夜、于新月、于满月、于雨期、于冬期、于夏期、于青年期、于中年期、于老年期我将取得圣法,将正得,将证达,将触达,将作证”,以策励、精勤此心。如是为精进之受持亦云务而非戒。
 
六百二十三、什么是戒与务具足?答:乃守持、清净自身之戒与务后,自信而说自己之戒、或务、或戒与务。又“我之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又具足任何之根据”,又“我由高贵家之出家”,“由大家之出家”,“由大财产家之出家”,“由大富豪家之出家”,“我之亲戚之在家者出家者皆甚有名”,又“我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我是经师”,“是持律师”,“是说法师(论师)”,又“我是住阿练若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又说语、话、说明、言说:“我得初禅”、“得第二禅”、“得第三禅”、“得第四禅”、“得空无边处定”、“得识无边处定”、“得无所有处定”、“得非想非非想处定”。乃至得证诸圣道与果。
 
六百二十四、什么是善巧者?答:诸善巧者,是所有蕴善巧者、界善巧者、处善巧者、缘起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巧者、力善巧者、觉支善巧者、圣道善巧者、圣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也。
 
六百二十五、什么是寂?答:“寂”者,乃贪之寂故为寂,乃嗔之寂故为寂,乃痴之寂故为寂。于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静故,烧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于寂、寂静、消灭、安息也。此为寂。又,寂者有究竟寂、彼分寂、世俗寂之三寂。究竟寂者云何?乃云究竟寂是不死甘露、涅槃。即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此是究竟寂。彼分寂者云何?于初禅入定者乃诸盖寂,于第二禅入定者乃寻、伺寂,于第三禅入定者乃喜寂,于第四禅入定者乃乐、苦寂,于空无边处入定者乃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寂,于识无边处入定者乃空无边处想寂,于无所有处入定者是识无边处想寂,于非想非非想处入定者乃无所有处想寂。此是彼分寂。世俗寂者云何?云世俗寂是六十二恶见、种种错见断寂,见寂。
 
六百二十六、什么是比丘?答:比丘者,七法之破坏故是为比丘。即:(一)破坏有身见,(二)破坏疑,(三)破坏戒禁取,(四)破坏贪,(五)破坏嗔,(六)破坏痴,(七)破坏慢。彼破坏杂染再有、有不安、有苦报、破未来之生老死之诸恶不善法。世尊宣示:“萨毗耶!依自修习道、汝至般涅槃、度过诸疑惑、舍断有非有、梵行已达成、灭尽再有者、此乃是比丘。”
 
六百二十七、什么是二功德?答:彼自己之见者,云恶见为自己。于自己之见以见现世之功德与见来世功德之二功德。见于现世之功德者云何?或若有有见师者,有诸弟子奉彼见。诸弟子恭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有斯见之师。依其因缘彼等依信者等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见于现世之功德”。见于来世之功德者云何?此见确人人至龙界、金翅鸟界、夜叉界、阿修罗界、犍闼婆界、大王界、帝释界、梵天界或天界。此见确人人至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依此见成人人为净、为清净、为遍净、为脱、解脱、遍脱。依此见我为净、为清净、为遍净、脱、解脱、遍解脱期待未来之果。此是见于来世之功德。于自己之见,彼见、观、眺、省思、普观此等之二功德,此是“彼自己之见,以见于功德”之义。
 
六百二十八、什么是放弃者?答:放弃者依二理由而放弃,即依他之中伤而放弃、为不能成就而放弃。依他之中伤而放弃者云何?他人曰:“彼之师不是一切知者,彼之法是不善说、彼之众是不善行道;彼之见解非是贤善,彼之行道非善施设,彼之道无能出三界。于彼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或遍脱。于其处无有净、为清净、为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教义是劣、劣贱、下劣、卑贱、劣小、是小也。”如是为他之中伤,如是受中伤而放弃导师,放弃法说,放弃教众,放弃见解,放弃行道,放弃证道。此乃‘依他之中伤而放弃’。不能成就而放弃者云何?乃不能成就戒而放弃戒,不能成就务而放弃务,不能成就戒与务而放弃戒、务。如是乃为‘不能成就而放弃’。
 
六百二十九、什么是除遣者?答:乃云慧是除遣。即所有慧是知解、思择、简择、观察、思察、省察、贤明、善巧、巧妙、辨别、普观、广慧、慧、导者、观(毗钵舍那)、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灯、慧宝、不痴、择法、正见也。由何而云慧是除遣?由彼慧而除遣身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语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意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贪、洗、洗扫、洗除;除遣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洗扫、洗除也;由此云慧是除遣。或又由正见而除遣邪见、洗、洗扫、洗除;由正思惟而除遣邪思惟、洗、洗扫、洗除;由正语而除遣邪语、洗、洗扫、洗除;由正业而除遣邪业、洗、洗扫、洗除;由正命而除遣邪命、洗、洗扫、洗除;由正精进而除遣邪精进、洗、洗扫、洗除;由正定而除遣邪定、洗、洗扫、洗除;由正智而除遣邪智、洗、洗扫、洗除;由正解脱而除遣邪解脱、洗、洗扫、洗除;或又由八支圣道而除遣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洗扫、洗除也。阿罗汉具此等之除遣法,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故阿罗汉是除遣者。彼乃除遣贪,除遣恶,除遣烦恼,除遣热恼,故是除遣者。
 
六百三十、什么是言谄?答:以欺瞒行为言谄,于此某者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以恶欲之为隐蔽此。即愿“勿知我恶事”,思惟“勿知我恶事”,以隐蔽手段之语而语“勿知我恶事”,以身努力“勿知我恶事”。如是所有谄、谄曲、夸大、欺瞒、伪善、虚伪、蔽恶、诡诈、诈欺、隐匿、隐蔽、不明示、不显示、隐闭、恶行为,此是言谄。
 
六百三十一、什么是慢?答:慢者,有一种之慢,即所有心之高贡。有二种之慢,即称扬自己之慢与贬低他人之慢。有三种之慢,即我是殊胜之慢,我是等之慢,我是劣之慢。有四种之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名声而生慢,由称赞而生慢,由乐而生慢。有五种之慢,即我乃得可意之色而生慢,我得可意之声、香、味、触而生慢。有六种之慢,即由眼之具足而生慢,由耳之具足、鼻之具足、舌之具足、身之具足、意之具足而生慢。有七种之慢,即是慢、过慢、慢过慢、卑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有八种之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不利得而生卑慢,由名声而生慢,由不名声而生卑慢,由称赞而生慢,由讥讽而生卑慢,由乐而生慢,由苦而生卑慢。有九种之慢,即胜者之“我胜”之慢,胜者之“我等”之慢,胜者之“我劣”之慢,等者之“我胜”之慢,等者之“我等”之慢,等者之“我劣”之慢,劣者之“我胜”之慢,劣者之“我等”之慢,劣者之“我劣”之慢。有十种之慢,即于此某者之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又依任何之根据而生慢。如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贡、高举、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帜,此是言慢。
 
六百三十二、什么是依见为吉祥?答:“见”,有一类沙门、婆罗门为“依见而有净”。彼等见某种之色解为吉祥,见某种之色解为不吉。云何见色解为吉祥耶?彼等于早晨起,出而见有吉瑞诸色。即见风乌,珍奇美丽树之嫩芽,见孕妇,见幼儿乘于肩上而行者,见满水瓮,见赤鱼,见良马,见良马牵车,见牡羊,见褐色之牛。见如是类之物解为吉祥。云何见色解为不吉耶?彼等于早晨起而出见米谷之山堆,见生酥之瓮,见空瓮,见俳优,见裸形之沙门,见驴马,见乘驴马而行,见有偏载之驾兽,见只眼者,见手痿者,见足痿者,见半身之麻痹者,见老人,见病人,见死人。见如是类者解为不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见有净者”。彼等由见而解为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也。
 
六百三十三、什么是依闻为吉祥?答:闻者,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闻而有净”。彼等或闻声解为吉祥或闻声解为不吉。云何闻声解为吉祥耶?彼等早晨起而出闻有吉瑞诸声。即如闻“荣”、“满”、“妙”、“无忧”、“喜意”、“吉辰”、“吉祥”、“圣妙”、“妙荣”类之声,解为吉祥。云何闻声解为不吉耶?彼等早晨起而出,如闻“只眼者”、“手痿者”、“足痿者”、“半身麻痹者”、“老人”、“病人”、“死人”、“切断”、“破坏”、“烧失”、“灭亡”、“非有”类之声解为不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闻而为有净者”。彼等解为由闻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六百三十四、什么是依戒为吉祥?答:戒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戒而成净”。彼等解唯依于戒,唯依于自制,唯依于律仪,唯依于不犯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异学沙门文荼子如是言:“工匠!我若具备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达最上之得达,为不能胜之沙门。云何为四?居士!于此不行身恶业,不语恶语,不思惟恶思惟,不令生活恶命。工匠!若我具备此等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达于最上之得达,为不能胜之沙门。”如是乃“由戒而有净”一类之沙门、婆罗门。彼等解唯依于戒,唯依自制,唯依律仪,依不犯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六百三十五、什么是依务为吉祥?答:务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务而有净”。彼等无论是象务者、马务者、牛务者、鸡务者、鸦务者、天力士务者、力天务者、夜叉务者、珠贤夜叉务者、火务者、龙务者、金翅鸟务者、夜叉务者、阿修罗务者、犍达婆务者、四大天王务者、月务者、日务者、帝释务者、梵天务者、天务者、方务者。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务而为有净者。彼等解由彼务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偏脱。
 
六百三十六、什么是依触觉为吉祥?答:触觉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触觉而有净”。彼等早晨起而出摩触地,摩触绿草,摩触牛粪,摩触龟,摩触铁板,摩触胡麻之货,啖吉兆之胡麻,涂吉兆之油,嚼吉兆之杨枝,以吉兆之粘土沐浴,衣吉兆之服,卷吉兆之头襟。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触觉而有净者”。彼等解为由触觉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六百三十七、什么是不染着于善恶?答:所有三界之善行云是善(福)。一切之不善云是恶(非福)。彼善行、恶行、不动行,亦皆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如是于善、于恶亦不执着,不附着、不染着、不在着、不在附着、不在染着、出离、弃遣、解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染着于善恶之义。舍己者,是舍自己之见。舍自己是舍执。舍自己者,由是渴爱、恶见而执、执取、住着、缚着、信解彼一切物舍之、脱、舍断、舍遣也。
 
六百三十八、什么是智者吠陀证知法?答:智乃智者、明解者、有智者、有觉者、辨智者、慧者也。“吠陀”者,是于四沙门道为智、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观慧、观(毗钵舍那)、正见也。智者是依彼等吠陀而到生老死之终边,达于终边,到于终点,达于终点,到于究竟,达于究竟,到于最终,达于最终,到于救护所,达于救护所,到于避难所,达于避难所,到于归依所,达于归依所,到于无畏,达于无畏,到于无死,达于无死,到于不死甘露,达于不死,到于涅槃,达于涅槃也。又到吠陀之终边故吠陀通达者。由到于吠陀(诸受)终边故吠陀通达者。知七法故是吠陀通达者。即知有身见,知疑,知戒禁取,知贪,知嗔,知痴,知慢也。彼杂染而宝再有,有不安,有苦报,应赍未来之生老死,而诸恶不善法。“智者吠陀证知法”者,是解法、现解也。即解法、现解一切行是无常之法,解法、现解一切行是苦,解法、现解一切法是无我法,解法、现解缘于无明而有行,解法、现解缘行而有识。解法、现解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之法。解法、现解无明灭故而行灭。解法、现解行灭故而识灭,解法、现解识灭故而名色灭、名色灭故而六处灭、六处灭故而触灭、触灭故而受灭、受灭故而爱灭、爱灭故而取灭、取灭故而有灭、有灭故而生灭、生灭故而老死之法灭也。解法、现解此是苦之法。解法、现解此是苦之集、此是苦之灭、此是至苦之灭道法。解法、现解此是漏法,此漏之集、此是漏之灭、此至漏灭之道法。解法、现解此等之法是应令知通之法,解法、现解此等之法应令遍知,此等之法应令舍断,此等之法应令修习,此等之法应令作证之法。解法、现解六触处之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之法。解法、现解五取蕴之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之法。解法、现解四大种之集、灭没、乐味、过患、出离之法。解、现解所有集之法皆是此灭法之法。此是“智者吠陀证知法”之义。
六百三十九、什么是系?答:系者,是贪欲身系、嗔恚身系、戒禁取身系、真实住著身系之四系。对自己见之贪是贪欲身系,对他人语之嗔害、不合意是嗔恚身系,自己之戒、务、取著于戒、务是戒禁取身系,自己之见为真实而住著者是真实住著身系。由何而云取系耶?由彼等四系而取、取着、执、执取、住着色,以取、取着、执、执取、住著受、想、行、识、趣、生起、结生、有、轮回、轮转。由彼而言为取系。“放弃”者,弃遣、放弃四系。或又放弃、振落系、结系、系缚、缚、结缚、缚着、悬、悬着、碍着之四系。譬如驾兽放弃离轭,令转覆所轭著之驾车、荷车、战车,如是乃云放弃、振落、系、系缚、缚、结缚、缚著,悬、悬着、碍着四系之义。
 
六百四十、什么是烦恼界?答:烦恼界者,即(一)有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及其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一界。(二)是粗之欲贪结、嗔恚结、粗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其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二界。(三)是微俱之欲食结、嗔恚结、微俱之欲食随眠、嗔恚随眠及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三界。(四)是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及其一处之诸烦恼,此是第四界。由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之四圣道,越、超越、离越此等之四烦恼界故,言彼为“越界”。
 
六百四十一、什么是向贪离贪已无贪?答:“向贪之贪”者,是对五种欲所有之贪、贪求、贪觅、昏迷、缚着、悬、悬着、碍着。“离贪之贪”者,是对色界、无色界定所有之贪、贪求、贪觅、昏迷、缚着、悬、悬着、碍着。“向贪离贪已无贪”者,是无论欲贪、色贪、无色贪亦皆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再生起。此是“向贪离贪已无贪”之义。
 
六百四十二、什么是象务者?答:象务者为行一切象之动作者。即立誓“今日以后我将为象之应为之事”,象之步态,立态,坐态,卧态,大小便状态,与他之象共见举鼻而行之行态等一切所行者。马务者、狗务者、牛务者、羊务者等亦应同样知之。行此等之务之沙门、婆罗门,信彼死后生天而行之。
 
六百四十三、什么是言此外者皆是劣?答:是以弃、投弃、弃舍自己之师、法说、众、见、行道、道以外他之一切教说。即彼师非一切知者,法不是善说,众不是善行道,见非贤善,行道乃非善施设,道不出三界,于此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者,于其处不成净、不成清净、不成遍净、不脱、不解脱、不遍脱、彼“是劣”,是贱劣,是下劣,是卑贱,是劣小,是小而如是言,如是语,如是话,如是说明,如是言说。此是“言此外者皆是劣”之义。
 
六百四十四、什么是诸善巧者?答:诸善巧者乃所有蕴善巧者、界善巧者、处善巧者、缘善巧者、念处善巧者、正勤善巧者、神足善巧者、根善巧者、力善巧者、觉支善巧者、道善巧者、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彼等诸善巧者如次言,即]如是言、如是语、如是话、如是说明、如是言说:“此是系,此是悬,此是缚,此是碍”。此是“诸善巧者言,彼亦为有系”之义。
 
六百四十五、什么是舍断自己者?答:“舍断自己”者,乃舍断自己之见。舍断自己者,是舍断自己之执。舍断自己者,是舍断,恶见三执、执取、住著、缚著、所信解者。舍断、除去、灭除、令灭无。“舍断自己无取著”者,是由四取而不取著、不执、不执取、不令住著。此是“舍断自己无取著”之义。无论对八等至之智,对五神通之智,对邪智,不为爱依或见依,不令生,不令发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彼对智亦不依止”之义。
 
六百四十六、什么是不至违和异诤中?答:“不至违和异诤中”者,乃彼实是分裂者、对立者、生二派者、种种见者、种种忍者、种种意欲者、种种意见者、种种见依止者、趣于欲趣者、趣于嗔趣者、趣于痴趣者,是趣于怖畏趣者中不趣于欲趣,不趣于嗔趣,不趣于痴趣,不趣于怖畏趣,由贪而不趣,由嗔而不趣,由痴而不趣,由慢而不趣,由见而不趣由悼举而不趣,由疑而不趣,由随眠而不趣,行于违和诸法,不被导、运、带去之事。此是“不至违和异诤中”之义。
 
六百四十七、什么是‘对两边种种有,此界他界无愿’?答:两边者,乃触是一边,触之集是第二边。过去是一边,未来是第二边。乐受是一边,苦受是第二边。名是一边,色是第二边。六内处是一边,六外处是第二边。有身是一边,有身之集是第二边。渴爱云为“愿”,即所有贪、染贪…乃至…贪欲、贪、不善根。“对种种有”者,是对于种种有之业有、再有。即于欲有对业有,于欲有对再有,于色有对业有,于色有对再有,于无色有对业有,于无色有对再有,乃对再三之有、再三之趣、再三之生起、再三之结生、再三之身体发生。“此界”者,是自己之身体,他界者,是他人之身体,此界者,自己之色、受、想、行、识。他界者,是他人之色、受、想、行、识。此界者是六内处,他界者是六外处,此界者是人世间,他界者是天世间,此界者是欲界,他界者是色界无色界,此界者是欲界色界,他界者是无色界也。“兹对两边种种有,此界他界无愿者”者,乃对两边,对种种有,对此界、他界无有愿望事,无存,无能得,被舍断,被断绝,寂灭,安息,不能生起,以智火烧之者。
 
六百四十八、什么是‘何须此世妄分别’?答:“分别”者,是爱分别与见分别之二分别。彼乃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彼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何有此贪可染而分别焉!何有“嗔可怒”而分别焉!何有“痴可昏昧”而分别焉!何有“慢可结缚”而分别焉!何有“见可执取”而分别焉!何有“掉举可散乱”而分别焉!何有“疑可不决定”而分别焉!又何有“随眠可强力”而分别焉!彼已舍断彼等之诸行。舍断诸行之故何有依趣而分别彼焉!即何有分别彼“地狱有情”、“畜生”、“饿鬼”、“人”、“天”、“有色者”、“无色者”、“有想者”、“无想者”、又“非想非非想者”焉!无其因缘、无其缘、无其原因,岂陷于分别焉!“此世”者,是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此是“何须此世妄分别”之义。
 
六百四十九、什么是不分别?答:分别者是爱分别与见分别之二分别。(一)爱分别者云何?依于渴爱之物而为“此是我之物,彼是我之物,此等是我之物,此各各是我之物,唯此是我之物,此是我之色、声、香、味、触、敷物、衣物、奴婢、奴仆、山羊、羊、鸡、豚、象、牛、马、牝马、田园、宅地、金银、货币、村、镇、王市、国土、地方、四兵之营舍、仓库”而无境界、限界、限定、制限而只要是我执把取所执物──又一切大地亦依渴爱而为我执──,乃至令一百八渴爱之作用。此是爱分别。(二)见分别者云何?乃有二十事之有身见,有十事邪见,有十事边见,于所有如是类之见、恶见、见执、见难路、见曲邪、见异动、见结、执、执取、住著、取、邪道、邪路、邪性、异学处、邪倒执、违邪执、颠倒执、邪执、对不如实而如实执乃至六十二见。此是见分别。彼等以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舍断爱分别舍遣见分别故,不分别爱分别或见分别,不令生,不令发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不分别”之义。
 
六百五十、什么是如同者?答:“如同者”,是阿罗汉依五行相而如同。(一)对好恶之物是如同。(二)已舍故是如同。(三)已度故是如同。(四)已脱故是如同。(五)说彼之德是如同。(一)阿罗汉对好恶之物是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对利得是如同,对不利得亦是如同,对名声是如同,对不名声亦是如同,对赏赞是如同,对讥訾亦是如同,对乐是如同,对苦亦是如同。假令以香涂一腕,又以斧击另一腕,对彼香无有贪染,对斧击无有嗔恚。舍断随导贪与嗔恚,离越胜败,超越顺境、逆境。如是阿罗汉对好恶是如同。(二)阿罗汉已舍故是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已舍贪、唾弃、脱、舍断、舍遣。已舍、唾弃、脱、舍断、舍遣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切不善行。如是阿罗汉已舍故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皆同,已舍一切烦恼。(三)阿罗汉已度故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已度欲流、度有流、度见流、度无明流、度一切轮回路、越度、度出、越过、超越、离越。彼梵行已成,所作已办,彼无再有之事。如是阿罗汉已度故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同已度。(四)阿罗汉已脱故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已由贪心脱、解脱、善解脱。由嗔心脱、解脱、善解脱。由痴心脱、解脱、善解脱。由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心脱、解脱、善解脱。如是阿罗汉已脱故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同已脱。(五)阿罗汉说彼之德如同者云何?阿罗汉对彼戒是具戒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信有信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精进是具精进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念有念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定是具定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慧是具慧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明是三明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对彼神通是六神通者,说彼之德是如同。如是阿罗汉说彼之德是如同。任何阿罗汉亦同有种种之德。
 
六百五十一、什么是命短少?答:命者是寿:1、存续、维持、动作、活动、护持、命、命根。而依次之二理由,命是短少。即(一)存续之少故命是短少。又(二)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命是短少。(一)存续少故命是短少者云何?过去心刹那之有情已生存者,非现生存,当非生存。未来心刹那之有情是当生存者,非现生存,非已生存。现在心刹那之有情于现生存者,非已生存,当非生存。命身苦乐受、单一心刹那,不过为相应、刹那急速转,八万四千劫、存续有诸天,彼等尚二心、一同不生存,此世之死者、存续者已灭,诸蕴皆相等、已去不结生,直前已破坏、未来当破坏,诸蕴中间灭、坏相无别异,心不生无生、现起有生存,心灭世间死、第一义施设,譬如水至低、为欲所左右,心缘于六处、断绝转无暇,已坏不止在、未来者无聚,现生者存续、锥尖芥子粒,彼现生诸法、豫定将破坏,坏灭法存续、前灭法不杂,不见破坏来、去亦为不见,空中起电光、须臾生而灭。如是乃“存续之少故,命成为短少”之义。(二)自味少故命短少者云何?命连结于入息,命连结于出息,命连结于出入息,命连结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命连结于暖(身热),命连结于段食,命连结于识。此等出入息等之根本是脆弱,此等之前因亦是脆弱,此等之诸缘亦是脆弱,此等发生因之渴爱亦脆弱。与此等俱存色、无色法亦是脆弱。与此等相应诸法亦是脆弱,与此等俱生诸法亦是脆弱,努力起生死之渴爱亦是脆弱,此等诸法是相互常脆弱。此等相互不确立、此等相互令坏灭,然相互不救护、又此等他相互存续、又无令他生者。又任何依任何亦不能舍,然,此等一切成为自破坏者。依于前诸法而令此等诸法能发生。令发生之前诸法先灭。前之诸法与后之诸法亦相互决无相见。如是乃自味(自己之作用)少,故是“命成为短少”之义。又若比于四大王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轻少,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不久住。若比于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之命,人之命是短少,命是少,命是仅少,命是刹那,命是些少,命是暂时,命不久住也。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库!人人之寿命此短少,忽而应至来世。故应磨慧,应作善,应行梵行。生之者无有不死。诸比库!长命者亦不过百岁内外。人人之寿是短少、善人对彼应轻视,如救头燃应须行、无有死之不来事,昼夜过去无间断、命亦刻刻为坏灭,人人寿命终尽事、犹如小川之流水。”
 
六百五十二、什么是百岁以下死?答:由百岁以下死者,乃于竭罗蓝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阿浮陀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闭尸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犍南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波沙佉之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虽任其生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产家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半月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一个月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二个月、三个月、四个月、五个月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生后六个月、七个月、八个月、九个月、十个月、一个年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于二岁、三岁、四岁、五岁、六岁、七岁、八岁、九岁、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而亦死亡、死、灭失、坏灭。此是“在由百岁以下死”之义。“虽生过于百岁者”者,是越百岁而生者,其后活一年,又活二年,又活三年,又活四年,又活五年,又活十年,又活二十年,又活三十年,又活四十年。此是“虽生过于百岁者”之义。
 
六百五十三、什么是为老而死?答:为老而死者,乃老,长,耆年,达重龄,老龄,齿落,发白,发断,头秃,皱寄,手足生斑点,身曲屈,至依杖至步行时,彼亦又为老而死亡、死、灭失、坏灭。由死无脱事、宛如熟果实,早朝仍在树、有落之怖畏,人生亦如是、常有死怖畏,又譬如陶工、粘土作器具,最后一切坏、人命亦如斯,幼少长大者、愚者与贤者,为死所左右、一切必至死,为死所打败、彼等父及子,亲类又亲类、无救由他世,现见种种亲、续语诸亲人,如牛引屠场、见死魔带去,如斯世间人、死老所攻击。此是“彼亦又因老而死”之义。故世尊宣示:人间此命实短少、在由百岁以下死,虽生过于百岁者、彼亦又为老而死,人人为我执物愁、盖无遍取之常事,彼成变灭之状态、见斯不可家居住。
 
六百五十四、什么是遍取?答:遍取者,是爱遍取与见遍取之二遍取。爱遍取是无常、有为、缘生、尽灭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变易法。见遍取是无常、有为、缘生、尽灭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变易法。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库!汝等于常、恒、常住、不变易法而永远仍如彼之存续,见如是而遍取(把握认识之物)耶?”“实不然,尊师!”“善哉,诸比库!我于诸比库常、恒、常住、不变易法而永远仍如彼之存续,不以观见如是而遍取。”无有遍取之常、恒、常住不变易法之物,此是不存,不存在,不能得。此乃“盖成为无遍取之常事”之义。
 
六百五十五、什么是变灭之状态?答:“彼成变灭之状态”者,乃彼存、存在别异、变灭、变异之状态,是彼之状态为得之物。即世尊如是宣示:“阿难!勿愁事,勿悲泣。我岂非如次说耶?一切可爱、可意之人人,必有别异(生别)、变灭(死别)、变异(死后处异。阿难!如何于此处将得常住耶?所有生、存在、有为、坏灭法,实愿勿坏灭者,无有此道理”。前前之蕴、界、处之变易、变异之故,转起后后之蕴界处。此是“彼成变灭之状态”之义。
 
六百五十六、什么是不可家居住?答:“不可家居住”者,是断一切家居之障碍,断妻子之障碍,断亲戚之障碍,断友人、同僚之障碍,断财宝之障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由家而出家为非家,成为无一物之状态,应独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见斯不可家居住”之义。故世尊宣示:人人为我执物愁、盖无偏取之常事,彼成变灭之状态、见斯不可家居住。人“此我物”而思惟、彼因死去亦被失,世之贤者已知此、弟子不可向“我执”。
 
六百五十七、什么是死?答:“死”者,是各各之诸有情由有情聚之死没、死亡、破坏、灭失、死灭、死、命终、五蕴之破坏、尸骸之投弃、命根之断绝。色、受、想、行、识被失去、舍、舍弃、灭失、坏灭之事。又如是说:“先于诸财富、有舍人之事,或有人最初、彼等舍财富,有欲欲之者、有财富不常,故人忧愁时、我无忧愁事,月盈成满月、由盈次第亏,日升灭黑暗、而自行灭没,敌者世间法、如斯我已知,故人忧愁时、我无忧愁事”。此是“彼因死去亦被失”之义。
 
六百五十八、什么是‘人此我物而思惟’?答:“物”者,乃是色、受、想、行、识。“人”者,是对人间之称、名称、施设(概念)、世间之言说、名、名业、命名、词、文、称呼。“人此我物而思惟”,是由爱思惟而思惟,由见思惟而思惟,由慢思惟而思惟,由烦恼思惟而思惟,由恶行思惟而思惟,由加行思惟而思惟,由异熟(果报)思惟而思惟。
 
六百五十九、什么是弟子?答:“弟子”者,是佛之弟子(佛之信奉者),法之信奉者,僧之信奉者。彼以世尊为我者而信奉,世尊摄取其人。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库!有诡诈、强情、虚谈、淫猥、高贡、不等持、不德之所有比库,此等比库非我弟子(信奉者)。彼等比库由此法、律之离去,彼等于此法、律之无至于增大、增进、广大。然,诸比库!有不诡诈、不虚谈、贤善、不强情、善等持、具德之所有比丘,此等比库是我弟子。彼等比库不离去此法、律,彼等于此法、律至于增大、增进、广大。
 
六百六十、什么是醒寤之后人不见、亡后只有人之名?答:“醒寤之后人不见”者,是譬如睡眠之人见月、见太阳、见大海、见须弥山王、见象兵、见马兵、见步兵、见军队、见美园、见美林、见美土地、见美莲池等等,然于醒来之后,人与物等已不见。“如斯若爱之人人”,“如斯”者,是事实与譬喻照合之句。“爱之人人”者,是爱慕之人人,即母、父、兄弟、姊妹、子、女、友人、同僚、亲戚、缘者。“身亡命终无见事”,身亡者,是“死而命终”者。“无见事”不睹见彼等,不达、不能得,不获于彼等。故世尊宣示:‘譬如梦中会见者、醒寤之后人不见,如斯若爱之人人、身亡命终无见事,被言某某彼之名、彼等亦曾被见闻,亡后只有人之名、成遣留者可语此。’被见者,是由眼识得所有之物。被闻者,是由耳识得所有之物。彼等者,是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天、人。“名”者,是称、名称、施设、世间之言说、名、名业、命名、词、文、称呼。被言者,是被语、话、说明、言说。“亡后只有人之名,成遣留者可语此”者,是色、受、想、行、识者被失、舍、舍弃、灭失,坏灭唯遣留名。“可语”者,是可述,可语,可话,可说明,可言说。亡后者,是死命终之后。“人”者,是有情、人、摩奴之子、士夫、补特伽罗、命者、生死者、生者、根行者、摩奴所生者。此是“亡后只有人之名”之义。
 
六百六十一、什么是人人贪求我执物,不舍愁悲与悭事?答:“愁”者,是失亲戚,失财富,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见,又失任何之失,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愁、忧愁、愁心、内愁、内遍愁、内热、内热恼、心之烧热、忧、愁箭。“悲”者,是失亲戚…失正见,又失任何之失,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哭、悲哭、悲泣、哭叹、悲叹、泣言、涕泣、号泣、哭泣、恸哭。“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之五悭。即所有如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此是云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把持是云悭。“贪求”者,是渴爱。即成为所有贪、染贪…贪欲、贪、不善根。“我执”者,是爱我执与见我执之二我执…。人人者,是防使我执事物惧将夺去时亦愁、夺去时亦愁,变易时亦愁,已变易之后亦愁。是防使我执事物惧将变易时亦愁,变易时亦愁,已变易后亦愁。是防我执事物惧将夺去时亦悲,夺去时亦悲,夺去后亦悲。是防我执事物惧将变易时而悲,变易时亦悲,已变易后亦悲。彼等护、守、遍取我执之事物,他被我所执之事物而悭。彼等对我执之事物而愁,愁而不舍、悲而不舍、悭而不舍、贪求而不舍、不舍断、不除去、不灭除、不令灭无。此是“人人贪求我执物,不舍愁悲与悭事”之义。
 
六百六十二、什么是离滞着?答:谓离滞着七有学之圣者。阿拉汉是无滞着者。何故云离滞着七有学之圣者?彼等由各各之境,令心离之滞着、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即于眼门令心不滞着,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于耳门令心、于鼻门令心、于舌门令心、于身门令心、于意门令心不滞着,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譬如羽毛于投火中又腱片缩曲、为丸而不伸,如是彼等七有学圣者由各各之境,令心离滞着,令反转、令转还、遮止、抑制、防遏、护、守、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
 
六百六十三、什么是远离于亲近座所?答:坐卧处云为座所。即是床、椅子、座蒲团、席、皮革、草蓐、柴薄、蒿蓐。彼之座所免见不适当之色,离、远离,免闻不适当之声,离、远离,嗅不适当之香、尝不适当之味、触不适当之触,免不适当之五种欲,离、远离。“亲近”者,是亲近于如斯座所,近而使用彼,受、受用、享受、常受。此是“远离于亲近座所”之义。
 
六百六十四、什么是和合者?答:和合者有(一)众和合,(二)法和合,(三)不生和合之三种和合。(一)众和合者云何?假令比库虽是多数,和合、和悦、无异诤、如水乳、相互以爱眼相见而住,此是众和合。(二)法和合者云何?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彼等一同跳入于涅槃,信乐、住立、解脱。于彼等诸法无有异诤、异论之事,此是法和合。(三)不生和合者云何?假令比库虽是多数,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而彼涅槃界无有过与不足。此是不生和合。
 
六百六十五、什么是牟尼不依一切处?答: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之十二处,云为一切处。“牟尼”之句中,智云为牟那。即所有之慧、观智、知解、慧根、择法、慧殿、慧眼、不痴、智慧、正见,超越爱着、超越爱网、超越见网,此是牟尼。“无依着”者,是依于爱依着与见依着之二依…。牟尼是舍断爱依着,舍遣见依着,不依着眼,不依着耳,不依着鼻,不依着舌,不依着身,不依着意,不依着色、声、香、味、触、法、施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不依着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于见、闻、觉、识之诸法,不依着、不依止、不系着、不着、不缚着、不信解,以出离、弃遣、离脱、离缚,以不受限定之心而住,此是牟尼不依一切处之义。
 
六百六十六、什么是爱者?答:“爱者”者,是有情、诸行之二种爱者。(一)爱有情者云何?乃于此处,彼欲彼等有情之利益、欲益、欲幸福、欲瑜伽安稳所之母、父、兄弟、姊妹、子、女、友人、同僚、亲戚、缘者。此是爱有情。(二)爱诸行者云何?乃为可意之色,可意之声、可意之香、可意之味、可意之触。此是爱诸行。
 
六百六十七、什么是如水不着于荷叶,彼悲泣悭无着事?答:“彼”者,是彼之阿拉汉、漏尽者。“悲泣”者,是失亲戚,失富,由病而失健康,失戒,失正见,又失任何者,又遭遇任何之苦法者之哭、悲哭、涕哭、悲泣、哭叹、悲叹、泣、涕泣、号泣、哭泣、恸哭、大恸哭也。“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之五悭。即所有如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此云为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把持云为悭。“叶”者,云是荷叶。“水”者,云是水。譬如水不着荷叶,不附着、不染着、不在着、不在附着、不在染着,如是对彼之阿拉汉、漏尽者之人不着悲泣与悭,不附着、不染着、不在着、不在附着、不在染着、出离、弃遣、为解脱离缚,彼住以不受限定之心。此是“如水不着于荷叶,彼悲泣悭无着事”之义。故世尊宣示:牟尼不依一切处、不为爱者不爱者,如水不着于荷叶、彼悲泣悭无着事。
 
六百六十八、什么叫慧是除遣?答:由彼之慧除遣身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语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意恶行,洗之、洗扫、洗除、除遣贪,洗之、洗扫、洗除,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洗除、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被除遣、洗、洗扫、洗除。由此而云,慧是除遣。或由正见而除遣邪见,洗之、洗扫、洗除,由正思惟而除遣邪思惟,洗之、洗扫、洗除,由正语而除遣邪语,由正业而除遣邪业,由正命而除遣邪命,由正精进而除遣邪精进,由正念而除遣邪念,由正定而除遣邪定,由正智而除遣邪智,由正解脱而除遣邪解脱,洗之、洗扫、被洗除。或又由八支圣道而除遣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之、洗扫、洗除。阿拉汉乃具此等之除遣法,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也。故阿拉汉是除遣者。彼是除遣贪,除遣恶,除遣烦恼,除遣热恼故是除遣者。
 
六百六十九、什么是除遣者实见与闻、关系觉者不思惟?答:除遣者以爱、见、慢等不思惟见,于见中不思惟有我,由见不思惟以外有我,不思惟于我有见。以爱、见、慢等不思惟闻,于闻中不思惟有我,由闻不思惟以外有我,不思惟于我有闻。以爱、见、慢等不思惟觉,于觉中不思惟有我,由觉不思惟以外有我,于我不思惟有觉。以爱、见、慢等不思惟识,于识中不思惟有我,由识不思惟以外有我,于我不思惟有识。即世尊如是宣示:“诸比库!我是常存者,此是执思。此我是生存者,此是执思。我是常存’者,此是执思。我应不常存者,此是执思。我是有色者,此是执思。我是无色者,此是执思。我是有想者,此是执思。我是无想者,此是执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是执思。诸比库!执思是病,执思是痈,执思是箭,执思是祸。故实诸比库!‘我等以心无执思而住’。如是,诸比库!实汝等应当学”。此是“除遣者实见与闻,关系觉者不思惟”之义。
 
六百七十、什么是羯罗蓝?答:羯罗蓝(Kalala)译为凝滑。云父母两精初和合凝结状态,指人类受胎后的第一周间。阿浮陀(abbuda)译为胞。云在凝滑上生薄皮肤之物,受胎后第二周间。闭尸(Pesi)译为血肉。受胎后第三周间之状态,成为血肉之渐次凝固物。犍南(ghana)译为坚肉。受胎后第四周间由液状成为完全固态之物。波沙佉(pasakha)译为支节,受胎第五周以后至出产前之状态,此间肢节、发、毛等形相圆满。
 
六百七十一、什么是耽溺淫法者?答:淫法者,是所有不妙法、野卑法、贱劣法,粗恶、秽污、密事而是男女二人之成就者。由何而云淫法耶?淫法者,乃有贪、有染贪、有烦恼、有流漏、有缠结,以夺善心而为烦恼,同似两人之行法也。由此而云为淫法。譬如两人之为斗争者云为淫者,两人之口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议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异诤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诤论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论议者云为淫者,两人之谈论者云为淫者,如是,淫法有贪、有贪染、有烦恼,流漏有缠结,以夺善心而为烦恼之同似两人之行法。由此而云为淫法。耽溺淫法者,乃行淫法、加行、热心、专心、行彼、屡屡行彼、重彼、向于彼、倾于彼、赴于彼、信解彼、是使彼、为主者。此是“耽溺淫法者”之义。
 
六百七十二、什么是远离?答:远离者,乃是身远离、心远离、依远离之三种远离。(一)身远离者云何?于此处有比库,令远离卧坐所,即往亲住于阿练若、树下、山岳、溪谷、冢墓、森林、露地、蒿积之处,以身远离而住。彼独行,独住,独坐,独卧,独入村行乞,独由行乞而归,独私禅坐,独经行,独行,住、动作、作为、护威仪而度日生活。此是身远离。(二)心远离者云何?入于初禅定者之心,远离五盖。入于第二禅定者之心,远离寻、伺。入于第三禅定者之心,远离喜。入于第四禅定者之心,远离苦、乐。入于空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入于识无边处定者之心,远离空无边处想。入于无所有处定者之心,远离识无边处想。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者之心,远离无所有处想。初果须陀洹之心,远离有身见、疑、戒禁取、见随眠、疑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二果斯陀含之心,远离粗欲贪结、嗔恚结、粗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三果阿那含之心,远离微俱之欲贪结、嗔恚结、微俱之欲贪随眠、嗔恚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四果阿罗汉之心,远离色贪、无色贪、慢、悼举、无明、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及与彼等一同之诸烦恼,以及外之一切相(诸行之因)。此是心远离。(三)依远离者云何?烦恼、蕴、行云为依。不死(甘露)、涅槃云为依远离。彼寂止彼之一切行、舍遣一切依、爱之尽灭、离贪、灭。此是依远离。于身引退而出离乐之人人,是身远离。于心遍净而达于第一净白之人人,是心远离。无依离行之人人,是依远离。
       
六百七十三、什么是世尊?答:“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也。又贪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嗔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痴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见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棘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烦恼之破坏者故是为世尊。颁法宝、颁与、颁布故是为世尊。诸有之终熄者故是为世尊。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定)、修习慧故是为世尊。或者世尊在阿练若、森林之边鄙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景,应住隐于人,禅思受用适当卧坐所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义味、法味、解脱味、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习、十遍定、安般念定、不净定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故是为世尊。又世尊受用十如来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六神通、六佛法故是为世尊。所谓世尊之名非由母而作,非由父而作,非由兄弟而作,非由姊妹而作,非由朋友同僚而作,非由亲戚、缘者而作,非由沙门、婆罗门而作,非由天神而作。此所谓世尊之名成为诸佛世尊于菩提树下解脱之后而获得作证一切知智时,为共同施设。
 
六百七十四、什么是“我教已失”?答:“我教已失”者,失二方面之教。即(一)教说之教亦失,(二)行道之教亦失也。(一)教说之教者云何?乃令所有彼学得契经、祇夜、记说、偈、自说、如是语、本生、未曾有法、毗陀罗此是教说之教。此亦失去、丧失、被拒外。(二)行道之教者云何?乃正行道、随顺行道、无敌行道、随义行道、法随法行道、诸善之完成、诸根门之守护、食之节量、向警寤之努力、念正知、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此是行道之教。此亦失去、丧失、被拒外。如是,乃“即我教亦失”之义。
 
六百七十五、什么是尝独行?答:“尝独行”者,乃由二方面(一)由出家之称,(二)由舍离群之义而尝独行。(一)由出家之称而尝独行者云何?是断一切家住之障碍,断妻子之障碍,断亲戚之障碍,断朋友、同僚之障碍,断财富之障碍,剃须发,缠袈裟衣,由家出而为非家,近无一物之状态而独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能维持。如是乃由出家之称而独行。(二)由舍离群之义尝独行者云何?彼如是为出家者而独于阿练若、森林之边鄙,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景,应住隐于人禅思受用适当之卧坐所,彼独行,独立,独坐,独卧,独入于村行乞,独由行乞归,独私禅坐,独为经行,独行,独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如斯,成为由舍离群之义尝能独行。
六百七十六、什么是“后受淫者世间放恣如驾兽”?答:是彼于后、于他时放弃佛、法、僧三学,还转卑俗而受淫法,受用、享受、常受。此是受用淫者。驾兽者,是象驾兽、马驾兽、牛驾兽、山羊驾兽、羊驾兽、骆驼驾兽、驴驾兽也。“放恣”而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之驾兽,会踏入邪路,乘撞树株及石之凹凸,使驾兽自身亦乘者亦破坏、负伤,落于断崖。譬如彼之放恣不调和、不调御、不训练之驾兽踏入邪路,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踏入于邪路、抱邪见…乃至…行邪定。譬如彼放恣、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之驾兽、乘撞树株及石之凹凸,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乘触邪曲之身业,乘触邪曲之语业,乘触邪曲之意业,乘触邪曲之杀生,乘触邪曲之偷盗,乘触邪曲之邪欲行,乘触邪曲之妄语,乘触邪曲之两舌,乘触邪曲之恶口,乘触邪曲之绮语,乘触邪曲之贪欲,乘触邪曲之嗔恚,乘触邪曲之邪见,乘触邪曲之诸行,乘触邪曲之五种欲,乘触邪曲之五盖。譬如彼放恣、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之驾兽,使驾兽自身及乘者亦破坏、负伤,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于地狱而破坏自己,于畜生界而破坏自己,于饿鬼界而破坏自己,于人世间而破坏自己,于天世间而破坏自己。譬如彼放恣、不调御、不训练、不调练之驾兽落于断崖,如是,似放恣之驾兽,彼放纵者亦落入生之断崖,亦落入老之断崖,亦落入病之断崖,亦落入死之断崖,亦落入愁、悲、苦、忧、恼之断崖。此是“于世间如放恣之驾兽”之义。
 
六百七十七、什么是劣凡夫?答:凡夫者,是依何义而为凡夫耶?广生诸烦恼故是凡夫,不广害破身见故是凡夫,对师轻口阿谀者故是凡夫,广障一切趣故是凡夫。以行种种俗行故是凡夫。广由种种暴流所流去故是凡夫。广由种种之热恼所热故是凡夫。广由种种之热苦所烧故是凡夫。对广五种欲而贪、贪求、贪觅、昏昧、缚着、悬、悬着、碍着故是凡夫。广由五盖而被遮障、盖复、妨障、闭塞、蔽、阴蔽故是凡夫。“劣凡夫”者,是劣,是贱劣,是下劣,是卑贱,是劣小,如是言小凡夫,此“言劣凡夫”之义。故世尊宣示:出家尝独行、后受用淫者,于世间放恣、驾兽劣凡夫。彼尝存名声、称誉亦尽失,如见此之事、应学舍断淫。
 
六百七十八、什么是名声者、称誉者?答:名声者云何?于此处某者尝于沙门之状态,由信者受恭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名声。称誉者云何?于此处某者尝于沙门状态,“是贤,是聪明,是有慧,是多闻,是雄辩,是巧应答之经师”,“是持律者”,“是说法者”,“是阿练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又“得初禅”,“得第二禅”,“得第三禅”,“得第四禅”,“得空无边处定”,“得识无边处定”,“得无所有处定”,“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充满名誉赏赞。此是称誉。
 
六百七十九、什么是应学?答:“应学”者,乃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之三学。(一)增上戒学者云何?于此处有比库,具戒,防护于别解脱律仪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于微细之罪亦生怖畏,学受持诸学处。小戒蕴、大戒蕴、戒、住立、初行、自制、律仪、诸善法首先最先之得达,此是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者云何?于此处有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之止息故,内净心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于喜之舍离故,于舍而住,有念有正知而以身受乐──彼说诸圣者“有舍有念而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故,舍断苦故,曾灭没喜、忧故,而不苦不乐,由舍念之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者云何?于此处有比库具慧──是圣,是决择,至正苦之尽灭──具备有生灭慧。彼如实、知解此是苦,如实、知解此是苦之集,如实、知解此是苦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苦灭之道。如实、知解此是漏,如实、知解此是漏之集,如实知解此是漏之灭,如实、知解此是至漏灭之道。此是增上慧学。为舍断淫法,为寂止,为舍遣,为安息亦应学增上戒,应学增上心,应学增上慧。应顾念此三学而学,应知而学,应见而学,应观察而学,应决意于心而学,应信信解而学,应勉励精进而学,应令念现起而学,应等持心而学,应以慧知解而学,应知通以知通而学,应遍知以遍知而学,应舍断以舍断而学,应修习以修习而学,应作证以作证而学,应行,应修行,应正行,应行正持。
 
六百八十、什么是“闻他叱责声悄心”?答:他者,是和尚、阿阇梨、同和尚者(弟子兄弟),同阿阇梨者(同门)、友人、知己、同辈或朋友。彼等叱责彼言:“友!汝得如是伟大之师(佛),于如是善说之法、律而出家,得如是圣众而行卑鄙淫法,放弃佛、法、僧学,还转于卑俗,此是汝之不利,是汝之恶得,汝对诸善法亦无信,汝对诸善法亦无惭,汝对诸善法亦无愧。汝对诸善法亦无精进,汝对诸善法亦无念,汝对诸善法亦无有慧”。“闻”彼等之语、语句、说示、示教、教示、听、把取、忆持、省察已而“悄心”,恼心、受击、痛心、忧心。
 
六百八十一、什么是刀剑语?答:“诸刀剑”者,是身刀剑、语刀剑、意刀剑之三刀剑。三种之身恶行是身刀剑,四种之语恶行是语刀剑,三种之意恶行是意刀剑。由他人所叱责而语故意之妄语。即言:“尊师!我原本乐于出家,然不可不养我母,故我惯于放恣”。言:“我不可不养兄弟,我不可不养姊妹,我不可不养我子,我不可不养我女,我不可不养友人,我不可不养同僚,我不可不养亲戚,我不可不养亲类、缘者。故我惯于放恣”。作语刀剑、作为、令生、令发生、起、令生起。此是刀剑语。
 
六百八十二、什么是大贪求沉潜妄言?答:乃此为故意之妄语者,此实彼之大贪求、大贪林、大稠林、大执取、大难所、大险岨、大弯曲所、大污泥、大泥泽、大障碍、大结缚。彼沉潜妄言,妄语云为妄言。于此处某者在集会中,又在会合中,又在亲戚之间,又在组合员之间,又在法庭之中,被带来作证人,当问时:“然,卿!语汝所知”,彼不知之事而言:“我知”,知之事而言:“我不知”,不见之事而言︰“我见”,又见之事而言:“我不见”。如是,为自己,又为他人,又为某等之利益,语故意之妄语,此云为妄言。又依三行相有妄语。即(一)有豫彼“我将为妄语”之心。(二)于现为妄言者有“我现于为妄言”之心。(三)于既为妄言者有“我为妄言”之心。依此等之三行相而有妄语。又依四行相、五行相、六行相、七行相、八行相而有妄语。即(一)有豫彼“我将为妄语”之心。(二)于现为妄言者有“我现于为妄言”之心。(三)于既为妄言者有“我为妄言”之心。四异于自己之见,(五)异于自己之忍,(六)异于意欲,(七)异于想,(八)异于实状而为妄语。依此等八行相而有妄语。“彼沉潜妄言”者,是沉潜、潜入、沉入、没入于妄言。
 
六百八十三、什么是如愚钝者恼?答:“如愚钝者恼”者,乃如贫困者,如蒙昧者,令苦,令恼,染恼。即杀生物,取不被与,破家之隙间而入,行掠夺,包围家,待伏路边而为强盗,通他妻,语妄言,如是而令彼结果是苦、恼、染恼。即此之恶行者,王令捕之而行种种惩治。即以鞭笞,以杖笞,以棍棒笞,断手,断足,断手足,断身,断鼻,断耳、鼻,破头盖而入热铁丸于其中,剥头皮而磨头盖,于口中点火,卷油布烧全身,卷油布烧手,剥皮肤而例倒,剥皮肤再令彼皮肤缠身,缚手足由四方放火剥取皮、肉、腱、寸断其身,伤其身而擦入灰汁,抡挥铁串突刺耳孔,拔骨而身如蒿蒲团,灌注热油,令狗啖食,生而刺串,以刀断首。如是令苦、恼、染恼。或又败于欲爱尚执着心而烦恼,遍求财富用船出大海,遭寒遭暑,触虻、蚊、风、太阳热、爬行类、蛇类而苦,为饥渴所恼。亦为求财富行于军婆国,行磔拘罗国,行德迦尸罗国,行黑面国,行死彼岸国,行毗孙伽国,行怨敌路国,行阇婆国,行多摩梨国,行鹏伽国,行伊罗跋陀国,行金顶国,行金地国,行铜鍱国,行苏婆罗国,行婆留迦车国,行苏刺吒国,行鸯伽尼迦国,行恒伽那国,行极远恒伽那国,行臾那国,行极远臾那国,行亚魔山陀国,行沙漠难所国,膝行以行路,行山羊之通路,行羊之通路,匍匐行而行路,遮伞而行应路,辟开竹林而行路,行鸟之通路,行鼠之通路,行孔之路,以行林薮。如是而令苦、恼、染恼。如是虽尝辛酸、遍求财富若不得此,因不得而受苦忧。如是令苦、恼、染恼。尝辛酸遍求财富若得此者,已得而为守护此而受苦忧。即云:“云何者?是如何我财富不为王夺,不为劫贼夺,不为火烧,不为水流,不为不肖之后继者所持去耶”?如是所护守彼等之财富而丧失者,彼离去财富而受苦忧。如是令苦、恼、染恼。此是“而且若行淫,如愚钝者恼”之义。故世尊宣示:贤者名声高、决意而独行,而且若行淫、如愚钝者恼。牟尼兹已知、前后之过患,独行应坚行、淫事勿受用。
 
六百八十四、什么是应坚行独行?答:“应坚行独行”者,依是二方面,即(一)依出家之称,又(二)依舍离群之义而坚行独行。(一)依出家之称而坚行独行者云何?是断一切家住之障碍,断妻子之障碍,断亲戚之障碍,断朋友、同僚之障碍,断财富之障碍,剃须发,缠袈裟衣,由家出家而无家,近于无一物之状态而独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如是乃依出家之称而坚行独行之义。(二)依舍离群之义而坚行独行者云何?彼如是为出家者而独于阿练若、森林之边鄙,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景,住隐于人处,为禅思而受用适当之卧坐所,彼独行,独立,独坐,独卧,独入村而行乞,独由行乞归,独私禅坐,独为经行,独行、独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如是,乃依舍离草之义而坚行独行之义。坚行独行者,是严格行,坚持诸善法,确实受持,此是“坚行独行”之义。
 
六百八十五、什么是绝无成恶行?答:“绝无成”者,是绝无、远离、别离也。即绝无为身恶行,远离、别离语恶行、意恶行、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绝无、远离、别离也。
        
六百八十六、什么是有净只此处?答:彼等言、语、话、说明、言说此是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即以“世间是常,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彼等于此言、语、话、说明、言说是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以此“世间是无常”;“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与身是同一”,“命与身相异”;“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为真实其他为虚妄”。彼等于此言、语、话、说明、言说是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于诸他之法,言无有清净”者,是除自己之师、法说、众、见、行道、道外而弃、投弃、弃舍一切之他说,“彼师非一切知者,法非善说,众非善行道,见非贤善,道非善设施,道非出三界。于此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也。于此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之事。彼之教是劣、贱劣、下劣、卑贱、劣小,小”,乃斯言,斯语,斯话,斯说明,斯言说。此是“于诸他之法,言无有清净”之义。
六百八十七、什么是悬念欲将被赏赞?答:“欲将被赏赞”者,是乐、冀求、希望、热望赏赞、赞叹、称誉,令名。“悬念”者,是行议论之前危俱。悬念,“我对议论为胜耶?我为败耶”?“云何我将为论破”,“云何我将为救论(反驳)”,“云何我将为别论”,“云何我将为差别论”,“云何我将为隐闭论”,“云何我将为开显论”,“云何我将为断略论”,“云何我将为综合论”,如是于议论之前而危俱、悬念也。此是“悬念欲将被赏赞”之义。
 
六百八十八、什么是败北?答:“败北”者,是审判者试问者之会众,宣示彼失败、败北。即“汝之所说是离义”,宣示义而败北。“汝之所说是离文”,宣示为文而败北。“汝之所说是离义与文,宣示为文义而败北”。“汝之义不合理”,“汝之文不巧妙”,“汝之义与文不合理不巧妙”,“汝之论破不十分”,“汝之救论反驳不完全”,“汝之别论不十分”,“汝之差别论不完全”,“汝之隐闭论不十分”,“汝之开显论不完全”,“汝之断略论不十分”,“汝之综合论不完全是被拙语、拙话、拙谈、拙言、拙说”而宣示败北。
 
六百八十九、什么是劣论者悲泣而愁?答:劣论者,是贱劣论者、毁失论者、毁败论者,而非完全论者。悲泣者,如“我顾念他事,考虑他事,忆持他事,省察他事。今我豫想全然相反。彼敌者同党多,徒众多,眷属多。然我此徒众不和而不和合,依和合而此议论亦有之胜算。我再为败”,如是言而所有泣言、涕泣、号泣、哭泣、恸哭。此是“悲泣”也。愁者,愁“彼有胜我有败”,是愁“彼有利得我有不利得”,是愁“彼有名声我有不名声”,是愁“彼有赏赞我有毁訾”,是愁“彼有乐我有苦”,是愁、疲、悲泣、捶胸而泣、陷于蒙昧,想:“彼被恭敬,被尊重,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我不被恭敬,不被尊重,不被尊敬,不被奉事,不被敬重,不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劣论者悲泣而愁”之义。
 
六百九十、什么是得意与失意?答:乃起诤论之彼等有胜与败,有利得与不利得,有名声与不名声,有赏赞与毁訾,有昔与乐,有喜与忧,有好与不好,有亲匿与嗔恨,有得意与失意,有顺境与逆境。由胜而心得意,由败而心失意也。由利得而心得意,由不利得而心失意。由名声而心得意,由不名声而心失意。由赏赞而心得意,由毁訾而心失意。由乐而心得意,由苦而心失意。由喜而心得意,由忧而心失意。由上升而心得意,由下降而心失意。
 
六百九十一、什么是见此论议、沙门应远离?答:“见此”者,乃于现之斗争、见之口论、见之异执、见之诤论、见之确执而见、观、考量、度知、辨知、明了此之过患。见此之论议,沙门应远离者──云以论议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或又论议者,是无用之论也──不可行论议,不可行斗争,不可行口论,不可行异执,不可行诤论,不可行确执。应舍弃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应除去、应灭除、应令之灭无。由斗争、口论、异执、诤论、确执而远离、离、离去、出离、舍离、离脱、应以不限定之心而住。
 
六百九十二、什么是把取恶见为争论?答:是取六十二恶见中任何之恶见,把取,取着,执受,住着。即是“汝不了知此之法与律,我了知此之法与律,何故汝不了知此之法与律耶?因汝是邪行道者,我是正行道者,我言有伴义,汝言不伴义,应言于前者而汝以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汝以言于前。汝久习之说柚颠覆也。乃指摘汝说之过患。汝已被论破。令解脱行汝说之过患。或又若汝能显论而争论,为斗争,为口论,为异执,为诤论,为确执之云义。
 
六百九十三、什么是破军行人人?答:“军”者,是魔军也。即身恶行是魔军,语恶行是魔军,意恶行是魔军,贪是魔军,嗔是魔军,痴是魔军。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是魔军。即世尊斯宣示:汝第一军欲、第二军不言乐…勇者胜得乐,依四圣道胜、打胜、破、毁坏、败退一切之魔军,一切之敌对烦恼。故诸阿罗汉、漏尽者云为行“破军”之人人。“行”者是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也。此是“破军行人人”之义。
 
六百九十四、什么是‘与除遣者合步调,汝之行事为不能’?答:世尊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此等之除遣法。故世尊是除遣者。敌士之普行者与佛世尊合步调共来而角逐,为议论,为谈论,对议论者是不能成功。其因何耶?波须罗普行者是劣、贱劣、下劣、卑贱、劣小、小,而彼世尊是最高、最胜、最殊胜、最上、胜妙。譬如兔与醉象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老狐与百兽之王狮子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吞母乳之幼犊牛与绝论之牡牛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鸦与金翅鸟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旃陀罗与转轮王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譬如尘芥中之吸血鬼与天帝释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如是,波须罗普行者与除遣者佛世尊合步调,不能共来为角逐。其何因耶?波须罗普行者是劣慧者、贱劣慧者、下劣慧者、卑贱慧者、劣小慧者、小慧者,而彼世尊是大慧者、博慧者、疾慧者、速慧者、利慧者、择慧者、慧分别善巧者、明了智者、证得无碍解者、得四无畏者、持十力者、人牡牛、人师子、人龙、人良马、人轭兽、无边智者、无边威力者、无边名声者、富者、大财者、有财者、指导者、调伏者、教导者、令知者、令解者、令观者、是令欣乐者。彼世尊是未起之道令起者、未生之道令生者、未说之道之说者、知道者、解道者、达道者也。又现随顺道彼世尊之诸弟子,于世尊之后以世尊为模范具备诸德而住。彼世尊是知应知者,见应见者,具眼者、具智者、具法者、梵者、告示者、告说者、义之将来者、不死(甘露)之施与者、法主、如来也。于彼世尊无有以慧不能知者、不能见者、不能解者、不能作证者、不能触者也。通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法由一切行相而现来于佛世尊之智门。所有应知,应知之物,彼无论自义、他义、自他之义、现世之义、来世之义、明白之义、甚深之义、秘密之义、隐蔽之义、未了之义、已了之义、无罪之义、无烦恼之义、净白之义、第一义之义、其一切作用于佛智之中。一切之身业是随佛世尊之智而起,一切之语业是随佛智而起,一切之意业是随佛智而起。对过去于佛世尊有无障害智,对未来于佛世尊有无障害智,对现在于佛世尊有无障害智也。可知之范围者皆是佛智,有佛智之范围一切皆是可知的。佛智是限界可知,可知以限界佛智。超越可知无佛智之作用,超越佛智无可知之义。彼等智与可知之法相互在同一限界。譬如正相合致之函盖二者,函无余于盖,盖无余于函,相互在同一限界,如是于佛世尊之智与可知是相互在同一限界。可知之范围皆是佛智,有佛智之范围一切皆是可知。佛智是限界可知,可知的以限界佛智。超越可知无佛智之作用,超越佛智应无可知之事物。彼等智与可知之法相互在同一限界。于一切诸法佛世尊智之作用。一切诸法是关系于佛世尊之意门转向心,关系于意门速行心,关系于作意,关系于心之生起。佛世尊智之作用是对于一切有情。世尊知一切有情意乐,知随眠,知所作,知信解,了知小尘垢、大尘垢、利根、钝根、善行相、恶行相、易教化、难教化、能、不能之有情。含天、魔、梵天之世界及含沙门、婆罗门、天、人之人人是于佛智中而活动。譬如无论如何之鱼、龟乃至吞舟之大鱼亦皆活动于大海之中,如是,含天、魔、梵天之世界及含沙门、婆罗门、天、人之人人是于佛智中而活动。譬如无论如何之鸟乃至金翅鸟亦皆活动于虚空之方域,如是,舍利弗等有慧之人人亦均活动于佛智之方域。佛智遍满天、人之慧而胜彼。又所有贤刹帝利、贤婆罗门、贤居士、贤沙门之总敏而长于议论,有射穿毛发之练达而能以慧解摧破他之诸恶,而此行之人人,频行质问,近于如来,在质问秘密、隐蔽之义,彼等之质问依世尊解说解答。且其解答之理由、说示而至彼等归投于世尊。如此世尊所谓由慧而极耀。此是“与除遣者合步调,汝之行事为不能”之义。
 
六百九十五、什么是由戒与务不言净?答:“由戒与务不言净”者,虽由戒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虽由务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虽由戒与务而汝不言、不语、不话、不说明、不言说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又“无见无闻亦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者,乃亦非斥见、闻、智、戒、务。见亦是所盼望。即(一)有布施,(二)有献供,(三)有祭祀,(四)有善作、恶作诸业之果报,(五)有此世,(六)有他世,(七)有母,(八)有父,(九)有化生之有情,(十)于世间正生活正行道,且自通达作证此世他世向世人宣说有沙门、婆罗门十事之正见。闻亦是所望者。即他人音声之契经、祇夜、记说、偈、自说、如是语、本生、未曾有法、毗陀罗。智亦是所望者。即是业作智、谛随顺智、神通智、等至智。戒亦是所有望者。即是别解脱律仪。务亦是所有望者。即是阿练若住支、常乞食支、粪扫衣支、三衣支、次第乞食支、时后不食支、常坐不卧支、随处住支之八头陀支。又彼“无见无闻亦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者,虽唯正见,虽唯闻,虽唯智,虽唯戒,虽只于务亦无得内寂之事。又虽无为此等诸法亦不得内寂。但此等诸法是可得内寂、证得、触得、作证资粮之原因。此是“无见无闻亦无智,无戒无务不言净”之义。“放弃此等无取著”者,希望此等不善之诸法绝对舍断,希望对三界之诸善法不爱著。黑分之诸法绝对舍断、舍断、根绝、如截多罗树之顶成为灭无,为未来不生起之物故,且对三界之诸善法无爱著故,不执,如斯者不执取,不住著,又对彼等不可执,不可执取,不可住著。如斯,是“放弃此等无取著”之义。又爱、见、慢亦被舍断、根纯,如截多罗树之顶成为灭无,未来不生起故,如斯不执、不执取、不住者。如斯是“放弃此等无执者”之义。又福行、非福行、不动行亦舍断,根绝、如截多罗树之顶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故,对如斯不执,不执取,不住著。如斯,是“放弃此等无取著”之义。
六百九十六、什么是“不热望有不依寂”?答:“寂”者,是贪之寂故为寂。嗔之寂故为寂。痴之寂故为寂。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静故,烧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是寂、寂静、消灭、安息。此是寂也。“不依”者,是于依有爱依与见依之二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不依于眼,不依于耳,不依于鼻,不依于舌,不依于身,不依于意,乃不依、不执、不执取、不住著色、声、香、味、触、施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见闻觉识之诸法。此是“不依寂”之义。“不热望有”是不热望欲有,不热望色有,不热望无色有。此是“不热望有不依寂”之义。
 
六百九十七、什么是龙象恶见不取著?答:“龙象”者,(一)不行罪恶故是龙象。(二)不行故是龙象。(三)不来故是龙象。(一)不行罪恶故是龙象者云何?罪恶者有杂染赍再有,有不安,有苦报,赍于未来之生老死是恶不善法。(二)不行故是龙象者云何?是不行欲趣,不行嗔趣,不行痴趣,不行怖畏趣,不依贪而行,不依嗔而行,不依痴而行,不依慢而行,不依见而行,不依掉举而行,不依疑而行,不依随眠而行,不依违和之诸法而趣,不被导,不被带去,不将来。如斯“不行故是龙象”。(三)不来故是龙象者云何?依须陀洹道令舍断所有烦恼不再来,不回,不还。依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令舍断所有烦恼不再来,不回,不还。如斯是“不来故是龙象”。“其等龙象不取著而论者”,是龙象不可取、取著、执、执取、住著、而不论、不可语、不可话、不可说明、不可言说其等诸恶见。即不可论,不可语,不可话,不可说明,不可言说:“世间是常…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是真理,其他为虚妄”。此是“龙象恶见不取著”之义。
六百九十八、什么是吠陀者?答:此中,吠陀者是于四沙门道之智、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观慧、观(毗钵舍耶)、正见也。吠陀之达人是依其等吠陀到生老死之终边、达终边、到终点、达终点、到究竟、达究竟、到最终、达最终、到救护所、达救护所、到避难所、达避难所、到归依所、达归依所、到无畏、达无畏、到无死、达无死、到不死、达不死、到涅槃、达于涅槃也。又到吠陀(诸受)之终边故是吠陀之达人。依诸受到终边故是吠陀之达人。知七法故是吠陀之达人。即知有身见,知疑,知戒禁取,知贪,知嗔,知痴,知慢。彼知于杂染资再有、有不安、有苦报、宝未来之生老死之诸恶不善法。故世尊宣示:“存于沙门婆罗门、辨知一切吠陀智,离贪而对一切受、吠陀达人超诸受。”
 
六百九十九、什么是“离去想者无系缚”?答:是先行止(奢摩他)于修习圣道者,由最初则令镇伏系缚。彼达于阿罗汉,阿罗汉之系缚、痴、盖、欲想、恚想、害想、见想皆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以慧解脱无有痴”者,是先行观(毗钵舍那)于修习圣道者,由最初则令镇伏痴。彼达于阿罗汉时,阿罗汉之痴、系缚、盖、欲想、恚想、害想、见想皆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
 
七百、什么是“执著想与见人人,彷徨世间且冲突”?答:是以想──欲想、恚想、害想之人人乃由想而与他冲突、冲击。即王与王诤论,刹帝利与刹帝利诤论,婆罗门与婆罗门诤论,居士与居士诤论,母与子诤论,子与母诤论,子与父诤论,父与子诤论,兄弟与兄弟诤论,姊妹与姊妹诤论,兄弟与姊妹诤论,姊妹与兄弟诤论,朋友与朋友诤论。彼等其时,陷于斗争、异执、诤论而相互以手攻击,以石块攻击,以刀剑攻击。彼等其时,唯招死、死之苦。然“世间是常”…又“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之执见人人,乃依见而冲突、冲击。己依师冲突于他之师,己依法说冲突于他之法说,己依众冲突于他之众,己依见冲突于他之见,己依行道冲突于他之行道,己依道冲突于他之道。或又彼等:“汝不了知此之法、律…或若能者且显论之”而行诤论、斗争、口论、异执、诤论、论执也。于彼等不舍断福、非福、不动之诸行,诸行不舍断故,趣于冲突,即冲突于地狱,冲突于畜生界,冲突于饿鬼界,冲突于人世间,冲突于天世间,由趣至趣而冲突,由生起至生起而冲突,由结生至结生而冲突,由有至有而冲突,由轮回至轮回而冲突,由轮转至轮转而冲突,且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冲突。“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人世间、天世间、蕴世间、界世间、处世间也。此是“执著想与见人人,彷徨世间且冲突”之义。故世尊宣示:离去想者无系缚、以慧解脱无有痴,执著想与见人人、彷徨世间且冲突。
 
七百零一、什么是世尊?答:“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又贪之破坏者故是世尊,嗔之破坏者故是世尊,痴之破坏者故是世尊,见之破坏者故是世尊,棘之破坏者故是世尊,烦恼之破坏者故是世尊。颁、颁与、颁布法宝故是世尊。诸有之终熄者故是世尊。以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故是世尊。或世尊是在阿练若、森林之边鄙而无人声,无骚音,无人人之情境,隐人而住,于禅思受用适当之卧坐所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衣服、食物、病者之资具药品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义味、法味、解脱味、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想修习、十遍定、安般念定、不净定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故是世尊。又世尊受用十如来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六神通、六佛法故是世尊。世尊之名非由母所作,非由父所作,非由兄弟所作,非由姊妹所作,非由朋友、同僚所作,非由亲戚缘者所作,非由沙门、婆罗门所作,非由天神所作。此世尊之名是诸佛世尊于菩提树下解脱之后,一切知智之获得作证而共同施设者。
 
七百零二、什么是前际无依止?答:前际者,是过去世。彼有关舍断、舍遣过去世之渴爱、见。舍断渴爱,舍遣见故之如斯者,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或又:“于过去世我有斯色”,于其处无随伴喜。又:“于过去世我有斯受,有斯想,有斯行,有斯识,于其处无随伴喜。如斯亦是于“前际无依止者”。或又:“于过去世我有斯眼,有斯色”于其处无起欲贪所缚之识。识非欲贪所缚故,彼无欢喜于彼。无欢喜于彼者,如斯亦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又:“于过去世我有斯耳,有斯声”。“于过去世我有斯鼻,有斯香”。“于过去世我有斯舌,有斯味”。“于过去世我有斯身,有斯触”。“于过去世我有斯意,有斯法”于其处不起欲贪所缚之识。识非欲贪所缚故,彼无欢喜于彼。无欢喜于彼者,如斯亦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或又尝于在家时与妇人共笑、谈、语、所戏之事项,无乐彼,无欲求彼,无由彼至满悦。如斯是“于前际无依止者”也。
 
七百零三、什么是中应称许无烦恼?答:“中”者,是现在世也。彼有关舍断、舍遣现在世之渴爱、见。舍断渴爱,舍遣见故“无以贪染”可称计之烦恼,无“以嗔怒”可称计之烦恼,无“以痴迷”可称计之烦恼,无“以慢结缚”可称计之烦恼,无“以见执取”可称计之烦恼。无“以掉举散乱”可称计之烦恼,无“以疑 不决定”可称计之烦恼,无“以随眠为强力”可称计之烦恼。彼等诸烦恼行已舍断,诸行之舍断故,如“地狱有情”,如“畜生”,如“饿鬼”,如“人”,如“天”,如“有色者”,如“无色者”,如“有想者”,如“无想者”,如“非想非非想者”,无有关如说之趣可称计。无种种可称之其因、无缘、无原因。此是“中应称许无烦恼者”。
 
七百零四、什么是“彼对未来不重视”?答:“彼”者,是阿罗汉、漏尽者。重视者,是爱重视与见重视之二重视…。彼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舍断爱重视,舍遣见重视故,无重视行渴爱又恶见。不以渴爱为幢幡,不以渴爱为旗帜,不以渴爱为主;不以恶见为幢幡,不以恶见为旗帜,不以恶见为主。无论渴爱及恶见皆不从而行。如斯是“彼不重视”之义。或又:“于未来世我有斯色”于其处无令随伴喜。又:“于未来世我有斯受,有斯想,有斯行,有斯识”,于其处无令随伴喜。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义。或又:“于未来世我有斯眼,有斯色”,无心愿于获得未获得者之事。缘无心愿之欢喜彼。无欢喜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义。又:“于未来世我有斯耳,有斯声,“于未来世我有斯鼻,有斯香,“于未来世我有斯舌,有斯味”,“于未来世我有斯身,有斯触”,“于未来世我有斯意,有斯法”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缘无心愿之欢喜彼。无欢喜于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义。或又:“我由此之戒,由务,由苦行(根律仪),又由梵行可成某天或他之天”,无心愿于获得未获得者。缘无心愿之欢喜彼。无欢喜于彼,如斯亦是“彼不重视”之义。
 
七百零五、什么是无忿无有战栗事?答:说“无忿”,亦先应说忿。由十行相而忿生。即(一)“彼行我不利”而忿生。(二)“彼行不利我”而忿生。(三)“彼行我不利”而忿生。(四)“行我可爱、可意者之不利。(五)行不利、(六)将行不利”而忿生。(七)“行我不爱、不可意者之利。(八)行利、(九)将行我不爱、不可意者之利”而忿生。或又(十)无道理而忿生。如斯之嗔害、嗔恨、嗔恚、违逆 3、怒、激怒、大激怒、嗔、激嗔、心之大激嗔、恚、意之激嗔、忿、忿怒、忿怒性、嗔、嗔怒、嗔怒性、恚、恚怒、恚怒性、违背、违逆、愤怒、愤概、心之不快,此云为忿。又应知忿亦有强烈、微弱。有时忿只心乱而未至令口痉挛。有时忿只为令口痉挛而未至动颚。有时忿只动颚而未至发恶口。有时只发粗语而未至环睨诸方。有时忿只环睨诸方而未至执刀杖。有时忿只执刀杖而未至扬起刀杖。有时忿只扬起刀杖而未至打下刀杖。有时忿只打下刀杖而未至斩斫。有时忿只斩斫而未至种种撕裂。有时忿只种种撕裂而未至切离手足。有时忿只切离手足而未至夺生命,有时忿只夺取生命未至舍失、遍舍一切状态。此之忿已杀害他人而杀害自己故,斯忿是至第一增盛,达第一广大者也。舍断此忿、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之者云无忿者。舍断忿故而无忿,遍知忿之根本故而无忿,断绝忿之因故是无忿也。此是无忿之义。“无有战栗事”者,乃于此处某者有怖、骇怖、惧怖。彼是“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我不得依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而”至于怖、骇怖、惧怖、怖畏、战栗也。于此处有比丘,无怖、无骇怖、无有惧怖。彼不怖,不骇怖,不惧怖,不怖畏,无至战栗。即“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而我不怖,不骇怖,不惧怖,不怖畏,无至于战栗。
 
七百零六、什么是不夸大而无后悔?答:于此处某者有夸、夸大。彼夸,夸大。即“我是具足戒”,又“我是具足戒、务”,又“出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皆具足任何之根据”。又“我由高贵家之出家”,“由大家而出家”,“由大财产家而出家”,“由大富豪家而出家”,“我之亲戚无论在家者出家者皆是有名者”,又“我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我是经师”,“是持律师”,“是说法师”,又“我是阿练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但三衣者”,“是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又“我已得初禅”,“已得第二禅”,“已得第三禅”,“已得第四禅”,“已得空无边处定”,“已得识无边处定”,“已得无所有处定”,“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定”而夸、夸大。如斯不夸、不夸大、远离夸,离、离去、出离、舍离、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不夸大”之义。“无后悔”之句中,后悔(恶作)者,是由手恶作亦是后侮也,由足恶作亦是恶作,由手、足恶作亦是恶作。不许之物想是已许,被许之物想是不许,非时想是时,无罪想是有罪,有罪想是无罪,如斯乃误之行为而是后悔。如斯之恶作(后悔)、追悔、追悔性、心之后悔,意悔恨,此云为恶作(后悔)。又依作与不作之二原因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作与不作故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者云何?是“我作身恶行,我不作身善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作语恶行,我不作语善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作意恶行,我不作意善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侮恨。又我作杀生,我不作离杀生”,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作偷盗,我不作离偷盗”,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作邪欲行,我不作离邪欲行”,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我作妄语,我不作离妄语”,“我作两舌,我不作离两舌”,“己作恶口(粗语),我不作离恶口”,“我作绮语,我不作离绮语”,“我作贪欲,我不作不贪欲”。“我作嗔恚,我不作不嗔恚”。又“我作邪见,我不作正见”,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或又“我是不戒圆满者”而生起恶作、心之后悔、意悔恨。又“我不守护诸根”,“我食不知适量”,“我不励警寤”,“我不具备念、正知”,“我不修习四念处”,“我不修习四正勤”,“我不修习四神足”,“我不修习五根”,“我不修习五力”,“我不修习七觉支”,“我不修习八支圣道”,“我不遍知苦”,“我不舍断集”,“我不修习道”,“我不作证灭”,而生起恶作、心之后侮、意悔恨。舍断此恶作,正断,令寂灭,安息,不得令生起,以智火所烧者,彼云无后悔(恶作)者。此是“不夸大而无后侮”之义。
 
七百零七、什么是无掉举者语真言?答:真言者,是慧也。即所有慧、知解…乃不痴、择法、正见。彼由真言把握真理而语。故虽多说,虽多话,虽多说明,虽多言说,于其中已无恶作、恶说、恶语、恶话、恶述、语恶言语也。此“语真言”之义。无掉举者之语中,掉举者云何?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之散乱、心之散动,此云掉举。舍断此掉举,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云彼无掉举者。此是“无掉举者语真言”之义。
 
七百零八、什么是慎语?答:“慎语”者,(一)于此有比丘,舍断妄语,妄语离,语真实,只遵真实,真实而可信赖,不欺世人。(二)彼舍断两舌,离两舌,为分裂此处人人之间,不由此处闻而于彼处语,为分裂彼处人人之间,不由彼处闻而于此处语。彼于如斯分裂人人令融和,愈益助长亲密人人之亲密,悦和合,乐和合,喜和合,语令和合之语。(三)彼舍断恶口,离恶口,无过失、乐于耳、可爱,心琴所触、优雅、所有之语众多人人之欲、适于众多人人之意处,语如斯类之语。(四)彼舍断绮语,绮语离,适时而语,语真实,语义,语法,语律,有因缘(序说),有适时之引例(譬喻)、有段落,语伴义语。彼具备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 不绮语之四语善行,语去四过失之语。远三十二之无用论,离、离去、出离、舍离、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彼语十论事。即(一)语少欲论,(二)知足论,(三)远离论,(四)不会合论,(五)勤精进论,(六)戒论,(七)定论,(八)慧论,(九)解脱论,(十)解脱智见论。又语念处论、正勤论、神足论、根论、力论、觉支论、道论、果论、涅槃论也。“慎语”者,是努力于语谨慎,用意(用心深),守护,且守,防护,令寂灭语之过失。
 
七百零九、什么是对于未来不系著?答:渴爱云系著。即所有贪、染贪…贪欲、贪、不善根也。舍断、正断此系著、渴爱,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如斯是“对未来无有系著”。或又“我于未来世有如斯色”于其处不随伴喜。又“于未来世我有如斯受,有如斯想,有如斯行,有如斯识”于其处不随伴喜。如斯乃“对未来无有系著”也。或又“于未来世我有如斯眼,有如斯色”。于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于无心愿无欢喜彼事,不欢喜彼,如斯是“对未来无有系著”也。又“于未来世我有斯耳,有斯声…于未来世我有斯意、有斯法”,于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缘于无心愿而无欢喜彼,不欢喜彼,如斯亦是“对未来无有系著”。或又“我依此戒,依务,依苦行,又依梵行,又可成天或他之天”,于无心愿获得未获得者。缘无心愿而无欢喜彼,不欢喜彼,如斯亦是“对未来无有系著”。“无有愁烦忆过去”者,无愁于事物之变易,又对变易之事物亦无愁。即“我眼是变易”而无愁。又“我耳、我鼻、我舌、我身、我色、我声、我香、我味、我触、我施主家、我众、我住居、我利得、我名声、我赏赞、我乐、我衣服、我食物、我卧坐所、我病者之资具药品、我母、我父、我兄弟、我姊妹、我子、我女、我朋友、同僚、我亲戚、我缘者、之变易”而无愁、无疲、不悲泣、不捶胸而泣、不陷于蒙昧。此是“无有愁烦忆过去”之义。
 
七百一十、什么是诸触之上见远离?答:触者,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意触、增语触、有对触、乐受触、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善触、不善触、无记触、欲界触、色界触、无色界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世间触、出世间触、过去触、未来触、现在触。如斯所有触、接触、合触、已合触。此云是触。“诸触之上见远离”者,眼触之我、我所、常恒、常住、不变易法见远离。耳触见远离,舌触见远离,身触见远离,意触见远离,增语触见远离,有对触见远离,乐受触、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善触见远离,不善触见远离,无记触见远离,欲界触、色界触、无色界触、世间触、出世间触乃我、我所、常、恒常、常住、不变易法见远离。或又过去触未来之诸触及现在之诸触见远离。未来触过去之诸触及现在之诸触见远离。现在触过去之诸触及未来之诸触见远离。或又为圣、无漏、出世间而与空相应诸触之贪、嗔、痴、忿、恨、覆、恼、嫉、惶、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见远离。此是“诸触之上见远离”之义。“又于诸见不被导”者,是彼为舍断六十二恶见、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彼依见而不行、不被导、不被运去、不被带去。又不解、不见做彼坚实之恶见。故世尊宣示:对于未来不系著、无有愁烦忆过去,诸触之上见远离、又于诸见不被导。
 
七百一十一、什么是离著而无有诡诈?答:离著者,由舍断贪故是离著。由舍断嗔故是离著。由舍断痴故是离著。由舍断忿、恨、覆、恼、嫉、悭…一切不善行故是离著。即世尊如宣示:“ 8诸比丘!比丘离著者云何?诸比丘!于此比丘之我慢令舍断、根绝,如截顶之多罗树成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诸比丘!如斯比丘之离著也”,此是“离著”之义。“无有诡诈”,有三诡诈事。即(一)称受用资具之诡诈事,(二)称威仪之诡诈事,(三)称周边语(猜谜)之诡诈事。(一)彼称受用资具之诡诈事者云何?于此诸居士为布施、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招待比丘。彼比丘有恶欲而败于欲,有欲求,依欲念得更多之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首先拒绝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彼作如言:“高价衣服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由冢墓、又由尘堆,又由店前拾集褴褛以作僧伽梨衣而著者,此始是相应。上等之食物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行乞,依团食而营生活,此始是相应。上等之卧坐所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住树下者,又是露地住者,此始是相应。成为高价医药于沙门有何用?沙门是依牛之腐尿,又依诃梨勒果片为药,此始是相应。”因此著粗糙之衣服,摄粗糙之食物,受用粗糙之卧坐具,受用粗糙病者之资具药品。诸居士如斯思考彼:“此沙门是少欲知足,独居不杂于众,励精进之头陀行者”而布施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招待。彼如斯言:“依三者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即依信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依施物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依应施者(圣者)之现前而有信之善男子生多福。汝等有此信,又此施物之存在而且我是此之受用者。若我不受用,汝等则失福,我无用此施物,然为怜愍汝等故我受施物。”因此而多受衣服,多受食物,多受卧坐所,多受病者之资具药品。而且受资具时,彼示以麻烦之颜色。如此所有作派造势之涩面、颦蹙、诡诈、诡瞒、诈欺者,此云为“被称资具受用诡诈事”。(二)“被称威仪诡诈事”者云何?于此某者有恶欲而败于欲,“意欲由他之尊敬,若作如斯者则人人将尊敬我。”装作而行,装作而立,装作而坐,装作而卧彼如得阿罗汉果者,将见为得阿罗汉果之人愿求而行,愿求而立,愿求而坐,愿求而卧,如入定者而行,如入定者而立,如入定者而坐,如入定者而卧,为令他见而禅定。如斯所有威仪之假立、建立,作派造势之涩面、颦蹙、诡诈、诡瞒、诈欺者,此云“被称威仪之诡诈事”。(三)“被称为周边语猜谜之诡诈”者云何?于此某者有恶欲而败于欲,意欲由他之尊敬,若作如斯,者人人尊敬我”而诈作依据圣法而言。即语︰“著如斯衣服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携如斯钵,携铜碗,携水瓶,携泸水器,携键,履履物,著带,著腰纽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有如斯和尚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同于如斯之阿阇梨和尚者(弟子兄弟)、同于阿阇梨者(同门)、有友人、知己、同辈、朋友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住如斯精舍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语:“住如斯偏屋顶家,住于台观,住于平屋,住于山窟,住于洞穴,住于小屋,住于重阁,住于楼房,住于圆屋,住于宝库,住于集会所,住于假屋,住于树下之沙门,此是大有能者。”或又有恶染之心,屡屡作派造势之涩面,大诡诈,大饶舌,由口(巧言)得(他之)尊敬者,如云:“此之沙门(我)如斯寂静住禅定”。是甚深、秘密、微妙、隐蔽,出世间与空相应之论。如斯所有作派造势之涩面,颦蹙、诡诈、诈欺者,此云“被称周边语之诡诈事”。舍断此等之三诡诈事、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云“无有诡诈”者。此是“离著而无有诡诈”之义。
 
七百一十二、什么是无有悭事不羡望?答:渴爱云为羡望。即所有贪、染贪…是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羡望、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云为“无有羡望”者。彼不色,不望声、香、味、触、施主家、众、住居、利得、名声、赏赞、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非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所见闻觉识之诸法不望,不欲,不乐,不冀求,不热望。此是“不羡望”之义。
 
七百一十三、什么是无有悭事?答:“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径之五悭。所有如斯之悭、悭吝、悭吝性、杂欲、吝、紧缩心之坚执,此云为悭。又蕴悭亦是悭,界悭亦是悭,处悭亦是悭。把持云为悭。舍断此悭、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不得使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云“无有悭事”者。此是“无有悭事不羡望”之义。
七百一十四、什么是不成傲慢不被嫌?答:傲慢者,是(一)身傲慢,(二)语傲慢,(三)意傲慢之三傲慢。(一)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1)于僧伽中示身傲慢,(2)于众中亦示身傲慢,(3)于食堂中亦示身傲慢,(4)于暖房中亦示身傲慢,(5)于水浴场亦示身傲慢,(6)于行乞入于村之诸家间亦示身傲慢,(7)于入于家家之间亦示身傲慢。(1)于僧伽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僧伽中随便不加顾虑,向诸长老比丘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于高坐,被衣至头而坐,边立边说,乱臂而谈,如斯于僧伽中是示身傲慢。(2)于众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众中随便不加检点,诸长老比丘无履物而经行自穿履物经行,彼等经行低经行处而自经行于高经行处,彼等经行地上而自经行于经行处,向彼等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于高坐,被衣至头而坐,边立边说,乱臂而谈。如斯是“于众中示身傲慢”。(3)于食堂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食堂中随便不加顾虑,侵害诸长老比丘而坐,由座拒外诸新学比丘,向彼等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于高座,被衣至头而坐,边立边话,乱臂而谈。如斯是“于食堂中示身傲慢”。(4)于暖房中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暖房中随便不加顾虑,向诸长老比丘冲当而立,冲当而坐,立于前,坐于前,坐于高座,不咨请诸长老比丘而烧薪,闭户,乱臂而交谈。如斯是“于暖房中示身傲慢”。(5)于水浴场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水浴场随便不加顾虑,对诸长老比丘冲当下行,下行于前,冲当而浴,浴于前,冲当而上,上于前。如斯是“于水浴场示身傲慢”。(6)为行乞而入村落之诸家之间示身者傲慢事云何?于此某者为行乞入于村落诸家之间而随便不加顾虑,向诸长老比丘冲当而行,行于前,出而亦行于诸长老比丘之前。如斯是“入诸家之间示身傲慢”。(7)入诸家之间示身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为入诸家间虽由在家人言“尊师!请勿入”而入于家之中,虽言:“尊师!请勿立”而立,“尊师!请勿坐”而坐,入于无余地之处而亦立,于无余地之处而坐,向主妇、良家之女、嫁妇、少女之坐,良家秘密而关闭之内室,突然入于其处,触击儿童之头。如斯是“入于诸家之间示身傲慢”。(二)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1)于僧伽中示语傲慢,(2)于众中示语傲慢,(3)入诸家之间示语傲慢。(l)于僧伽中示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僧伽中随便不加顾虑,不向诸长老比丘咨请而语法、答问,于布萨日诵波罗提罗木义(戒条),边立边言,乱臂而谈。如斯是“于僧伽中示语傲慢”。(2)于众中示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于众中随便不加顾虑,不向诸长老比丘咨请而语法、答问,边立边言,乱臂而谈,向来僧园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语法、答问,边立边言,乱臂而谈。如斯是“于众中示语傲慢” (3)入于诸家之间示语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入于诸家之间而向妇人及少女如斯言:“某名!某姓!有何耶?有粥耶?有食物耶?有啖食耶?我等将饮何?将食何?将啖何?”又“有何耶?与我何耶?”而语种种。如斯是“入诸家之间而示语傲慢”。此是语傲慢。(三)心傲慢者云何?于此某者非由高贵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高贵家之出家者,非由大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大家而出家者。非由大财产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大财产家之出家者。非由富豪家而出家,看做自己等同富豪者之出家者。非是经师,看做自己与经师相等。非持律师,非说法师,非阿练若住者,非常乞食者,非粪扫衣者,非但三衣者,非次第乞食者,非随处住者,非得初禅者,看做自己等同于得初禅者…非非想非非想处定,看做自己等同于得非相赏井非想处定者。此心傲慢。舍断此等之三傲慢,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云不是傲慢者。此是“不成傲慢”之义。“不被嫌”者,(一)有嫌恶之人,(二)有不嫌恶之人。(一)被嫌恶之人者云何?于此某人有恶戒,有恶法,是不净有可疑之行,有隐蔽之业,非沙门而公言为沙门,非梵行者公言为梵行之行道者,内之腐败,有流漏,生垢秽。此云被嫌恶之人。或又有忿而苦恼多,稍被言而嗔著、怒、嗔恚、反抗、现怒、嗔与不欢近,此云“被嫌恶之人”。或又有忿,有恨,有覆,有恼,有嫉,有悭,有谄,有诳,有强情,有过慢,有邪见,执取自见,有坚执,难舍遣之人,此云“被嫌恶之人”。(二)不被嫌恶之人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具戒,防护于别解脱律仪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之罪亦起怖畏,受持学处而学。此云“不被嫌恶之人”。或又无忿无有苦恼,虽被多言亦不嗔著、不怒、不嗔恚、不反抗、无现怒、嗔与不欢迎。此云“不被嫌恶之人”。或又无忿,无恨,无覆,无恼,无嫉,无悭,无谄,无诳,无强情,无过慢,无恶欲,无邪见,不执取自见,无坚执,能舍遣之人,此云“不被嫌恶之人”。善凡夫并一切圣者是不被嫌恶之人。此是“不成傲慢不被嫌”之义。
七百一十五、什么是又与两舌亦无关?答:两舌者,于此某者为两舌。即为分裂此间之人人,由此处闻而于彼处话,为分裂彼处间之人人,由彼处闻而于此处话,使和合人人令之分裂,愈益助长令分裂人人之不和,悦不和,乐不和,喜不和,语令不和之语。此云为两舌。又由二原因而人为两舌。即(一)欲被爱,(二)意图令分裂。(一)欲被爱而为两舌者云何?是“我欲被此人爱,我欲对此人为适意,是亲,是亲密,是友人”而成为两舌。如斯是“欲被爱而为两舌”。(二)意图令分裂而为两舌者云何?是“若云何而令彼等将相分、相离,将成不和,将成二者,将成二分,将成二党,将分裂,将不合,苦而不乐住”而为两舌。如斯是意图“欲令分裂而为两舌”。舍断此之两者、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不行两舌、不加行、不热心、不专心。此是“又与两舌亦无关”之义。故世尊宣示:离著而无有诡诈、无有悭事不羡望,不成傲慢不被嫌、又于两舌亦无关。
七百一十六、什么是对喜好者无有漏?答:此云喜好五种欲者。何故云喜好五种欲者耶?诸多之天与人欲求、乐、冀求、希望、热望五种欲。其故云好五种欲者。此好者之渴爱,不舍断由人人之眼,对色之渴爱漏,漏出、流、转起。由耳对声之渴爱,由鼻对香之渴爱,由舌对味之渴爱,由身对触之渴爱,由意对法之渴爱漏,漏出、流、转起。舍断此好者之渴爱、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人人,由眼对色无渴爱之漏爱著、无漏出、无流、无转起。由耳对声之渴爱…由意对法之渴爱无漏、无漏出、无流,无转起事。此是“对喜好者使无漏”之义。
 
七百一十七、什么是柔和而为具应辩?答:柔和者,是具备柔和之身业故是柔和。具备柔和语业、柔和之意业故是柔和。具备柔和念处故是柔和。具备柔和正勤、柔和神足、柔和根、柔和觉支故是柔和。具备柔和八支圣道故是柔和。具应辩者是(一)对教说具应辩者,(二)对遍问具应辩者,(三)对证得具应辩者之三具应辩者。(一)对教说具应辩者云何?于此某者若为学得契经、祗夜、记说、偈、自说、如是语、本生、未曾有法、毗陀罗者,彼依其教说而具应辩者应辩之。此是“对教说具应辩者”。(二)对遍问具应辩者云何?于此某者有关遍问自义、所知义、特相、理由、处非处(理非理),彼依其遍问而具应辩者应辩之。此是“对遍问具应辩者”。(三)对证得具应辩者云何?于此某者于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四沙门果、四无碍解、六神通之证,彼知义、知法、知词(文法)者,具应辩者是知义者应说义,知法者应说法,知词(文法)者应说词。对此等义、法、词之三者,智是应辩无碍解。具、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此之应辩无碍解者是“具应辩者”。亦无有教说,亦不遍问,亦无所证得者具应辩者将有何应辩?此是“柔和而为具应辩”之义。
七百一十八、什么是为学非为欲利得,不利得亦无怒事?答:学欲利得者云何?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见余比丘由在家信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思念:“依何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耶?”彼更思念:“此尊者是经师。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彼因于利得,缘于利得,原因于利得,令生起利得,收获利得而学得经。如斯是“学欲为利得”。或又有比丘,见余比丘由在家信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为思念:“依何而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耶?”彼更思念:“此尊者是持律师…是论师,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彼因于利得,缘于利得,原因于利得,令生起利得,,收获利得而学得论(阿毗达摩)。如斯是“学欲为利得”。或又有比丘,见余比丘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而为思念︰“依何而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耶?”彼更思念:“此尊者是阿练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但三衣者,次第乞食者,是时后不食者,是常坐不卧者,是随处住者。故此尊者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彼因于利得,缘于利得,原因于利得,令生起利得,收获利得,是阿练若住者…随处住者。如斯是“学欲为利得”。非学欲为利得者云何?于此有比丘不因于利得,不缘于利得,不原因于利得,非令生起利得,非收获利得,令偏调御自己,为令止息自己,为令自己般涅槃而得经,学得律,学得论。如斯是“学非欲利得”。或又有比丘,不因于利得,不缘于利得,不原因于利得,非令生起利得,非收获利得,偏依少欲,依知足,依烦恼之损灭,依远离,依求德,为阿练若住者,为常乞食者,为粪扫衣者,为但三衣者,为次第乞食者,为时后不食者,为常坐不卧者,为随处住者。如斯亦为“学非欲为利得”。“不利得亦无怒事”。怒于不利得者云何?于此某者:“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而现怒、嗔恚、反抗、怒、嗔、不恰意。如斯是“怒于不利得”。“无怒于不利得事”者云何?于此处有比丘“我不得施主家”,“我不得众”,“我不得住居”,“我不得利得”,“我不得名声”,“我不得赏赞”,“我不得乐”,“我不得衣服”,“我不得食物”,“我不得卧坐所”,“我不得病者之资具药品”,又“我不得看病者,我不被认为存在者”而无现怒、无嗔恚、无反抗、无怒、嗔、不洽意。如斯是“不利得亦无怒事”,此是“学而非以欲利得,不利得亦无怒事”之义。
 
七百一十九、什么是心对爱味无违和、对此亦无贪求事?答:违和者,所有心之嗔害、嗔恨、违背、怒、激怒、大激怒、嗔、激嗔、大激嗔、心之恚、意之激嗔、心之忿、忿怒、忿怒性、嗔怒、嗔怒性、恚、恚怒性、违和、达逆、愤怒、愤慨、心之不适意,此云为违和。舍断此之违和、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不得令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云为无违和者。爱是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也。味者,是根味、干味、皮味、叶味、花味、果味、酸、甘、苦、辛、咸、碱、收敛性、涩、美味、不味、冷、热。有一部之沙门、婆罗门贪求味。彼等以舌端不断遍求最高之味而徘徊。彼等已得酸味而遍求不酸味,已得不酸味而遍求酸味。已得甘味而遍求不成甘味,已得不成甘味而遍求甘味。已得苦味而遍求不苦味,已得不苦味而遍求苦味。已得辛味而遍求不辛味,已得不辛味而遍求辛味。已得咸味而遍求不咸味,已得不咸味而遍咸味。已得碱味而遍求不碱味,已得不碱味而遍求碱味。已得收敛性味而遍求涩味,已得涩味而遍求收敛性味。已得美味而遍求不味,已得不味而遍求美味。已得冷而遍求热,已得热而遍求冷。彼等已得各各之味却不为满足而遍求其他味与其他之物,对适意诸味贪、贪求、贪觅,昏昧而缚著、悬、悬著、碍著。舍断味爱、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者之人,如理省察,不为戏,不为憍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为欲令此身体之存续,为欲维持,为欲止害,“如斯我无旧之苦痛,勿使生新之苦痛,又于我存命、无罪与安乐住”,于为摄益梵行范围内而摄食。譬如植林之范围内焚烧森林,或又譬如于运搬货物之范围内向车轴注油,或又譬如于渡难所沙漠之范围内摄食子之肉,如斯,比丘如理省察,不为戏,不为憍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为欲令此身体存续、维持,为欲止害,“如斯我无旧之苦痛,令不生新之苦痛,又对我有存命、无罪与安乐住”,于摄益梵行之范围内摄食,舍断味爱、除去、灭除、灭无。即由味爱远、离、离去、出离、舍离、离脱、离缚,以不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心对爱味无违和,对此亦无贪求事”之义。
 
七百二十、什么是常为有舍亦有念?答:有舍者,是具备六分舍者,乃以眼见色亦不喜、不忧、有舍、有念、正知而住。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亦不喜、不忧、有舍、念、正知而住。以眼见适意之色亦不贪求、不笑喜、不生贪。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又以眼见不适意之色亦不悄心,无反抗心,无坏乱意,无嗔恨心。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适意之法亦不贪求、不笑喜、不生贪。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又以意识不适意之法亦不悄心,无反抗心,无坏乱意,无嗔恨心。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眼见色亦对适意不适意之诸色而彼之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亦对适意不适意之诸法而彼身住立,心住立,于内善安立,善解脱。以眼见色亦不贪所贪,不嗔所嗔,不昏迷所痴,不怒所怒,不染所染,不憍所憍。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亦不贪所贪,不嗔所嗔,不昏迷所痴,不怒所怒,不染所染,不憍所憍。己见而如已见,己闻而如已闻,觉而如已觉,识而如已识,对已见者不著,对已闻者不著,对已觉者不著,对已识者不著。对已见者不近著,不依止,不结缚,由彼离脱,离缚,以无限定之心而住。对已闻、已觉、已识者不近著,不依止,不结缚,由彼离脱,离缚,以无限定之心而住。于阿罗汉有眼,阿罗汉以眼见色亦于阿罗汉无有欲贪,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耳,阿罗汉以耳闻声亦于阿罗汉无有贪欲,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鼻,阿罗汉以鼻嗅香亦于阿罗汉无有欲,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舌,阿罗汉以舌尝味亦于阿罗汉无有贪欲,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身,阿罗汉以身触触亦于阿罗汉无有贪欲,阿罗汉心善解脱。于阿罗汉有意,阿罗汉以意识法亦于阿罗汉无有欲贪,阿罗汉心善解脱。眼乐色,喜色,喜悦色。阿罗汉调御彼眼守、护、防护、且防护彼眼而说示法。耳乐声,鼻乐香,舌乐味,喜味,喜悦味。阿罗汉调御彼舌、守、护、为防护,且防护彼舌而说示法。身乐触,意乐法、喜法、喜悦法。阿罗汉调御彼意、守、护、防护、且防护彼意而说示法。
七百二十一、什么是彼知法而成无依?答:知者,是知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知“一切诸行是无常”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知“一切诸行是苦”,“一切诸法是无我”…知“所有一切集之法是此灭之法”而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了。依者,是成为爱依与见依之二依…乃至…此是爱依…此是见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于眼无依,于耳无依,于鼻无依,于舌无依,于身无依,于意无依、色、声、香、味、触、施主家、众、住居…乃至…对见闻觉识之诸法是无依,无系著,无近著,无缚著,无信解,出离、弃遣、离脱、为离缚,以无限定之心而住。此是“彼知法而成无依”之义。
七百二十二、什么是凡夫?答:凡夫者,广生诸烦恼故是凡夫,广不害破身见故是凡夫,广对师尊口快(阿谀)者是凡夫,广为一切趣所障故是凡夫,广行种种行故是凡夫,广由种种暴流所运故是凡夫,广由种种热恼所热故是凡夫,广由种种热苦所烧故是凡夫,广对五种欲而贪、贪求、贪觅、昏昧、缚著、悬、悬著、碍著故是凡夫,广由五盖所遮障、盖覆、妨障、闭塞、被蔽、被阴蔽故是凡夫。“沙门”者,是入于此佛教以外所有之出家,巳出家之人人。婆罗门者,是所有相互称呼“卿”之人人(生来即是婆罗门)。
 
七百二十三、什么是舍离贪求无有悭?答:渴爱言贪求。即所有贪、染贪…是贪欲、贪、不善根。舍断此贪求,正断,令寂灭,使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烧者、云是离贪求者。彼不贪求色…不贪求、见闻觉识之诸法、不贪觅、不昏迷、不缚著、离贪求、舍贪求、唾弃贪求、脱贪求、舍遣贪求、不爱、寂灭、为清凉、受乐、自为梵而住。此是“离贪求”之义。悭者,是住处悭、家悭、利得悭,称赞悭、法悭之五种悭。所有如斯之悭…坚持云为悭。舍断此悭、正断、令寂灭、令安息、令不得生起、以智火烧之者,云为无悭者。此是“舍离贪求无有悭”之义。
参考资料及书籍:《巴利经藏.长部.等诵经》、《巴利经藏.长部.十上经》、《巴利经藏.小部.无碍解道》、《巴利经藏.小部.大义释》、《小诵经注》、《巴利论藏.法聚论》、《巴利论藏.人施设论》、《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迷惑冰消》、《清净道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什么是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