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禅修 > 内观 > 正文

内观基础 十一、即刻观照
2013-01-02 11:47: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十一、即刻观照  假如你无法观照所生起的现象,就不会知道它们无常、苦、无我的自然实相,因此,你可能会再经历它们而再度烦恼。这是潜在的烦恼。因为它们从所缘中生起,我们称之为“潜伏于所缘”。人们执...
  十一、即刻观照
 
  假如你无法观照所生起的现象,就不会知道它们无常、苦、无我的自然实相,因此,你可能会再经历它们而再度烦恼。这是潜在的烦恼。因为它们从所缘中生起,我们称之为“潜伏于所缘”。人们执着于什么?为何执着?因为见过所以他们执着于曾见过的事物或人。如果当它们生起时无法观照,执着即生起。污染潜伏在我们所见、听、尝等的一切之中。
 
    假如你观照,你会发现你所见的事物消失,所听的声音消失。它们当下就消失。一旦你看到它们的实相,就无从贪爱、憎恨、执着。没有可执着的对象,就没有执着、没有执取。
 
    你要马上观照,接触对象的当下就要观照。不能拖延。你可能赊帐买东西,但你无法赊欠观照。即刻观照,只有这样,执取才不会生起。根据经论,当眼门心路过程刚结束而随之意门心路过程的尚未开始的时刻,你就要开始观照。当你看到一个可见的对象,其过程如下:起初,你看到所看的对象出现,这是看的过程。接着你重现所见的对象,这是省察过程。接着你把所见的各部分色法联系起来,就见到形状或物质,这是形状过程。最后现起的是所见事物的名称概念,这是取名过程。对未见过的对象,你不知名称,所以取名过程不会发生。这四项中,当第一项看的过程发生时,你见到当下的色法,看到的是当其生起时刻的实相。当第二项省察过程发生时,你回顾过去色,即刚见到的色法——这也是实相。这两个过程都专注于实相──所见的色法,还未形成概念。这两个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注意到现在的实相,另一个则注意过去的实相。第三过程形成形状的概念。第四个过程形成名称的概念。接着的诸多过程则全是各种概念。上面的一切,对没有修习内观的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看的过程总共有十四个心剎那。如不看、不听、不想,意识没有生起时,有分心继续着,它与结生心相同,也是深睡眠中继续运作的心识。当可见对象或别的感官对象现起,有分心停止,眼识等生起。当有分心停顿时,一个心剎那(的五门转向心)生起使意识转向进入视野的对象。当这个心剎那灭去,眼识生起。当眼识也灭去,领受心生起。然后生起(考察对象的)推度心。接着出现决定心,判断对象是好或不好。根据你当时对对象的正确或错误态度,善或恶的知觉(速行心)强有力地生起,持续七个心剎那。当这七个心剎那消失,两个剎那的彼所缘心生起。当这些停顿,就融入有分心,就像入睡。从转向心到彼所缘之间共有十四个心剎那。所有这些呈现为一个看的识,这就是看的过程。一个内观禅修得好的人,当有分心紧接着看的过程之后生起后,会生起省察“看”的内观识。你应尝试即刻观照。如能这样做,你觉得好象它们刚生起、刚被看到时,你就加以观照。这种观照在经典称之为“观照当下”。
 
    “当事物生起的此时此刻,当下加以观照。”《中部》
 
    “省察当下的生灭即是生灭随观智。”(《无碍解道》54页)
    这些自经典的摘录,清楚的显示我们应观照当前的情况。如你无法观照当前,省察过程生起而截断有分意识流,这过程生起以省察刚才所见到的。包括:意门转向心 1个、速行心7个和彼所缘心2个──共有10个心剎那。每次你想或沈思,这三种心和十个心剎那发生。但对于行者,它们只呈现为一个念头。这与《无碍解道》和《清凈道论》里有关“坏随观智”的讲解符合。假如你在领悟过程之后能观照,你可能不会升起概念而住于实相──所见的对象。但这对初学者并非容易。
 
    假如你甚至在省察阶段都无法观照,你会达到形状过程和取名过程,接着发生执取。假如你在执取出现后才观照,它们将不会消失。这就是为何我们指示你,在概念未生起时即刻观照。
 
    对听、嗅、尝、触过程应作类似的理解。
 
    如果念头在意门出现,而你无法即刻观照,念头后会跟随更多的思维过程。因此你即刻观照,它们可能不会生起。有时,当你观照“上升、下降、坐、触”,其间会生起一个念头或想法。你在它生起的剎那观照。你观照它,它就在那儿灭去。有时心将要胡思乱想,你观照它,它就停止。有些行者说:“它如一个顽皮的小孩,当被喊‘安静’时,行为会检点。”
 
    因此,如你在看、听、触或知觉的剎那观照,就不会有接续的意识生起而造成执着。
 
  “你将只有所见事物的见、所听事物的声音、所感觉到的事物的感觉和所认知的事物的意念。”
 
    这段《鬘童子经》的摘录显示:“见只是见,闻只是闻,觉只是觉,知只是知。”记住其涵义,你了解的就只是实相,不会有执着。当事物生起时就加以观照的行者,见一切生灭,并清楚的知道一切为无常、苦、无我。他自己知道──并非有老师向他讲解。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内观基础 十二、不断的修习
下一篇:内观基础 十、执取如何生起?

分享到: 收藏